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DG (导弹驱逐舰~二级战备),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百战青锋劈泾渭》5-2(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an 21 17:35:11 1999) m2mWWW-POST0m0m

     正在兴头上的麦克阿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三八线止步。 
     早在美国刚出兵的7月间,他就毫无掩饰地对来访的柯林斯将军和范登堡将军说: 

     “我要歼灭北韩军队,而不是把他们赶回去。我也许要占领整个朝鲜。” 
     而现在,胜利女神已经向我们投怀送抱,凭什么还要刹住脚步? 
     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也和麦克阿瑟看法一致,要在指挥官们在抵达前线进脱离接触
并转 
     守为攻,这在军事上是绝对荒谬的。不能让他们“挺进到一条正式疆界就停止不前
。” 
     李承晚更是欣喜若狂,韩国部队已经首先越过了三八线。 
     自从美国军队介入朝鲜以后,白宫就始终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国务卿艾奇逊等
鹰派 
     极力主张突破三八线的约束,在朝鲜全境采取军事行动,让李承晚的“大韩民国”
完成 
     朝鲜统一;而乔治·凯南等鸽派则认为远东地区的力量平衡排除了任何一方完成统
一的 
     可能,而且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北的军事行动可能“导致与苏联和共产党中国发生
冲 
     突”。凯南早在8月21日就上书劝谏,“我们并无必要一定得看到一个反苏的朝鲜永
久 
     地扩展到全朝鲜。”因为,美国“并无能力使朝鲜永远置身于苏联轨道之外。” 
     应该说凯南等人是真正为美国利益着想且富有真知灼见的。 
     可惜凯南此时已离开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的职位,变成了顾得上才问,顾不上就
不问 
     的“顾问”。 
     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美利坚合众国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20多年后,一个名叫尼克松的人把握着橄榄枝的手伸过太平洋,才为这种漫长的支
付打 
     上了句号。 

     出于政客的圆滑,白宫一直含含糊糊地不对朝鲜统一问题作出明确决定。 
     现在事到临头,杜鲁门仍然想耍滑头。 
     9月27日,杜鲁门授权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发布正式命令: 
     “你的军事目的是摧毁北朝鲜的武装力量。为达此目的,授权你在朝鲜的三八线以
北进 
     行军事行动,包括两栖登陆和空降或地面行动,……” 
     但这句斩钉截铁的话的后面,却带有诸多条件状语从句: 
     ……,只要在采取这此些行动的时候没有大量的苏联或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进入北朝
鲜, 

     没有要进入北朝鲜的声明,也没有恫吓要对我们在北朝鲜的军事行动进行抗击的话
。” 
     也就是说,白宫把这个本该由他们自己来完成的抉择,交给了政治判断方面一贯表
现弱 
     智而又自命不凡的麦克阿瑟。 
     不知麦克阿瑟是压根就没看出这是政客们的小算计呢,还是看出来了仍然不以为然
。反 
     正最后的结果是他一意孤行地让他手下的联合国军从三八线冲进了北朝鲜。 
     不过,参谋长联席会议最后还是有一点明确的指示:“出于政策上的需要,在与苏
联接 
     壤的东北各道或在沿满洲边境的地区,不得使用非朝鲜人的地面部队。” 
     而对于联合国,杜鲁门决定避开它,现在苏联人回到了安理会,一张否决票可能会
使联 
     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的合法性丧失殆尽。他实际上采取的是这样一种做法:在消灭北
朝鲜 
     军队统一朝鲜之前,避免使三八线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9月29日,在这种背景下,那个一向对麦克阿瑟不感兴趣的国防部长乔治·马歇尔发
来 
     一封很重要的电报: 
     我们希望你认识到:你在向三八线以此推进时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不受限制。
…… 
     人们显然不愿意出现必须对越过三八线进行投票的局面。相反,人们希望看到你在
军事 
     上已证明有必要这样做。 
     飘飘然的麦克阿瑟一定从这封信中读取了君临万物的感觉。 
     就凭这一点,他日后成为白宫的替罪羊也是其本性所使然——今天不倒霉明天也要
倒霉。 
     也是一种冷峻而公正的历史选择。 

     飘飘然的总司令开始飘飘然地行事。 
     10月1日,麦克阿瑟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名义发表广播讲话,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 

     国发出“最后通谍”,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 
     金日成当然不会予以理会。 
     麦克阿瑟也没有指望他理会。 
     10月2日,麦克阿瑟下达“联合国军总司令部第2号作战命令”,命令沃克中将指挥
第八 
     集团军从陆地推进,占领平壤;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美十军在元山实施两栖登陆,两
支部 
     队在平壤——元山蜂腰部会合,切断朝鲜人民军退路,继续北进。 
     麦克阿瑟称此为“绝妙一击”! 
     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中将犟头犟脑地对“绝妙一击”提出了置疑。 
     “把劲头正足的新锐之师第十军从仁川撤出,重新装船,在海上兜个大圈子到元山
登 
     陆。而让在釜山被打磨得精疲力竭的第八集团军担任陆地主攻,是何道理?第十军
在海 
     上兜圈子的时候,正在迅速前进的韩国军队大概已经占领了元山,很可能将费心劳
神的 
     两栖登陆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玩笑。更严重的是,此举将分散联合国军的兵力,从
而让 
     北朝鲜人获得喘息之机。为什么不让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合兵一处,全速向前推进
呢?” 
     可麦克阿瑟根本不屑一顾。 
     他根本不容沃克染指第十军的指挥权。 
     ——在这正需要集中兵力和争取时间的当口,实在是很荒谬的举措。多少年后,参
谋长 
     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利将军为此懊悔不已,认为这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军事
史上 
     最为引人注目的大错之一。要知道,假如此计出自陆军参谋学院的一名少校的话,
那位 
     少校一定会在哄笑声中被赶出课堂。 

     后来的事实发展确如沃克所预料,第十军在海上兜完圈子到达元山,又排了半个月
的水 
     雷,当他们好容易爬上岸时,岸上的韩国军队已经在这里泡了20多天了。 
     最重要的是,在战局的紧要关头,一支精锐之师却在置身事外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海
上旅 
     游,从而使联合国军方面失去了可以迅速解决北朝鲜主力部队的机会。 
     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吗? 
     可是,在此之前,除了那个憨头憨脑的“兵呆子”沃克外,很少有人愿意对一位刚
刚创 
     造过奇迹的将军的远见卓识公开质疑。他后来的继任者李奇微将军也说,当时“哪
怕他 
     (麦克阿瑟)建议由一个营涉水走到元山港,大概也会有人情愿一试。” 
     至于本应在麦克阿瑟之上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现如今在麦克阿瑟面前,就象学校里
的男 
     孩子在城里的恶霸面前那样怕得发抖。 

     麦克阿瑟再不会象上次一样,让华盛顿那帮笨蛋再有对自己的计划指手划脚品头论
足的 
     机会了。 
     他对他的将军们说:“诸位将军,我认为我们每个人以后都不要再涉及什么三八线
的问 
     题——没有任何限制,就象踢足球时可以任意越过球场中线一样,有本事你就猛攻
对方 
     大门。” 
     他要再现一次奇迹。 

     可北京准备把奇迹留给自己用。 
     从10月1日起,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朝鲜问题,各大区负责
人 
     和中央党政军负责人都陆续到会。同时,紧急电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
军区 
     司令员彭德怀进京赴会。 
     会上,毛泽东作了开场白,他说这是个诸葛亮会,请大家来讨论出兵援朝问题,着
重摆 
     一摆出兵的不利条件和出兵后会遇到的困难。 
     与会者畅所欲言,摆出了不少不利因素和困难,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经连
日讨 
     论。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中央首次作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并向斯大林作了
通报。 
     但毛泽东仍然不愿放过最后一线避免中美交战的机会。 
     10月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伽,请他向印度总理尼赫鲁报告,
并 
     转告美国和英国政府: 
     “美国政府正在企图超越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
坐视 
     不顾,我们要管。” 
     “第一,美军企图越过三八线,以扩大战争,我们要管,这是美国政府造成的严重
情 
     况。第二,我们主张朝鲜事件应该和平解决,不但朝鲜战事必须即停止,侵朝军队
必须 
     撤退,而且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的办法。” 
     消息经过新德里和伦敦,立即就传到了华盛顿。 
     这叫言之有预! 

     周恩来的警告恰恰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命令中那几个条件从句之一,
按 
     理,应该引起白宫决策者们的足够重视。 
     可通常都很务实的美国人这回全象吃错了药。 
     白宫和五角大楼的上上下下都把周恩来的警告视作“恫吓”和“讹诈”。 
     杜鲁门指示国务院让驻印度大使转告印度政府:“中共的这一说法在法律和道义上
都站 
     不住脚,是对联合国意愿的藐视。” 
     象上回说“一只手”的大话一样,麦克阿瑟毫不掩饰他的轻蔑: 
     “我认为周恩来的声明更多的意义在于实行一种政治恫吓。中共没有发动战争的能
力, 
     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工业实力。而三八线没有什么军事意义,它不过是一条纬度线,
没有 
     什么能阻止联合国军跨越他。” 
     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更是一脸的不屑: 
     “如果中国人打算参加扑克游戏的话,他们就应该比现在亮出更多的牌。”他很有
把握 
     地说:“我们不应该对大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恫吓过分惊恐。” 

     中南海继续讨论参战问题。 
     10月4日下午4时,彭德怀奉毛泽东电召,从西安乘飞机赶回北京,参加政治局扩大
会议。 
     当他走进颐年堂时,脑子转的还是大西北开发建设计划。 
     虽然毛泽东此前曾给他去电谈过集中部队的问题,虽然戎马一生的他也非常关注和
了解 
     朝鲜的战局,接到毛泽东电报时也向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杨成 
     武打过招呼,但的确没有想到这次会议会使他此生第一次迈出国门,到另一个国度
去指 
     挥另一次战争。 
     不是有林彪吗?第十三兵团是四野的老部队,朝鲜又毗邻东北,按照指挥关系的惯
例, 
     挂帅者当是那位常胜将军林彪。 
     会场气氛既凝重又热烈。 
     各方领导人发言非常踊跃,意见也相持不下。有的说,我们准备不够,最好能待三
五年 
     经济发展了,海空军有基础了,准备充分了再打;有的则反驳说我们准备不够,美
国准 
     备也不够;美国军队分布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与其坐着等美国打进来,不如打
出 
     去。有的说,还是加强东北边防,不要轻易打出去,国内人民太需要和平环境了。
反驳 
     者则说,暂缓三五年打这场战争当然好,但形势的发展再也不容许我们再等三五年
了。 
     同时,即便我们暂缓三五年,也不能指望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有根本的改观,
并且 
     三年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东西还是要被打烂。晚打烂不如早打烂,打烂了再建
新的。 
     但不管反对还是支持,多数人对出兵一事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原被毛泽东瞩
意的 
     挂帅人选林彪,很明确地表示了对出兵的反对意见,要求中央慎重考虑,稳妥行事
。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对出兵持坚定不移地支持态度,他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见
。 
     ——消极地防,结果是防不胜防,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年复一年地被动防守,
不如 
     坚定信心奋力一搏,早点打出去,尽早解决问题。既然美国决定从台湾、朝鲜和印
度支 
     那三个主要方向来实行对中国大陆的进攻,我们还是选择朝鲜与其较量为好,因为
朝鲜 
     北方多山地,便于遏制美军机械化方面的优势,也便于我们打运动战。朝鲜与中国
工业 

     基地东北和苏联毗邻,后方补给也更方便。 
     这一天,彭德怀在会上没有发言。 
     散会时,毛泽东叫住了他。 
     “老彭,”毛泽东从卷宗里取出一份电报递给彭德怀,“这是金日成和他们的外相
朴宪 
     永10月1日那天给我打来的电报。你看看,形势危急呀,我们的总理虽然多次发出警
 
     告,但人家当成耳旁风,他们仗着飞机大炮,还有那个原子弹,欺人太甚啊!” 
     “主席,你下决心了?”彭德怀问。
--

目标锁定,三发齐射





6m※ 修改:·DDG 於 Jan 21 17:37:46 修改本文·[FROM:  159.226.41.165]m
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59.226.8.73] m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修改:.fzx 于 Jan 23 19:04:11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2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