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DG (导弹驱逐舰~二级战备),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百战青锋劈泾渭》5-3 ( 待续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an 21 17:36:04 1999) m2mWWW-POST0m0m

 
     “老彭呐,我这个决心不好下哟!一声令下,三军出动,关系到数十万人的性命。
打得 
     好好说,打不好危及国内政局。甚到丢了江山,没法子交代哟。今天会上大家的担
心都 
     是有道理的,但见死不救,说不过去咧。何况,真让人家堵上门了,也威胁到我们
自己 
     的安全嘛。” 
     凭多年的了解,彭德怀知道毛泽东决心已定。 
     “主席,看来现在不是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战而胜之的问题。” 
     “你说得对,打是早晚要打的。”毛泽东肯定地说,“去年我们渡长江,斯大林就
说美 
     国人可能要干涉。我们过了长江把三野放在华东几个月不动,也是防着美国人这一
手。 
     结果我们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岛上去了,美国人也没来。看来这口气没有咽下去咧!
迟早 
     要跟我们交一下手。这不,现在打上门来了。我们当然要打,而且要打出中国人民
的威 
     风!” 
     “斯大林怎么配合,”彭德怀不自觉地被毛泽东带进了统帅的角色,“金日成他们
好象 
     很吃美国空军的亏,我们的空军又没搞起来……” 
     “苏联答应负责空中,地面由我们负责”毛泽东看彭德怀进入角色,微微一笑,“
他们 
     谈了我们的困难,依我看,美国人也困难哟。美国人战线太长,从北冰洋、黑海、
波罗 
     的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一直搞到远东来,战线太长罗!十个指头按跳蚤—
—他 
     顾不过来,此其一。后方太远,远隔太平洋与大西洋,此其二。不义之战,士气必
然不 
     高,侵朝鲜部队又大都是驻日占领军,是‘榻榻米部队’,打不了硬仗,此其三。
虽称 
     联合国军,可大都不强,兵也不多,此其四。至于原子弹,也不是他一家独有,而
且对 
     于经济落后国土广阔的地区,没什么实用价值。此其五。有此五弊,何虑不能破之
,你 
     说对不对?” 
     “有道理,有道理。”彭德怀折服之中,又被毛泽东往挂帅的角色牵了一步。“如
果出 
     兵,第一批第十三兵团是否够用?” 
     “我们准备把第五十军和第六十六军编入第十三兵团,你看如何。”毛泽东完全是
和出 
     征的统帅探讨问题了。 
     “主席,林彪同志现在怎样?”彭德怀觉得还是该问一句。 
     “不谈他不谈他,此君打仗谨慎有余而胆略不足,现在身体不好,马上要到苏联休
养去 
     了。……天气不早,你先回去休息吧!” 
     回到住处,彭德怀彻夜不寐。 
     想到如果听任事态发展,美国鬼子打到鸭绿江边,倘若要发动战争,随时都可以找
到借 
     口打进来。想到毛主席说的“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
,怎 
     样说,心里也难过。”想到假途灭虢唇亡齿寒的古训,想到曾和自己一起工作战斗
过的 
     朝鲜战友武亭,…… 
     他一夜未眠,头脑却更加清哳,精神也更加振奋。 
     次日,他在会上声如洪钟: 
     “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
台 
     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总是要吃人的。我们还是不得
安 
     宁。不同美帝国主义见个高低,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这个兵我看是非出不 

     可。” 
     “讲得好!” 
     毛泽东大声喝彩:“可是,德怀同志,这件事情的确风险很大,以我们说,一个,
不出 
     兵则已,一出兵就要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敌人;二个,
既然 
     打起来,就要准备着美国同我们宣战,就要准备着他们至少要轰炸我们的大城市和
工业 
     基地,使用海军攻击我们沿海城市,甚至到处轰炸,一直到丢原子弹。” 
     点将加激将! 
     “这个,我也考虑过了。”彭德怀说,“关键是是否能打胜,打胜了,风险就小,
打不 
     胜,风险就大。我想,最后无非是他们进来,我们再回到山沟沟里去,就当我们晚
解放 
     几年!” 
     “好,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我看很好。” 
     毛泽东拿起一封信来扬了扬,“你们看,连傅作义先生都给我写信,认为应该出兵
朝 
     鲜,不然后患无穷……民主人士尚且如此,我们共产党人还怕什么?” 

     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共开了6天,最后终于取得一致意见: 
     “中国出兵参战,既是朝鲜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眼前利
益的 
     需要。因此,我们党中央认为:中国人民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
参战 
     损害极大。” 
     同时决定,参战部队由彭德怀挂帅。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0月6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入朝作战具体
问 
     题。会上,林彪老调重弹,说为了拯救一个几千万人口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
的中 
     国,实在不划算。我们打国民党军队有把握,但打美军行么?美国有强大的海空军
,有 
     原子弹,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他逼急了,扔两颗原子弹来或轰炸我国本土,也够
我们 
     受的。如果一定要出兵,最后是出而不战,出去看看,不行就回来。 
     这点子够馊的, “出而不战”,那出去干什么?到时往回跑,不是更被动?还不如
那 
     不出兵的主意来得直接! 
     真不敢相信这是用兵出神入化的林总出的点子。 
     周恩来当众批评了林彪,说现在不是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讨论怎样落实军委决定
的问 
     题。 
     彭德怀态度坚决地支持了周恩来。 
     会议决定周恩来、林彪赴苏联与斯大林商洽提供空军掩护和武器装备方面的问题。 


     师出当有名,名正事必成。 
     既要投入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又要使中美两国从
国际 
     法的意义上不进入战争状态,从而限制战争规模,出兵的名义当然非常重要。 
     从组建东北边防军那时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在考虑出兵时应当采用的名义。如
果继 
     续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就等于是中国政府的军队正式同美、英、法等国组
成的 
     联合国军开战,就可能使新中国与这些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扩大战争的规模。为此
,毛 
     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商定,不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参战,入朝部队冠以“支
援 
     军”名称,总参谋部在拟定计划方案时,也开始使用“支援军”字样。 
     但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老先生对“支援军”名义提出异议。 
     耿直了一辈子的老先生认为,“支援军”名义仍然难以区别官方与非官方的军队—
—支 
     援军,谁派出去支援的,政府嘛!不如采用“志愿军”名义,可以更清楚准确地表
达军 
     队的非政府军性质,有利于将战争局限于朝鲜半岛。 
     毛泽东欣然纳谏。 
     从此,诸多国家的军事辞典中都增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条目。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名,永垂史册。 

     联合国当然不知道鸭绿江这边已森严壁垒众志成城。 
     10月7日,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通过了“统一”朝鲜的决议。联合国军一意孤行,置
中 
     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于不顾,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 
     此时的白宫,胆越来越壮,又给麦克阿瑟放了一马。 
     10月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阿瑟: 
     今后中国共产党要是不事先声明就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队,
你应 
     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只要在你指挥下的部队有可能获得胜利,你就继续行动。 

     废话,“事先声明”?什么叫事先声明?周恩来已经有言在先五日有余!——“不
能坐 
     视不顾,我们要管!”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小人动手老子也动手!三岁的毛孩子也能听出里面蕴藏的杀机,非得跟你
们说 
     白了不成?“根据自己的判断”?那你们这些声名赫赫的二战名将是干什么吃的?
把一 
     件可能触发两国大战的大事用莫棱两可的方式交给一个战区统帅,你们就那么心安
理得 
     ?你们就那么相信这个自命不凡的老家伙? 
     笔者从中读出的只能是自私、圆滑、轻率和对美利坚合众国根本利益的极度不负责
任! 
     不过,这也使接下去戏就变得更加好看!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 
     “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
略者 
     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切切之令,殷殷之望,正正之旗,凛凛之帅! 
     何敌不可破?! 

     同日,毛泽东将出兵决定通知了金日成。 
     当夜,彭德怀和高岗即赶赴沈阳。 
     次日,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主持召开第十三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
军委 
     命令,筹建志愿军司、政、后指挥机关,部署入朝作战事宜。彭德怀决定于10月11
日先 
     行入朝,与在德川的金日成会晤,商讨联合作战问题。 
     其间,彭德怀还与金日成的联络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朴一禹会面,听
他通 
     报了朝鲜战况。因朴一禹所言敌情极其严重,彭德怀当即电请中央军委改变先出动
两个 
     军的计划,让第十三兵团四个军和三个炮兵师全部出动,在鸭绿江彼岸集结待机。 

     10月11日,毛泽东复电批准彭德怀的方案。 
     参战各部队同时开展政治动员和报名誓师活动。 
     其实用不着动员,许多已经复员到地方的官兵一听说要打仗了,纷纷跑回部队,死
乞白 
     咧软磨硬缠地要求随队参战。部队士气旺盛,斗志昂场,一夜之间,将具有中国人
民解 
     放军符号特征的服装、旗帜等全部清装入库,全军换着朝鲜人民军服装。团以下干
部的 
     笔记本和中文书籍都留在国内留守处。 
     军以上干部会议后,彭德怀与即将上阵的将军们共饮出征酒。这位沙场老将豪迈地
举杯 
     致辞: 
     “从井冈山到朝鲜,还是咱们这些人。咱们叫志愿军,其实我也不是志愿的。要不
是美 
     国军队压到了鸭绿江边,我也不会是志愿的。现在他打到了咱们家门口,我志愿挂
帅出 
     征,你们志愿不志愿?” 
     “志愿!”阳刚之气冲出丹田,震荡屋宇。 
     谁都想跟盛气凌人的美国鬼子过过招。 
     挽弓控弦,引而待发! 
     只等一声令下!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将此决策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作了通报。 
     各党派一致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并决定成立以郭沫若为主席,彭真、陈叔通为副
主席 
     的“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战争开始后称“抗美援朝总会”)
,动 
     员全国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持蒋介石进行内战的对华政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
怒, 
     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中种下了深深的反美情绪,既或是受过美式教育的知识分
子, 
     除了部分人存在有畏美情绪,担心战争打不赢外,绝大多数人在政治态度上也都认
为美 
     国欺人太甚,应该坚决予以抵抗。 
     同仇敌忾! 

     而在当时,中国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革命刚胜利一年,长期战争创伤尚未恢复,财政经济状况相当严峻,物价不稳,城
市有 
     400多万职工和知识分子失业,农村有近四千万人口遭受水旱灾害。国民党残余部队
和 
     大批土匪还十分猖獗,西藏还未获解放。而且,对手又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双方
国 
     力、军力和经济力对比悬殊,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1950年为例,美国钢产量
达 
     8772吨,工农业总产值达2800亿美元;而中国钢产量为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为人民
币 
     446亿元(折合美元100亿)。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军火工业,掌握有
原子 
     弹,仅各种弹药每年的年产量就达数百万吨。不要说中国,就是被视为中国后台的
苏 
     联,当时的工农业总产值也只有美国的1/3,虽然也有原子弹,但却难以打到美国的
本 
     土。作为这次战争的始作俑者,苏联也不愿因援助朝鲜而冒和美国发生冲突的危险
。只 
     是通知中共中央:“金日成同志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决定,“英明决策”、“非凡气魄”等字眼都难以通达
其 
     意,尽传其神。 
     谁来想个更好的? 

     30多年后的1986年10月,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乔纳森·波拉克在为北京举行的中美
关系 
     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中说: 
     “北京决定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的支配,而不是按计划。” 
     1989年5月5日,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与他的
中国 
     同行们交流时说: 
     “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打到墨西哥,那么
美国 
     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 
     1994年,美国前国务卿享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
交战; 
     最起码,他没有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此语信然。 
     寇能往,我亦能往! 

--

目标锁定,三发齐射





6m※ 修改:·DDG 於 Jan 21 17:37:51 修改本文·[FROM:  159.226.41.165]m
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59.226.8.73] m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修改:.fzx 于 Jan 23 19:04:17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