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ak (江海客), 信区: Green
标  题: 前 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1 08:26:44 1999), 转信

前 言            

作者是萧乾先生

  五十年代,每当学习会上听到有人振振有词地批判个人奋斗时,我心里就嘀咕:难道这
社会只容得下“叫干啥就干啥”的听话干部吗?七十年代初在咸宁干校有位专攻古典文学的
“五七”战士在床铺底下藏了几本线装书。于是,早晨“天天读”时就有积极分子十分激动
地指责起他的“白专道路”。在“斗私批修”时,甚至任何个人兴趣都在贬斥之列。

  那时我常想,社会有如一辆大篷车,个人的追求也是轮子的转动。倘若轮子都成方形的
了,这社会还如何前进!

  命运(或者说组织上的安排)原是要“唐老鸭”师曾站在黑板旁执教鞭的。偏偏这不尽
合乎他的理想。他嫌那天地太窄,变化太少。他的志向在于背上一台摄影机去闯四方。

  照过去,这可是上好的批判对象。喝,分配你教书,你不安心工作,竟敢胡思乱想,岂
不又是一位正好揪出来示众以儆效尤的反面教员。

  可是当他闯进新华社摄影部的大门时,徐佑珠主任不但没硬赶他走,更没通知原单位叫
他上大批判栏,反而对他表示热情欢迎,为他创造最好的条件,重用他,放手让他去实现自
己的远大理想。事实证明,他个人的理想与集体事业非但并不矛盾,而且是大篷车与轮子之
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理想只是个目标。实现理想则还有赖于毫无保留地拿出个人的才智、天赋和血汗。这也
正是有所追求与好高鹜远的不同之处。

  “唐老鸭”进入新岗位之后,可以说是豁出命来干。山西地震,淮河水灾,尤其比高技
术的海湾战争,他都背了相机,站在第一线上。他不但摄影技术好,笔头快,能吃苦,有胆
识,而且善于同人(包括洋人)打交道。谁不喜欢这个高大结实、亲切、爽快的小伙子!

  如今,他要我为他这个集子写个序。

  我向来最怕为人写序了,总是千方百计地推辞。然而这位非凡的年轻同行一定要我为他
写个序,实在不容推托。

  世界在前进。祖国在前进。他还有几十年可闯荡。我这名新闻阵线上的老兵祝他路子越
闯越宽,同时,越写越有深度。希望继“唐老鸭”之后,还将出现“张老鸭”,“李老
鸭”。让中国的新闻事业真正走向世界。

                       1991年11月24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