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鹰狼传》4-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 15:38:32 2003) , 转信

第四章 庙堂之上 本章长:5825字节
发表时间:2003-5-3 20:13:00 最后修改时间:2003-5-3 20:13:00  

    404---庙堂之上

    2007年10月1日 中国北京
    车声隆隆,为庆祝建国58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58年来规模最大
的一次国庆阅兵。来自陆,海,空,天,二炮五大军种的47000名解放军将士参加了这一规
模盛大的庆典。
    
    天安门城楼上,6名政治局常委并肩而立,那第七名常委,国务院总理闻国强,已经阖
然长逝!
    胡松波冷冽的目光悄然定格在身侧的郑宏身上,“外患已平,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
内患了。”他冷笑着思衬道。
    
    2007年10月6日 中国北京 中南海 郑宏居所
    陈炫华神态恭敬的站在门边,为郑宏打开了房门。
    
    “是炫华啊。来北京多久了?”郑宏坐定后微笑道。
    
    “今天刚到,郑伯伯。”陈炫华依旧是那副极为恭敬的样子。郑宏微笑着摇了摇头。
“炫华呀,来我这里还这么拘束?这里和你家能有什么区别?”
    
    陈炫华会心的一笑,对于自己家庭,或者说家族和面前这位郑伯伯的渊源,他绝对是
了然于胸。
    
    现年只有39岁的陈炫华,却已经是中国经济上最重要的直辖市---上海的市委副书记兼
市长,更是中国政治局中最年轻的候补委员。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明白,这样仕途得意的少年新贵,除了本身要具备过人的才干
外,往往都有着深厚的个人背景。
    
    对于自己的家庭,陈炫华是从未在任何“外人”面前提起过的,及时是和他在北京读
书时结识的刎荆之交---现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韩笑大校谈及时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原因无他,这名青年干员的个人背景实在有点太过深厚,深厚的让人难以企及!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奇特而又高效的组合,主张全面开放,高
速发展的邓公+坚持计划统筹的陈老。港台媒体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
中国经济比作一辆汽车,那邓老就是踩油门的,陈老就是踩刹车的。油门踩不足,车跑不
快,油门踩过了,车会出轨。不过从二老的配合来看,车开的相当好。”
    
    能和邓公并驾齐驱的人物,他的孙子,而且是他诸多孙辈中最得他老人家宠爱的一位
,本身又天资横溢,而且一直勤奋努力。更有,当年邓公决定开始培养接班人的时候,陈
老的那句“培养接班人,还是自己的子女最放心。”这句话直接造就了如今权势熏天的“
老太子党”。知恩图报,包括郑宏在内,这些人对于陈炫华都是呵护有加,一有机会就大
加提携。这样的人,这样的背景,以不足40之龄,成为中国的高层新贵,不为过吧?
    
    在“郑宏系”成员的眼中,陈炫华是足以与胡松波身边的严伍比肩的人才,更是又“
老太子党”中衍生出来的“新太子党”的领袖!
    
    “炫华啊,知道我这次为什么要你一进京,就到我这里来吗?”郑宏声音平淡道。
    
    “炫华不知。”依旧是那样的恭敬。
    
    “我已经向政治局和组织部提出建议,调你进京,出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和代市长
。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陈炫华的眼中跳出一个欣喜的火花,但也仅仅是一闪即逝,他马上就恢复了常态。
    郑宏嘴角轻轻扬起一个不易让人察觉的微笑,他继续道:“炫华啊,北京和上海不同
,来北京后,一定要小心行事。而且,十七大后,我恐怕也不能帮你了。相反,也许还要
请你帮着照顾一下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子。”
    陈炫华的目光霍的一跳!郑宏这样说,是否意味着……
    
    “放心,没有那么激烈,是我自己不想在斗下去了!毕竟,国家现在已经这个样子了
。个人的得失,算的了什么?”郑宏一面说,一面看似无意的向陈炫华投去了一个眼神。

    
    “炫华明白?”陈炫华知道,这是需要自己表态的时候了。
    
    “嗯?明白什么。”郑宏讶异道。
    
    “伯伯的意思是,叫我千万不要为了自己个人的得失而伤害国家。”陈炫华的嘴角扬
起一抹柔和的微笑,看上去竟有几分孩子气。
    
    “你明白就好啊。说实话,你们这些一起长大的孩子里面,以你的天资最好,努力最
大。但论野心,也以你为最。炫华,你一定要记住,想要成大事的人,首先要坐到‘存国
忘我’四字才行啊。”
    
    “是,伯伯,炫华记住了。”看着那诚恳的表情,郑宏欣慰的点了点头……
    
    20分钟后 郑家小儿子郑骥个人书房
    “父亲?”郑骥惊讶的站了起来。毕竟,这个向来不怎么喜欢自己的父亲极少会主动
来看自己。
    
    “坐,坐,坐。”郑宏急忙将儿子按回了他的坐位上。自己也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
来。
    
    “有多久没有仔细看看这个孩子了。”郑宏一面打量着这个自己最小也是得到自己关
爱最少的儿子一面思衬道。
    
    从外表上来看,郑骥的形象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头少白的头发总是那样凌乱。圆胖
的脸,略塌的鼻梁,单眼皮,薄嘴唇。不要说英俊,这副尊容连清秀都算不上。再加上那
肥胖的身躯,整个一个酒色过度的“二世祖”形象。
    
    “儿子,你怪爸爸吗?”片刻的沉默后,郑宏语气沉重的问道。
    
    “父亲,您……”郑宏扬手阻止了郑骥的回话。他的语气突然间变得干涉:“不要以
为爸爸什么都不明白,你自小就讨厌政治,更讨厌那种尔虞我诈的氛围。所以,你从小就
刻意的避开我。可是,也许连你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的3个孩子中,真正象我这样具备缜密
的头脑和冷酷的作风的,恰恰就是你。你在中学的表现,已经说明一切了。”
    
    郑骥无言的听着,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古人会说:“知子莫若父”!

    
    “不过,你马上就不用担心了。我明天,就要正式向胡主席辞职了。”
    
    郑骥猛然抬头,带着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不相信,我的儿子?看来你还是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啊。已经很晚了,我们后天再谈
。好好休息。”
    
    “父亲”郑骥突然出声喊住了正欲离去的郑宏。“嗯?”郑宏转身,目光柔和的看着
自己最小的儿子。
    
    “父亲,请您放心。除非出现不得不为之的情况,我绝对不会踏入政治斗争这个是非
圈!”郑骥目光炯炯的说道。
    
    “好,很好。”郑宏微笑着步出了儿子的房间。
    
    不知是不是错觉,郑骥突然觉得,决定放弃一切政治权力的父亲,看起来仿佛在一瞬
间年轻了许多!
    
    2007年10月7日夜 中国北京 中南海勤政殿
    “郑宏同志,可以就你的决定,给我一个理由吗?”端坐在茶几后的胡松波语音平缓
的问道。
    
    “理由?”郑宏自失的一笑,旋即声音平和的道:“我是党的孩子,也许现在的人听
到这句话很可笑。但这却是我最刻骨铭心的信念!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我那在一个贫穷的
小山村中度过的童年,无法忘记那段藏在草丛中躲避国民党控制的民团对我们这些‘红崽
子’抓捕的经历。”郑宏的眼中浮现的淡淡的泪花,声音也开始哽咽起来。
    
    “是党,是党派人把我从一个小乡村带到了解放后的上海;是党让我这个吃南瓜饭长
大的乡下娃子第一次吃到了白面包;是党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是党给了我所有一切!”
郑宏的声音又变得高亢起来。
    
    “是的,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做人要知恩,这么些年我联络‘太子党’中的有才之
士。同时全力打压那些出身‘红色豪门’的害群之马,我为了什么?我为的就是我们这个
党,我们这个政权,我们这个国家!这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最难拥有却最容易失去的
又是什么?答案都是一样的----民心!有了民心,什么都会有。失去了民心,即使已经拥
有天下,也很快会失去!我们的党工作中已经有很多失误伤害了我们的人民,我们不能在
让那些睡在前辈功劳簿上的‘八旗子弟’和那些龌龊官们在把我们江山的根基给败坏了!
大家都说我跋扈,对付这些人,不跋扈行吗?”郑宏一声长叹,旋即无言。
    
    胡松波目光柔和的看着端坐在对面的这位与自己明争暗斗了20年的老对手,心中一叹
:“论对这个党,这个政权的感情,我是真比不上你郑宏啊!”
    
    “笃笃笃……”敲门声在黑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谁?”胡松波眉头微皱的问道。
    
    “主席,中央办公厅刚转过来的。史副外长的密电。”门外的来人—严伍高声道.
    
    “什么?快拿进来?”胡松波一跃而起,高声道.
    
    “主席……”推门而入的严伍话还没有说完,手中的电报就被胡松波一把抢了过去。

    
    “成功了!成功了!老郑,我们终于成功了!”
    
    “是吗?”郑宏惊喜的接过电文,“好好好,国强,国强终于可以瞑目了!”泪水溢
出了郑宏的双眼。
    
    胡松波无言的向郑宏伸出了双手,在国家危急之时,这对20年的老对手的手终于握在
了一起!
    
    自西元2007年5月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史良节为首的中国外交特使团便
通过特殊渠道开始与欧盟中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开始进行秘密会晤。经过
长达97天的秘密谈判,中国终于和在欧盟中起主导作用的德—法同盟达成秘密协议,欧盟
(除英国外)在不通知美国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对华经济制裁。
    
    为了这一天,史良节和他的“地下外交部”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承受了多少艰辛!
最让人扼腕的就是,主导制订了这一策略的那个人---国务院总理闻国强,却无法看到自己
的设想变为现实的那一天了!
    
    西元2007年10月8日,欧盟12国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布《布鲁塞尔宣言》正式宣布单方面
解除对华经济制裁。至此,美国的对华经济战争宣告全面破产!经历了450余天的戮力苦斗
后,中国人终于赢得了经济保卫战的最后胜利。这胜利的代价是如此的惨痛,以共和国总
理闻国强为首的无数国人在不同战场上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乃至于生命!

    
    西元2007年11月16日,在民族危难之时再次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度过难关的中国共产党
在北京召开了自己历史上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乎整个世界的预料,在这次大会上
,中国人并没有遵循自己一贯的“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中国政府高层人员组成的巨大
变动,再次让世界瞠目结舌!
    
    在这个多事之秋,中国人选举出了几乎是全新的政治局常委。除了总书记胡松波,人
大委员长卢容干和代总理孙怡外,被视为中国“老太子党”领袖的中央书记处书记郑宏及
其主要盟友,中纪委书记甄贺森和政协主席刘家行全部退出了中国的政治核心层。加上病
逝的闻国强,更换的政治局常委竞达四人之多,超过了7名常委中的半数!
    
    对此,被海外华人和西方世界视为“中共内幕研究权威”的著名评论家贺频,王新专
门撰文,详细解构分析了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和权力分配,并系统
的探讨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新的中共政治局,较其前任来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老太子党’的全面失势,可
以这么说,在经历了17年的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后,胡松波终于真正的成为了中国的新一
代‘核心’,同时也宣告了纵横中国政坛30余载的‘老太子党’历史的终结。
    
    在新选举出的4名常委中,严伍的入选几乎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这位年仅47岁,却已经
在胡松波身边扮演了15年之久的首席幕僚的中共少壮派,此次终于脱去伪装走上了前台。
以如此年龄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把持中共的组织部,此人的‘胡松波接班人’
身份已经是昭然若揭。
    
    而其他三人中,作为中共外交部长的张明清出任政治局常委,即是对他及其领导的外
交系统在此次经济风暴中成功的分化了美欧联盟的功绩的一种奖励,同时也标志着中共再
次将外交工作摆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上。
    
    而卫敏的入选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位昔日中国‘经济沙皇’的关门
弟子可以说完全承袭了乃师果断大气的行事风格,也只有这位青年‘经济女皇’才可以和
有‘东方铁娘子’之称的中共新任总理孙怡配合默契。
    
    而且,同时让两位习惯于做事大刀阔斧的‘铁女人’把握国务院大权,是否也标志着
,为闻国强之死而倍受震动的中共高层‘清流’将正式发动对国内腐败官僚的全面清洗?
这几乎是改革以来中共历代核心都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胡松波真的有这个魄力,这个能力
吗?
    
    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在这次选举出来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再次出现了军人
的身影,身为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江泪当选为政治局常委!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刘
华清退休后,中国军方在中国最高权力层长达十年的权力真空的历史宣告结束!
    
    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都看得很清楚,最近两年来,在台海大战,西北平
叛,中日冲突中,中国军队东征西讨,浴血苦战。在成功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同时,中国军
方在中共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也是‘百尺竿头,又进一步’。同时,中国军队中也接连涌
现出了象令羽,邵震宇,毕凌波这样的新生代将星。在国家仍处于动荡之时,加强‘党和
人民的坚强柱石’的政治地位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正如我们在上面所说,卫敏当选政治局常委,极有可能标志
着中共将开始全面‘反腐’。这必然导致早已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中树大根深的腐败官
僚集团的全面反扑,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全新的政治动乱!如果要避免这种全面糜烂的局面
发生,唯一的方法就是---动用目前还没有被腐败势力严重腐蚀的强力部门---军队!
    
    但军队干政,自中共立国一来,一直是绝对严禁涉足的‘政治雷区’。如果胡松波真
想这样做,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发动外战,在战争条件下实行全面军管,为动用军
队反腐制造合理的口实和必须的环境!
    
    如果我们能联想倒新任的解放军总参谋长米修维在不久前的国庆阅兵后举行的与首都
大学生联谊会上的讲话:‘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广阔胸襟的民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一
而再,再而三的宽恕我们的敌人!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一直忘我之心不死,既然他们已经触
动了巨龙的逆鳞,就要承受苏醒的巨龙爆发出来的愤怒!’
    那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上面的推测,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可能。也许,我们唯一还不
知道的,只是---谁将成为已经开始磨刀霍霍的中国军队刀下的第一个祭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8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