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uling (墙头马上), 信区: Green
标  题: 《鹰狼传》10-8 转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29 12:37:47 2004), 转信

『鹰狼传』 第十部 攻防之道 第八章 转机? 作者:令羽鹰狼

西元2010年2月11日 中国安徽 淮西市 



中共淮西市委书记刘驮锵带着掩饰不住的厌恶表情看着面前这个脸色灰败的男子,而对方对此却似乎浑然不知。 



“刘书记……”来人开口了。 



“又是这种腔调!”早已听惯了下属们“谦恭温和”语气的刘驮锵立刻又感到了一阵厌恶,一股无名之火又一次在他心中燃起。 



自从3年前——2007年1月,这个名叫“吴凯秋”(小米稀饭)的“原中央党校”干部从北京下派到淮西市下辖的堀县锻炼后,主政淮西的刘驮锵书记的恶梦就正式开始了。 



从此,刘书记到堀县视察,便再也得不到以前那种“正常”的招待了! 



“粗茶淡饭”没有了;“意思意思”也没有了;就连刘书记最爱进行的到堀县的“特别服务区”体察民情“与民同乐”的活动,也被这个不识相的家伙自作主张的取消了…… 



饮食只有单调的“四菜一汤”而且质量也很糟糕;住宿也只能住在那个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县招待所里。至于那栋由被刘书记夸赞为“极富改革意识,创新精神的”堀县前任县委书记“号召”全县人民“勒紧裤腰带”修建的富丽堂皇的“政府大厦”,更是被这个杀风景的家伙改造为科技人员宿舍和老人公寓,送给了一群书呆子们和老不死的。 



这些,刘书记还都可以“豁达”的不予计较,真正让刘书记觉得这个家伙不识相的地方是——他竟然对刘书记多年来在堀县艰苦进行的“扶贫工作”视而不见!坚决不肯按刘书记的意思修改本县的财政工作报告,死活不肯摘掉泗县头上那顶“贫困县”的帽子! 



对此,刘书记在全市党员干部会议上多次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国家正处于严重的困难时期,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共产党员,最需要做的是为国家分犹而不是给国家添麻烦!有什么困难,首先应该想如何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而不是只懂得五指摊开向国家要钱! 



贫困的帽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摘掉的!年年吃救济,年年吃国家!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可惜而更可恶的是,尽管刘书记是如此的苦口婆心旁敲侧击悉心教诲……这个叫吴凯秋的家伙却偏偏长了一个榆木脑袋——刀枪不入油盐不浸!任你威逼利诱,他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堀县脱不脱贫,只能让老百姓自个说了算!” 



——这就是吴凯秋的回答。 



“老百姓?”在刘书记看来,堀县,是不存在这个字眼的。那里,按刘书记的说法,是真正的“穷山恶水出刁民”! 



“刁民!”是的,只有这个词汇才是真正适合堀县民众的。 



暴力抗拒交纳地方税费;非法集会并集体越级上访;抗拒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安排的拆迁赔偿…… 



对于堀县那45万“刁民”,刘书记和他的绝大部分市委市政府同僚们,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偏偏还又被派来这么一个愣头青的县委书记! 



民众抗交税费,他拿出《中共中央关于制止地方乱收费的决议》,表示支持。 



群众上访,他以“人民群众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为理由,支持! 



堀县居民以“地方开发商拆迁补偿费用过低”为由闹事,他不但置市委市政府“调集公安干警,维持社会稳定”指示于不顾,还反戈一击的请省人大代表到堀县现场考察!要不是省委顾全大局,根据“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采用安抚手段妥善处理了这一事件,恐怕刘驮锵书记头上这顶乌纱帽现在都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了! 



更可恨的是,他还在堀县大搞任人惟亲!提拔了一群和他一样的榆木脑袋。这些人和他一样的不懂得团结同志,在他们的打击下,许多刘驮锵书记看好的年轻干部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 



 ※ ※ ※ 



凡此种种,让刘驮锵书记对吴凯秋可谓是失望透顶!但是,不管怎么讲,吴凯秋毕竟是从中央下派来锻炼的干部。 



尤其是去年——2009年,当吴凯秋自作主张拿掉了刘书记的老搭档——市政法委书记薄栖陶(女)一手提拔的堀县公安局长后,面对床头哭诉的老战友,忍无可忍的刘驮锵终于决定下手拔掉这个“刺头”…… 



可当刘书记刚刚开始动手的时候,立刻就接到了“上头”的电话。 



直到那一刻,刘书记才算真正对这位“下放干部”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貌不惊人的家伙竟然是前总理闻国强生前极为倚重的智囊团成员;是现在的“宰相”卫敏公开给省委放话要好好保护的人…… 



面对这么一个手眼通天的人物,认他刘驮锵心中有千般不甘万般不愿……也只能敬而远之。 



可吴凯秋似乎却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刘书记,自那以后,原本就叁天两头的往市委市政府跑的他更是跑的勤了。根本不理睬市委那些人对他如避瘟神的眼神和态度。 



要钱要粮要人——总之是市委,嗯,确切地说是市委委员们有的,就没有他不要的! 



今天,他又来了! 



 ※ ※ ※ 



“刘书记,关于市委家属楼拖欠民工工资款的事情,恐怕还要麻烦您催一催。”吴凯秋语气恳切的说道。 



应该说,这个吴凯秋在礼貌上还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可是,见到他,刘驮锵就是觉得——“可恶”! 



“现在是年底了,的确也应该解决一下这些遗留问题。”刘驮锵轻描淡写的回应道。 



吴凯秋那双已呈灰白色的眉毛明显的皱了皱,他已经可以猜出刘驮锵接下来的言论了——“但是,市里确实也是有困难啊……” 



“但是,市里确实也是有困难啊。今年市里的经济情况一直不好,啊,这个你也知道,国家现在正在打仗……” 



接下来的话,吴凯秋已经听不下去了。他静静的看着刘驮锵书记那张由于营养过于丰富而显得满面油光的脸,还有那一张一合的不断接触的肥厚嘴唇,以及严重突出的肚喃…… 



“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民脂民膏?!”这是吴凯秋一直想搞明白的问题。 



对于这位市委书记,堀县的老百姓是这么评价的:“人民的耗干部,党的耗同志……” 



吴凯秋不清楚,这位市委书记究竟有多少来源不明的财产。但是吴凯秋很清楚,刘驮锵书记的一双儿女如今都已经不在中国…… 



吴凯秋也不清楚,这位市委书记究竟有几个情人……但是吴凯秋也很清楚,就在这座城市最繁华的那条酒吧街上,几乎所有的酒吧里面都有为这位市委书记专门备好的包房,而且每家都会不断更新包房里面的期待刘驮锵同志“临幸”的女招待! 



刘驮锵书记的确很忙,他永远都很忙,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操心了! 



市里的人事需要他安排;领导干部们“先富起来”的工作还需要他去主持;和辛苦请来得开发商们的商务谈判还需要他负责,随之而来的清理“刁民”的行动更离不开他…… 



大多数时候,吴凯秋同志是不希望也不愿意占用刘驮锵同志的宝贵工作时间的,毕竟大家都是共产党员,互相之间的体谅和配合还是要有的。 



今天这个事情,是吴凯秋必须要据理力争的。 



不过,和过去3年一样——这笔钱是2007年年初拖欠的——吴凯秋最终恐怕还是要失望而回了! 



 ※ ※ ※ 



坐到自己那辆破旧的“切诺基”吉普车里后,吴凯秋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自己能作的,已经都作了,至于其他,已经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能尽的责认,已经都尽了。 



吴凯秋,今年已经40岁了,已经不是那个懵懂的只有热情的年纪了。 



每当闭上眼睛,自己这近20年的沉沉浮浮,就一幕幕的开始在眼前重演 



这位早年的于人民大学经济系“神童”,从出生到23岁,一直一路顺风,16岁保送上人大,23岁已经是博士研究生…… 



可是,23岁时的一时热血沸腾,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那场学生运动,他不得不“出国留学”——这还是他的多位老师力保的结果! 



金子到了哪里都是会发光的,在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凯洛格学院的出色成绩让吴凯秋在美国都成为了被普遍看好的青年经济专家。 



但吴凯秋最终还是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 



不为别的,只因为胸膛里跳动的还是一颗中国心! 



然而,当怀着满腔报效祖国的热情回国后,吴凯秋却因为早年的那段灰色历史而被人为的剥夺了许多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这对吴凯秋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因此,吴凯秋总是显得闷闷不乐。不过,挫折会给人伤害,但同样会促人成长,吴凯丘并没有把太多时间放在怨天尤人上。这个坚强的男子汉是永远不会放弃改自己报国的理想的。虽然多次碰壁,但他依旧锲而不舍的努力着。 



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吴凯秋以不懈的努力和过人的才干,终于赢得了当时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闻国强的赏识。在闻国强正式升任总理主政国务院后,吴凯秋便开始以一个所谓的的“生活秘书”的身份,开始扮演起闻国强的智囊角色。 



一时间,吴凯秋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然而,2007年,在中国陷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内忧外患的时刻,闻国强总理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吴凯秋倚靠的那座大山,崩塌了! 



心灰意冷的吴凯秋谢绝了卫敏要求他继续留在国务院的好意,更婉拒了某些人物的招揽。 



他很清楚,同样作为经济专家,自己和卫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卫敏时时刻刻都散发着耀眼的光彩,自己和这位天生就具有巨大领袖魅力的美女总理,是无法真正和衷共济的…… 



他认为自己永远就是相当遵守规律的人,天生就是默默耕耘的的实践家。伴随着闻国强总理的逝去,自己在中枢系统的责认也应该宣告结束了。于是,在卫敏等人的帮助下,吴凯秋来到了安徽,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县委书记。 



今后的余生,吴凯秋所期望的也仅仅是在基层能为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作些踏踏实实的实事。 



来到了基层以后,吴凯秋所看到的一切,除了“触目惊心”四个字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这句话,吴凯秋早已知道。但是,在看到堀县农民的生存现状后,吴凯秋才知道,这句话形容的还远远不足。 



吴凯秋是个政治经济的双料干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他有自己的理解—— 



“中国目前最大的危险,不是腐败,而是腐败的基层化!不恭维的讲,我党和我国政府的最高层——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大都是真正的精英,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把握和国家政策的制订上做的都几乎是无可挑剔…… 



但是,不客气的讲,我党的基层组织已经开始走向全面的腐败与靡烂,而且这个层次还在不断向上蔓延,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双重的恶果—— 



第一、是国家制订的良好政策在执行中被人为的扭曲! 



第二、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极度蔑视!‘扶强凌弱’已经成为了我们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官员的行事准则!这最终将会导致极度两极分化,并将埋下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巨大社会潜在危机!” 



 ※ ※ ※ 



“吱”切诺基的车轮和地面猛地剧烈的摩擦,虽然已经有了10几年的车龄,但是这辆老车的刹车系统还算灵敏。 



要不是安全带的保护,吴凯秋几乎就要被甩出车外!他惊讶的睁开眼,看到的却是自己秘书和司机那满面的惊恐。 



在切诺基的周围,一群全副武装的,农民打扮的人围了上来。 



 ※ ※ ※ 



刘海高的心中此时充满了复仇的冲动! 



这是一个40多岁的农民,身材壮硕面色黑红,看上去仿佛一头健壮的牛一样。只是左臂显得有些弯曲的不太自然,破坏了他的整体形象。 



那是催逼所谓的“用水费”的“治安联防队员”们给他留下的纪念…… 



为了给他治伤,刘海高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被迫辍学;为了补贴家用,刘海高的妻子只能选择去城里“打工”…… 



屈辱、忿懑、仇恨,一切的一切,在那群人来到后,得到了进一步的爆发。 



2006年中国陷入经济危机后,在中国的开始出现许多自发前往农村以自身有限的力量进行扶贫活动的民间组织。 



在政府的默许下,他们陆续的来到农村。而且,和过去的那些所谓的“扶贫”不同,他们是在真正扎扎实实的工作—— 



他们帮助农民选购真正质量优良的种子、化肥能农业必需品;组织农民集体互助,甚至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极度赤贫户发放各种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最关键的,他们开始教农民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要的…… 



“这天下原是农民打下来的,可如今,那些贪官污吏们却把农民当成最好欺负的……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谁都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 



刘海高很喜欢这样的话,他文化不高,但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今天,他就要和这些人,还有许多同乡们,一起实践这个道理了! 

--

※ 修改:·ersy 于 Dec 29 14:38:1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