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Green
标  题: 远东朝鲜战争 第五章 (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08日11:13:1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远东朝鲜战争
大冰河
--------------------------------------------------------------------------------
    1950年12月31日晚17时整。
    汉江北岸突然飞起的一串耀眼的信号弹划过1950年除夕的雪夜,中国军队的炮兵接
着开始了炮火射击,猛烈进发的火光红透了夜空,天崩地裂的巨响瞬间撕破了战场上的
死静,临津江南岸联合国军的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烟火之中。
    尽管中国军队的炮火准备时间仅为20分钟,但这已是朝鲜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最
大规模、最强火力的一次炮击。在联合国军防线最前沿的南朝鲜军队阵地上,白天还在
加固的工事在爆炸中一个个地坍塌。炮弹同时引发了阵地前地雷的爆炸,连续不断的爆
炸声令整个大地颤抖了起来。
    在爆炸的冲天火光中,惊慌的南朝鲜士兵到处乱跑。在战壕中等待冲击信号的中国
士兵们从战场中站起来活动着由于长时间隐蔽而麻木的身体,看着自己的炮火打红了半
边天,他们都兴奋地大叫起来。
    这是临战时刻,已经忘却生死的人才能体会到的一种热血贲张的兴奋。
    “同志们!冲过江就是胜利!”
    中国军队发动的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
    美军和南朝鲜军战史称这次进攻为“新年攻势”。
    中国战史则称为“第三次战役”。
    中国第三十九军是右翼突击纵队的第一梯队。他们突击的方向是正前方的汉城。
    写了决死的决心书的三四六团扫雷组长张财书,比冲击部队早20分钟出发。他只有
20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是炮火准备和步兵冲击之间的短暂的一瞬,他要在这个瞬间尽
可能多地扫除冲击部队将要经过的道路上的地雷。张财书和三个组员每人手持一根一丈
多长的木杆,大声地向冲击线上等待冲击信号的密密麻麻的士兵群喊着:“让开!快让
开!”士兵们立刻闪出一条通道,他们都看着张财书的脸,想在他的眼神中发现点什么。
    “伙计,打扫得干净点!”有人冲他喊。
    张财书没有回答,高昂着头向前跑。
    由张财书、赵振海、金玉山组成的三人扫雷小组冲下了山坡,立刻受到对岸射来的
密集的机枪子弹的拦截。三个人不顾一切地冲过60米长的开阔地,一头扑倒在一个沙丘
上。没有伤亡。
    张财书在沙丘上端探头看,江边一片平展的沙滩就是敌人的雷区。
    这里是突破口,部队马上就要从这片沙滩上冲过去。
    正因为是突破口,所以没有事先在这里扫雷,怕的是暴露突破的位置。
    对岸敌人的子弹雨般地扫射着。
    张财书说:“我先上去,如果我挂花了,你们接着干,你们可要隐蔽好!”
    说完,张财书向沙滩爬去。
    子弹打在身边的抄滩上,发出很闷的声音。
    一个小凹地是白天侦察好的。张财书滚到凹地里,把长长的扫雷杆伸出去。这根扫
雷杆的顶端,有个钩子,钩子约住前面连接地雷的钢丝,一扭,几颗地雷一起爆炸了,
沙石飞进,浓烈的硝烟味呛得他喘不过气来。硝烟和沙上落下之后,张财书刚要往前爬,
发现扫雷杆被炸断了。
    他急促地爬了回来,看见赵振海正趴在金玉山的身上大声地喊着什么。
    金玉山被机枪子弹击中,死了。
    张财书抓起金玉山遗留下的扫雷杆再次冲上去。在第二个扫雷点,他又钩响了几颗
地雷。这次引起的是连续的爆炸,没等爆炸停止,他又冲向第三个扫雷点,但是,他发
现手中的扫雷杯又被炸断了。
    他又一次返回,拿起最后一根扫雷杆。
    临走还是那句话:“赵振海!隐蔽好!如果我不行了,你上!”
    张财书已经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会被子弹击中,他几乎是跑向了第三个扫雷点。他
连续钩响了两串地雷,被他钩响的地雷距离他太近了,几乎就在他的身边爆炸了,烟雾
严密地包裹了他,他觉得身下的大地一下子陷进去,然后他又被弹向天空。他的左腿和
右手已经没有知觉,脑袋发涨,嘴里威咸的,他知道他负伤了。他仰天躺着,看见了被
炮火和曳光弹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夜空,他觉得自己也许死了。
    他下意识地伸出左手寻找扫雷杆,他举起来的是被炸断的
    半截木棍。
    “赵振海!赵振海!”他声音嘶哑地喊,“上!上呀!”
    没人回答。
    赵振海卧在沙丘上,已经牺牲了。
    不是赵振海不懂得隐蔽自己,他是为了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张财书扫雷,故意明
显地暴露了自己。
    这时,中国军队的更猛烈的炮击开始了。
    张财书知道,自己的部队就要开始冲击了。连长说过,冲击前有三分钟最猛烈的炮
火准备。
    张财书也知道,现在,他身后那些准备冲击的战士们正看着他。
    张财书还知道,如果不能把地雷扫干净,将要有无数的战友倒在这里。
    他往前看,又看见了卧在冲击道路上的那一串串地雷,细细的钢丝在炮火刺眼的闪
光中一闪一闪的。
    张财书把手上的木棍向那钢丝扔过去,地雷没有爆炸。
    这时,一串信号弹升起来了。
    战友们冲击的呐喊响起来了。
    张贴书突然坐了起来。他在坐起来的那一瞬间,扭头向他的战友们看了一眼,然后,
他把身体模过来,向前,向那些地雷,滚过去。
    张财书血肉模糊的身体在翻滚,地雷的爆炸声连续地响着中国士兵潮水般地沿着张
财书滚动的路冲过去。
    都说,张财书肯定死了。
    在临津江北岸那片曾布满地雷的抄滩上没有找到张财书的尸体。
    过了很长时间,三四六团的官兵突然听说,在祖国的一家医院里,有个志愿军伤员
名字叫做张财书,赶快再打听,就是他们的那个张财书。
    三四七团五连的士兵们在冲击的信号弹升起来时,就已经踏入江水了。
    这个连的突破口叫新岱,是临津江的一个急转弯处,由于水流太急,江面没有封冻。
他们问过朝鲜向导江水的深度,朝鲜向导只是反复说一句话:我在江边生活了40多年,
还没有听说过谁敢在这样滴水成冰的时候涉水过江。
    五连的士兵们晚饭吃的是专门准备的一大锅辣椒炖牛肉。
    锅中的牛肉每块都馒头那么大,但炖得很烂。全连在吃牛肉的时候,二排副排长张
殿学听见团政治处主任对营教导员说:“把首先渡过江的前三名士兵的名字给我记下
来!”
    张殿学一下水,立即感到一阵彻骨的冷!他浑身一紧,差点跌倒,溅到头发上的江
水立即结成了冰珠。他听见指导员在喊:“五连的!立功的时候到了!”士兵们把枪举
在头顶,向大冰河中走去,江水顷刻没到胸口。对岸射来的子弹在耳边尖厉地呼啸,炮
弹的爆炸在身边掀起巨大的水柱。江面上游冰封的冰层被炮弹炸裂,大块的浮冰互相撞
击着冲下来,有的士兵被冰块撞倒在江水中。张殿学身边有个来自中国南方的士兵,瞬
间就在江面上消失了。“小范!小范!”张殿学喊,齐胸的冰水令他的声音尖厉而颤抖。
小范又从江面上露出了头。“怎么回事?负伤了?”
    张殿学问。“副排长!我的机枪!机枪管掉在水里了!”小范哆嗦的声音中带着哭
腔,说着又钻进水中。在那边,又一个声音呼唤张殿学,原来是一名战士被卡在两块冰
块中间了。张殿学替他把冰块推开,解脱出来的这个机枪手一爬上冰块,就向对岸开了
火。“下来!快下来!你要被冲走的!”但是,机枪手下不来
    了,他被冰水浸透的身体已经和冰块冻在一起了。
    张殿学听见左边响起小喇叭的声音,那是说七连已经登岸了。他声嘶力竭地喊了一
声:“快到啦!冲呀!”
    登上临津江南岸的中国士兵被冰水浸透的棉衣裤立即冻得石头般坚硬,这令他们在
敌人地堡中射出的密集的子弹面前显得笨拙而僵硬。中弹的士兵如一块石碑重重地倒在
地上。士兵的枪管灌进的江水冻了冰,一时无法射击。尿!往枪上尿尿!
    可没有人能尿出来。张殿学指挥一挺机枪暂时压制了当面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但是
他身边的六班长踩上了地雷。张殿学掏出身上的已经结成冰蛇的急救包扔给他,然后向
另一个火力点冲过去。当他终于占领了敌人的一个地堡。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后面有人
跟上来了,一回头,是拖着伤腿的六班长。张殿学呜呜地吹响了小喇叭,告诉自己的连
队,他已经占领了连队冲击正面的滩头。
    三四七团的另一个连队——钢铁连,率领先头排的是著名战斗英雄王凤江。他们突
破地段的江面冰层很厚,士兵们在冰面上不断地滑倒,又爬起来再向前冲击。但是,没
过多久,全连都掉进冰水中了,因为江心的冰层已被猛烈的炮火炸开。掉进江水中的士
兵们挣扎着,纷纷往浮冰上爬,一些浮冰承受不往很多人的重量再次破碎,士兵们重新
掉在水中。大多数士兵抱稳一块浮冰,半截身体泡在水中前进,他们露出水面的部分很
快就和冰块冻在一起了。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中国士兵一个又一个地倒在冰水中,但
是没有人向后跑,在最前面的王凤江一只手举着缴获来的那支美国制造的卡宾枪,一只
手腾出来帮助身边的战士,他嘴里不停地喊:“同志们!争取前三名,上岸立大功!”
    接近岸边的时候,又是厚厚的冰层。从水中重新爬上冰层不是件容易的事,冻得全
身麻木的士兵已经没了力气。江对岸封锁的炮火和机枪的射击更加猛烈,不断有负伤的
士兵被江水冲走。王凤江冒着随时中弹的危险站在齐腰深的冰水中,把士兵们一个个推
上冰面。重新上了冰面的士兵迎着死亡,向江岸上跌撞而去。
    王凤江是第五个冲上江岸的。
    后续部队大规模地从撕开的突破口拥向临津江南岸纵深。
    一当第三十九军冲击正面的江南岸升起突破成功的信号弹时,军指挥所里所有的人
都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行了!
    突过去了!”
    第四十军右翼—一九师的突破口是峨湄里、月谷里地段,南岸的南朝鲜军队的防御
阵地虽然坚固,但是在步兵发动冲击前,配属—一九师的炮兵发射了猛烈而准确的火力。
在美军飞机破例夜间轰炸的情况下,炮手们在寒冷的气温中扒掉上衣,扛着炮弹飞似地
在阵地上奔跑,在炮长、瞄准手连续不断的呐喊声中,火炮进行了不间断的射击。隐蔽
在冲击前沿的步兵被炮兵出色的表现惊呆了。对岸敌人的阵地几乎完全被炮火所覆盖,
滩头被轰击成一片火海,炮弹引爆了地雷,爆炸声此起彼伏,敌人的地堡被一个个削平,
步兵们欢呼雀跃。当冲击的信号发出时,步兵们高喊着口号前赴后继,仅仅用了13分钟,
—一九师三五五团的突击三营就全部冲上了临津江南岸。他们突破的速度之快,使营长
张庆昌带领土兵冲进南朝鲜前沿防御部队的掩蔽部的时候,看到正准备吃饭的南朝鲜士
兵除了被击毙的之外,什么也来不及携带便跑得没有了踪影,掩蔽部里的一只炭火正旺
的火炉上,炖着牛肉的锅还在冒着热气,桌上的酒瓶已经打开盖,酒香四溢。一个半小
时之后,突击营占领了突破口上的一个位置重要的高地,从而为后续部队打开了向纵深
发展的道路。
    —一九师三五六团突破临津江滩头的先头部队是两个营。
    其中一营的突击连是三连,这个连的士兵从江北岸的一个陡峭的山崖上直接滑到江
面的冰层上,然后不顾一切地向对岸发动进攻。冲击在前面的士兵用斧头砍开屋脊形的
铁丝网,然后不惜生命地冲过300米宽的雷区,很快就冲到了敌人阻击高地的脚下。但
是,由于冲击的速度太快,班长毛凤回头一看,跟上来的士兵算上他才九个人,牺牲是
大了些,但更为严重的是冲击大部队已被敌人的火力阻击在后面了。毛凤是名老战士,
在中国国内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海南岛战役,立过战功。在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中,是他
率领士兵在曲波院抢占要地,掩护了主力的展开。在今天这个你死我活的紧急时刻,他
决心就用这九个人攻击压制大部队前进的地堡。毛凤把九个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头往高
地上摸。摸上去之后,发现在地堡的后面,还有一个大暗堡。他果断地命令一个小组负
责地堡,他和另几个士兵向大暗堡摸去。暗堡中传出敌人杂乱的说话声,在毛凤的口令
下,孤注一掷的中国士兵把身上所有的手榴弹~齐塞人暗堡的射击日里。这边响起剧烈
爆炸的同时,另一个小组也对那边的地堡下手了。压制冲击部队的射击立即减弱,中国
军队的喇叭声顿时震耳欲聋地响起来,被压制的中国士兵一拥而上,三五六团冲击的通
道也被打开了。
    和—一九师相比,第四十军—一八师的突破极不顺利。年轻的师长邓岳事先把一切
困难全想到了,而且对自己这支以打硬仗闻名的部队很有信心,但是在即将发起冲击的
那天,他听到了一个令他极端恼火的消息:配属给他的炮兵在向前沿开进的途中不慎暴
露了目标,遭到了美军飞机的猛烈袭击,损失巨大,真正到达前沿的炮兵仅有一个连。
邓岳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严肃地通知参加冲击的第一梯队的两个团:别指望
炮兵了,要靠自己的努力发展进攻。
    再申请重新配属炮兵已经来不及了,冲击的步兵失去炮兵的支援,后果是可想而知
的。
    但是,邓岳的步兵必须按时发起冲击。
    由于没有炮兵的炮火准备,—一八师正面敌人的滩头防御阵地几乎在严阵以待的情
况下等着中国士兵的到来。师右翼的三五二团和左翼的三五四团的突击都遇到极大的困
难,士兵们依靠手中的轻武器,用炸药包、爆破筒,与敌人在每个工事坚固的火力点面
前进行着艰难的拉锯战,突击行动进展得残酷而缓慢。尤其是三五二团,渡江的时候才
知道突破地段的江面并没有完全封冻。经过艰难而损失巨大的徒涉冰河之后,他们刚刚
登上南岸又不幸进入了敌人设置的假阵地,这个假阵地却是一个真雷场——雷场没有受
到中国炮兵的轰击破坏,地雷密集,难以插足,部队因伤亡巨大而受挫。
    从三五二团侧面辅助进攻的警卫连却意外地冲击成功。部队发动冲击前,为了不使
主要的战斗骨干损失得太多,特地把一名叫金克智的“反坦克英雄”从战斗连队调到警
卫连“保存”了起来,谁知道这个调动在冲击中倒为金克智创造了发挥能力的机会。金
克智带领警卫连的士兵们涉过大冰河,破坏了阻挡前进的铁丝网,很快就消灭了一个向
中国冲击部队疯狂发射火箭弹的地堡。金克智让机枪架在这个地堡上进行掩护射击,自
己带领士兵沿着敌人挖的弯弯曲曲的交通壕边打边前进,连续拿下三个堡垒,缴获了一
门无后坐力炮,极大地减轻了向三五二团冲击部队侧射的阻击火力。
    由于突破困难,当—一八师终于突破临津江防线的时候,其右邻的—一九师已经向
纵深突入了12公里,插到了南朝鲜第六师的侧后了。
    中国第三十八军的指挥官们最担心的并不是冰河,因为他
    们对面的汉川滩不是条大河。他们最担心的是横在大冰河之后部队冲击道路上的一
座座险峻的山峰。
    第三十八军—一四师三四零团的突击队在炮火准备的10分钟内,在汉川滩上架起了
一座浮桥,部队通过这座浮桥,仅10分钟就突破了敌人的前沿。而三四二团没有那么好
的运气,攻击的时间到了,浮桥还没有架好,突击连连长傅长山等不及,干脆率领士兵
跳下了水。在攻击对岸敌人阵地的时候,部队行动极其迅速,连续占领了三个高地,每
个高地解决战斗的时间都没超过10分钟。当天空的照明弹把阵地上敌人的尸体照亮的时
候,中国士兵大叫起来:“大鼻子!是美国人!”
    一直认为前沿全是南朝鲜军队,不料这个地段的美军士兵居然这么靠近前沿。
    这个在突破时便与美军相遇的三四二团先头营的营长就是曹玉海。
    曹玉海命令二连不管眼前的一切,先插进去把敌人的炮阵地端了。二连没有让曹玉
海失望,一直插下去,直到把敌人的炮阵地捣毁了为止,但二连由于插进得太深,四面
全是敌人,和曹玉海失去了联系。
    曹玉海正焦灼时,一连在公路上堵住了大约十几辆敌人的汽车。他们先打头一辆,
把公路封死,然后就围起来猛打,打得南朝鲜士兵四处逃命。最后清点战场的时候,发
现这是个炮兵分队。
    一营三连在连长张同书的带领下占领了一个山头,却发现山头上工事虽完整但没有
敌人。往山腰一看,全是帐篷。张同书端起冲锋枪冲着这些帐篷打了一梭子,帐篷中传
来一阵惨叫:又是美国人!这些美国兵认为自己是防守第二防线的,还在帐篷里睡觉,
没想到前面的南朝鲜士兵跑得那么快。
    等一营的三个连队再次会合的时候。曹玉海才发现三连连长张同书不在了,有人告
诉他,张同书率领连队打一个山包的时候牺牲了。
    第三十八军的部队由于突破顺利,前进的速度快。很多部队和敌人交混在了一起。
在到处是火光的暗夜里,在弯曲的山间土路上,拥挤着混杂交战的士兵。一名疲劳之极
的中国士兵肩上的九二步兵炮的炮简冷不防被一名南朝鲜士兵夺走了,中国士兵追上去
给了那个南朝鲜兵一枪托,把炮筒夺了回来继续往前走。三四二团的机关人员趁混乱抓
了不少俘虏。在一个南朝鲜军的团级指挥所里,一架留声机还在播放音乐,几个南朝鲜
军官没出被窝就被打死了。在第二次战役中插入敌后的那个著名侦察科长张魁印率领一
队人马向敌后插,结果在路上他们发现与敌人的队伍交织在一起了。中国军队中的会英
语的侦察员居然和美国士兵聊上了天。中国士兵问美国兵为什么不乘车,美国兵说汽车
早就跑掉了。美国士兵还拿出一张纸在中国士兵的眼前乱晃,说这是志愿军发的“优待
证”,是被俘后又被释放的朋友给他的,说有了这东西被俘后能吃热茶,还能洗热水澡。
一一四师后卫部队三四一团部队突破后又奉命追击,官兵们疲惫不堪,在休息的时候,
团政委张镇铭靠上一个草垛就躺下,躺下才发现身边有个人已经在打吨,这个人蒙着一
件美军的大衣,张镇铭知道团里只有郭参谋长有件美军大衣,就说:“老郭,你找了个
好地方!”然后倒下就睡。部队继续前进的时候,张镇铭起来,又推了推身边还睡着的
“老郭”:“老郭。走了!”结果还是侦察参谋多个心眼,他发现‘“老郭”脚上的鞋
是一双美军的皮鞋,郭参谋长虽有美军大衣却还没有美军皮鞋,于是一把将那个人按在
地上,掀开大衣一问,是个由于恐惧而已神情忧惚的南朝鲜军炮兵营长!。
    在中国军队右翼纵队突破临津江和汉滩川前沿的同时,左翼第四十二军的突击部队
以猛烈的攻击迅速地占领了该军当面的洋蛾岩和道城机两个险要的高地。第六十六军主
力在发起攻击的一个半小时后,也突破了当面敌人的防线。
    午夜时分,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上的第一道防线全面崩溃。
    从战役企图的隐蔽上讲,这是一次空前的成功。
    中国士兵在零下20℃的气温中,冒着严密的封锁火力,徒涉冰河,一举全线突破,
这无疑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壮举。
    为此,很多中国官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1950年除夕之夜的进攻中,中国士兵面
对的不仅仅是一条大冰河,而且还要面对地雷、鹿砦、蛇形铁丝网,以及从地堡中射出
的密集的子弹。
    每一秒钟都有士兵牺牲。连绵的深山雪谷坡陡路滑,不少土兵滑入深深的雪沟之中。
衣服上的江水和里面的汗水很快冻结,到激烈厮杀时热血与热汗又把身上的“冰甲”融
化。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艰苦战斗。
    成千上万从中国本土跟随部队而来的担架队员们在这个夜晚拼死抢救负伤倒下的中
国士兵。这些担架队员大多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青年农民,他们对自己的士兵有一种血肉
的感情联系。
    在应该在温暖的家中过新年的时候,他们却冒着炮火奔跑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他
们在冰冷的大地上把自己奄奄一息的同胞抱起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抬到包扎所。
为了让伤员能够活下来,他们把自己身上御寒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伤员身上,伤员很多,
担架队员身上的衣服几乎脱光了,于是他们想出了一种把石头在火上烧热,塞在担架上
的棉被里,以保持伤员体温的古老但很有效的办法,这个办法在以后的朝鲜战场上一直
为中国军队所采用。
    1951年1月1日,黎明快要到来的时候,由志愿军总部派出指挥中国军队右翼纵队的
“韩指”正和第四十军军指挥部一起越过了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所谓“韩指”,实际
上只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光楚、“志司”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和一名参谋组成。
    刚过了临津江,前面开路的卡车就被地雷炸毁了。第四十军军长温玉成说地雷太多,
停下来等天大亮再走吧。韩先楚坚持前进。韩光楚是第四十军的老军长,他的固执是有
名的:“和部队失去联系,是什么指挥部?要指挥部队坚决把逃跑的敌人堵住!”
    恢复前进没多久,后面的一辆车又被地雷炸毁了。这一回损失严重,第四十军十来
个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全部负伤,有的人伤势严重。
    韩先楚亲自指挥抢救伤员。这时候,前方传来报告,说第四十军的部队进展神速,
已经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防线,在这道防线上防御的是美军。并且说至少在十几处地方
围住了美军士兵,每一处少说也有一个营。
    这个消息很令指挥部的人高兴,缓和了车辆被炸毁的气氛。
    韩先楚望着夜空,脸上没有什么笑容。
    “韩指”一直前进到东豆川北面的一个叫逍遥洞的地方才宿营。和这个地名不相符
的是,连同韩先楚本人在内,所有人的干粮袋全空了,指挥着四个军数万人马的中国军
队的右翼指挥所连一粒粮食也没有了。为解决饥饿问题,警卫员们四处寻找可以充饥的
东西,不久有士兵兴奋异常地前来报告,说在路上捡到了一点敌人逃跑时丢下的小米,
除去沙石,至少有好几斤。
    喝完了热乎乎的小米粥,韩先楚仰望黎明前薄而明的天色,说:“我们也许只能高
兴一会儿,天一亮,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
  图书在线
--------------------------------------------------------------------------------
上一页    下一页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amond.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4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