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io (洛佩斯), 信区: Green
标  题: 从华尔街到海峡-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3日16:37:50 星期二), 转信

从华尔街到海峡-2
1月14日,人民大会堂
一场军委扩大会议正在召开,居中而坐的是兼任军委主席的元首,四总部的部长、包括
霍权山在内的八大军区司令员、空军司令员、海军三大舰队司令员、二炮部队司令员都
聚集一堂,将星如云。
"……从最近的国际大环境来看,台湾问题如果在近一两年不解决,以后我们面临的只有
两种选择--要么使台湾脱离我国,要么我们将付出数倍于现在的代价收复台湾,否则我
国将会永远被围困在'第一岛链'之内,而独立后的台湾则会被美国或日本把持,成为'第
一岛链'上最大的一把锁。到那时,我国的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就会被东盟诸
国、日本、韩国瓜分殆尽,很可能连俄罗斯和朝鲜也会从中渔利。假如上述情况一旦成
真,我国不但会重演十九世纪末'有海无防'的局面,甚至从此'无海可防',一万八千公
里的海岸线将完全失去作用……"
其实元首即使不讲这些话,在座的每一位将军也会感到情势逼人。先撇开那些重大机密
不讲,仅这两年从新华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共同社看到的公开新闻,已使国
人产生了几乎窒息的压力。自2002年起,日本东京知事石原慎太郎当选首相至今已有两
年,与以往年年推陈出新的历届前任首相相比,他的宝座居然如此牢固,可谓是奇迹了
。正应了中国的一句格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石原上台以来,日本议会完全成为右
翼分子的天下,前几天德国的《基督教箴言报》刚刚说过石原是东条英机和戈培尔的混
合品。的确,现在的日本,早已正式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能够得到承认的,只有
教科书上那些"日本从白人殖民者手中解放了亚洲"之类的谎言。为此,以中国作家宋强
和张藏藏为首挑起的两国论战,使中日民间的隔海对骂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然而,最严重的还是日本自卫队与韩国和俄罗斯的冲突--因竹岛争端,日本击沉了韩国
的"广开土大王号"驱逐舰和两架F-16飞机,日本则损失了两艘巡逻艇;二个月后,日本
航空自卫队又与巡视北方四岛的俄空军发生空战,结果是日本被击落两架F-2战斗机,俄
军损失一架SU-24,伤两架SU-27。自二战以来,日本首次对外动用武力的先例,就此打
开了。
"……就目前局势来讲,我认为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日本。虽然论军事
实力美国无疑是世界第一,但由于它实行的是全球管制战略,所以不得不分兵驻守在自
认为是战略要点的世界各地。因此造成兵力分散,相对于每一点来说,军力都是有限的
,防御勉强还可以,如果要进攻,特别是遇到大的军事行动,就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了。
从近二十年可以看出,只有对付格林纳达和巴拿马等小国,美国才敢于单独出兵,就连
对伊拉克和南联盟的作战,美国还要拉上欧洲诸国壮声势。而且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军
几乎从未打过陆战。其实美国也并不想打大仗,它需要的是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均衡的世
界。对美国而言,这比一个战乱的世界更重要。
"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本身几乎没有什么资源,它的国家安全完全依赖海洋,
如果海上运输线一旦被封锁,本土防务即使搞得再好,也难以维持最起码的生存,所以
日本为了开拓所谓的生存空间,必然要疯狂地对外扩张。自一百多年前的明治时期开始
,日本军界政界就存在着北进和南进之争,可以说一直持续到现在,而往往最后获胜的
都是南进派,因为北方有前苏联或俄罗斯阻挡。
"在2002年三月和五月,日本与韩国和俄罗斯因岛屿争端而发生冲突,虽然是各有伤亡,
但因北方有俄、朝、韩三个军事强国,而地理位置对日本而言又远不及南部海域重要,
所以在冲突之后,日本加紧了对我国南海的渗透,可以说这次又是南进派占了上风。因
为向南扩张,要相对容易得多。日本南进的第一站是我国台湾和菲律宾,菲律宾在东盟
诸国中经济军事实力都是最弱的,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而台湾地区,执政的民进党与
日本政府相互勾结,而且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具有亲日思想。这些都是日本南进的有利
条件,而对我国极为不利……"当轮到霍权山发言时,他做了上述讲话。
讨论是激烈的,在座的将军们都知道,如今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于在何时何地
射出这一箭,才是他们的分歧。这时,元首的秘书匆匆走进会议室,在元首耳边低声说
了几句话。元首微微皱了下眉头,然后向全体将军宣布:"刚得到的消息,日本国会于半
个小时前通过修宪决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将日本自卫队正式改称国防军!
同时,'日台安保条约'也在今天正式生效!"
将军们都凝视着元首,元首也扫视着将军们,方才还喧嚣如沸的会场,瞬间变得冷峻肃
穆。语言已是多余,从一张张表情坚毅的面庞,元首看到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宁舍千军
,不失寸土,谓予不信,苍天可见!"最后是元首打破了沉默。他的话,似乎是在对着天
地明誓。
1月17日,徐州,云龙山脚下
这是一间用松树皮和青竹装饰得颇为雅致的小店,店名极富诗意--"再聚缘小筑"。凡有
几分品味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家专门为分手的夫妻和情侣服务的小店。此刻,杨宇钧正
和一位年轻女子对面而坐,大理石桌面上摆着四杯清水,透明水杯里,散发着香味的蜡
烛漂浮在水面上,正缓缓燃烧,透过摇曳的烛光,可以看出他眼角有些红肿。
"凌迪,齐玉成自杀了。据说他留下八个字血书--'千古艰难,唯有一死'。"
"能为死去的朋友流泪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咱们交往有一年了吧?可是我发现你我能
做最好的朋友,却不能做恋人。"凌迪淡淡地说。
"我也有同感,但我是个敢负责任的男人,一逃了之的事我干不来。"
"那你还是不够了解我,我也是敢负责任的女人。只有没本事、没胆量为自己负责的女人
,才会哭哭啼啼地哀求:'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不能不负责任。'再说咱们初恋的时候
,我已经不是处女了,你也没在乎,现在就更不必在乎了。你说我讲得对不对?"
"很对,不愧是女作家。"
"只有你不说我是美女作家。听说你要离开徐州了,是不是?"
"对,大概是到芜湖去集训。"杨宇钧只能说假话,真正的目的地是军事机密。
"那好,点一首歌为你送行,'送别',怎么样?"说着,凌迪写下歌名,让侍应生交给调
音师。
待凌迪唱完,杨宇钧也写下一首歌名交给侍应生,侍应生很快回来了:"先生,对不起,
您点的'桥之歌',本店没有这首歌的光盘。"
"那就清唱。"说着,杨宇钧接过话筒,高声唱道:"……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如果
我在战斗中牺牲,你把我埋葬在山冈上,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唱完,杨宇钧对侍应生叫道:"会钞!"
"不必了。"凌迪在一旁说。
"你一向比我有钱,以前从没和你争过,但今天得让我有个善终才好。"
"只好向你说明了,这间店是我开的。"
"不可思议。"
望着杨宇钧渐渐消逝在夜色中的身影,凌迪忽然感到莫名的惊悸,他刚才说什么--"善终
"?
1月18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正在会见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美国总统特使朱诺。绝非象新闻报
道所说的那样"诚挚而友好的会谈",会场的气氛既不诚挚,更谈不上友好,而且唇枪舌
剑的交锋,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据秘书长先生和特使先生刚才所言,接纳立陶宛、拉脱维亚、爱莎尼亚三国加入北约已
成定局,没有变通的余地了?"普京总统的脸色和声音都象铁板。
"事实上,这是北约各成员国一致公决的结果。本人虽身为北约秘书长,但仅负责协调北
约内部各成员国的关系,权力极其有限,无权更改这一结果。"索拉纳避重就轻的回答,
更加激起了普京的不满。
"所以,秘书长先生才和朱诺先生一起来莫斯科。"普京的语气中充满讽刺,"当年北约承
诺不接受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可如今如此之多的国家同
时自毁誓约,令人失望和遗憾之至。"
"这是我们当初与叶立钦总统达成的协议,作为回报,叶立钦总统曾经承诺不向伊朗出售
武器,在这一点上说,您也没有守约。"朱诺特使插话了。
"俄罗斯和伊朗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有权决定向谁出售武器,也有权决定向谁购买武器
。"普京回答。
"但是伊朗所采购的武器已超出了自卫的限度,已经对美国构成威胁。"朱诺提高了声音
,显得有几分气恼。
"特使先生错了,美国的洲际导弹、航空母舰和核潜艇随时可以攻击伊朗本土,但伊朗没
有任何武器可以攻击美国。"普京总统的声音反而平静了。
"但是伊朗的恐怖份子已经攻击了美国。"朱诺的声音越来越愤怒。
"特使先生,恐怖分子不会荒唐到使用基洛潜艇、T-90坦克和S-300导弹去攻击美国吧?
三年前贵国'科尔'号驱逐舰遭到恐怖份子袭击,那些恐怖份子用的是什么武器?是五百
公斤炸药,任何一个作坊都能够造得出来。再说美国经常犯这样的错误--遭到几个波斯
族恐怖分子的袭击,就把帐算到伊朗头上;遭到几个阿拉伯恐怖分子的袭击,就把帐算
到全体穆斯林头上。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却奈何不了几个恐怖分子,深层原因
就在于此吧?特使先生,您认为呢?"
朱诺无言以对,若不是考虑到外交礼仪,他一定会恼羞成怒地暴跳起来。索拉纳见二人
越说越僵,急忙打圆场:"恐怖分子的确威胁着全世界的安全,但反恐怖不是今天讨论的
内容,各位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
"前苏联虽然解体了,但美国还是将俄罗斯当作冷战对手,这次接纳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
约,就是美国和北约冷战心态的大暴露。"普京总统抗议道。
"NO,NO,美国并没有将贵国当作对手,而是一直将贵国当作合作的伙伴,总统先生切莫
误会。"朱诺连忙表白。
索拉纳接着说:"这次接纳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应这三个国家的多次要求。您知道,现在
北约就象一个宽泛的大家庭,几乎是来者不拒。"
普京总统忽然微笑道:"非常感谢美国和北约各国将俄罗斯当作合作伙伴,也感激北约的
宽宏大量和来者不拒。为了以后合作得更亲密,也为了表达我们合作的诚意,现在俄罗
斯迫切希望能够加入北约,并希望及早获准,最好能够与波罗的海三国同时进入北约。
"
索拉纳和朱诺万万没有料到普京竟然有这一招,一时无言以对,两人面面相觑。
1月19日,福建漳州机场
杨宇钧、庄岩他们住在离跑道不远的野战帐篷里,庄岩拿过杨宇钧的收音机,慢慢地调
着,直到一阵歌声传出来。
"又是张惠妹的歌?"杨宇钧问。
"是用闽南话唱的,你怎么听懂了?"
"除了你,谁还听得懂闽南话?不过我确实是看懂了。"杨宇钧故意卖关子。
"看懂了?怎么看的?"
"看你的脸啊,只有听到张惠妹的歌,才有这种表情。"
"咚",庄岩忽然将手中的收音机抛到床上,收音机在床上弹了起来,又落到地上。
"喂,不是你的东西,你不知道心疼是不是?"杨宇钧叫道。
"以后再也不爱阿妹了!"庄岩答非所问。
"犯什么毛病了?"
"不是我犯毛病,是阿妹犯毛病。你听听她唱的都是些什么?"
"我那里听得懂?"
"唉,我倒忘了。她先唱的是'天佑吾土福摩萨',然后居然唱日本的'君之代',岂有此理
!"
"别生气,等打下了台湾,一定活捉张惠妹,让她当你的面唱一百遍'义勇军进行曲'。"
杨宇钧安慰他。
"外加二十遍'桥之歌'。这是你最爱唱的。"庄岩又来了兴趣。
1月20日,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
布什总统坐在那张被自己的父亲和克林顿用过的写字台前,对面的朱诺正在向他汇报这
次俄罗斯之行的结果。
"简直是匪夷所思,如果俄罗斯加入了北约,那么北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布什用这句
话问朱诺,也在问自己,甚至想去问一问普京总统。
"但是,普京的态度非常强硬。他说要么与波罗的海三国同时加入北约,要么波罗的海三
国在正式加入北约前会被俄罗斯吞并。"通过朱诺的嘴,布什知道了俄罗斯最后的底牌。

依据北约的宪章,出兵的理由已经足够了,如果连三个新近加盟的"小伙伴"都无力保护
,任由他们被俄罗斯吞并,北约瓦解的时候就该到了;但是面对一个拥有百余万大军和
唯一能与美国对抗的核武库的大国,没有哪个心智健全的总统敢轻言出兵。
布什仰起脖子,望着对面墙上的地图。虽然那幅地图占了整整一堵墙壁,可是位于波罗
的海的那三个国家还是显得如此狭小,狭小到几乎容纳不下自己的国名。他这才想起来
,昨天两派议员为是否出兵台湾,在国会山吵了个天翻地覆,却毫无结果,以至于他在
昨晚也是这样对着同一幅地图发呆。
"难道俄中之间达成了什么默契?"布什下意识地将目光转向台湾海峡,中国已在那里集
结了几十万大军和大批飞机战舰。在二十一世纪,面对无孔不入的侦察手段,广义的战
略早已无秘可保,而中国似乎更想光明正大地打这一仗。
布什总统的目光不住地在波罗的海和台湾海峡之间游走着,由于视野不够宽,他的脑袋
只得随之转来转去。
1月21日,梵帝冈
国务大臣杜依里奥-安东尼依照往日的习惯,在一大清早就打开了电脑。随着一串字母
和数字在屏幕上依次跳过,显示屏上却没有出现他熟悉之极的windows-2002画面,
而出现的是对他来说同样熟悉之极的另一个画面--只见身披法袍,头戴皇冠的教皇正站
在圣坛上布道。那面孔,那白色的袈裟,还有那状若章鱼的皇冠,对这位国务大臣来说
,都已熟得不能再熟了,唯一令他奇怪的是这一切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电脑中?
接着,屏幕上的画面又变了,这才发现教皇的袈裟后面躲着两个人--一个是达赖喇嘛,
另一个是李洪志。当出现教皇面部特写时,国务大臣发现他的脸上写着"分裂中国"。
然后,一朵白云从天空中飘了下来。啊,是上帝降临了!国务大臣下意识地在胸前划了
个十字。然而,上帝满面怒色,指着教皇喝道:"你这卑鄙的政客,不配做我的代言人,
马上给我滚下圣坛!"
"MY GOD!"国务大臣忍不住低低地惊呼了一声,而更令他惊恐的画面出现了--五
个中国人,各自穿着不同时代的装束,跨马扬鞭飞驰而来。其中有汉武帝、唐太宗、成
吉思汗、康熙大帝……可这位国务大臣的学识,根本不认识这四位杰出的中国领袖,他
只认出了其中第五位中国人--毛泽东。
在他们身后,数万杀气腾腾的铁骑蜂拥而至。一瞬间,梵帝冈的圣殿倒塌了,在一片废
墟中,出现了用中文、英文、拉丁文写成的血红大字--"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国务大臣惊跳起来,带翻了椅子,连鼠标也落在地上。他逃命似地夺门而出,却险些与
迎门而入的秘书撞在一起。
秘书给他带来了更惊人的消息--巴黎、马德里、里斯本、芝加哥、比勒陀利亚等十几个
教区的电脑上,均出现了同样的内容。
此时对梵帝冈而言是晨雾初散,而中国的福州已是暮霭深沉。在城郊结合部的一座五层
楼前,几辆喷涂着迷彩,披着伪装网的军用吉普车刚刚停稳,霍权山已急忙下了车,径
直向楼内走去。楼道里有几个军装配枪的官兵,但多数人都是平民打扮。
"刚才攻击梵帝冈和各天主教区网站,是那一位的杰作?"霍权山质问道。
"报告司令员,刚才我已经询问过,他们说不是一个人干的,大家都参与了。"一位中校
回答,声音有些发抖。
"这么大的一次行动,当然不可能是一个人干的,那是谁挑的头?"霍权山追问。
"司令员,我们当时只是气不过梵帝冈的做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一商量,然后说干就
干,真的没人挑头。"几个平民装束的年轻人解释。
"岂有此理!你们以为我霍权山法不责众,是不是?"霍权山声色俱厉,"我花这么大工夫
把你们招来,难道是让你们卖弄本事来了!你们虽然不穿军装,没有军籍,但既然在我
的部下,就要用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别忘了你们的正式名称是'计算机攻防部队',
代号是'紫电'!在作战之前要保守机密,是一个军人最起码的常识。可你们,提前就把
自己的实力暴露了……"
几乎在霍权山教训那些黑客的同时,远在北京的元首正在与总理和总参谋长会谈。
"台湾那边有什么消息?"
"吕水浑似乎也明白咱们这回不是演习,而是真的动武,所以加紧了抗登陆训练,同时宣
布进入紧急状态,凡十八到四十岁的男性必须到指定地点进行兵役登记。"总参谋长汇报
说。
"好笑,真是搞全民皆兵啊,但这只能说明吕水浑不懂的什么是现代战争。他以为抓一个
壮丁,发一支步枪,练几天打靶,这样就可以上阵了?"元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可是还有一个严重的情况,日本装甲7师已经在长崎集结,即将准备上船,很可能会驻
扎澎湖。另外,日本海上自卫队……不,现在应该叫日本海军,日本海军以三支'八·八
舰队'组成联合舰队,正驻扎在佐世保,随时可能南下进入台湾海峡。"总参谋长继续汇
报。
"这倒是不得不防。那联合舰队司令是谁?"元首问。
"是乙等海将秋山浪速。"(注:日本军衔分为将、补、佐、尉、曹、士六等,"补"相当
于少将或准将;"佐"相当于校官;"曹"相当于士官。)
"十年前我在日本见过他,那时他是吴港地方舰队的司令,我是上海市长。其实日本早在
三年前那次西藏事件中,颠覆我国的野心就已暴露无疑了。"元首说。
"那次西藏事件得以圆满解决,还多亏了总理。"总参谋长说。
"现在别叫好了,当时我心里也没底,搞不好党籍都难保。"总理谦逊道。
"其实总理的主意很高明。对各国领导人来说,宗教问题都是最棘手的,两大民族如果宗
教信仰不同,必然会产生离心倾向。日本就看中了这一点,才打发达赖喇嘛充当马前卒
,挑拨西藏独立。"虽然事隔三年,元首还是由衷地赞赏总理的策略。
"是啊,总理当时因势利导,在西藏大力宣传元首是西天大菩萨转世,西藏军分区司令是
护法金刚转世,而达赖喇嘛却是恶魔假冒的活佛,可谓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后来又
提拔了一大批佛教徒担任西藏干部,西藏的离心倾向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日本人和达
赖喇嘛只好干瞪眼,真是妙哉!"总参谋长豪爽地笑道。
"宣传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占领--毛泽东的话没错。邓小平不是也说过一国两制吗
?我们对西藏也可以一国两制--在内地讲唯物主义,在西藏不妨讲点唯心主义,只要国
家安定就好。我也跟着沾光,当了一回大菩萨。"元首也笑了。
1月22日,东京,吹下御所,皇宫
此时的东京,正是多雪的季节,而通往皇宫的几条必经之路,已被大功率的犁雪机铲得
干干净净,裸露的灰黑色公路与周围白皑皑的大环境显得颇不协调。
日本首相石原慎太郎正在晋见天皇。极少搭理政事的天皇,此刻似乎不太顾忌君主的威
仪,因为他面上的表情,显出少有的兴奋和激动。也难怪,为了这一天,君臣二人已等
待了六十年。日本,不能仅仅做一个经济巨人,而且必须成为政治巨人和军事巨人,这
是他们的共同语言。两人言语投机,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妙憧憬与幻想,同时又对眼下
的局面忧心忡忡。日本的命运,正掌握在他们两人的手中。
"石原君,两年的首相生涯,你对日本贡献良多,如今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之复杂,是前
所未有的,这一切只好偏劳你了。"这是天皇的话,是每个日本人都为之敬畏的"神鹤玉
鸣"。
"为陛下和全体国民效力,是我应尽之则,也是生平之志。天佑皇国,日本必然会复兴,
现在的世界,不仅仅需要日本的汽车和电器,更需要日本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
此次与台湾的合作,是日本国防军迈出国门的第一步。"面对天皇的赞赏,石原踌躇满志

"但是朕唯一忧虑的,是中国大陆一定会有激烈的反应。我军毕竟六十年没有作战了,首
次出征就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对抗,不知军心士气能否稳定。"天皇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他
远没有石原慎太郎那般乐观。
"日本如想走向世界,第一步就必须击败支那,这是我国的地理形势决定的。"石原向来
将中国称为"支那",即使在他担任首相以后,"在四百年前,丰臣关白被支那打败,所以
日本还是被局限于四岛。直到十九世纪末,伊东大将全歼了支那的北洋水师,才使日本
突破了本土的限制。何况当时的北洋水师实力尚且胜过我国的联合舰队,而今天我们联
合舰队的实力,已数倍于支那的东海舰队。"
"如果能在台湾站稳,那么下一步就应直下菲律宾,进而控制南中国海和马六甲海峡,这
样一来既可以保障我国从印度洋到本土的海上生命线,又可以依据岛链封锁中国。"天皇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陛下明见。支那虽然拥有强大的陆军,但在海战中全然没有用武之地。现在我们有足够
的实力远征台湾,但支那无论如何也没有能力远征日本,所以我们在战略上已处于不败
之地了。"
"想想六十年前,我国将大部分的兵力投入中国大陆,结果连打了八年消耗战,这不能不
说是战略上的失误。石原君,令尊当年玉碎于中国战场,与先皇的失误也是有干系的。
"天皇不胜感慨。
"如果能象先父一样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则是我永世的荣耀。"石原几乎感激涕零,他仿
佛看到了自己的神位正被摇曳的烛光和缥缈的烟雾环绕,和六十年前的先辈们并列着。

"如果中国做出过激的反应,美国会出兵援助我们吗?"天皇的话将石原从遐想中拉回到
现实。
"想要美国出兵是不现实的,除非台湾海峡蕴藏着比科威特更多的石油。昨天美国驻日大
使已传来布什总统的口信,说如果因日中发生冲突,而导致日本在南中国海的运输线被
中国切断,美国将增加对日本的石油及其他战略物资的配给。我已请他转告布什总统,
必要时由美舰参与护航。"
"你想得很周到。咱们的联合舰队到了那里?装甲七师和木更津、鹿屋、涵馆三个航空队
进驻台湾没有?"天皇所问的,是日本陆、空军中的精锐。
"木更津和鹿屋两个航空队昨天已经驻澎湖,装甲七师在联合舰队的护卫下已经起程,估
计明天也可抵达澎湖。"
"远比朕想象得要顺利。"天皇长舒了一口气。
"是金融危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台湾推向了我们,在台湾政府几乎破产的情况下,数百亿
美元的紧急援助,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吕水浑别无选择。"
"朕真该感谢那几位金融炒家,他们无意中帮了我们的大忙,这一切想必都是大照天神的
安排。"
"陛下有所不知,这还要感谢自做聪明的支那人。"面对着天皇那满是迷茫的面孔,石原
故做高深地说,"支那有一句成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同一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元首、总理、总参谋长和一个星期前刚刚在这里开过会的三军将领们,重新齐聚一堂,
商量着如何射出这第一箭。
"这次我们对台湾进行的金融战,至少使其经济倒退了十五年,从战术上讲,可以说是大
获全胜。但是从战略上讲,我们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迫
降台湾,反而促使其更快地倒向了日本。吕水浑如此孤注一掷,他的疯狂程度,是我们
始料不及的。而日本军事力量的介入,将使战争不可避免……"元首分析着台海局势,这
时将军们才明白,原来这场战争在他们调兵遣将之前就已打响了。
总理插话问:"我是搞经济的,对军事并不在行,如果美日合流,中国将会处于战略劣势
,问题是美国会不会直接出兵援助日本?"
"权山,你认为呢?"元首没有回答,却把"球"传给了霍权山。
"总理,我认为美国只会在武器和战略物资上支援日本,但不会直接出兵。"霍权山解释
道,"首先,由于波罗的海三国的危机,使美国难以兼顾台湾,毕竟欧洲是美国的重中之
重,美国不会为了一个台湾而削弱其在欧洲的势力;其次,美军中近十年兴起的以高科
技为保障,追求'零伤亡',这样做看似'人道',其结果却把美军置于一个极尴尬的境地
--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管制',不得不保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分驻世界各地,可是
对'零伤亡'的片面追求,使美国将自己的士兵变成了敌国的人质。战争本来就是需要军
人牺牲生命的,但这些平时高薪奉养的美国大兵,在战时却是既丢不得,又用不得的大
宝贝。与中国作战,是无法实现'零伤亡'的,而一旦出现美军伤亡,美国舆论界及反对
党就会群起攻之,总统的出路就只有一条--引咎辞职。所以,不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出
兵中国都是不利的。"
"我记得日本首相石原还在野的时候,就狂言说如果中日海战,只要几个小时就会使中国
海军变成第二个北洋水师。石原的话虽然狂妄,但日本海军实力并不弱于中国,这也是
不争的事实。现在狭路相逢,究竟谁的胜算更大些?"总理又问道。
"就看仗是怎么打了,如果仅仅将战场局限于台湾海峡,打一场局部战争,中日两军肯定
会有激烈的纠缠,甚至打成消耗战。假如出现这样的局势,我们即使最终将日军逐出台
湾海峡,自己也将损失惨重。"
"那么依你的说法,将战争升级反而对中国有利?"总理疑惑地说,
"对!"霍权山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打成以两国本土为攻击目标的全面战争,日本就会面
临着亡国的危险,而且绝不是仅仅损失长崎和广岛那样简单,天皇甚至连宣读终战诏书
的机会都没有。"
"你认为这样做现实吗!"总理既恼怒,又惊骇,"你想过没有,如果发动一场核大战,会
使我国的国际声誉损失殆尽,成为全世界的众矢之的,而且受到核污染的,不仅只有日
本,我国的东北和华北、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都将在劫难逃。而且驻冲绳的
美军一旦被波及,会不会用核武器还击我国?这些你想过没有!"
面对总理的斥责,霍权山却显得气定神闲,他嘴角一直挂着笑意,似乎一切都成竹在胸
:"总理,我没有说过打核战争,甚至攻击日本本土时不伤害一个人,让日本人实现'零
伤亡'。"
"你的意思是……"总理大惑不解。
霍权山慢慢道出了自己的设想,他的话,使元首想起自己在五年前熬了一个通宵读完的
一本书--《超限战》。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RDuan.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5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