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ay (kay),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12:30:08 2003)

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 
北海卧龙 

------------------------------------------------------------------------------
--
    凛冽的寒风裹旋着漫天大雪横扫平原山岗,锐劲的呼啸仿佛倾诉着无尽的悲伤和愤怒
,在一个寒冷阴霭的日子里,中国人迎来了自己传统的节日——春节。没有喜庆热闹的鞭
炮声,也没有缤纷华丽的春节联欢晚会,期待中的大反攻并没有出现,战后第一个春节就
在人们的希望和失望的矛盾交织中悄无声息的滑过去了。

    程光结束了他的对全国新年祝词讲话广播后,迅速召开了新年后的第一次军事扩大会
议,会上总参提交的一份未来战争形势预测报告摆在了政治局委员们的面前,这份报告详
尽汇报了战争前期中国的军事损失、物资消耗、国内情况,以及美日及周边国家的动态、
未来的战争发展形势、我军的反攻策略和存在的困难等等。最后的结论是在未来3-5年中
,中国将面临一个长期被军事围困的形势,战争在短时间内很难结束,政府和国民应当有
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中国在近期内有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战争危机,战争将按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轨迹发展。

    在这份报告中总参概括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

    1)在核战争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美国不会对中国本土发动大规模入侵,但它会动用其
庞大的军工力量和国际影响力支持其代理国家与中国继续作战。

    2)随着日本后方基础工作整顿完成,日军将会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攻击的方向
和模式有待进一步侦察才能确定。目前日军在中国大陆驻军和侨民已达200万左右,在敌占
领区日军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伪政权组织和机构,同时也有数目不详的伪军和城市警察部队
正在紧张的组建当中。

    3)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在中印边境克什米尔地区和迪布鲁格尔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军队,
对外宣称准备举行一次代号为“双头蛇”的军事演习。据内部情报人员报告,美国特使多
次访问印度,在印度各界作工作,煽动印度出兵中国,挑起边境争端。对此中国应提高警
惕早作部署,防备印度的入侵。

    4)在阿富汗的美军有新修建了数十个秘密飞行基地和导弹基地,在该地区的美军出现
大规模集结迹象。

    5)北约各国以及俄罗斯明确表示不参与亚太地区的战争,保持国际中立,但暗中北约
各国继续向美日联军提供军备和物资援助。俄罗斯则通过地下渠道承诺现中国提供一定数
量的军备援助,但需要中国方面支付高额硬通货币和提供安全保障。

    6)中国方面在前期战争中损耗巨大,飞机、导弹、能源的消耗量已超过战略警戒线,
如果不能够迅速得到补充,在未来的战争中我军将丧失制空权和远程打击力量。

    7)中国在西部地区新建的军事基地和军工企业正在紧张施工中,短时间内还无法投入
使用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另外飞机、导弹、高炮、坦克、装甲战车、复杂芯片、各种电子
战设备等尖端制造行业高级技术工人大量奇缺,生产设备大量奇缺,生产材料大量奇缺。
结论是在一到二年内中国军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很难支承未来大规模高科技战争的消耗。


    8)由于战争爆发和北约国家的封锁,国内经济已经全面崩溃。国家的粮食、能源和特
殊物资虽然实施了战时供应制,但还是很难承担庞大的人口压力,流民难民大规模出现,
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有大灾荒和大疫情的爆发。

    9)受前期美国心理战和日军攻占江浙地区的影响,全国各地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打砸抢
暴乱活动,有极少数地方官员和警察部队也参与了各种违法活动,有些地区黑社会性质的
武装势力急剧膨胀,基层政权有失控的倾向。

    10)军队在前期战争中损失惨重,导致部分高级将领和士兵对未来战争有悲观动摇倾
向,认为以现有的武器装备无法对付敌军的强大的空中火力优势和远程打击,消极怠战的
情况时有发生,积极主动求战的意识不强。倾向于打防御战,游击战,惧怕运动战、遭遇
战。

    看完了这份战争预测报告,总理钱政宇心中暗叹:“真是前拒狼,后拒虎,内忧外患
,遍地狼烟啊!”不过他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他知道在这种时刻这种场合,说这
种话只会遭人冷落,但目前国家的形势的确危急万分,战争如果再继续打下去,三五年后
国家是个什么情景他简直不敢想象,且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积累的财富将毁于战火消
耗一空,恐怕从此以后中国将永远沦入内战不休的境地,一想到中国历代军阀割据混战和
列强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钱政宇就有一种心如刀绞的痛楚感觉,茫然四顾,政治局委员
们都面色沉重,沉吟不语,显然大家还没有长期抗战的心理思想准备,太久的和平生活让
这些国家决策者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眼前的战争危机,毕竟这是一个技术型的文职政府
,对于战争的理解深度和心理承受能力是无法与当年建国初期毛泽东时代的国家领导人相
提并论。在他们的经验里战争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们也从未想过中国应当如何应付一场
孤立无援的大规模战争,只有当战争爆发后,他们才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体会到战争的
残酷和莫测,这不同于他们所熟悉的经济管理领域,对于战争他们还是一群新兵……

    中国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未来的胜利希望在哪里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59.226.23.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