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ay (kay),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四十五章 冷血元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12:30:59 2003)

第四十五章 冷血元帅 
北海卧龙 

------------------------------------------------------------------------------
--
    在一间特殊的囚室里,一个囚犯正奋笔疾书在一叠稿纸上勾画着自己的宏伟蓝图,此
时此刻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构思能够真正变为现实,只是一种激情冲动促使他下意识地将自
己头脑中的灵感物化成纸上的文字:

    特击战——未来中国陆军的发展方向

    现代战争中,海军和空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形之下,陆军似乎有“夕阳”军种的
危险,因为现代炮火的打击精度、强度和密度,远远超出了人的生理承受极限,这大大增
加了陆军的防御成本,同时也削减了陆军的攻击力度。毫不客气地讲,在没有制空权的情
况下,陆军的进攻与防御所起的作用无异于充当“炮灰”,这样讲也许有些苛刻,但不论
是军事演习还是实战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陆军是否就因此而逐渐消亡了呢?不是的,陆军可以通过战略性的改革重新发挥
了勃勃的生机和强大的战斗力。那就是将陆军改造成特种军,将少量的特种兵作战上升到
大规模的特种兵作战的战略高度,陆军的这一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在世界战争史上,毛
泽东是第一位将游击战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军事家,这种革命性军事思想的诞生固然与当时
我军的实力和生存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毛泽东的天才创造性,就是靠这战略性的游击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才从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同样在现代战争的今天,将陆军改造成特种
军,将少量的特种兵作战上升到大规模的特种兵作战的战略高度也是适应了中国军队的实
力和现代战争的环境,今天的特击战的对象是敌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软肋”,它在制
造流血的同时,也在迅速地破坏敌国的战争机器,促使战争早日结束,赢得最后战争的胜
利,这也是现代特击战不同于以往恐怖活动之处——大量精确打击敌国的军事目标,最大
限度不伤及无辜平民。

    可以想象,当西方军队不断利用军事高科技技术追求“零伤亡”的战争模式时,他们
将会发现在敌人的国土上自己的飞机和导弹等高科技武器突然失去了固定的陆军打击目标
,相反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涌现出百万正规的特种军战斗队。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又是
一场对称的战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这种战争模式就是中国陆军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陆军这一“夕阳”兵种的希望所在


    写到这里他满意地舒展了一下双臂,但似乎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想了一会又在纸上补
充了几点说明:

    注释:

    1、什么是特击战?

    特击战是指以特种兵为主体的陆地作战模式,它与传统的陆军作战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与传统的特种兵运用思想也有本质的区别。特击战诞生的目的旨在改变远距离打击、空
中打击和高强度打击等现代作战模式中陆军被动挨打的局面,最大限度的发挥陆军在陆地
作战中的效力。

    2、特击战与游击战的不同之处?

    游击战是在国家被占领后,正规军或民兵以分散游击的方式打击侵略者,作战地点在
本国国土上。

    特击战是在战争爆发后,正规军或民兵以定点特击的方式打击敌后的战略或战术目标
,削弱或破坏敌国的战争机器,作战地点可以在敌国国土也可已在本国国土。

    3、特击战士和特击战的作用?

    特击战士的作用是以个体对抗团队,以奇兵袭击代替阵地拼杀。

    特击战的作用是以点穴的方式全面打击敌国的军事网络体系,破坏敌国的军事、政治
、经济、金融、科技、战略储备、军事企业、交通运输、基础工业体系、信息体系等作战
系统或作战支持系统的中枢和关节点。

    4、特击战的规模和领域?

    散则以单兵的方式袭击,聚可以师团的规模攻坚。以陆地作战为主,但须熟悉各种兵
器的使用,可上天,也可入地。

    5、特击战的战术和战略?

    战术——袭击、刺杀、破坏、误导、侦察、攻坚、心理战、金融战、信息战、空中打
击和远距离打击精确制导等等。

    战略——保护自己免遭敌军的重兵器打击,对敌人的战争信息系统、能量系统和物质
系统的软肋要害部位进行重点打击。

    6、百万大军的投送问题?

    百万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成千上万。至于如何投送问题,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比如空中运输,陆地渗透,海上偷渡,远距离遥控、预先布点、发动群众等等。

    7.特击战的武器装备问题?

    1)单击类武器——刀枪等等。

    2)众击类武器——高爆炸弹、麻醉弹等等。

    3)杀伤性武器——一切可以夺取的敌军武器。

    4)非杀伤性武器——电脑病毒、磁雷等等

    5)特殊类武器

    8、其他?

    特击之妙在于以散破坚,以柔克刚;以空制动,以暗击明。

    写完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话语,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做了几个柔体动作,
舒展了一下有点酸麻的双肩。这个囚犯从外表看不过三十岁左右,中等身材有点消瘦,相
貌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他的眼神却给人一种历尽沧桑的睿智感觉,尤其是当他凝视空
无的一点思考时,他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坚固地牢壁,直达宇宙的深处,令人有一种肃穆敬
畏的感觉。

    透过观察孔望着眼前这个犯人,典狱长肖汉的脑海里又重新过滤了一遍他的个人档案
资料:

    囚犯姓名:冯克,原陆军上尉,因持枪连伤十二人重残被判死刑,后经医检精神失常
,改判无期徒刑,在北京某精神病院关押治疗一年,又被秘密转送至此关押五年。

    自从这个冯克被关押到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后,肖汉就没有安静过,不断有上层人物关
照他优待这个特殊的犯人,尤其是最近一年多来军方直接就接管了这个犯人的管理权,不
仅给他改造了囚室,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还经常有军方人士来探望他。长期的社会阅
历让肖汉知道此人来头不小,因此一直小心谨慎地对待他,好在这个冯克一直很本分,每
天除了看书就是上网浏览资料信息,要不然就是写些东西定期由军方人士来取走,至于写
的是些什么东西,肖汉不想知道,也不敢知道。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份小心谨慎,军方对他
也一直很客气。但让他吃惊的是今天突然接到中央办公厅的通知,要求他将犯人交给军方
办理出狱手续,这让他五年来第一次对这个死囚犯的身世背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尽管他
也知道有时候好奇心是危险的。

    不过也正是在这份危险的好奇心驱使下,日后肖汉才由一个小小的典狱长成为全球闻
名的人物传记作家,他所写的人物传记《冷血元帅——冯克》成了后人研究冯克元帅曲折
冷血生涯的第一手资料……

    ※       ※       ※

    望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程光很难将他归于自己所熟悉的类型,他既不拘禁也不张扬
地坐在你的面前,神态里没有惶恐也没有自傲,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你,仿佛非常重视你又
仿佛你不存在一样,他的眼神有时候如婴儿一般明澈洁净,有时候又如宇宙一般浩瀚深邃


    “冯克,鉴于你前期在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国家特赦你的罪行,提前获释,这是
你的特赦书。”赵子龙宣读完由高等法院签发的特赦书后将它递到了冯克手中,然后两人
紧紧握了握双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冯克同志,前一阶段你对中美、中日战争的一些参谋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这一点子
龙没少替你请功,这次请你来主要我们几个老家伙是想见见你这位幕后高参,想听听你对
下一阶段战争的预测和分析。”总理钱政宇笑着开始了这次尴尬的谈话,如果不是新任国
防部长赵子龙一再坚持,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和主席会接见一位刚刚被释放的死囚犯,洗
耳恭听他的军国大计。

    “很抱歉总理,对这个问题,我目前还无法回答,战争是双方面的事情,再没有对敌
我双方的国情、武备、民心和战略等因素有一个综合了解的情况下,我很难预测未来的战
争走向。”冯克彬彬有礼地拒绝了第一个问题。

    “那你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会战败吗?”俞飞冷不丁地抛出了一个难题。

    冯克欠了欠身以示敬意,对这位刚直威严的军界元老他仰慕已久:“俞老,请恕我直
言,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国已经战败了,大势已成定局,战略上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战
术手段来改变的。”

    听到这话,俞飞似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想不起来在那里听过。不过在心里他还是
暗暗赞赏这个年轻人的坦诚,起码在他这里这个人已经过关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只能缴械投降了吗?别忘了中国是一个核大国,还没有哪一个国家
有能力征服中国。”原国防部长雷伯雄斥责道。

    “对不起雷总长,您可能是曲解我的意思了,战败不等于投降,这就像一支军队可以
被打败,不可以使它屈服一样,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是否战败取决于实力,投不
投降取决于意志,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至于您谈到的核武器,我想它确实可以保证中国
不被征服,但这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领土不被征服,如果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从
信息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我们会看到中国已经被征服了,它们是核武器所无法捍卫的
领域。”

    雷伯雄听罢哑口无言,虽然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目前现实的情况确实如此。


    “你认为美国人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它真正的战略目的是什么?”程光缓缓地问
道。

    听到这个问题,冯克温和地笑了笑道:“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主席已经听说过很多
次了,那就是美国期望遏制中国,分裂中国,在中国足够强大之前予以绞杀。不过今天主
席既然旧话重提,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这场战争,也许有些奇谈怪论,还希望大家不
要介意。”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虽然随着现代文明的
发展和核武器这样的终极武器出现,使大规模的战争威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全球的
经济战争和科技竞争,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人类对杀人武器的投入不但没有减退,反而
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有些国家对军备高科技武器的研制、生产和购买所消耗的资金物资
远远超过了对教育和福利事业的投入,这种情况就本质而言反映了人类对杀人比对救人更
重视,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劣根本性,我想这个星球上如果没有了人类,它会太平许多。
”说到这里冯克的眼神变得幽深恍惚,众人也不由得被他的话语吸引似乎看到了一个没有
人类的世界,虽然空旷荒芜,但静谧安宁。

    微微摇了摇头,冯克继续说道:“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当量的积累超过某个限度
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如果这个定律是客观真实的,那就意味着不管是什么样的武器,
只要它在不断地生产,就总有一天会被使用。至于大规模地使用还是小规模地使用那要看
是什么人在主宰着武器的控制权。美国并不是一个邪恶的国家,但是不邪恶的国家并不代
表没有邪恶的掌权者。近200年以来,英美的统治精英一直深受三种社会哲学的影响。一是
马尔萨斯主义,认为地球资源和环境无法承载隔代而倍增的人口。二是应用于人类的达尔
文主义,主张大自然的天律是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三是尼采鼓吹”超人“对”群畜“人
渣宣战的精英主义。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由美国出资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邀集当今
世界的500名最重要的政治家、经济界领袖和科学家,其中包括乔。布什(当时他还不是美
国总统)、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布热津斯基以及索罗兹、比尔盖茨、未来学家奈斯比特
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在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举行高层圆桌会议。讨论关于全球化
以及如何引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问题。据与会者透露,到会的全球精英们认为,在21世纪
,仅启用全球人口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因为目前全世界的价值,主要部分仅是由地球人类中的1/5所生产。换句话说,其余的80%或4/5地球人口,
都是不能创造新价值的人类废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将被弃置不用。因此他们认为,地球
上只有20%的人有权积极地参与生活、挣钱和消费,人类中多余的80%人口属于垃圾人口,
对于仅占20%的有价值人口,它们是巨大的麻烦同时会制造极大的安全问题。这些垃圾人口
多数分布在目前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中的这些垃圾人口成为产生‘
无赖国家’的根源。一旦这些‘无赖国家’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成为反对地球精
英的‘邪恶轴心’。

    会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案。一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
些无用而穷困的垃圾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仅由20%精英将一些消费残
渣供给他们苟延残喘‘。如果其余80%人不愿接受这个方案,或者如果说,1/5的精英已不
愿意再对那无用的4/5人渣实施喂奶,那么就自然会产生另一个方案,就是逐步设法用’高
技术‘手段消灭他们。出席这个会议的精英认为,当今地球所负载的无用而劣质的人口垃
圾是太多了。当代所面临的全球环境以及不可再生资源问题,使人口危机问题变得更加紧
迫。必须用战争和瘟疫(生物武器)来消灭他们(新马尔萨斯主义)。由于现代世界财富
的绝大部分,仅由20%的优秀人口和优秀文明(以英格鲁撒克逊文明为代表)所创造。所以
必须设法消灭和淘汰那些无能力创造新价值的’群畜‘(新尼采主义)。”

    “美国的精英们不惜冒核战争的威胁主动对中国挑起这场战争,仅仅是为了惧怕中国
未来的强大而先发制人吗?我看这不是全部目的,也许美国人民也在精英们的算计之内,
通过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运用包括‘干净’的核武器技术,遗传基因武器技术以及生物
武器技术大规模地消灭所谓的劣质人口和其他文明才是精英们的根本目的。虽然这一目的
从人性的角度是邪恶的,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听完冯克的分析,在座的人感到万分震惊,这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思维来理解眼前这场
战争了,如果事实真如冯克所描述的那样,这绝对是一场冷血的战争,其目的是东方人的
思维方式绝对无法理解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冯克喃喃低语道。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59.226.23.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