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xas (百无禁忌), 信区: Green
标  题: 这就是马尔维纳斯-1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6 21:12:46 1999), 转信

“如果你的剑不够长,向前跨一步” 


    “无敌”号航空母舰上的官兵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奇怪
的情况:一贯精力充沛的、常常整夜整夜工作的伍德沃德
将军竟在大白天关起舱门睡觉了。副官挡住了一切企图见
他的人。  
    “司令官说他要睡觉,谁也不许打搅。”
    这是五月下旬一个阴沉沉的日子。南大西洋的战斗暂
时呈现沉寂状态。虽然空中不时还有一点小接触,但击落
飞机的事已有些罕见了。这种平静来源于不愿作美的天公。
几天来天气一直十分恶劣,暗云低垂,十几米开外便是晦
暗的一片,有时信天翁快飞到脸前都无法察觉。不过,战
场上的平静总是酝酿着更大的不平静。真正激烈的厮杀尚
未到来。特遗舰队的官兵们都明白这一点,丝毫不敢放松。
备战工作在加紧进行。按说,司令官这时候应当比谁都紧
张,可他居然睡起觉来,怎不令人诧异!
    其实,如果你能够进到他的舱里看一看,就不会诧异
了。  
    只有副官清楚他在做什么。
    因为有紧急电报,副官一共进舱三次。第一次是上午
十点,第二次是中午一点,第三次是下午四点。每一次他
都看见伍德沃德仁立在那张三十万分之一的福克兰地图前
沉思,象一尊雕塑。他在这六、七个小时内显然没有挪动
过一下:烟蒂和烟灰都在脚下同一个地方。
    他没有睡觉。他怎么能睡觉呢?自从舰队离开扑茨茅斯
以来,他的军装再也不曾脱过。他舱里的灯光总是整夜亮
着。有时实在困倦,就伏在桌上打个吨。今天他把自己关
在舱里并传出话说要睡觉,真实的动机是不可告人的:大
战在即,他偏要象著名的统帅那样显得悠哉游哉,有一种
泱泱大将风。
    这里指的“大战”除了他与几个重要的将领外,尚不
为别人所知:他将在明天攻打福克兰岛。战后,他的这种
举动或许会传为美谈。舰上多的是随军记者,不愁他们不
将此事大肆渲染后传播出去。
    现在的他,心情激动得无法自持,远远超过了他被任
命为特遣舰队司令的时候。明日一战,干系重大:特遣舰
队万里远征,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也就注明天。他深深懂得,
这一战对于他,对于他的舰队,对于英国,对于“北约”
乃至整个西方,都具有无法估量的意义。胜利的情景他不
敢想象,失败的情景他更不敢想象。他几乎在地图前站了
一天,运筹着战斗的每一个细节。他觉得在自己身后有那
样多的眼睛在盯着他,全部英国人的,不,全世界的。但
是,他只感到那一双眼睛是存在的,给他力量,给他希望,
也给他一种莫名的震动。
    那是她的眼睛。
    战时内阁决定出兵的当天,国防部和快速反应司令部
便着手讨论特遣舰队司令人选。国防部长诺特说:“我们
英国有一个铁的首相,她下了铁的决心,我们也要找一位
铁的司令官!”
    快速反应司令部推荐了他。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国防部
的官员们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和他们的反应完全一致:
膛目结舌。
    一位享有盛誉的将军说:“他不行。他还是一名‘童
子军’。”
    一家报纸迅速地在报道中使用了这个字眼。
    这种比喻是恰如其分的,至少在将军的行列中是这样,
今年四十九岁的他,前不久才升为少将。而在英军中,参
加过二次世界大战、苏伊士战争的老将军们几乎可以组成
一个联队呢。在他们面前,他算什么?
    快速反应司令部坚持己见。于是,激烈的争论开始了。
反对者的理由:军队中有的是身经百战的军人,而他,甭
说“百战”,连一仗也没打过;若派他率领特遗舰队,“无
疑将成为第二个罗日捷斯特文斯基①”。支持者的理由很
简单:他是海军青年将领中的佼佼者。
------
  ①俄国海军将领,曾率领波罗的海舰队远征日本,兵败被俘。
------
    这也不是过誉。当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海军学院毕业
后,又多次到各种军事院校进修,总是学生中的风毛麟角。
作为最优秀的潜艇和驱逐舰指挥官,他得到了“海狼”的
绰号,一度出任国防部海军作战计划处处长。他最大的特
点是,特别勤奋好学,善于接受新事物,被同行们称为
“好动脑筋的军官”。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只好上报,由战时内阁裁决。撤
切尔夫人在认真听取了汇报之后,毅然在他的名字下划了
一条红杠。
    “让这个人去!”
    据说,撒切尔夫人在特遣舰队出发前专门召见了他。
    “你需要什么?”首相问。
    他的回答叫人好吃惊:“权力。”
    “什么权力?”
    “真正指挥特遣舰队的权力。我不要别人干涉我,包
括您和战时内阁。”
    撤切尔夫人的眼睛一亮。  
    “我给你权力。”她顿了顿。“给你除了进攻阿根廷
本土外的一切权力。”
    他和撤切尔夫人的这种行动现在已成为西方军事家们
一句时髦的名词了:委托式指挥法。以色列人学得最快,并
加以运用得也最快。其实,英国人得到这个名词的发明权
真是不够公平的。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
它的真正发明权在中国!
    首相的亲自选择并没有能够消除舆论界和军界乃至特
遣舰队官兵们对他的蔑视。大军出发的当天,有的报纸还
评论说:让他去指挥这样一场复杂的战争,“无异于拿重
大的政治问题开玩笑”。
    一个多月来,他以自己的行动回击了那些看轻他的人
们。特遣舰队所取得的战果,也为他赢得了官兵们的信任——
    舰队尚未到达福克兰水域,他就派出一支精干的突击
队,一举攻占南乔治亚岛,在浩翰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立
足点。一位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将军在得悉这一情况
后拍来一份电报,只有一个字:  
    “marvelous(妙得不可思议)!”
    为了迅速完成对福克兰的封锁并打击阿根廷海军的有
生力量,他冒着“擅自对战略性军事行动作主”的风险。
命令核潜艇将二百海里禁区以外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巡洋舰击沉。统帅部赞许他“干得好”。
    五月四日“谢菲尔德”号被“飞鱼”导弹击沉后,全
舰队头上罩着一片阴云。记者们称那是特遣舰队“最黑暗
的一天”。他却说:“这是他们的胜利,也是他们的失败。
他们的绝招已经暴露无遗了。”接着,他迅速采取防御措
施,并派遣“特别空勤团”上岸掏敌人的老窝,炸毁“超
级军旗”式飞机。  
    他创造了边航行边训练的新方法,甚至路过一些不知
名的小岛也要进行登陆演练,对部队要求极严。他说:“演
练是不流血的战斗,战斗是流血的演练。”
    “鹞”式飞机本来是为反潜设计的,但当他察觉到舰
队防空力量薄弱时,便当机立断,使用这种飞机进行防空作
战。结果,它们在同阿根廷的“幻影”、“天鹰”飞机空
战时出尽了风头。它们在格斗中显示出来的优异性能连他
们的设计者都为之震惊。“北约”一位防空专家说:“这
真是一个奇迹!”
    他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他毕竟没有辜负首
相的栽培,同时又感到肩上的担子一天天加重。昨天的胜
利并不能代表明天,明天的失败却可以将昨天一笔勾销。
他的首相当然在看他怎样打击阿根廷的海、空军,但更要
看的是他怎样争夺福克兰。
    阿根廷拥有南美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不可小觑。就
福克兰而言,岛上的阿军光人数就超过了特遣舰队里的陆
军部队,更不用说他们已经以逸待劳有一个月了。进攻的
基本常识是以多击少,现在他却要以少胜多。
    这一仗怎么打?
    几天来,他苦苦盘算。吃饭、睡觉都在想。上厕所甚
至都带着地图。有时,他站在军舰的顶部长时间地眺望福
克兰,防空警报拉响了也不肯离去。
    “未来的战斗是艰苦的。我是司令官,首先应付出艰
苦的劳动。”
    终于,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在他心中酝酿成熟了。他
决心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陆军部队在陆地上创造一个奇迹。
作为一个海军军官,他最崇尚东乡平八郎①的名言:“如
果你的剑不够长,向前跨一步。”东乡正是这样做的,拿
破仑也是这样做的,还有纳尔逊、隆美尔、巴顿……许多
优秀的军事统帅所做略同。他一直把它作为座右铭。今天
他又以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将去做他的前辈们做过的
事情。情况正是这样,他手中只有一柄短剑,然而他要去
刺杀对面的敌人并一定要把他刺死,除了上前一步,别无
他途了。
    “向前跨一步!向前跨一步:”他的布满血丝的双眼,
进射出坚决的光芒。  
    

--
               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
               还原生命本来的面目
               在每一个瞬间 扑捉灵感
               在每一个角落 遭遇美丽

※ 修改:.ywsy 于 Nov  6 21:09:11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202.199.184.160]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wsy.bbs@bbs.ndc.ne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