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eqi (杀情), 信区: Green
标 题: [转]抗战狙击手39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4 16:35:16 2003)
黄昏之前,弟兄们打退了鬼子的三次进攻。不知为什么,日本人的这几次冲锋并不十分猛
烈。
等小日本退下去之后,二排长督促弟兄们抓紧时间抢修工事。
萧剑扬跟班里的弟兄把那个没爆炸的鬼子炸弹刨了出来。
就着还没黯淡的天光,萧剑扬瞅见炸弹上印着些洋字母。其中有两个瞧的比较清楚:一个
象小号的马蹄铁,另一个象条曲里拐弯的蚯蚓。
正巧,笔杆儿连长来二排的阵地巡视。萧剑扬他们就把连长请过来给认认。
毕连长看了一眼,说是美国货。
这时,二排长迎了上来,跟连长说件他很不放心的事。
萧剑扬带着班里的弟兄退开了,搬着那个美国铁蛋往堑壕外挪。
傍晚的风挺冷,吹来排长跟连长说话的声音——他们在谈重机枪的摆放。
听起来,二排长坚持把重机枪从原有的国防工事掩体中移出来,可笔杆儿连长不同意。
萧剑扬瞅了一眼那座水泥砌成的重机枪掩体。
掩体上跟小窗户似的射击孔,象张缺了牙齿的嘴,在暮色里僵硬地咧着。
---------------------------------------
小注:
1. 恩哪 —— 东北方言,表示肯定、赞同。
2. 中国军队刚上淞沪战场的时候,对野战工事的意义认识不足,也缺乏构筑经验。同时由
于上海郊外的地下水水位也比较高,因此,中国军队的工事构筑得很不象样子。
在日军猛烈的轰炸、炮火之下,中国军队遭受了很大的原本可以避免或减轻的损失。
八月下旬,南京大本营派工兵学校的教官及学员多人,赶到上海筹划并指导大规模地构筑
野战阵地。
(其中包括工兵学校教育长林伯森、教官黄德馨、黎玉絮等,以及工兵学校第五期学员—
—大多是送来培训的各部队所属工兵军官。另外还有工兵教导营营附及连长等数人)
在吸取了血的教训的基础上、在科学的野战筑城方法的指导下,中国军队的构筑野战工事
的意识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南京保卫战的外围战斗打响的时候,51师的野战工事已经大体象个样子了。
3.“连里排里的阵地都花了大心思来伪装,怎么这鬼子的炸弹还是扔得不离堑壕的左右”
————当时的中国军队还是很缺乏在比较现代化的战争中作战的经验。
比如对堑壕的伪装,只注意了对其上沿和外沿进行伪装,却忽视了对堑壕的底部进行伪装
。结果,当日军的航空兵飞临中国军队阵地的上空的时候,还是可以很方便的辨别出堑壕
的所在。
4.“一颗炸弹就落到了离掩蔽部口不远的地方,气浪猛得涌了过来”
————当时中国军队的野战工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工事的出入口多是直通的
,对防炸防震缺乏保障。特别是人员掩蔽部只有一个直通的出入口,很不安全。
5. 棕黄色的土粒 —— 南京郊外东南地区的土壤,多属于黄棕壤,呈棕黄色。
6. 蝎虎 —— 东北方言,很厉害。
7. 糟践 —— 北方话,浪费。
8. 点放 —— 那时侯中国军队的士兵,一般把我们现在所称的“点射”叫做“点放”。
9. “一个象小号的马蹄铁,另一个象条曲里拐弯的蚯蚓” —— “U”和“S”。
10. 美国造的炸弹 —— 根据曾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国民革命军第51师师长王耀武的回忆:
“日军飞机仍占优势,且常向我轰炸及扫射。据第三O五团团长张灵甫报告,日机投下的炸
弹,查有美国制造的字样。”
--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4.10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