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angcjj (屠夫), 信区: Green
标  题: 《变革》1 & 附录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24日16:00:2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变革》附录一,涉及到北宋末年年号对照表!
    自己一口气重新读了下前三章,头晕!笔力不够!呵呵!
    纪年的问题真是难解决,而我又不想引入西元。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反正也就是

十年间的事,读者只要大概知道几个重要事件发生的顺序跟间隔的时间就可以了。我也

量在写的时候多交代几次时间间隔。
    为了避免不断的在文章中做名词解释或人物介绍,影响文章的整体感觉,重要的信

我都将另行用附录的形式发出。当然,附录就是作品的补丁,一块补丁都不打才是好作

。我的目标是让各位大大感觉看《变革》时根本不需要读附录。:)
    西元 干支 皇帝年号
    1101 辛巳 宋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 元年
    1102 壬午 崇宁 元年
    1103 癸未 二年
    1104 甲申 三年
    1105 乙酉 四年
    1106 丙戌 五年 (赵栩生)
    1107 丁亥 大观..元年
    1108 戊子 二年 (赵构生)
    1109 己丑 三年
    1110 庚寅 四年
    1111 辛卯 政和 元年
    1112 壬辰 二年 (故事开始)
    1113 癸巳 三年
    1114 甲午 四年
    1115 乙未 五年
    1116 丙申 六年
    1117 丁酉 七年
    1118 戊戌 八年
    重和 元年
    1119 己亥 二年
    宣和 元年
    1120 庚子 二年
    1121 辛丑 三年
    1122 壬寅 四年
    1123 癸卯 五年
    1124 甲辰 六年
    1125 乙巳 七年
    1126 丙午 宋钦宗赵桓 靖康 元年
    1127 丁未 二年 (北宋灭亡)
    我计划在这之后故事完成一个段落,历史在这里开始大变革。南宋的年号估计将不

使用,因此也就不再列出了。
    宋徽宗崇宁五年,春正月,彗出西方,光长竟天。皇六子诞,赐名赵栩。改元大观
。大
观元年夏五月,星出轸,如盂,明烛地。皇九子诞,赐名构。 都水使者赵霆,进呈黄河

龟,身有两首。
    我支开使女太监,一人在安康郡王府后花园里发呆。真是想不通,被那道闪电击中
后,
我为何转世到了北宋末年,而且还成了皇帝赵佶也就是历史出了名倒霉的宋徽宗的皇六
子,
起名叫赵栩,如今的封号是安康郡王。今年是政和二年,转世已经有七年了,所以我今
生的
年龄应该是七岁,事实上也是,我现在的身体跟一般的七岁小孩并无太大区别。硬要说
有,
大概就是有点营养过剩,算个小胖墩而已。
    虽然带有前世记忆,但自转世以来我一直避免表现出与一般小孩不同。尽管我尽力
装傻
,但依旧得了个“天资聪慧”的评价,害得我总是为该表现出何等程度的弱智而头痛不
已。
前世是个光棍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一般小孩在什么年龄该表现出如何的智商。整天都要
装出
天真无邪的样子可真是悲哀!更加悲哀的是,历史经常不及格的我明明知道宋徽宗最后
是被
金兵俘虏了,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年发生的事,所以一直过得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说是
胆战
心惊,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可能得上被害臆想症了!能够预知未来可真是可怕!唯一可
以让
我稍微安心的是我的九弟,将会逃到江南建立南宋的赵构,现在才不到六岁。虽然我不
知道
他是哪一年逃往江南的,但想着怎么也该有个十六岁以上,所以我至少还有个十多年的
时间
准备。兄弟中,我跟赵构的关系最好,当然这是我刻意培养的结果。虽然这家伙未来跟
他老
爹一样,是个杀岳飞的昏君,但为了将来逃到江南后混的好一点,我略施手段,就让他
崇拜
得一塌糊涂。不过说回来,赵构长的确实一幅精灵可爱的样子,比我这个相貌平常的小
胖墩
惹徽宗喜欢多了。
    正想着心事,明月走了过来,她本来是我母亲德妃刘氏的贴身小宫女,为了照顾我
,在
我三岁搬到这的时候,母亲就把她赐给我了。“彗哥儿,广平郡王府的管事刚过来,说
是他
们王爷请您过去!”明月说道。慧哥儿是我的小名,明月比我大上个八岁,从小就照顾
我,
几乎就跟我姐姐一样,所以叫我小名,而广平郡王就是赵构了,估计又是不肯吃饭,非
要我
去陪着他才行。没办法,先去把这个小兔崽子收拾服帖了再说。广平郡王府就在隔壁,
事实
上,这片紧挨着宫城的小区,全都是皇家宗亲的赐邸,禁军守卫离着老远就把普通老百
姓隔
开了。到了赵构那,装疯卖傻跟他瞎闹了一阵,连哄带吓才逼他吃完了饭。喂饭伺候的
姆娘
收拾完退下,宫里有旨,皇上召众皇子进宫,这老头(其实四十还不到)也不知道哪根
神经
错乱了!急忙回去换了身衣服,牵着赵构一起进了宫。
    这次宣见的地点有些奇怪,不是内庭诸宫,而是在平常用做科举殿试的集英殿。进
殿不
久,除了夭折掉的以外,所有的皇子都被叫来了,连刚满百日的庆国公赵椿都被抱来了
。又
过了一会,皇帝还没来。比较大的四个,老大--定王赵桓,老三--嘉王赵楷,老五--建
安郡
王赵枢以及老七--文安郡王赵杞就开始聚堆聊起了天,赵构虽然小,却喜欢凑大孩子们
的热
闹,夹在里面听。而比我小的其他兄弟都在老八--济阳郡王赵棫的带领下开始玩闹。那
几个
更小的则被姆娘抱在一边。我也等得无聊,当然也不会跟那些小孩有什么共同语言,就
倚着
殿门看外面的风景。
    这集英殿地势稍高,视野亦广。北宋建国以久,经济发达,物力雄厚。历代经营之
下,
这皇宫自然颇有规模。宫殿雄伟,雕栏精致,庭院繁复,每寸土地上也不知投掷了多少
金银
。而宫外市井繁华,摩肩接踵。想想这幅太平盛世的图画不久即将为异族铁蹄撕裂,壮
丽山
河归于别姓,我不禁深深叹了口气。
    突然,我感觉有异,回头看去却发现殿角不知何时站着个道士,面色似笑非笑,双
眼正
盯着我,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直觉告诉我,肯定有大事将
要发
生了!
“皇上驾到!”太监那又细有尖的呼喝传来。
    各人急忙按长幼嫡庶列好队,俯拜在地上接驾。而那个道士却低头行了个稽手礼站
在我
们后面。
    白面有须,长相清雅的宋徽宗在受完跪拜之后,才说免礼平身。靠!礼都行完了,
你还
免礼个屁啊?!我对于这套礼仪一直很不习惯,再加上心理上跟本就不接受这个亡国昏
君做
今生的父亲,所以每次跪拜的同时都是一肚子火。当然更做不出乖巧如赵构那般的慕孺
神态
来讨他的喜欢。而他儿女众多,从不缺少施舍父爱的对象,自然不会对我特别的注意,
我怀
疑大街上遇到,他极可能认不出我。
    徽宗随口考问了读书时间已经比较长的赵桓和赵楷几句呜呼者也的东西之后,那个
老道
正式上场。原来,他就是刚刚被封为“洞微先生”的王老志。我前几日里倒好象听宫女
太监
们私下聊起过这个王仙长。徽宗笃信道教,今日却是要这王道长为各位皇子挂符祈福。
随后
,各人转到殿外,王老道设了坛,拜完天地拜老君,再依次替各皇子挂平安符。我看得
直想
打瞌睡,而那王老道也仿佛是敷衍了事一般,眼神暗淡,全无刚才的异彩。等挂到我时
,他
眼中闪烁了一下,我心神随之一紧,而他随后却只是若有深意地笑了笑。奇怪!
    挂完符,已近黄昏了。徽宗又突然性起,设了家宴留下比较大的几个皇子吃饭。宴
中不
免有些诗词答对,亡国在即,依旧辞赋歌舞不休,无病呻吟,几个皇子带去的教习先生
又是
一番吹捧,我恶心的饭都吃不下了。好不容易才满足了徽宗的表现欲望,放大家回家休
息。
饥肠辘辘回到府里,差不多已经酉时末牌,幸好明月乖巧,知道我在那宴会上肯定吃不
饱,
特意炖了些消夜一直在火上煨着,我一回来就端上来伺候我吃下。吃完消夜,我一个人
待在
书房里,心中又开始想起了那王老道,此人到底是什么来历?我外表不过是个七岁小孩
,又
有什么地方引起了他得注意?难道他知道我转世的事?想到这里,我一阵激动。对!当
时他
盯着我看,给我的那种特别而又带点危险的感觉,就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泄露时
的感
觉!莫非我转世来到这里跟他有关?“得立即找到这个人来套套话!”我自言自语道。

    “慧哥儿,门外有位道长拿着蔡相的名刺求见,听说就是前些日子获皇上赐号的王
仙长
。范先生正在厅里照应,让我来请你过去。”明月说的范先生,名叫范正平,是范仲淹
的孙
子,其父范纯仁曾经为宋哲宗相,官声极佳,而他本人却因被人陷害而罢官。我外公家
跟他
沾点亲,知其才德,苦求数次才请动来做我的私人先生,也出面帮我应付一些事物。
    范先生跟王老道正在聊着风水玄学之类的的东西,见我进了客厅,立即站起来见礼
寒暄
。重新看茶入座后,象往常一样,我装我的天真,只是在旁边坐着吃小点心,是不是问
些愚
蠢的问题,而范先生则继续跟他绕着弯子,始终不直接问他的来意!最先憋不住的却是
在旁
边照看着我别掉下胡床的明月,“听得人说,仙长法力高深,不知可否替我家郡王爷看
看面
相?”“呵呵!贫道正是为此而来!”抓到话头的王老道急忙说到,“今日,皇上特意
请了
各位皇子去,名为挂符,实为相面。” 这话说的过于离奇,范先生立即站起问到,“道

究竟何意?”我心里立时雪亮,皇帝连符水都敢公开求,当然不会怕人知道看相,估计
掉这
样一个花枪多半另有深意,且不足外人道!甚至可能涉及立储,难怪范先生这么紧张!

    我上面有四个哥哥,最可能当太子的当然是具有嫡长子身份的老大赵桓,而剩下的
都才
具一般,比我小的弟弟中,赵构很讨徽宗喜爱。是个热门人选,听说他母亲淑妃韦氏的
娘家
人联合了一批官员正试图把他推上太子的位子。至于我,估计没有任何人认为我有竞争
力,
范先生他们关心的目的可能也就是希望我到时候能站对边吧!我心里暗笑,“不用猜了
!两
个家伙都会当皇帝!不过老大更惨一点,当了不到两年皇帝,就会跟着徽宗去金国旅游
了!
而赵构这个狗皇帝却还能在江南看上几十年的歌舞。”
    “郡王爷何故发笑?”一直盯着我的王老道看出了我嘴边的笑意。“不知仙长下午
可有
看出天机?”插话的范先生现在才不会理会我这个小王爷傻笑什么,他着紧的是这个“
天机
”,既是指老道看的面相结果,更重要的是指皇帝心里的“天机”!
    “可否容贫道与郡王爷谈上片刻?”王老道这个时候也希望直奔结果。远处传来报
更声
,夜已深了。
世事总是让人感到啼笑皆非,平凡的生活让人向往不平凡,而当不平凡来临时,平凡却
显得
异常宝贵。
    在范先生和明月诧异的眼光中,我和王老道进了书房密谈。正如范先生想不出跟一
个七
岁大的孩子能谈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我也猜不透将近七十的王老道那藏在浓密的胡须
中的
嘴里能吐出些什么东西?在对命运猜度中度过七年装疯卖傻的日子后,我想今天命运将
向我
透露出一些玄机。
    深吸上一口气,“今日是蔡相请道长来的?”刀入中宫,剑走偏锋,我决定还是先
玩一
手剑法探探风。蔡相就是蔡京了,前几年被人弹刻失官,去年靠着他好朋友童贯在软耳
根的
徽宗面前说好话而刚刚复起。对于这个王老道竟然会使用大奸臣的名刺求见,我总觉得
奇怪

    “是也不是!”王老道又卖关子,“请问殿下预测世事将会如何?”
    妈的!我又不是牛鼻子,怎么会知道什么天下气数?!考虑了一下,我还是决定继
续把
话题引向关键,“盛极而衰,惊变即临!”
    “颓势已成,二十年之内必有大变!天下气数尽在殿下一念之间!”王老道语气之
间也
显出几分急切。
    这个老道看来还真有些道行,我不过是按历史说说而已,他却能提前这么久就看出
北宋
即将灭亡的端倪实在不简单。不过跟我有什么关系?按照历史,我这个王爷不是被金兵
请去
喝茶就是陪着赵构去江南看戏了。难道……历史真的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吗?这些年
我一
直抱有这样的疑问。
    “此话怎讲?天命何归?”我现在非常讨厌这种绕弯子的说话方式,还是耍大刀吧

    “贫道本为濮州小吏,后机缘巧合得钟离先生指授大道,下山之日,吾师嘱咐今年
必来
东京一趟,言下之意事关天下大势却又语焉不详,贫道只得来此之后遍访权贵贤士,体
察天
机。后为蔡相待见,召入私馆并荐于圣前。” 看来王老道也准备和盘托出了,“今日于
殿
前见着殿下及九王爷正合双星夺辉之局。双星命格相克,一慧一明,天下兴衰皆在此局
之中
。九王爷面相富贵平稳,而殿下却闪烁不定,贫道断定天下大势必决于殿下。原以为七
岁稚
童当不自持,想是有他人助为操持,却见殿下远眺而叹,似有所得,故此冒昧深夜来访
。蔡
相得知今日相面之事,着我代为留心,以便乘机结纳以谋后福。但蔡相命格主衰偏又不
听贫
道之言引退归隐以保天年,想是天命如此,大宋败坏非我所能扭转,我来此虽为蔡相之
意,
却非为其图谋。”
    “小构虽偏安一隅,终挽大厦于将倾,也算中兴之主。却不知天命与我如何安排?
”听
了王老道大段的真情告白,我被他的说命玄学哄的一愣一愣的,不觉就透漏了南宋偏安
的“
天机”。
    “殿下诚然天命之人,贫道学道三十余载,不过看出九王爷富贵而不足,以帝王之
相而
受制于人,正深感不解。殿下一言而出,豁然而解,原来是偏安一隅!至于殿下时运,
以贫
道看来,不以天定,事在人为!”王老道刚刚崇拜完又摆出行家里手的面孔,“九王爷
为明
陨,出于天而归于地,一出一终,有迹可察,天命之而地合之。殿下为流慧,外行天方
,临
驭宇内,形迹变幻,天不可拘,地不可限,虽光泽万物终渺于苍穹。”
    王老道的话语随着二更的梆声敲在我的心上,难道我真的可以改变历史?我是应该
利用
我所知道的历史知识顺应天变,逃去江南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还是拿着超越历史的知
识来
改造历史,走一条艰辛苦痛之路?‘光泽万物’可以说是成功的好兆头,但‘渺于苍穹
’又
是什么意思?听起来可不大好!抬头想问问牛鼻子,却发现这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
了,
把我一个人丢在房内了。
    把我从一千年后丢回到这里,就是为了让自己做个选择?什么是天命?难道天命就
是让
我自己做决定?这可是有点滑稽!徽宗对我并不宠爱,虽然也给了个郡王的封号,但却
没有
除任何职衔,老大和老三并为司空,甚至连才五岁的赵构都给了个武军节度使还外加校
检太
尉。按照历史太子将会是老大的,我也不想去抢这个金兵的俘虏名额。而按老道的说法
,赵
构命相平稳,估计江南的皇帝当定了。那我该如何?难道去造赵构的反?刚才忘记问老
道今
天是怎么跟皇帝解说各皇子的面相了!种种利弊,百思难断!
    推开窗,月行云间,人已静,夜正央。
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范先生正陪着外公进来,肯定是在我跟王老道密谈的
时候
,范先生去请的。外公有个好名字,刘安世,加上宋朝的口音,我怎么听都象六盎司,
还是
以小时候砸邻居家水缸出名的司马光的学生。
    “慧哥儿,王道长跟你说了些什么?”外公显然急了,声音之大,估计全府的人都
听到
了。怪不得朝中大臣都称他为“殿上虎”。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很会打架,而是因为
这家
伙是个专门跟皇帝过不去的谏臣,一句话,就是魏征那样的。
    “没什么啊!就给我讲了些星星月亮的故事。”我舔着一块绿豆糕,若无其事的说
,我
还没满月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如果我不想被别人认为失心疯发作或狐仙附体,涉及我的
来历
上的事,就只能说假话。“还有哦,他说大哥要当皇帝!”
    “果真?”外公与范先生对望了一眼。估摸着也问不出什么东西了,就让我跟着明
月去
睡觉,而他们倒是占了我的书房细细讨论那牛鼻子的话有多大可信度。
    真不明白,他们又不指望我当太子,有什么好着急的,外公就一个我母亲一个女儿
,而
范先生当年要充清官,蔡京占了老百姓一点地盖房子,他就非罚了那奸臣金二十斤。结
果蔡
京发达后,立马就把他弄到监狱里反省了几周,不但官当不了了,还闹个家破人亡,死
的没
剩几个了! 想借拥戴有功乘机捞一把?徽宗还年轻着呢,而他们却没多少年好活了,还

知道能不能熬到新君即位。说是为我着想吧?只要不造反,我这王爷就当得稳当的很!
我不
禁摇摇头。也许是想着如何除奸臣,清君侧吧!这好象是历史上所有忠臣不分时间地点
总是
在思考的问题!他们也不想想,真的把所有奸臣都除干净了,这拨人拿什么来证明自己
是忠
臣?而且特别奇怪的是,记忆中好象就没有忠臣当权的时候!不知道是奸臣天生更具竞
争优
势还是当了权后忠臣也会变奸臣?
    我躺在床上,继续想着那劳什子天命。老大的太子,老九的江南,这好象都是铁板
上打
钉的事,还有个金国将来要来抢中原。西边有西夏,吐蕃,大理。对了,现在北方好象
还有
个辽国,正跟金国打的欢,等金国抢完萧峰他们家就要抢我们家了,段誉家倒好象暂时
没什
么事。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都被他们分完了啊!从小到大,我听到的都是枪秆子里出
政权
,现在我手上既没枪又没人,这个天命又不能当饭吃,拿出来唬人还没几个听得懂,说
不定
人没骗到,连自己现在这个王爷都会被人抢走。老大虽然文弱了点,但他舅舅那拨人可
都凶
悍的紧!这些人如果听说他们一向以为养在自个家里的天命被我偷出来了,不管是真是
假,
先得找我拼命!
    君子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实在不行,去江南看戏听曲抱美女也不亦快哉!这条得
加在
金圣叹的那些个豆腐干拌花生米吃之类的不亦快哉之前。先睡觉,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七岁
就要熬夜考虑天下大事,实在是不符合儿童保护法的立法精神!
    我嘟噜了些不知所谓的东西之后,用力翻了个身。接着又立即啊的一声跳了起来。
睡在
外屋的明月,听到我的叫声,立马起身端着烛台进来,却发现我站在床上怔怔发呆。好
不容
易解释清楚我没发烧感冒也不想喝水撒尿,把明月打发走,我开始由衷的佩服自己是个
天才

    老子(不是我,是李耳)说过,治大国犹如烹小鲜,杀条鱼还能讲出大道理,玩的
就是
精细。什么叫教化天下?弄出套东西把大家都蒙倒,跪在你跟前喊圣人就万事大吉!老
美弄
出个自由民主以后就想打哪就打哪,想抢谁就抢谁,自由女神像裤裆下面住的全是他妈
的流
氓后代还各个富的流油!喊出讨伐暴秦抢到道德高地后,刘邦那样的痞子连项羽煮他老
爹也
敢要分一杯羹,完了之后,还要斩白蛇赋大风说是天命所归。我想我知道什么叫天命了
!这
东西还真的就在我手上,抢都抢不走!今天真是……,我喜欢今天!
    汴京城的东南角,前几年被裁撤荒废的国子监象一头蹲伏于黑暗之中的怪兽。
    五更天后,天色发白,太阳也想凑个热闹跟着天命出来溜达一圈。
太祖长拳,据说是本朝太祖赵匡胤所创,所以是我的家传武功,皇室男性成员每个都必
须学
,但没一个练的好的。所以这门所谓的家传武功全是靠外人传的。负责教我的是个姓吴
的老
头,自己倒是耍的挺精神,但教起我来就很没职业道德。生怕我摔了碰了,只要摆个三
四分
象的姿势就算过,高难度动作一个不教,以至于我练到现在还是个花架子。别人都说练
武强
身,确实如此,我越练越胖。
    政和三年八月的一个早晨,照例练了不到一刻钟的武功,我这么胖的人都还没出汗
,吴
老头就喊停,接着花了半个多时辰边帮我扇扇子边夸我天生是个的练武材料,将来必定
如何
如何。总算凑满了一个时辰的课时,就恭送我去吃早点。
    门房通报说国子监太学生李光前来拜访。去年,我让那个王老道假托天意,劝徽宗
重建
国子监。我这种无神论者都被王老道哄的七荤八素,徽宗自然免疫力更低。于是,国子
监又
再次开张大吉,而我外公刘安世则因才德出众,更主要是徽宗早就想把他赶出朝堂,而
成了
国子监祭酒,范先生也被他拉去当了个教授。而我则因顽劣不堪,外加王老道的嘀咕,
也被
送到太子监旁听,以便性格生猛的外公亲自管教,所以比我大上个八,九岁的李光算是
我的
同学。
    “我正忙着,明月,你去引他到客厅看茶,然后带到后花园去等我。”哼!当我是
傻瓜
?自从上次跟着外公来我府上逛了一圈见到明月之后,三天两头的来拜访。不过李光人
还不
错,在太学生里算是非常出众的,明月对他也颇有好感。所以,李光的每次来访,我总
是很
忙。
    整个上午,我都泡在书房里继续编凑我的“天命”。这一年来,我一直忙于干这个
。拉
着王老道,篡改,曲解韩非子,论语等儒法经典,开了儒法合流的先河。我的计划是以
我提
供的现代民族及国家观念,融合儒法思想,从根本上来动摇改造大宋家国不分的政治思
想。
同时利用徽宗对道教的信仰,胡扯什么老子炼丹乃天授仙术来提高科学技术等“淫思巧
技”
的地位,例如,现在国子监就有了格物科,在王老道的带领下,专门学习钻研各种实用
技术
。而我则私下向老道进行特别辅导。
    只要把这个方面的工夫做足,我这“当代思想与技术大师”自然也就成了天命所归
的圣
人。金国抢中原,赵构占江南,都无所谓!登高一呼,满大街的人都跟着我跑,看你们
还能
蹦达几天!当然,为了避免一不小心被几家联手批判成白莲教法轮功,武力镇压,我也
一直
在想办法捞点兵权,网罗些将才,最好还要能够自己编练新军,以便到时候乘乱占块地
盘。
这就要等到适当时机由王老道出面蒙人了。
    我跟王老道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我们对“天命”的最新研究成果丢到国子监去让教授
及太
学生们讨论,再把讨论结果拿回来继续研究完善。经过一年,国子监学生最保守的也已
经开
始认同,皇帝是由上天指定来守卫万民,而不是万民来守卫上天指定的皇帝了。由此出
发,
目前正激烈探讨的是皇帝若不能完成守御万民的天命,那该如何?而衡量皇帝是否胜任
天命
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有点大逆不道,我和老道都挺心虚。身为保守派司马光学生
的外
公,当然对这套看不顺眼,虽然当面没说什么,却对各教授及太学生施加压力,讨论内
容亦
不得外泄。总体来说,进展还算顺利,同时,徽宗皇帝对于王安石颇为推重,年初还追
封了
坟墓里的王安石为舒王,配飨文宣王庙。这就导致了国子监里激进些的教授和太学生更
加狂
热的公然鼓吹王安石变法思想。
    中午,天天猫在国子监的王老道派人来通知我,说是下午又有一场辩论会,要我去
听听
。我以年纪太小为由,一向坚持旷课,只是偶尔去点个卯,但每逢辩论则场场必到。来
通知
我的是老道的得意学生,一个狂热的变法分子,邓肃。这人才华横溢的满地都是,每天
一大
早,必然站在国子监的宿舍门口,大声宣讲自己昨天晚上梦里面想到的儒法学说的新解
释,
持续一个时辰。而辩论的时候,则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硬是把辩论会变成演讲会。后
来被
太学生们公议赶出宿舍,并禁止参加辩论会,进去听可以但不准发出任何声音,放个屁
都会
被赶出会场。现如今在王老道的炼丹房也就是实验室里打地铺,平时总把燕雀焉知鸿鹄
之志
挂在嘴边,没事就到我这里寻求安慰。
    留下他并把在后花园里幸福的找不到北的李光揪出来一起吃午饭。先是拿李光开涮
,然
后就乘着邓肃光顾说话的时候猛夹菜!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皇帝郭荣的亲信大将,被认为绝对不会叛变,可是他最终还是这
么干
了。而终其一生,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臣下叛变,千防万防,结果还是被自己弟弟给黑
了。
而他弟弟宋太宗,不但担心臣下,对老婆孩子更是提防,此两朝所立法制,事为之防,
曲为
之制,强调“边事可防而内忧可惧”,通称“祖宗家法”。
    “国家受天明命,太祖、太宗混一区夏,规模宏远。子孙承之,百有馀年,四海治
安,
风尘无警,自生民以来,罕有其比,其法可谓善矣。间有王安石之流,变乱旧章,天下
骚动
。先皇圣明,拨乱反正,重行祖宗家法。今天下承平,切不可更张纲纪,纷扰国经。”

    午后,赶到国子监时,辩论已经开始了。保守派的主力大将,与邓肃合称太学双树
的何
粟正舌战群儒,侃侃而谈,主导场上局势。我注意这个人已经很久了,当然不是因为吵
架吵
不过而想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因为这个人确实才华出众。
    几乎所有的保守派的思想都跳不出祖宗家法不可逾越的圈圈。说不出道理就玩孔老
二的
下三滥招数,把对手骂成小人,再把自己归于君子,然后就欣欣然归阵回营,自以为大
获全
胜。这类人甚至不能说是保守派,用没大脑派来称呼可能更为恰当。说起君子小人二分
法的
必杀计,我确实很佩服孔老二的教化天下理论。什么都不用说,把帽子一扣就万事大吉
,经
济便宜。只要精通君子小人归类大法,什么都不用学,只要说话流利,就可以担保自己
在任
何问题上的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简直跟我的“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粟确是真正的保守派,理智清醒,历代得失,各种利弊,一一道来,简直就象“
祖宗
家法”是他订的一般。如果没有外族威胁入侵,难保不会成为如司马光一般正确英明光
辉永
照的伟大保守派领袖。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否则以宋朝制度之完善,经济之发达,说不
定真
被他们搞出个万世基业,千年帝国。或者演变至资本主义亦未可知。
    纵观历代,大多亡于后世皇帝没能贯彻坚持开朝先祖的立国思想与制度。惟有宋朝
,各
个皇帝都是乖孩子,言必称祖宗家法,不敢稍有逾越。结果偏偏就亡在听话上了。不听
话要
被自己人杀,听话了就被外人杀!皇帝这东东确实也挺难干的!
    邓肃格于公愤不能上场,变法派二号人物李光硬着头皮就上。“汉,任人者也;唐
,人
法并行也;本朝,任法者也。今日之法可谓密矣:举天下一听于法,虽奸宄不得以自肆
其所
欲为,而贤者亦不足以展布四体。今承平日久,纲纪制度日削月侵,不变则不足以振国
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今之计,当约前代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采其可行
者,
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
    何粟看到来了个强悍的对手,顿时精神大振:“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
,必
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我朝太祖
太宗
,考究各代之衰,皆因未遵成法,奸小乱权,肆意而为,终致纲纪溃坏。故此预为防范
,矫
枉防弊,创法立制。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
,不
可逾越。
    历次辩论,我向来只是听听而已,并未直接上过场,但这次听到他说“外忧不过边
事,
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顿时急了,宋朝本是经济最为发
达的
朝代,全是因为立国思想保守,重文轻武,只重内忧不防边事,身为举世第一强国却亡
于小
国之手。这些保守文人竟然还在这里讲什么‘边事可防而内忧可惧’,亡国之危,视若
无睹
。而我却无辜的被什么天命弄过来守着这棵要倒的大树,不知哪一天就会被砸死,我的
悲惨
将来就是这些不知轻重急缓的家伙害的!顾不上自己的身份是只有八岁的郡王爷,冲进
场中
开始骂人。
    “世事无常,时移事异,各代皆变法以应世事,我朝现行各法,本与太祖太宗之法
大为
不同,以官制为例,业经几度反复。尔等以腐儒之学、斗筲之器,循之台鼎,因事辄发
,断
章取义,以邪说猥词钤制人主,愚玩而已。昔日王公变法,虽失之急躁,然所立青苗保
甲各
法,可圈可点。而一干朝臣,不知民生,不识国政,以祖宗家法自恃,争权夺政,殆废
国事
。若是祖宗之法全无弊端,为何我大宋空有子民亿计,坐拥兵甲百二十万,却连败于西
夏蚁
蝼之国,受辱于北辽化外之邦,输币纳绢,空耗国力以饲虎狼,尔等不思强国之策,雪
君国
之耻,却循规蹈旧,空谈清议,难道要坐等亡国之辱?朝廷耗费钱粮俸禄于国子监有何
用处
?”
    我盯着何粟继续发挥:“譬之一人之身,将欲饮药饵石以养其生,必先审观其性之
为阴
,其性之为阳,而投之以药石。药石之阳而投之阴,药石之阴而投之阳故阴不至于涸,
而阳
不至于亢。苟不能先审观己之为阴与己之为阳,而以阴攻阴,以阳攻阳,则阴者固死于
阴而
阳者固死于阳,不可救也。是以善养身者先审其阴阳,而善制天下者先审其强弱以为之
谋。
大国之政,逆取顺守,太祖开业,取逆也。太宗建法,守顺也。如今国势日衰,边事日
紧,
不可不变更以张之。西夏北辽,侵逼日烈,索求日繁,若一味忍让,图示弱于人,增其
贪欲
。我大宋坐拥天下,岂可效六国贿秦故事?夫更弦易张,变顺守而图逆取,当此时也!

    我把这几年憋在心中的一口闷气都发泄完之后才发觉不对,诸教授及太学生虽然早
有耳
闻我比较早熟,天资聪慧,但还是没想到我竟然词锋尖锐如此,各个目瞪口呆,一时满
场寂
静。连邓肃,李光等几个跟我私下交流过的也如看怪物一样看着我。只有王老道躲在发
呆的
外公及范先生后面冲我眨着眼睛。
政和四年的上元节刚过,东京城乃至整个大宋的子民都还没有从春节的余韵中清醒过来
。时
不时还能听到鞭炮的响声伴随着儿童的嬉笑声传来。
    今天是我的九岁生日,照例起了个大早请旨进宫拜见父皇和母后。整个下午就在府
中接
待来祝贺的官员文士以及国子监教授同学。连正在装病的王老道也偷偷溜来躲在后院跟
他的
学生们胡说八道。而外公和范先生,则在前庭陪着一些相熟的大臣品茶聊天。
    自从去年八月国子监那场辩论会以后,国子监变法思潮泛滥,变法派已经完全占据
了压
倒性优势,保守派的外公再也无力压制,我那篇辩论发言更被激动的太学生们整理出来
到处
传散。一时的冲动带给我无穷无尽的烦恼。时不时就有一些大臣文人到我府中拜访,连
当朝
炙手可热的权相蔡京也来过好几次。而朝中抱有变法思想的大臣们更是经常私下试探外
公,
筹划联名上书奏请徽宗立储,人选自然就是他们称为集天下士望的我,安康郡王,七皇
子赵
栩。朝中气氛紧张,甚至连天下州县官员也私下对此议论不休。老大赵桓和老三赵楷自
那以
后见到我都绕道而行,赵构则在他亲戚长辈的严管下不再如以往那般过来纠缠我了。皇
权和
执掌皇权的机会,在这个时代决定了一切人际关系。不过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地,没有
了意
义。
    春节宫中设宴守岁,徽宗以自我出生以来最亲切和蔼的态度问我新年有何心愿。我
的回
答前半部分很标准而后半部则让很多大臣感到诧异,一部分欣喜,一部分失望。“惟愿
父皇
母后身体康健,天下太平,兄弟和睦。儿臣自幼读书,以为我大宋能有今日盛世,全仗
历代
祖宗推行圣人教化,特请往文宣王庙外结庐读书。”这个时候,这样的回答,唯一的解
释就
是我无意太子之位,希望能离京以避嫌,其余的都不比多说了。
    今日进宫时,徽宗也给了我他最后的决定,下诏进封安康郡王皇七子赵栩为齐王,
采邑
济南府十万户。不必及冠,择日出藩。同时下的另外一道圣旨则给了我文宣王庙博士以
及蓬
莱观使的优差。
    这样的结果在我意料之中,就算春节时不说那番话,为了避免朝廷官员继续纷乱猜
度,
事态发展至不可控制,这样一个结果也是必然的。只不过封地及采邑户数会相对不好和
更少
而已。我的主动,不但带来了好的地点和较多户数,更重要的是,给了我通过儒教和道
教发
挥影响力的机会。首先,宋徽宗对我就根本不宠爱,身为艺术家,他敏感,浪漫而任性
。哪
怕朝中大臣给他再大的压力,他也决不会立他不喜欢的我为太子,说不定还会回过头来
对我
横加猜疑。其次,宋朝各代的思想本身就极端保守,任何激烈的变革不管是如何正确及
时,
从根本上来说都不符合皇家的统治思想,他宁愿立一个平庸的儿子也不会选择可能会把
神圣
的祖宗家法推翻的我。
    朝中大臣大都没能看出这一点,除了蔡京那个揣摩上意的高手。虽然他也极力跟我
套近
乎,但我看得出,他根本就不认为我有当太子的机会。虽然他们总是把精力花费到保证
和提
高自己权利上面,但奸臣的智商总是很高,因为他们至少比忠臣思维上的限制要少。从
某种
意义上说,奸臣的思维方式远比忠臣的更接近现代人,他们除了自己什么都不相信并只
为自
己而活。例如我,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以这个时代的标准而言,我绝对不是忠臣,而且
刚刚
进化成“奸王”!
    当晚,我们商议的结果是,因为职务关系必须留在国子监的外公将尽可能的把优秀
的学
生外派到我这边来,而范先生决定跟我去济南府而我会请徽宗让范先生获得一个齐王府
长史
的职务,邓肃李光等人则留下等参加完明年的大比再说。王老道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假托
说不
能长时间沉溺富贵影响修道,要求徽宗放他出京以便去各地去帮我传播宣扬“天命”蒙
人,
并在游走四方的同时帮我物色出色的人才和有潜质的孩童。但皇帝一直不肯放他走人,
他只
好装病跟徽宗耗着,希望能早日离京。
    三月初三,进宫辞别徽宗母后之后,我和齐王长史范先生带着侍从护卫离开了东京
。送
行的人群中有一个人特别惹眼,那就是蔡京。
    汴梁,我一定会再回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6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