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arch (我喜欢不如你喜欢), 信区: Green
标 题: 公元2020:两岸大统一(1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9日11:12:5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第五十六章:民运大联盟回国反对党正式成立
中南海决定开放党禁,讲来容易做来难。自从二OO九年六月四日在「告海内外同胞书」
中指出「立即开放党禁、报禁」后,开放报禁的法例细则四个月后出笼,次年元旦就有
数家海外媒体进入中国,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报业大战。
但开放党禁的有关章程,直到二O一三年十月才面世,可见共产党的惊慌程度有多高,怕
的是经不起其他政党的公平竞争,怕的是用鲜血打来的江山一朝变色。所以共产党前后
花了三年多时间来整顿党风,做足准备功夫,迎接其他政党的挑战。
二O一四年七、八月份之间,「海外民运大联盟」数百人回国探路,亲眼看看「伟大祖国
」的改革盛况。该联盟是在二OO五年五月于纽约成立的,旨在推动中国民主、促进中共
平反「六.四」。自从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后,流亡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成立的非
牟利政治团体十多个,为促进中国的民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由于难以摆脱争权
夺利的劣根性,互相攻击非常激烈,最终各自另立山头,如同一盘散沙。直到二OO四年
台湾的民进党再度执政,似乎给海外民运组织提供了一个成熟的范本,有人建议各派放
弃多年成见,整合重组,一年后各方达成共识,成立「海外民运大联盟」,盼望有朝一
日能够进入大陆。
二OO八年底,为声援刺杀中共总书记的凶手,「海外民运大联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
们竭力游说美国国会,还向全球华人网友发了一封「致中共中央总书记沈之平先的公开
信」,要求彻底平反「六.四」。次年,「六.四」真的得到平反,与这封信不无关系
。一时间,该联盟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声誉迅速上升,一扫以往「争名夺利、互相攻击」
的印象。他们趁势建立了加拿大分会、法国分会、德国分会、日本分会、澳大利亚分会
,全球会员达一万多人。
此次,「海外民运大联盟」数百人分别从美、加、法、澳、日本等五国出发,赴北京、
上海、重庆、辽宁等省市巡游,广泛与当地民间组织和大学生接触,倾听民众的心声。
大陆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很多成员难以想像的,尤其是上海、重庆、广州等地的城市建
筑、设施和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大楼的款式、气势绝不比海外逊色,但
老百姓似乎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大家都为生存而奔波,忙于挣钱。惟有下岗工人和大学
生对共产党极其不满,前者是为了生存,后者希望加快政治改革步伐。而所谓的八九年
前的知识精英份子几乎不复存在,大概一部份早已漂泊海外,另一部份下海经商了。
各巡游小组负责人十多个人,最后汇聚北京近郊的私人别墅,与全国最大的地下组织「
复兴党」代表展开对话。「复兴党」成立于一九九一年,经过二十多年不懈努力,目下
在全国各地拥有党员五万多人,知识份子占三分之一,其他均为工人阶层,但应内部尚
未取得一致意见,还未正式注册。「海外民运大联盟」与之对话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
希望合二为一,共同对付共产党的集权统治。但经过三天闭门会议的争执和磋商后,彼
此未达共识,征结在于谁都不想被谁领导。
「多维日报」获得了这次闭门会议的独家新闻,用三个整版客观报导了会议的背景、双
方领导人的意见、各界的反应。「复兴党」一方认为,「海外民运大联盟」此次是回国
抢民主果实,根本难以理解他们在国内的奋斗是冒著生命危险的;而另一方指「复兴党
」缺乏有力的纲领,组织架构需要重整,并毫无客气地说他们的素质不够高,应该要全
面整顿。
此时的「多维日报」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报,每天发行量在一百五十万份,总部仍然
设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强大的新闻网络,在上海、武汉、辽宁等地均设印刷厂。
除了一贯注重政治新闻外,对民生问题极其关注,每天推出三大版实用的生活类谘询副
刊。而整个中国报业已进入良性竞争阶段,全国有三分之一的日报倒闭,群雄占有自己
的地盘。
同年十一月,「海外民运大联盟」全球各分会的代表一百多人,聚集巴黎召开第十届年
会,具体讨论回大陆组党事宜。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大会竟然演变成分裂大会。
法国分会代表首先发难说:「纽约总部为何迟迟不回大陆注册?还等什么?」
立即得到德国分会的附和,那个高个子女人说:「我们望眼欲穿啊,好不容易等到这么
一天,自己又不珍惜。」
总部负责人陈德泽说:「我们的心情和大家一样焦急,但从我们亲自考察的情况来看,
决不能贸然回国组党,那样成不了气候,以后的工作更被动,所以,我们是想把筹备工
作做得充分一点……」
「别书呆子样了,现在又不是回去做学问,而是搞政治。」一个男人讥讽著说。
「搞政治比做学问更难……」
场面突然混乱起来,双方争执不下,不乏人身攻击。最终,欧洲民运组织决定另立山头
,北美独立成为一派。
就在海外民运再一次处于分化和重整中,大陆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联手捷足先登,于二
O一五年元旦之日,宣布组成新的政党,取名为「改革党」,成为中国的正式反对党。立
即吸引国内不少知识份子加入,党员迅速增至五十万人,行成了对共产党最大的抗衡力
量。
接著,「全国自由工会」宣布成立,人数不足十万。「复兴党」甫注册,人数就过十万
。欧洲民运团体组成的「新中国人政党」,也即时赶回大陆注册,但只吸引人一万多人
。这时,「海外民运大联盟」和数以千计留学生赶回大陆,四处游说,通过各种关系拉
拢在职大学生,一个月后组建了「中国先锋党」,人数超过三十万,即时造成了轰动效
应……总数已过百万的非执政党党员,都想在二O一七年的第十三届人大上,与共产党一
逐高低。
恰逢其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奉中共中央指示,特地派人到纽约,把「六.四」流亡海外
的政治学权威盛永宽博士请回北京,率领五人小组秘密研究未来国家体制和结构,包括
邦联制、联邦制、国协制等等,其中有一个重大课题就是逐条研究一九九四年在旧金山
订立的《中华联邦共和国宪法草案》。
报禁、党禁的真正开放,标志著民主的春风已经吹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宪政中国
还会遥远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两岸首脑聚香江■举世瞩目高峰会)
第五十七章:两岸首脑聚香江举世瞩目高峰会
公元二O一六年七月一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礼堂再一次沸腾了。
海峡两岸首脑,今天将在这里举行第一次高峰会。这是开天辟地的伟大举动,这是六十
七年来的第一次。
人们应该清晰地记得,整整十九年前的今天,会展中心内米字旗缓缓下降、五星旗紫荆
旗高高飘扬。十九年过去了,香港依然马照跑、舞照跳,依然蓬勃昌盛,香港招徕了一
批又一批外商投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回流的人群……
此刻,又在这里举行盛典,让会展中心再次见证历史的一刻,浅显的用意是明白的。并
非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希冀。
无疑,举世瞩目的世纪峰会,吸引了各国传媒竞相报导。光是台湾地区,就派出了两百
多人的大型采访团。「多维新闻社」也派出了三十人的采编精兵和技术骨干队伍,他们
既要负责「多维新闻网」的直播,又要提供「多维日报」的新闻和图片。美联社、路透
社等国际主要的传媒,都派来了大队人马。
会场主席台正面并列悬挂著两面旗帜,右侧是五星红旗,左侧是青天白日满地旗。这两
面旗子,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鲜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引人注目。下午四时,两岸领
导人同时从两边走上主席台,一方是以国家主席沈之平、副总理陆安邦、财政部长司徒
震华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另一方是以台湾新出炉的总统黄云峰、行政院副院长
丁少廷、经济部长马维台为首的中华民国代表。
之所以说黄云峰为刚出炉的总统,因为他在一个多月前刚刚宣誓上任台湾第十四任总统
。民进党自从一九八六年成立至今,已有整整三十年历史,其中十二年为执政党,在台
湾已经打下了较深厚的基础,四年前的失利只是偶然现象。两年前,著名律师黄云峰担
任民进党主席后,以前总统阿扁的名言「面对逆境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为自勉,用尽
心机重整旗鼓,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挽救民进党运动,决心卷土重来。
果然不负辛苦打拚,今年三月的总统大选中,民进党顺利击败了亲民党和国民党,黄云
峰登上了总统的宝座。马维台和黄云峰是老相识,在他的盛情下不得不出来效劳,官复
四年前原职内阁经济部长。黄云峰还顺利邀请陈水扁再次出山,担任无给职国策顾问。
要说推动两岸高峰会的功臣,非属台上的陆安邦、马维台不可。在两岸风风雨雨的十多
年关系中,两人始终充当「密使」角色,致力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三通,加速两岸和平
统一谈判。即使在亲民党执政的四年中,马维台照例时常向总统府建言,再说亲民党与
大陆的关系比民进党更近一层。陆安邦一贯主张两岸和平谈判,等自己成为中南海「少
壮派」代表后,他更是明目张胆地主张和平统一,这次的高峰会议完全是他俩促成的。
年初,陆安邦更推荐昔日财政部老上司王鹏达任海协会会长,他上任后第一件做的大事
就是具体筹备高峰会。
台上的中共总书记沈之平,今天显得格外开心,满面春光。两岸如果能在他任内统一,
他的名字将会永远留在中国现代史册上,这也是他超越前人的唯一之处。如今八字已有
一撇,叫他如何不兴高采烈呢?陆安邦和马维台更是兴奋不已,不停地咧嘴对笑。
沈之平握著黄云峰的手,笑容可掬地说:「两岸的春天快到了。」
「应该说,已经来临。」黄云峰点点头,笑呵呵地回答著。
「对,已经来临。」陆安邦走上来,斩钉截铁地说。
双方代表在台上握手寒暄一阵后,让传媒尽情拍照。接著,晚上进行第一轮的会谈,就
大家感兴趣的经贸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当晚,大陆财政部长和台湾经济部长签署了多
项合作协议,包括互设大型工厂、共同开发生物科技产品、共建数码城市等等。
次日,双方专门讨论两岸和平统一的具体运作,彼此都认为应将统一问题排到各自议事
日程的首项上,但具体的谈判细节,留待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进一步磋商、协调。
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双方对「一中问题」仍未达到共识,各有各的阐述。但不管怎么说
,两岸首脑已顺利握手相见,打破了六十七年的僵局,统一大业势必指日可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全力击败反对党■共产党继续执政)
第五十八章:全力击败反对党共产党继续执政
「百年老店」中国共产党,面临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面临著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
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研究和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元二O一七年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上,两千八百名人大代表将首次由选民直选产生。全国划分为两千八百个自
然选区,一个选区选出一人作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的两百名代
表,单独选举产生。总数三千人的人大代表在三月二十日出炉,四月十日会聚北京人民
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会议,选出一百五十人的常委会。一百五十个常委,各自代表著
自己的政党(也可以是独立候选人),最终有最多人数政党作为执政党,但必须要过半
数,而第二多的人数政党则为在野党;如果未过半数,只能依靠协商组成联合政府。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政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行
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
改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等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加各国议会联盟代表团,简称「人大代表团」。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八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国加入各国议会联盟的决议。一九八四年四月
,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正式宣布接纳中国人大代表团为联盟成员。
如果想要成为执政党,首先要在两千八百名人大代表中占领重要比例,所以共产党和各
个政党都要竭尽全力,争取每一自然选区的出线。此时,共产党在全国拥有六千多万党
员,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自从二O一五年元旦「改革党」成立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各党派的力量不断壮
大,以八个民主党派组成的「改革党」愈来愈受到国内知识份子青睐,党员已迅速增加
到一百多万人,行成了对共产党最大的威胁力量。「海外民运大联盟」和国内大学生组
建的「中国先锋党」人数已经超过八十万,「全国自由工会」的人数也增加到五十万人
,欧洲民运团体组建的「新中国人政党」吸收了众多下岗工人,成员超过了三十万,而
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复兴党」已增加至七十多万人,加起来总共超过三百三十万人马。
使中南海担心的是,以上各个党派还在不断迅猛发展之中,而共产党员十几年来几乎没
有增加。更令人害怕的是,有些共产党骨干转投其他政党,大大影响了共产党的形象和
士气。
二O一七年元旦钟声刚敲响,全国进入如火如荼的选举战中。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学
校,从大街到小巷,旗海飘飘,每一个角落都竖满了候选人的竞选牌,空气中都充满了
候选人的种种承诺。这是大陆自一九四九年建政以来,从来未有过的民主现象,值得大
肆宣扬。
全国传媒全部加入到这场世纪选战中,各大日报都开设专版详加报导。按照西方媒体的
操守原则,凡遇选举新闻必须注重各政党的平衡,在这方面以纽约起家的「多维日报」
得心应手,立争做到不偏不倚。往往是今天揭露共产党高官的腐败案,明天报导「中国
先锋党」的赌选案,后天详尽报导「复兴党」的内车事件;有时针对同一主题,乾脆在
同一版面上报导几个政党的意见,让读者自己去做评断。
与遍布全国各行各业的六千多万共产党员相比,其他政党都具有致命的缺陷,难以成大
气候。「改革党」、「中国先锋党」人员集中在大城市,且以知识份子为主;「全国自
由工会」、「新中国人政党」集中在工业省市,缺乏广泛的农村地区基础;「复兴党」
散布全国各地,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选举经费严重不足。
再加上从中央到地方,共产党倾注了数以亿计的选举经费,所以在三月二十日的全国投
票日,共产党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所有其他政党。在两千八百名人大代表中,取得两千零
五名,「改革党」夺得四百三十名,「中国先锋党」获得三百名,「复兴党」得到六十
五名。
四月十日,全国三千名人大代表,会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天选出一百五十人的常委会。其中,共产党员占了一百零八名,「改革党」获得
二十五名,「中国先锋党」得到十二名,「复兴党」五名。共产党总算松口气,仍保执
政党地位,「改革党」正式成为在野党。
人大常委会最后一天宣布,由方贤良总书记任国家主席,何冠章任总理。陆安邦被提升
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管财政兼管对台事务,后一职务对两岸最终达成和平统一起了
重大作用。事实上,按照陆安邦的政绩,完全可以升任总理,就是因为他锋芒太露,得
罪了前总书记沈之平。而方贤良是沈之平看中的人马,仍有「垂帘听政」之嫌,这似乎
已变成了中共几十年的传统。
好在新任总理何冠章与陆安邦是老相议,他们多年前就开始打交道。陆安邦当年任西部
开发办公室主任时,何冠章是四川省副省长,那时就有了广泛的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友
情,陆安邦比何冠章正好小十岁。
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威势,各个政党输得很惨,这是很多海外民运份子未曾预料的,
也是国内不少老百姓不想见到的局面。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十几亿人民自己的选择。在
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中南海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而要实现不流血的政党轮替,只有用
屈原的话来勉励:「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民进党再度执政■行政院长梦成真)
第五十九章:民进党再度执政行政院长梦成真
女人的欲望,真是永远难以满足。在是否出来竞选二O二O年总统一事上,马维台和太太
李玫再次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俩口子差一点儿翻脸。
事发于二O一九年六月份,民进党元老、国策顾问王伯通和民进党现任副主席古天翔等人
,都有意推选马维台作为第十五任总统候选人,李玫得知后兴奋得好几天难以入眠,而
马维台倒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了三天后,见丈夫毫无反应,李玫再也忍不住了。晚
饭后,为避开家人,特地拖马维台去街心花园散步。
刚离开家门,李玫急不可待地说:「王老、古老的建议,你考虑过吗?」
「你怎么知道?那只是党内的传闻而已。」马维台惊讶地表示。
「那可是王老亲口跟我讲的。」
马维台有些埋怨地讲道:「王老也是的,怎么会跟你讲这些。」
李玫带著讽刺的口吻说:「现在啊,马部长回家从来不提公事。重要新闻啊,到我手上
就成旧闻了。」
「不是这意思。你看,这几天我们根本没机会见面。我忙于开会,你一心就是华夏网,
早叫你找个人全权打理,你又不肯。」
「这么大个摊子,还是自己做放心。」
「党内的斗争愈来愈激烈,也愈来愈明显。讲到底,就是黄总统的脾气太固执,容不得
别人半点意见,也许是大律师的原因。」马维台诉起苦经。
「大律师?台北有几个称得上真正的大律师。你别忘了,你老婆是哈佛的法学博士,这
点我比你清楚。」李玫不卖帐起来。
「不要这样盛气凌人嘛,我和黄总统的关系不错的。刚上任时,我就和他一起去香港出
席两岸高峰会,那是我们良好关系的开端,再说我们原来就认识。几年下来,他可从来
没和我翻过脸啊,内阁中,可能就是我一个人受到如此礼遇了。种种迹象表明,他会竞
逐连任……」马维台劝说。
李玫还是有点气冲冲地说:「不管怎么说,你再不打拚就没机会了,朝六十走的人了。
现在趁党内元老对他不满意,你就站出来和他竞争,只要你击败他,这总统宝座非你莫
属。」
马维台也气呼呼地说:「我真搞不懂,为什么非要做总统不可?这二十年,从政第一天
开始,你就梦想著做第一夫人,但第一夫人不是那么好当的……」
「我也不想多讲,你自己看著办吧。从来没有人逼你做什么……」
夫妇俩争论了老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还差一点儿翻脸。接下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李
玫无精打采地生活著,好像二十年的希望一时化为泡沫,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维台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他之所以不想角逐总统,一是因为黄云峰做得不错,几年
来的政绩有目共睹;二是感到自己确实不是做总统的料,总统需要更多政治智慧和才干
,自己适合做点具体工作,做个行政院长倒也是可以;三是自己似乎无意再在政坛上打
拚,真想早点退休,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到了二O一九年八月底,马维台决定不会参予角逐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并竭力支持黄云峰
连任。十月底,黄氏在没有任何对手的情况下,顺利获选民进党总统候选人。未出人们
所料,在公元二O二O年三月的总统直选中,民进党以高票击败亲民党和国民党,再度执
政,黄云峰也连任主席、总统。
准备告别政坛的马维台万万没有想到,大选后的第二天,黄云峰就登门邀请他组阁。站
在一旁的李玫,铁板一块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快答应黄总统吧。」见马维台有些手足无措,李玫迫不及待地说。
马维台低著头,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说:「黄总统,那就这样吧。我们家是女人说了算
啊。」
「太好了。听女人话,男人才有福啊!」黄云峰发出爽朗的笑声。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不沉的航空母舰■傲然雄视太平洋)
第六十章:不沉的航空母舰傲然雄视太平洋
不妨让我们回到本书开头几个章节。
公元二O二O年六月五日,海基会和海协会在北京的第二十九次谈判中,海峡两岸达成和
平统一的世纪协议,改国号为「中国」,采用联邦制,建都上海,由大陆的共产党和台
湾的民进党组成联合政府,陆安邦任总统,马维台任国务院总理,四年后举行首届全民
总统直选。
此刻,二O二O年九月一日晚上九点,上海浦东世纪国宾馆里正在庆祝这一盛典。会场内
外,一派喜气洋洋、高潮迭起。
中国总理马维台致祝酒辞后,总统陆安邦作了五分钟的简短发言,此时把晚宴推向高潮
,宾主尽欢,纷纷举起酒杯祝贺新中国明天会更好。
席间,马维台特地来到前总统阿扁的席前,用台语向他敬酒:「陈总统,再一次感谢你
的栽培。」
「不敢当。这是你自己打拚的结果。」已过七十的阿扁精神抖擞地说。
「你的回忆录写得怎么样了?」
「刚刚开始。」
「书名定了吗?」
「大概就叫《永远的台湾之子》吧。」阿扁笑得非常坚定的样子。
十点,国宴圆满结束。陆安邦、马维台等领导人各自坐进豪华林肯轿车,回浦西的官邸
。这对哈佛大学的同窗,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兴奋之馀又陷入沉思之中。
大凡民主时代的政客从上台的第一天起,就开启了连任的竞选之路。身为共产党的陆安
邦和民进党的马维台,面对愈来愈成熟的「改革党」、来势汹汹的「中国先锋党」、气
势不凡的「全国自由工会」,以及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复兴党」,还有台湾本土的国民
党和亲民党各种势力,他们不得不考虑壮大各自政党的实力,争取四年后连任。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是满途荆棘:国内贫富悬殊愈来愈大,失业人口愈
来愈多,十六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足已令人头痛;国际上美国霸权主义不断扩张,日本经
济侵略愈演愈烈……
在一系列内忧外患下,四年后的中国将由哪一个政党执政?陆安邦是否能稳坐总统宝座
?马维台又有何打算?中国崭新的联邦制会是怎样一个面目?整个世界的新格局又将如
何?新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按照总统办公室的事先日程安排,九月五日至八日,总理马维台陪同总统陆安邦视察台
湾。
这天,停降在上海虹桥机场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风凛
凛。该架飞机是大陆去年刚从美国订购的,机上设备应有尽有。上午十点准,陆安邦和
马维台准时登上飞机。
「空军一号」平稳地穿过云霄,飞向台湾海峡。此时此刻,并排座在总统舱位的陆安邦
和马维台,心情是错综复杂的。陆安邦是第一次赴宝岛,自然感到新奇,也是首次以总
统身份赴台湾,心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而马维台是两岸统一后首次回「娘家」,
登上飞机后,难以名状的心情油然而生。
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座落在大陆的东南海面,犹如一夥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翡
翠般的碧涛之上。数小时后,这颗明珠映入他们的眼帘。她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
,与菲律宾遥遥相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邻。宝岛全长为三百九十四公里,东西
宽十五至一百四十四公里,总面绩为三万六千平方公里。
马维台抑制不住兴奋说:「安邦,你看,正前方就是台湾。」
「看到了。真像有的人形容的一样,中国的版图就象一只雄鸡,而台湾就是伸向前方的
利爪。」陆安邦回答道。
「是啊!如今这个利爪,已经变成一把攻击的利器。从此,中国可以傲然雄视太平洋了
。」马维台骄傲地说。
「空军一号」已在台湾上空盘旋。他们通过精密仪器,俯瞰著宝岛的美景。
陆安邦自言自语地说:「与其说利爪,倒不如说是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太妙了,安邦。你简直就是一个诗人。」
--
▼☆▼☆▼☆▼☆▼☆▼☆▼☆▼☆▼☆
◇寻觅---那飘荡在天空中美丽的云朵!◇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5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