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ugang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信区: Green
标  题: 交锋---当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记实(十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20日10:27:1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作者:马立诚 凌志军
军事与泥巴 整理校对 http://mm.xxinfo.ha.cn

------------------------------------------------------------------------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变化
                  中国诗坛大爆炸
    由1979年开始,延续到1980年,就像有个蒙面容突然闯入一
个和谐的家庭一样、一批令文学界惊骇万状的“谁也读不懂的”嚎
陇诗登上了中国诗坛。
    这是思想解放的大潮在文学界的涌动,也可以说是中国诗歌
的一次解放。
    今天的读者对膝陇诗习焉己久不以为怪了。但当时的诗坛犹
如发生了一场大爆炸一般。人们把这些诗称为“古怪诗”、“难懂
诗”。
    诗人、评论家、编辑,还有大学生们,互相之间为这个蒙面容争
论不休大动肝火,甚至多年的熟人已夕之间怒目相向几挥老拳。
惊喜、唾骂、自豪、破灭、作壁上观……在中国诗歌史上,还从来没
有这样五花八门的猛烈放射。几乎全国所有报纸都卷入了感情冲
动的大辩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文学界规模最大也
最为激烈的争沦。
    其实,这股新诗潮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就开始酝酿了。一批
出生于40年代未50年代初的青年,尝试着用象征的诗歌样式表
达自己的苦闷、思考和反抗。如北岛(赵振开)的《回答》写于1976
年4月。舒婷的《珠贝——大海的眼泪》完成于1975年11月。
    1979年,在揭露“四人帮”的诗歌热潮中,(诗刊)于3月号发
表了北岛的《回答》。这首诗以象征主义的认知方式和创作方法。
以它的开放式散射结构,以它的叛逆精神,使读者感到陌生和震
撼: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干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一不一相一”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首诗用强烈的意象组合,表达了青年人在“文化大革命”中
的苦闷、思考和叛逆精神,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的希望。就其思想
深度和艺术成就来看,这首诗可称为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
    到1980年,(诗刊)4月号刊出“新人新作小辑”,发表膝肮诗
人顾城的(眨眼).王小妮的(碾子沟里,蹲着一个石匠),傅天琳的
《一个快乐的音符)等作品。8月号刊出“春笋集”专栏,发表北岛
的(迷途)(习惯),杨炼的《织与播》,舒停的《馈赠),王小妮的《印象
二首)。10月号推出震动全国的“青春诗会”,发表了梁小斌的《中
国,我的钥匙丢了),江河的《纪念碑)等作品。
    这些诗,与“四人帮”统治文坛时抬出的“小靳庄诗歌”及“批林
批孔儿歌”相比,根本不同。与过去某一时期流行的“头上,焊火喷
光!脚下,风铆坚锵!这样的鼓动诗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朦胧诗的骤然出现,使一些习惯于传统诗风的人大为恼怒。
    《北京日报》1980年7月8日发表《且说“谁也不懂”之类》一
文,说这些诗“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天津日报》1980年12月10日发表《朦胧的美与思辨的诗》
一文,说:“如果思辨的诗商又晦涩,那就不仅不会有感染力,而且
让人望而生畏。”
    《云南日报》1980年12月1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让人不
懂的晦涩诗或很朦胧的诗,是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是以艺术上的
古怪来掩盖思想上的空虚和生活上的贫乏。”
    陕西《人文》杂志1981年第6期的一篇文章说:“朦胧诗的出
现。是‘四人帮’毒气在诗坛上的一种折光,是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一
个倒转的漩涡,是新生婴儿身上一个可恶的脓包。
    还有人写文章说朦胧诗“是张天师的符咒”,”看来看去漆黑一
片,无所谓诗美可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看。”
    当然,朦胧诗也有根多支持者。北京大学教授谢冕称赞朦胧
诗是新的崛起,代表了未来的希望。他于1980年5月7日发表在
《光明日报》上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中,指出中国诗歌自五四
运动以后的“六十年来不是走着越来越宽广的道路,而是走着越来
越狭窄的道路”,诗坛充斥着,‘内容平庸形式呆板”的诗作。他毫不
隐讳他说,希望就在这批青年人身上。他认为这些青年朦胧诗人
是诗坛的主要冲击力量。
    《文汇报》1981年6月21日发表一篇文章,结合舒婷的《无
题》一诗,反驳了所谓的“看不懂”。
    《无题》片断:
        “你怕吗?”
        我默默转动你胸前的纽扣。
        是的,我怕。
        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

        “你快乐吗?”
        我仰起脸,星星向我蜂拥。
        是的,快乐。
        但是我不告诉你为什么。

        “你在爱着。”
        我悄悄叹口气。
        是的,爱着。
        但我不告诉你他是谁。
    有人说:“有的侍看上多少遍也不懂,只能猜。”“星星向我蜂
拥”这样的诗句,比较费解。
    《文汇报)的文章说:“懂’,一般是指理性认识。而诗主要是
用形象表达情感,它要求读者像作者一样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这
个画面所孕含的情感。只有那些讲道理的诗才要求读者一定要弄
‘懂’。‘懂’,是理智的思考,它不相信想象中的事情,它要求抑制
情感的波动。例如被认为‘比较费解’的一句:‘星星向我蜂拥’.如
果用‘懂’的方法去认识,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懂,为什么星星会
向我蜂拥。但是当我们用想象去发现这个画面,用感受去体验它
的情感,我们反而不觉得它有什么难‘懂’之处了。”  ”
    徐敬亚发表在《当代文艺思潮》杂志1983年第:期的文章(崛
起的诗群)说:懂和不懂是相对的。表面懂了未必真懂,暂时不懂
的以后会懂,接触少而不懂的接触多了可以懂,一部分人不懂的另
一部分人懂。青年人认为京剧不好懂,山里农民党得交响乐不好
懂。交响乐和京剧并不因为一部分人不懂就失去价值。为什么对
朦胧诗就这样不能容忍,必欲消灭之呢?徐文还指出,朦胧诗的产
生首先是固为认识的深化和思想观念的变革,用过于传统的眼光
不容易领会其中意味。
    在这里,懂和不懂的争论,实际上包含着传统和创新的争论,
包含着思想解放和不解放的争论。这是围绕朦胧诗争论的本质之
    1997年10月出版的10卷本《中华文学通》(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张炯、邓绍基、樊骏主编)对蒙
胧诗及其作者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北岛的诗典型地表达了社会转
折期一代青年愤怒的呼喊和抗争。他善于在诗中表现现实矛盾在
他心中引起剧烈冲突的激情。在《回答》一诗中,对十年动乱的荒
谬现实进行了尖锐有力而又形象的否定和批判。…‘北岛的诗在冷
峻的否定的外表下表现了作者在历史转折阶段的愤意痛苦的心
情,以及对于新的时代与现实的焦灼热切的期待。他的诗有着较
为开阔的视界。”至于在艺术上,《通史》给予北岛诗歌以正面的评
价,说:”他在诗中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打破固有的时空秩序,使
时间和空间错位,并且运用蒙太奇、跳跃、通感等技巧,以意象迭加
表现了多层复合意蕴。”
              “伤痕文学”登上文坛
    思想解放对于文学发展的推动,在小说创作方面也强有力地
表现出来。70年代未80年代初,“伤痕文学”的出现是最显著的
例子。
    《人民文学》杂志1977年10月号发表的北京作家刘心武的短
篇小说《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发初之作。《班主任》通过对中
学生宋宝琉、谢惠敏两个不同形象的主动描写,深刻地揭露了林
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和愚民政策给广大青少年带来的荼毒
和伤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但是,“伤痕文学”这一特定概念的命名,却是由上海青年作家
卢新华发表在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确定
下来的。
    《伤痕》通过主人公插队青年王晓华与其母亲骨肉分离的遭
遇,揭露了极左路线和血统论给中国社会特别是给青年人造成的
悲剧和灾难。
    《伤痕》发表之后,引起轰动,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召开的座谈会
上都发生了争论。一些人批评《伤痕》夸大了社会主义的阴暗面等
等。尽管发生争论,人们认为,在”四人帮”统治文坛时期,这样的
作品是绝对不能发表的。
    青年女作家张抗抗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爱的权利〉控诉
了“文化大革命”扼杀人的个性权利。
    “伤痕文学”的主题,是揭露和抗议“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
对人性的状害,特别是对青年人的伤害。
    沿着这个主题发展,“伤痕文学”分别孕育和演变成了爱情小
说和知青小说等不同的系列。
    在“口人帮”横行时期,爱情是文学的禁区,在“四人帮”提倡
的作品中,或是女人没有丈夫,或是夫妻没有爱情,总之大体是机
械人。〈十月》杂志1978年第1期发表的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爱情
的位置)冲破了这个禁区。这篇小说通过描写女工孟小羽和男青
年陆王春的恋爱曲折,恢复了爱情在文学中应有的“位置”。小说
在电台播出后,10天之内就收到听众1000多封热烈的来信。
    接着,描写“文化大革命”中爱情生活的小说《公开的情书〉〈晚
霞消失的时候〉先后发表。这些小说仍然具有鲜明的批判“文化大
革命”、批判极左路线的主题,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比之下,知青题材的小说创作获得了更大的成就。70年代
未80年代初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甘铁生的短篇小说〈聚会》,女作
家乔雪竹的短篇小说《赫依宝格达的传说〉,女作家徐乃建的短篇
小说《柏杨的“污染”〉,史铁生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韩
少功的短篇小说〈远方的树〉、〈西望茅草地〉,张承志的短篇小说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女作家王安忆的短篇小说〈本次列车终
点》.女作家竹林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
月》;梁晓声的短篇小说《北大荒纪事》、《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
长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等等。
    这些小说的作者都有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小说则以“文化大
革命”中知青生活为场景,从各种角度触及和揭露了极左路线给知
青的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青年人的苦闷和迷茫。
也就是说,前期知青小说仍然以“伤痕”为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伤痕文学”和以“伤痕”为重要内容的小
说,就让位给对时代新后题的追踪。80年代中后期的知青小说的
主题也发生转移,或是着眼于发掘民族文化,或是转向对人物心理
的深入剖析……
    在小说方面,作为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成果或是引起了
波澜而必须提及的还有:
  (1)一批“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公开出版。其中最著名
的是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出版。1973年,这本小说以手抄
本形式开始在青年中流传,当时它的题目又叫《归来》或《归国》,后
被北京一传抄者改名为《第二次握手》。
    1974年秋,姚文元从一个情况汇报中得知这一消息,说:“这
是一本很坏的东西。”并下令追查。
    作者张扬是湖南山区的一个知青,当时30岁,被查获之后关
进监狱。这本书是他从1963年起,大体用了10年时间几经修改
完成的。
    小说的内容是描写知识分子的事业、感情纠葛与爱国情怀,其
中还写了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关怀。
    粉碎“四人帮”之后,经各方面努力,特别是《中国青年报)和中
国青年出版社出面仗义执言,张扬才得以释放,《第二次握手》也由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随即成为这一年的畅销书。
  (2) 70年代未80年代初,一批小说由于在不同方面有所突破
或触及敏感题材而引起很大争议,或者受到了批评。其中有短篇
小说《在社会档案里》、《最后一幅肖像》、《思念你,桦林》,中篇小说
《飞天》、《调动》、《太阳与人》等等。
          《于无声处》和《丹心谱》引起轰动
    思想解放的潮流,也浇灌和催动了话剧之花。
    1978年,上海青年剧作家宗福先以歌颂1976年“四五”运动
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一举成名。
    1978年初,天安门事件还没有平反,宗福先就冲破阻力,创作
了《于无声处》,可见他的胆识。
    《于无声处》通过老干部梅林与何是非两家纠葛,再现了1976
年中国人充满风险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控诉了“四人帮”的滔
天罪行。
    梅林深受“四人帮”迫害而坚贞不屈,她儿子欧阳平是天安门
事件的勇士,是·‘四人帮”通缉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何是非无耻
投靠·‘四人帮”.虽然梅林是他的恩人,但他仍然昧着良心诬陷梅林
一家人。
    剧中表现出梅林和欧阳平是真正得到干部群众拥护的英雄,
而何是非则遭到人们唾弃。两相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天安门事件
前后尖锐、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
    《于无声处)情节紧张,结构严密,冲突激烈。
    这样一出具有极大尖锐性并富有感染力的政治话剧,在围绕
天安门事件要不要平反的激烈斗争中公演,它所起的作用就可想
而知了。人们争看争说这出话剧,全国如饮狂泉。
    前文已经说到.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陈云在发言中就提到了《于无声处》的演出受到欢迎,要求为天安
门事件平反。
    陈云在党中央全会上边样肯定一出话剧,井以此支持自己的
政治观点,是十分罕见的。
    《于无声处》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同时它也为推动天安门事件
平反和推进思想进一步解放贡献了力量。
    剧名来自鲁迅的诗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戏公演不久,”惊
雷”爆响——天安门事件平反了。                        ·
    《于无声处》演出之后,北京作家苏叔阳创作的五幕话剧《丹心
谱》1979年3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大获成功。
    (丹心谱)仍然是一出政治话剧。
    它表现了以方凌轩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为执行周恩来的指
示研制治疗冠心病新药,与”四人帮”亲信爪牙展开的一场惊心动
魄的斗争。
    这个生活的小侧面,被苏叔阳写得有声有色,波澜迭起。它深
刻地暴露出“四人帮”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创伤,有力地鞭打了投靠
“四人帮”的风派人物庄济生的卑劣灵魂。
    这出话剧的人物刻划有血有肉,性格鲜明,有力地推动了揭批
“四人帮”的斗争,促进了当时的思想解放。              “
    (人民日报)于1978年4月20日特别发表题为《光彩夺目的
话剧(丹心谱八的长篇文章,祝贺《丹心谱)的成功。
    这两出政治话剧大获成功之后,一大批着重反映重大政治斗
争和社会问题的话剧相继公演。1979年这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
一个反响强烈的话剧出现。陈白尘的《大风歌).丁一三的《陈毅出
山》.崔德志的《报春花).都郁的《哦,大森林),赵粹雄的《未来在召
唤),李龙云的《有这样一个小院),中杰英的《灰色王国的一线黎
明》,邢益勋的《权与法》,赵衰、金敬迈的《神州风雷》.赵国庆的《救
救她》,以及引起重大争议的《“炮兵司令”的儿子》、《研究研究》.沙
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等等。这些话剧突出的特点就是思想解
放,面对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启人深思。
    广大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解放以来,话剧界还从来没有这样
烈烈轰轰的场面。
                  美术新潮令人口眩            ·
    小说《伤痕》所唤起的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恩,在美术界同样
表现出来了。
    粉碎”四人帮“之后,一大批青年画家创作的带有”伤痕“特点
的绘画涌现出来。如程丛林的《1968年X 月X 日雪》,高小华的
《为什么》,程宜明、李斌的《无知和有知》,邵增虎的《农机专家之
死》,罗中文、雷虹等的《孤儿》.以及由程宜明、刘字廉和李斌合作
的连环画《枫》。
    表现知青生活的有王川的《再见吧,小路),张红年的《那时我
们正年轻》,何多等等人的《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王亥的《春》等
等。
    这些画的作者,都是类似事件或经历的过来人或目击者,所以
他们的作品能以减挚的情感和切肤的感受打动观众,使人受到心
灵的震撼。比起“四人帮”统治画坛时的伪艺术来,这些作品在一
定程度上恢复了艺术的自身价值,因而令人耳目一新。
    1979年落成的首都机场大型壁画引起较大争议。在七幅壁
画中,袁运生设计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因画了几个裸体人
物而遭到非议。直到后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谷牧
等同志,以及轻工业部、文化部负责人到机场参观时对此次壁画创
作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这个问题才告解决。
                                         
------------------------------------------------------------------------


--
                                                                           
  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但是逍遥自在;                                     
  习惯了,有事的时候才会有人想起你;                                       
  习惯了,填补空间的角色;                                                 
          忽然发觉,                                  累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kis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0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