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arp (天行“剑”,...), 信区: Green
标  题: 从春秋走向战国12.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1月03日20:31:32 星期三), 转信



第10山地师对陆战一师的海滩防线的攻势不久便全线停止了。
5月4日深夜,从印度洋飘来的、翻卷的云雾使月光不能直泻大地,整个天空一片
灰暗。马来半岛槟城某空军基地上,飞机发动机喷出强劲的气流,发出巨大的吼声,
淹没了阵阵风声。一架Y─11型运输机呼啸着腾空而起,朝向灰暗的天空飞去。抬
眼望去,银灰色的机体两侧红绿两色航行灯一闪一闪,显得分外夺目。这是解放军空
降第十五军的一架领航机,机上载着几十名空降兵,他们携带着特殊的机动伞。很快,
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随之而上,编队飞上天空,共同朝着空降目的地──
班达亚齐飞去。
分散在马来半岛西海岸的西部攻击群的近两千架直升机也一批接一批飞入漆黑的马
六甲海峡的夜空。西部攻击群下辖第四数字化军、第十四、四十二空突军、第十三、
二十空突军各一个师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两个师。作为司令官的张安涛一反常态没
随先锋出发,他正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就在空降第十五军的机动伞兵的“蓝天”突击队出动的时候,装载有“海龙”突击
队员的解放军海军特种作战潜艇009号也借着夜色,悄悄地驶抵班达亚齐港的近
海。009号是由弹道导弹试验潜艇改装的特种作战潜艇,该艇原有的4个庞大的潜
射弹道导弹发射管改装为可载运潜水蛙人输送艇、特种作战人员和特种作战装备的运
载箱,总共可载40多名特种作战人员及其装备。当驶抵距班达亚齐港口4公里,离
海面约20米时,009号放出4艘潜水蛙人输送艇。这些潜水蛙人输送艇,每艘运
载10名“海龙”突击队员及其特种作战武器装备,在水下悄无声息地驶向班达亚齐
港。
班达亚齐港的出口有防潜网,“海龙”突击队员准备出艇去破坏,正巧有艘印尼海
军的巡逻艇回港,他们便不客气地贴在巡逻艇的船底大摇大摆地混入港口内。“海
龙”突击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拆除联军预先埋置在班达亚齐港各码头的大量炸弹,为
解放军完整拿下班达亚齐港创造先决条件。
“海龙”突击队的队长是孙有亮中校,他带的“海龙”突击队员都有七年以上的特
种兵经历,凭着搞破坏的多年经验,他们很快便发现绑在水泥支撑柱上的炸弹。在
拆掉了炸弹引信之后,孙有亮还不放心,又领着二十名队员循着起爆的防水电缆顺藤
摸瓜,去干掉联军的爆炸控制室。另一半队员也没闲着,从蛙人输送艇中取出定时炸
弹,给港内的每艘联军的军用舰艇送上死亡礼物,只可惜最大的军舰只是一艘驱逐舰。
孙有亮等“海龙”突击队员们迅速上岸,从潜水服中钻出来,从一个很大的防水包
中取出武器装备,借着码头上的集装箱的掩护冲入一所院内。靠门口的耳房里,1
名坐着的印尼士兵正拿起电话准备通话。孙有亮一脚踢翻了他的座椅,顺手扯下电话
机的插头,跟着进来的突击队员已卸下那印尼士兵的下巴,并铐了起来。另一队员也
找到了起爆器,用枪托捣毁了它。这时,孙有亮看到室外有个阳台,便踩着1名队员
的肩膀跳上二楼,抓到了正在酣睡的几名官兵。
这时,载有空降第十五军的机动伞兵组成的“蓝天”突击队的十几架Y─11型运
输机已靠近班达亚齐港,几乎能看见港口外的亚齐群岛上的灯标,它标志着已经到
达“分手点”。为了不让联军发觉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机动伞兵将从这里开始单独滑
翔,隐蔽地飞越大海,到达班达亚齐港两侧的山峰。
“蓝天”突击队的攻击目标是分布在班达亚齐港两侧的山峰的三个要塞。这些要塞
实际上是一个精心设计建造的堡垒群。乍一看,每座堡垒仿佛都是零散分布在面对
大海的区域内,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把隧道、轨道式要塞炮、高射炮阵地、导弹阵地、
重机枪阵地等巧妙地结合起来的防御体系,各部分之间由长达几公里的地下加固坑
道和交通壕连接在一起,通入要塞的每条坑道都可以阻止敌人的进攻。每件武器都经
过精心地布设,以便使之发挥最大效力。要塞能观察到山下港口内一举一动。在要塞
的上面没有暴露的石工痕迹,也没有暴露阵地的建筑物,到处长满了杂草。其要塞炮
兵火力可控制包括班达亚齐港湾在内半径36公里的范围。要塞建筑在一个花岗岩的
三个高地上,它的四面几乎都是人工改造过的垂直断崖峭壁,高约30米。
由于隧道洞口的钢门太厚且有暗门,解放军的几次轰炸和导弹攻击都未奏效。为使
这次能圆满地拿下班达亚齐港,必须在大部队到来之前消灭这些要塞炮。从4月3
0日起连续几天,我空军和二炮部队已基本摧毁了班达亚齐附近的雷达设施,为这次
空中奇袭扫除障碍。
凌晨2时10分,三个要塞的总指挥官印尼的苏亚特摩上校接到美国的E─3C
“望楼”预警机的报告,说中国军队有可能要空降,他立即命令防空部队进入临战状
态。谁知外岛和湾区的部队已慌乱地打起高射炮,苏亚特摩上校很恼火地纠正了他们
的错误。要塞监视哨不时地从装甲碉堡中向外观察,严密地监视着这漆黑的四周,半
个小时平安地过去了。苏亚特摩上校又侧耳细听了老半天,也没有听见飞机发动机的
声音,大骂美国佬草木皆兵了,便解除戒备状况。
“蓝天”突击队刚刚脱离Y─11型运输机机群不久,就遭到联军的炮击,各型高
炮吐出的红色火珠从四面八方向空中飞来。机动伞兵不时地转弯或作蛇行运动,灵
活地躲开了炮火,没有1人中弹。由于这些机动伞兵全是精选的老手,每人又都配有
“北斗”GPS导航仪和夜视装备,所以他们仍然按照计划保持着队形飞到各自目标
上空,开始无声无息地进行大角度俯冲。
“蓝天”突击队的队长是贺学甫,为恢复空降第十五军的战斗力,兄弟部队的侦察
部队主动提高了自己的精英,他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调来的。贺学甫原先预计,为
了克服逆风的影响,总得准备多飞8到10升钟。但没想到此刻已变为顺风,而且风
力比气象站预报的要强得多。结果虽有波折但飞到目的地的时间还是比预想的早了5
分钟。
当苏亚特摩上校下达解除戒备的命令时,“蓝天”突击队分为三股悄悄地从三个要
塞的侧后进入,降落了下来。夺取要塞表面阵地的突击分队的机动伞兵,一个接一
个地在长满杂草的要塞顶部的预定地点滑行着陆。由于带有减速装置,着陆后只滑行
了10米。印尼的哨兵看着这群幽灵似的“大鸟”突然降落在他们跟前,个个被惊得
目瞪口呆,竟没有发出警报。突击队员冲过去,解除他们的武装。当人员到齐后,便
分成小组,仍按预定计划立即开始突击。在带着大量炸药的工兵带领下,他们直向爆
破目标冲去。为了掩护进攻,有几个人扔了发烟手榴弹。倾刻之间,第一声爆炸响彻
了整个要塞──这是绝大部分守卫部队所听到的唯一警报。紧接着,突击队员们使用
手榴弹和炸药包,连续快速地逐个对炮轨、碉堡、隧道口进行破坏,用冲锋枪进行扫
射。一门门要塞火炮被摧毁,一些刚第二次脱下裤子的印尼士兵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
手。就在这时,有几个突击组可气地发现通过空中照相拍摄下来的结构坚固的几座碉
堡根本就不存在。这是联军在要塞建造的假炮塔,是用薄铁皮伪装的。 专门的锥孔
装药炸药包穿透了6米厚的混凝土,突击队经短促战斗,不到10分钟就炸毁和破
坏了要塞顶上的所有火炮和军事设施,突击队控制了要塞的表面阵地。看不见外面
情况而又被巨大爆炸声搞得晕头转向的守军慌做一团,一筹莫展,只能猜想上面所
发生的事情。这时要塞顶上的作战活动就只剩下突击队的工兵为打通坑道网洞口而
进行的有组织的爆破了。
在夺取三个要塞的伞兵还在进行突击的时候,停泊在港口的联军舰艇已纷纷起锚离
港,但出港不到10分钟便几乎同时爆炸,大批原本是对付军舰的解放军空军的战
斗机到达后,便改对通往要塞的道路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封锁了通向要塞的所有通路,
断绝了外援。苏亚特摩上校发现要塞顶部已被解放军占领,他一方面组织反冲击,一
方面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进行火力支援,向这里轰击。邻近的暗堡立刻作出反应,火
炮开始射击。但是警戒的伞兵很快就发现了这些火炮的炮口火焰,便引导空中的解放
军空军战斗机迅速摧毁了这些炮兵掩体和火炮。港湾地区的1个联军野战炮兵营开到
了要塞附近,准备炮击要塞上的解放军,但由于没有高射炮和导弹兵的掩护,这个野
战炮兵营还未来得及进入射击阵地,其大炮就被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轻而易举地全部
炸毁了。
西部攻击群的司令张安涛得知“蓝天”和“海龙”两个突击队得手的消息,马上命
令在船上待命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两个重装师立刻起程赶往班达亚齐港,这才随最后
一个武装直升机梯队出发。一个半小时后,张安涛所在的机群已在安达曼海和马六甲
交界处的一个舰队上空盘旋。这就是西部攻击群的中途加油站,在几艘护卫舰和猎潜
舰构成的防潜圈中心是十艘十万吨级的油轮,这些油轮的油舱装满了航空煤油,甲板
上搭起了平台,平台表面铺的是有大量钻孔的高强度钢板。
只见直升机遵照平台上挥舞彩色荧光棒的航空调度员的指挥,一架接一架轻盈地落
下,不等奖叶停止,缆绳员便用钢板上的钻孔把直升机固定,加油员拖过长长的油
管开始加油。不到5分钟,加油员关闭油路,缆绳员解开固定钩,一旁的航空调度员
做出放行的手势,直升机又重新腾空。
在加油过程中,张安涛得知第一、二梯队已在“蓝天”和“海龙”两个突击队的配
合下占领了班达亚齐,正在肃清残敌,第三、四梯队已开始配合海军陆战一师夹击
美第10山地师,第五、六梯队则沿山脉进行迂回。张安涛高兴地想,一切都在按计
划发展。突然油轮响起了警报,船长跑过来报告说:“附近发现了敌潜艇,请张司令
赶快离开!”
张安涛知道如果油轮被击中,整船人一个都别想跑,不过还是镇静地说:“你要相
信我们的海军,照常加油!”
船长张嘴欲劝,张安涛已背过身看海景去了。
舰队南面海域东风阵阵,浪翻水涌。云层已稀疏的空中,中国海军航空兵中尉小阎
正驾驶着Ka─28反潜直升机进行战术巡逻。4月27日那天,他还在仰光为女
友要离开他回国而沮丧不已,但3天后,他还来不及与女友见面告别,便连人带机登
上了以十艘改装油轮为中心的特遣舰队,东绕西绕来到了这个往日繁忙现在却几天都
看不到一条船的海域。
途中,在距印度尼科巴群岛300公里处,他同由“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昆明号”
带领的小分队离开舰队主力,配合解放军空军悄悄奔袭印尼亚齐群岛的主岛。昨天
凌晨,奇袭成功,摧毁了岛上的英军防空导弹营的阵地和那几部让空军挠头的移动
式雷达。300名守岛印尼士兵甚至没来得及出营房,便被埋在瓦砾下。
在小阎看起来,战争真的如同游戏,直到现在,他还有像是在参加实战演习的感觉。
突然机载声纳显示屏上有目标在移动,小阎兴奋起来。他驾驶的Ka─28反潜直
升机为同轴双主旋翼结构,机长11.3米,高5.4米,起飞重量11吨,装有
两台共4450马力涡轴发动机,实用升限6000米,最高时速250公里,最大
航程1000公里,战斗半径380公里,滞空时间长达四个半小时。配备有先进的
警戒搜索雷达、拖式声纳和浮标声纳系统,以及两枚轻型反潜鱼雷,这些玩艺足以把
两艘潜艇炸飞。Ka─28反潜直升机具有非常优越的空中悬停能力,可在夜间与极
为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使用拖式声纳,进行反潜作战。
他赶紧向目标驶去,并向舰队报告。根据声频特征,小阎就确定这是印尼从荷兰引
进的“海鳝”级潜艇,立即俯冲下去。这时机载计算机早已将目标数据传输给了鱼
雷引导系统,他揿下按钮,助推火箭喷着长长的火舌带着鱼雷向目标飞去。
这艘印尼潜艇是被海上的十艘大油轮吸引过来的,想趁夜黑偷袭。猛然,艇上的声
纳兵听到鱼雷高速运动时发出的如电钻钻洞般的声音,“有鱼雷攻击我艇!”声纳
兵惊慌地叫道。艇长马上命令紧急深潜,然后停机,侥幸躲了过去。
但小阎这时已飞到潜艇上空,确定了潜艇方位,呼叫舰队的SA─321“超黄蜂”
直升机来跟踪轰炸。几分钟后,两架“超黄蜂”式直升机飞来,反潜直升机的雷达
装 在机腹下面,通过对水下扫描发现目标,立即投放深水炸弹,瞬间水下便传来沉
闷的爆炸声。一会儿,印尼潜艇被炸得船体凹陷,四处进水的潜艇被迫浮出水面,伸
出了投降的白旗。
张安涛梯队的最后一架直声机已加油完毕,机群绕行一周向海军致敬,又向南方飞
去……此刻从小阎的Ka─28反潜直升机上飘来朴树那首充满忧郁的俄罗斯风格
的《白桦林》: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
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
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
“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
“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注:作者保留著作权,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
~~~~~~~~~~~~~~~~~~~~~~~~~~~~~~~~~~~~~~~~~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 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