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arp (天行“剑”,...), 信区: Green
标  题: 从春秋走向战国28.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1月03日21:04:55 星期三), 转信

5月27日这天投入反攻的解放军地面部队是柳维平指挥的福建前线炮兵。从凌晨
0点起,金门和马祖的台军就进行了连续两个小时的炮击,而且大量使用钢珠子母
弹。由于解放军事先已有防范,损失极为轻微。
凌晨4点,柳维平一俟通讯网络恢复正常,立刻下达了炮击预备令。二十秒内,近
两千门大炮迅速撤除了火炮伪装网摇起了炮身。装填手将第一波炮弹推进炮膛。关闭
了炮闩,瞄准手按事先赋与的诸元将炮口定位。尤其在厦门,这一切似乎显得那么熟
悉,时间好像一又回到了1958年。
4点10分,在厦门云顶岩指挥所,柳维平“开炮”的命令一下,像按电钮一样,
各炮阵地上顿时闪烁出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桔红色的火光。声音稍迟才到,
是连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巨响,夹带着炮弹划空的尖啸。首批有指引作用的火箭炮弹、
榴炮弹和迫击炮弹在夜空中划出的彩色曳光弹道像疾风骤雨,又像直泻的瀑布。大
约十几秒时间,大、小金门先炸起一片亮点、烟簇,紧接着,亮点变成火海,烟簇形
成了烟雾,又过十几秒,传回对岸轰隆隆打闷雷一样的声音,开始还能听出连续的浑
厚的巨响,后来就像刮起台风一样,什么也分辨不出来了。厦门纵深十几公里之内的
各个阵地的炮口,同时不断地喷出火柱,一个连着一个汇成一道长虹。威风的火箭炮
拖着长长的火尾巴呼啸着飞过去,像一块巨大的烧红的钢板直压下去,台军兰湖的坦
克阵地烧起了熊熊大火,从声音中听出解放军的弹幕已经来来回回在那里犁了两个来
回。料罗湾海域,炮弹炸起一道道白色水柱,弹片把海面打得好像沸腾起来,几艘被
困的补给船眨眼间便燃起了大火。掀掉洞穴口伪装的5艘配备“雄风”式舰对舰导弹
“海鸥”级导弹快艇加足马力试图向外海逃窜,也被解放军的道道火网拦截,这5艘
隶属海军海鲛大队的导弹快艇如纸折船般被巨浪掀翻。
炮击的高潮共有三个波次。
第一波作战暗语“扒皮”,持续时间30分钟。对北太武山金门防卫部,使用10
个炮兵营共160门火炮,发射16000余发炮弹。对金门杨蔡的联兵第319
“金东”旅旅部,使用5个炮兵营共80门火炮,发射了8000余发炮弹。对金
门县城正东方向兰湖的第284装甲“南雄”旅旅部使用6个炮兵营共96门火炮,
发射了9600余发炮弹。对金门县城西北亭泡的联兵第127“金西”旅旅部使
用5个炮兵营共80门火炮,发射了8000余发炮弹。对位于小金门岛中部偏东隆
平山的联兵第158“烈屿”旅旅部,使用8个炮兵营共128门火炮,发射了1
4000余发炮弹。对小金门林边、南圹的台军两团团部,共使用8个炮兵营共1
28门火炮、发射了近12000余发炮弹。对大、二担岛敌营房,导弹阵地使用4
个炮兵营共64门火炮,发射了近6000发炮弹。对料罗湾台湾军舰使用海岸炮1
0个连共120门火炮,发射了3000余发炮弹……
第二波作战暗语“抽筋”。第一次火力急袭后进入5分钟的火力间隙,让海风吹散
硝烟,让炮管稍稍冷却,4点45分再度开始,转入等速制压射击!持续10分钟。
重点压制开始零星还击的台军炮兵阵地。
第三波作战暗语“吃肉”,是一次短促急袭,5点35分开始,每门炮打4发,对
预计中的台军抢救、维修、灭火人员予以打击杀伤。
金门防卫部的核心阵地是由巨大、广阔的“中央坑道”构成。它的南、北、东三面
贯通,汽车可以进出,内有36条支坑道,150条屯置弹药、物资粮食的副坑道,
总长10000米以上。其中的“擎天厅”,平时可容四千人开会欣赏歌舞表演,战
时搬走座椅,即成可容纳四百张病床的地下医院……坑道的大都开口在北太武山南麓,

普通炮弹根本无法直接命中。
不过这倒成了柳维平试用解放军最新的“智能激光炮弹”的演武场。这种新炮弹的
原理同─般激光制导炸弹相似,另外导向部份也加装了“北斗”GPS小型接收器,
当然一台能够对炮弹弹道进行修正的计算机也是必不可少的。炮弹发射后,控制电
脑将根据信号接收器获得的信息对炮弹飞行路线及高度进行实时调整,调整是通过压
圈压电陶瓷棒来固定。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子弹一侧的某个压电陶瓷棒变

,同时另一侧相对应的压电陶瓷棒变短,这样就可使弹头产生飞行偏角,从而控制

头的飞行方向。实验证明,这种制动器甚至可用在子弹上,因为它不仅容易微型化,
还能抗住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并且反应灵敏,每秒钟可伸缩数百次,能有效
控制速度超过3马赫弹头的飞行方向。当炮弹临近目标物上空时,控制电脑会将炮
弹腰部的一圈扇叶弹出,使炮弹减速,从向前飞行迅速改为向下坠落、最后像炸弹
一样击中目标。这种“智能激光炮弹”长600毫米、直径150毫米,每枚造价
仅为四万人民币。
这次“北斗”GPS暂时指望不上,由于距离很近,也不需要,它的激光制导则由
无人侦察机负责。解放军共发射了4000发“智能激光炮弹”,炸毁了北太武山
金门防卫部所有发现的出口,有些甚至深入坑道内部,轰塌了整条通道。在这批特殊
的先锋开路之后,上万发普通炮弹从从不同方向一群一群像卷场机喷撒谷粒似地发射
出去,越过北太武之巅而过,如疾风雹雨。炮弹一发紧跟着一发,猛烈爆炸破片乱飞,

震耳欲聋,天崩地裂,北太武山南麓的翠谷眨眼间变成了恐怖之谷,死亡之谷。
侦察机传回的照片显示炮击的效果非常理想,柳维平取消了空军的轰炸计划。而炮
火密度更大的马祖方面,战果就更加辉煌了,马祖防卫司令部和它指挥的一南一北
193和194守备旅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天亮之后,闷头猛装狠打了半夜的解放
军指战员们这才有功夫欣赏他们的杰作:徐徐的海风把大担岛上的硝烟吹到海面,与
小金门的硝烟相接,继而又与大金门的硝烟连在一起,在他们炮阵地前方海面,形成
了一道厚厚的灰黑色的巨大烟墙,场面真壮观好看。
云顶岩指挥所内,柳维平和参谋们正在通过对照新旧照片,寻找下一次炮击的目标。
他们发现由前沿基本阵地、中间阵地、核心阵地组成环金门岛纵深防御体系已支离
破碎。水际滩头绵密的障碍物,如轨道砦、铁丝网、围墙、阻绝壕、地雷场,都被
夷平。重点打击的前沿阵地筑建地堡群,防御支撑点,反空降高堡等,也都成了一片
废墟。纵深地域高地上,筑有大型坑道,配置大口径火炮的阵地也被破坏。作为高、
中、低立体三层对空防御火力支柱的各式高射兵器、“小槲树”防空导弹都炸散在
阵地周围。他们的结论是:金门和马祖登陆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远在北京总参作战值班室内的薛皓简却紧锁眉头,他正在为找到石田勇次郎的联合
舰队具体位置发愁。代号为“象神”的台风在台湾以东太平洋上空已形成一个五十
个台湾大小的巨大云团,把联合舰队的行踪遮得个严严实实。薛皓简深怕狡猾的石田
勇次郎趁机溜回日本,和日本本土陆上的防空系统整合成海陆空三位一体没有漏洞的
NMD防导弹系统,破坏“天神的黄昏”摧毁日本军事工业的核心计划。他想到:
“当务之急是拴住石田,登陆金马,离大陆近,他不会来;放手岳麓生攻击菲律宾,
由于岛屿众多,急切难下,他一时半会儿不会赶去驰援;只有直接威胁台湾岛,他
不能不增援。最后他的目光集中到了澎湖列岛,下定了决心。他首先告诫岳麓生绝
不许发挥什么主观能动性打菲律宾,以免两面夹击吓跑石田勇次郎,然后他才命令
张安涛按下金马不打,声东击西偷袭澎湖。他特别通过给柳维平训令告诫福建和中
南太平洋战区的全体指战员:“不许轻敌!战斗打响的最初阶段,孤岛上的敌人都
处于无路可逃的状况。在弹药无缺的情况下,往往会困兽犹斗,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越是岛小,这种状况越明显。正确的战法是耐心打击敌人的士气,逐渐摧毁敌人的
斗志。”
此刻,大胜之后的石田勇次郎同样很苦闷,失去了卫星不但不能发现解放军两大洋
舰队的动向,连和日本本土直接的保密通讯都中断了,只能通过空中激光接力连到
台北,再用台北和东京之间的海底光纤保持通讯联络了。全歼解放军两大洋舰队的构
想已经不能如愿了,明智之举应该是回日本组成完整的NMD,使解放军不能再那么
遂意地发射导弹。他刚提出自己的想法,手下的参谋们却一至反对,纷纷提议继续攻
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逼解放军舰队前来决战。缩回日本当乌龟,太有损海军的光荣
形象了。正在争吵间,台湾总统谢浊水亲自打来了电话道:“支那突然袭击我澎湖守
军,他们人多势众,我军已快撑不住了,请你部赶快支援。”
石田勇次郎按捺心中的兴奋,冷静地问舰队气象官:“我们这里什么时候会天晴?”
“至少六天。”气象官肯定地回答。
“各战队作好出击准备!”石田勇次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解放军天军的“北斗”GPS刚一恢复以台湾为中心的局部地区的工作,以十几年
时间侦察和锁定台湾各重要目标的二炮立刻把积存的能量发挥出来,从华东、华中
和华南地区几百个基地第一攻击波便发射了两千多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目标
攻击通讯指挥中心的导弹有一部分是“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攻击的重点
除了总统府、“台湾五角大厦”和三军各总部等外,重中之重便是“衡山指挥所”的
“战时最高指挥中心”。高度神秘的“衡山指挥所”位于台北士林区鸡南山被挖空的
山体内,耗资十亿美元竣工没几年的“台湾五角大厦”──国防部和参谋本部大楼─
─就在附近。“衡山指挥所”范围内的鸡南山地下被挖成三层,建构成相当壮观的地
底隧道,内里错综复杂,最远可直通松山机场和士林官邸──蒋介石生前的住所。除
此以外,隧道内还装有先进的通讯系统,以备战时,地面交通和通讯被中断后,地底
交通仍可畅通无阻,让“总统”和各级官员也可以透过高科技通讯器材,密切注视大
局发展。由于整个基地占地非常辽阔,常常需要乘车,因而地底隧道的宽度是能容纳
两辆军车并行。在必要的情况下,总统只需三分钟,便可由东吴大学的地底隧道,回
到总统府。“新五角大厦”架有专门的天桥直通“衡山指挥所”,步行也只需六七分
钟。
“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首先在隧道上方和山体通风口处炸开大洞,随后装
有空气燃料炸药弹头的巡航导弹再循着开口钻入,在隧道和山体内部爆炸。引起上
百名逃入“衡山指挥所”的幕僚人员缺氧而窒息死亡。谢浊水和少数高级官员因为避
在有两米厚钢板隔离和独立通风系统三防深层地下室,侥幸躲过一劫。由于内装的台
湾陆军“数字化战场基础”的IMSE“战术区域通信系统”与外界“潜龙”光纤系
统构通的结口被破坏,“衡山指挥所”实际上已沦为防空洞了。
解放军二炮也没放过台北地区的重要的圆山地下要塞,一枚“神箭”从通风口穿透
了下层避弹室的天花板,使谢浊水的备胎首先漏了气──他的副总统当场死亡。二
炮还攻击了台湾AAOC空军作战中心──“强网”的中枢神经、海军大成系统等机
密单位。台湾的指挥系统一下子瘫痪了。
台湾的防空系统的感觉神经──“强网”系统──是以空军规划的“强网三阶段”
为主要架构,再逐步整合其他军种的相关防空系统组成的。台湾岛形状狭长,东西
宽15至144公里,南北延伸394公里,面积仅为35780平方公里。从军事
角度分析,台湾岛本身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即使是横亘于大陆与台湾本岛之间、
被台湾视为台方天然屏障的台湾海峡,最窄处也只有135公里,作战飞机只要几
分钟就可飞过。因此,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以提高台军的整体战斗能力成为台当
局梦寐以求的目标。为节约预警时间,AAOC空军作战中心还下设北、中、南三
处AAC“自动化区域作战管制中心”──又称战管联队,来整合中程低空防空导
弹、战机、防空火炮以及要点防空导弹等系统,以达到集中管制、统一指挥运用,
避免火力重叠。它的作战指导原则为:早期预警、立即反应、多层拦截、保证摧毁;
作战理念为:先低后高,先点后面,先西后东,陆海并重。
二炮首先端掉南投县归仁的固定卫星地面站,断绝了短时间台军利用“华卫”系列
卫星的可能,李恒的天军信息战作战中心乘机控制了这些卫星。接着二炮又敲掉建
在台湾南、北两处高山上的“铺路抓”AN/FPS─115大型远程相控阵雷达,
使台湾防空部队一下少了15分钟的预警时间。这些美制“铺路爪”相控阵雷达采
用双面阵天线,由2000个阵元组成。扫描一次所需时间为6秒种,工作频率4
20─450兆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公里,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
方米的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甚至可达5550公里。由于雷达峰值功率582.4
千瓦,平均功率145千瓦,两个直径约30米圆形天线阵面彼此成60度,每个
阵面后倾20度使整个系统极为笨重,全部设备需一栋32米高的多层建筑物才能
都装得下,使解放军的导弹想打不中都不可能。
海、空军和二炮消灭台军北、中、南三处AAC“自动化区域作战管制中心”的重
心在于它们下辖的台北阳明山的嵩山、新竹的乐山、屏东的大汉山和澎湖的马公四
个CRC作战管制中心──实际上就是雷达站,但是又具有鹰眼地空链路预警系统和
空中的E─2T及E3C预警机联络。它们中的精锐是嵩山空军第一作战管制中心,
前身是空军第三、六、九雷达分队,在1963年扩编为第一管制报告中队,在1
974年改编为作战管制中心,设在石门乡,1979年迁移至嵩山雷达站现址。正
当它指挥台北附近5个“爱国者”导弹阵地的时候,遭到同时从数个方向6枚弹道导
弹、巡航导弹和远程反辐射导弹不同型号导弹的混合攻击,由于位于七星山群标高9
20米的竹子山顶,具有监控大陆东南沿海和台湾北部海空域的良好视野本是好事,
此刻却弄得无处可逃。不但设备全毁,中心内24小时值勤的官兵也死伤大半。
摧毁台湾远程预警系统之后,解放军开始扫荡分布台湾各地以西中部为主要方向的
雷达情报网的四十多个雷达站。这些雷达站部署了一百多部不同制式的雷达,探测
距离从几公里到上千公里,构成了中近程监视系统。值得一提的有AN/FPS─1
17三座标远程防空警戒雷达、HADR或HR─3000新型三座标多功能远程相
扫防空警戒雷达、GE─592固态三座标远程相扫对空搜索与跟踪雷达、AN/G
PS─43机动式三座标相扫对空搜索与战术跟踪雷达、AN/TPQ─36三座标
低空监视雷达、AN/ESP─89、90大功率远程测高雷达。这些雷达集频率捷
变、多重复频率、脉冲多卜勒抑制等当今最新雷达技术为一体,作用距离远,抗干扰、

抗反辐射导弹能力较强。可惜挤在台湾岛的弹丸之地,又加上民间对军用征地的抗
争,不能转移阵地,都成了解放军导弹的活靶子。首轮攻击的重点集中在地势较高的
花莲、台东、松山、三貂角、美仑山等雷达站。接着解放军又收拾花莲近场台等民用
的航管自动化系统,因为它们本身的终端雷达可将讯号接给空军塔台、战管中心及G
CA使用。
涵盖了台湾的通讯指挥中心、雷达防空系统、飞机场、港口、交通网和经济目标。电陶
瓷制动器。这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弹头通过球窝连结与弹体相接,并且由一

--
~~~~~~~~~~~~~~~~~~~~~~~~~~~~~~~~~~~~~~~~~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 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