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红色舰队2-1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1 18:35:54 2002) , 转信
章节:第12节 上站时间:2002-5-10 20:41:22
作者:宗良煜 版权信息:宗良煜
关闭了可视电话的最初几分钟里,阿布索伦将身子深陷进沙发,大脑一片空白。他的
双眼茫然地望着舱壁上的舷窗,却是什么也看不见。他知道,是他的内心在拒绝着一切可
以看得见的东西。在五十年的生命中,他第一次尝受到了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很是能折磨
人。
后来他站起身,走出工作间来到更宽敞的会客室。他从墙角的小酒巴里为自己斟了半
杯苏格兰威士忌,不加冰也没对水就一口喝干了。浓烈的刺激激活了他的大脑神经。他苦
笑出声,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老兄,瞧你,哪像个将军.”
阿布索伦参加过著名的海湾战争,顺利完成过上百次的巡航、演习任务,是个不错的
将军。
“上帝,瞧我刚才都说了些什么,我怎么会这个样子呢?”他在会客室里来回踱步,喃
喃自责,很是不满自己刚才的样子。刚才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呢?他没看见也说不准。但他感
觉不好,这就够让他恼火了。他不是个爱咬文嚼字、对自己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很在乎的人
,可今天不同,他在飞快地回忆着刚刚在可视电话上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
个音节的声调。他认为这至关重要。
那只故事中的美丽海鸥在他的眼前扑闪着翅膀,垂死挣扎着。这是一只单薄的小鸟的
不幸,还是整个人类的不幸?他阿布索伦到底是那只海鸥、那只小鱼还是那个垂钓者?这场
“上帝之约’行动到底会留给历史怎样一个故事呢?
无论结局怎样,他佩服郝海良这位跟自己年龄相仿的中国将军。他无法挑剔人家的每
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
厚厚的长毛地毯柔若海水,此刻踩上去,却如同陷在了旋涡激流,难以自拔。他干脆
停下了步于,将全身扔进眼前的长沙发里。他突然发觉自己的贴身衬衣早已透湿,正凉溲
搜地扎着他灼热的皮肤。
可他一直觉得自己刚才已是够冷静了呢。在接受了劳埃德的建议同郝海良接触时,他
认为自己的勇气是可佳的。五角大楼如若知道了他的这种行为,会怎样想?自古至今,有哪
位将军先与敌人通过话再打仗的?而且郝海良听得懂,他最后的那句话分明是在暗示中国军
舰趁早做好战斗准备。这也就是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直觉完全暴露给了对方。这显然是违
反军纪国法的。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知道了这一点,就足可以让
他安慰自己,并迅速冷静下来了。
他起身再去给自己斟一杯威士忌,这次他加了冰。似乎这时他才记起临战时他是从来
不喝任何烈性饮料的。他轻摇着头轻摇着杯子,看冰块一丝丝在酒中溶化。他想这块冰是
否也是一个生命呢?水提成冰难,冰化为水却易。人呢?军舰呢?
冷静下来的大脑依然不知该怎么工作。他很清楚自己现在该走出舱室,老老实实呆在
作战指挥中心里。整个“海王”号编队都在等待着他的命令。他却在等待着华盛顿的命令
。最高指挥的命令快要到了,这一点他的预感不会错的。他抬起手腕看看表,下午1时35分
。
然后,他的目光便盯在了手表的表盘上。他知道自己终于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几天
来,为了不至于犯这个错误,他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抬起手腕看时间。眼下,时间正在迅猛
倒流,流向上个世纪,十二年前;他右手托着左腕,身不由已向卧室走着,仿佛是在执著
地跟随时光回到1998年。床头柜上,一个精美的镜框里镶嵌着一张精美的照片.照片上笑
着一男一女,三十八岁的他,二十三岁的她。身后是熙攘的唐人街,华盛顿的一个热闹去
处。
阿布索伦·阿克顿去到太平洋第七舰队任职前,曾两次进出五角大楼.作为一名成绩
优秀的作战研究及系统分析博士,他曾参与过北太平洋部署和近北极圈行动,并因突出的
成就入选国防部长办公室,主管项目分析与评估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中的两个部门工作
,在作战分析和项目评估广泛领域里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成为作战分析方面的专家。
1984年,他离开五角大楼,就任“邦波”号护卫舰副舰长,参加了针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的海上火力支援行动,赢得了反潜战专家的美名.随后,他成了“邦克山”号的副舰长,
经历了海湾战争,表现突出,1997年又被五角大楼召回,任海军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并着
手参与海军的C31系统改进工作,直到1999年被派往太平洋第七舰队全面负责该系统。
第二次任职于国防部时,阿布索伦的最大收获,他认为应该算是有缘相逢美丽的李丽
华小姐,并终于让她成为了自己的妻子苏珊娜。
五角大楼座落在华盛顿市郊,一向对美国制定内外政策起着重要作用,出入其中的无
疑都是些优秀分子。优秀分子也需要好的娱乐好的胃口,阿布索伦便时常出入华盛顿的唐
人街,饱餐那儿的中国菜。他对中国菜的爱好是从“邦克山”号访问青岛开始的。随着对
那位青岛小姐李丽华的思念,中国菜越来越有味道。当然,在唐人街上,阿布索伦的眼睛
永远都是大睁着的,每一位长相与孪丽华有点雷同的漂亮小姐都会使他怦然心动。他承认
自己喜欢中国姑娘胜过任何一道中国菜。·
“邦克山”号离开青岛后,阿布索伦一连给李丽华写了十几封信,均无回音。他想肯
定是她已不在那个医院实习了。大学毕业后她是否来了美国?她有个叔叔在华盛顿,想必这
位叔叔在唐人街里谋生.他在这条街上打听过好多次好多人,没有收获。唯一的收获便是
他在唐人街上花钱吃中国菜从来很大方。
后来他才听说了这句中国很有名的格言:“心诚则灵”。他佩服自己的诚心,并被自
己对中国菜的执著所感动。因此终于有一天他在唐人街头见着了魂系梦牵的李丽华时,世
界倏然亮丽了许多。
那是1998年秋末,一个凄冷的黄昏,阿布索伦驾车去往唐人街。没有任何先兆,或者
说他每天都希望发现李丽华的心情已是太正常,当车窗外一个孤独的影子闯进他的视线时
,他的脚全力踩下了刹车。车轮磨擦发出了巨大而惊人的声响,引得满街人都往这里瞧。
只有那个身影一动不动,仿佛世界在这一刻爆炸了也不会惊动她。他撞开车门便冲了出去
,大叫着李
丽华这个太熟悉了的名字,从天而降似地竖在她的面前时,她愣住了。随即,她用手
捂住嘴巴,眼泪夺眶而出。她认出了他,这位金发美国男子,英俊威武的“邦克山”号副
舰长。
这无疑是个愉快的黄昏,对二人来说。—在远离唐人街的一个酒吧里,幸运的李丽华
向阿布索伦讲述了一个不幸的万里寻亲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其实是很古老的。
李丽华得到了叔叔的担保,取得了来美国探亲的资格。因为一场大病,她由中国动身
的日子推迟了三个月。她从国际长途中知道了叔叔期间也在患大病,便拖着虚弱的身子乘
上了飞机。没有人去机场接她。她想叔叔的病大概还没痊愈。来到唐人街找到叔叔的店铺
,她才知道叔叔的病已经在死神那里痊愈了。她扑在叔叔的灵牌前大哭一场,没能哭来叔
叔继承人的同情。叔叔只有两个女儿。两个很丑的女儿。当初叔叔答应为李丽华做担保,
是遭到她们强烈反对的。至少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她们的这种做法:嫉妒这个堂妹的美丽。
比李丽华大三岁的小堂姐嫁了唐人街的一个华人,她劝堂妹找个能寄宿的地方去打工;比
李丽华大八岁的大堂姐嫁了个美国人,她伸手捏了捏堂妹的脸蛋和胸脯,耸着肩说有这么
性感的东西,她保证让堂妹在红灯区找个好活干。李丽华只好提着皮箱来到街头,看命运
还能施舍给自己点什么。
命运把阿布索伦带到了她的面前。
“这是上帝的安排,李,我今天真该到教堂去捐点什么。”阿布索伦的目光一直没舍
得离开李丽华的面孔。上帝,她太美了,比三年前还美.
“我现在几乎是一无所有了。”李丽华的长长睫毛上挂着泪珠。她的膝旁是一个精致
的小手提箱,里面装着她的全部家当,几件衣服,几本书,几十美金。阿布索伦笑笑说:
“我倒真希望你一无所有,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可以从我这儿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了,
难道你不记得你有我这么一个美国朋友吗?”
李丽华专注地看他一眼,缓缓低下头去。她犹豫着打开手提箱,取出一个裹得很严实
的小纸包。她将纸包一层层打开,里面的内容令阿布索伦感动得热泪盈眶。
阿布索伦寄给李丽华的十几封信,又整整齐齐返回到了他的面前。
“上帝啁,上帝,你对我太好了,太好了1”阿布索伦不知是在赞美上帝,还是在赞美
李丽华。她珍藏着他的一颗心。
接下来的日子便充满了浪漫的温馨。阿布索伦带李丽华遍游了华盛顿,周末便和前妻
留下的女儿一块去野餐。李丽华是个母性十足的女人,她的善良和文雅很快赢得了女儿的
欢心。每天他都必须见到李丽华,每天都是他的节日。那些日子里,阿布索伦大脑里只剩
了一个念头:快点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在阿布索伦的介绍下,李丽华很容易地在离五角大楼不远的一家医院里找到了一份很
能发挥她医学专长的工作.在她的坚持下,阿布索伦只好又在离医院不远寓他的公寓更近
的地方为她找好了住所。一个星期后李丽华就付得起房租了,可房主说直到2000年的房租
阿布索伦都已为她付清了。离这个日期还差着一年,李丽华就搬走了,住进阿布索伦为二
人买的公寓,成为阿布索伦太太,苏珊娜。
不是李丽华坚守,阿布索伦早就像个优秀的战士那样,攻破她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二
十一世纪的美国年轻姑娘已很注重自己十五岁前的贞操,而像李丽华这样的中国姑娘二十
三岁了还是处女,这令阿布索伦感动不已。新婚之夜,阿布索伦温柔地拥抱着更温柔的李
丽华,兴奋地喃喃着;
“嗅,上帝,这个世界真值得多活几年。”
也正是这个晚上,李丽华从手腕上取下了那块男式的“上海”牌手表,庄重地戴在了
阿布索伦的手腕上。
“这是我从中国带来的唯一一件纪念品了。”李丽华说,“带它出国时,我就埋下了
一个心愿:把它戴在丈夫的手腕上,让我们共同记下婚后的岁月。当然,还有一个同样重
要的意思是:我希望我的丈夫能像我一样,永远记住我是个中国人。”
“我会记住的,亲爱的,如果有一天我的左腕失去了,那一定把它继续戴在右腕上.
”
此刻,“上海”牌手表依然戴在阿布索伦的左腕上,没有什么不幸可以让他失去左手
。只是,眼下左腕有些发麻,似乎是手表太沉太重了,他再也承担不起它的体积和意义。
照片上的妻子正微笑着瞧他。他吻着她的笑不止一次地说过:
“亲爱的,我宁愿拿一艘航空母舰换你这种美丽的笑,”
可几天前离开夏威夷时,妻子却第一次显得那么吝啬,在电话里码头上一直不肯对送
他一个笑容。他知道她不愿意自己来赴“上帝之约”,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丈夫跟中国人
过不去。是啊,她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给了自己生命的那块土地呢。
“亲爱的,我也是为了这种爱才这么干的呀!”阿布索伦对着镜框里的李丽华认真地说
。
妻子无语。阿布索伦一阵烦躁。他用力撸下了左腕上的“上海”表,扔在床上。想了
想,他又从床单上把它拣起,小心地抚摸着它的表面,仿佛刚才摔痛了它。他把它放在镜
框前,妻子的眼下。他发誓在结束“上帝之约”行动前再也不看它一眼了。他宁肯从此忘
记时间。
同时,一个更大的誓愿油然而生:不管谁的命令,不管发生了什么,他都不能干伤害
中国科学考察船“新星”号的事情。这是献给妻子的一个礼物吧。当然,还有郝海良。这
位中国将军曾直接要求他这样做。他敬佩这个职业军人的良知。
他能做到的,仅有这一点了.
“原谅我,亲爱的,我是个无可挑剔的美国军人.我必须为美国的荣誉履行我的军人
职责。”
阿布索伦再也来不及苦恼或惭愧些什么了。下午2时整,值班人员将美国国家全委员会
讨论通过并经美国总统批准的“上帝之约”正式行动计划递交在了他的手上。他的手因激
动而发颤。
他迅速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份行动计划,看出了内容的详致和无可置疑。从总体方案到
六条作战原则,他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切实际。这很符合美国利益,也给中国军舰留了很大
面子。
“郝海良将军,下面该是你我之间较量了。”阿布索伦自信地想。
他签发了这份密电,立即转达给“海王”号特混编队的全体舰长。只是在作战原则的
第三条“一旦得知二位人质已死亡或发生其他不幸,可命令围困‘新星’号的驱逐舰开火
,将其重创或击沉”这句话的后面,他加上了一句“(这需要阿布索伦将军亲自下达命令后
方可实施)”
“劳埃德,你可要好好活着。”他暗暗祈祷着。
十分钟后,“上帝之约”行动计划生效阿布索伦下令执行第二条作战计划,留下“丹
弗”号常规驱逐舰继续围困“新星”号,“海狼”号航母率‘新世纪”号导弹巡洋舰和“
圣路易斯”号常规驱逐舰迅速向东南方向前进。
阿布索伦的作战方案是很条理的。根据眼下的局势,离午夜24时还差着整整十个小时
。这段时间里,“新郑和”号航母编队按全速前进将会与“新星”号考察船在西经105’0
O’,南纬11’20’海域会合,与“海王”号成东西正横方位;“海狼”号率队朝东南行驶
几个小时后,在西经90‘、南纬12‘海域待命,战斗打响时,它们将与“新郑和”号成西
东正横方位,这样便同“海王”号一同构成了对“新郑和”航母编队及“新星”号的东西
夹击之势,中国军舰身陷困境,在劫难逃。
事实上,以两艘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和一艘潜艇,来对
付中国的一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和一艘护卫舰,美国海军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上帝之约”行动完全按照华盛顿的布置,于12月6日午夜24时正式付诸。
美国方面为此唯一能够找出的理由是:美国的两名重要的公民被中国军舰无端扣作人
质,并擅自闯入美国军事禁区进行挑衅活动。
然而,“海王”号特混舰队发射出的第一枚导弹,飞向的却是“玛丽娅娜”号。这成
为“上帝之约”战争最有特色的花絮。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