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红色舰队2-1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1 18:36:37 2002) , 转信

章节:第13节  上站时间:2002-5-22 14:33:27  
作者:宗良煜    版权信息:宗良煜    
 
    海盗船长特拉维斯常常被自己的高尚行为所感动,并且自以为同时也可以感动别人。
这次,他即没有感动自己,也没有感动别人。所以,他将自己和“玛丽娅娜”号变作了深
深的南太平洋海底的一个沉船符号。
    离开复活节岛后,“玛丽娅娜”号一路顺风,全速前进达到了四十节,这足以证明特
拉维斯已经使这艘普通的商船具备了不一般的抢劫和逃跑能力。不过眼下它既不是去抢劫
更不是在逃跑。用这位前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水兵的话来说:“我要去创造人类海盗史上
最伟大的奇迹!”
    是的,在正规的世界大战中,参战者中从来没有刻下过哪艘海盗船的名字。多少过去
和现在的海盗船长为此抱撼终生。特拉维斯将不再遗憾。
    毕竟只是前美国水兵而不是前美国舰长,“玛丽娅娜”号也毕竟不是真正的军舰。当
特拉维斯还没彻底从醉梦中醒来,郑重宣布要闯入美国军事禁区,炸毁中国科学考察船“
新星”号,跟中国军舰或美国军舰正规地较量点什么时,全船百多位船员无不愕然。他们
有着丰富的海盗经历,要说去劫获一艘商船或渔船,会个个磨拳擦掌,兴奋不已的。然而
现在船长说要去跟人家航空母舰玩点什么把戏,他们个个拍着脑袋瞪大惊恐的眼腈说:
    “天哪,我们还没活够呢。”
    于是,那些身负重任的前科学犯罪能手、前军事科技界的叛逆们便纷纷跑到驾驶台上
,力劝特拉维斯放弃这件傻瓜才会做的事情。那位意大利籍的电子专家带着哭腔说:“船
长,你知道航空母舰是怎么回事吗?即使它停在那里不动,也能把‘玛丽娅娜’号撞个粉身
碎骨呀!”
    “你知道,先生,我曾是航空母舰上的一个优秀水兵;再说,我现在不是要去撞哪艘
航空母舰。”特拉维斯十分冷静。
    “可你知道,特拉维斯先生,”一位曾任职美国海军部舰队支援处、因拿着军事机密
换毒品而逃亡到特拉维斯手下的军事专家,用颤抖的声音在陈述自己的见识,“目前集聚
在南太平洋里的军舰,有能力干掉半个地球呢。我们……我们这不是去送死么?”
    “你以为自己的生命很值钱么,先生?”特拉维斯的口吻颇象个地狱里的亡灵主管。
    那些粗壮的普通水手不懂文雅,他们赤裸着臂膊吵吵嚷嚷,说如果特拉维斯不是让他
们去抢财宝抢女人而是去送死,那么他们宁肯立即离船。
    “那么,朋友们,为什么现在你们不跳下海去呢?你们的游泳水平是可以让你们安全
回到复活节岛的。”
    一个水手果真纵身从舷墙上跳了下去,结果是再也没人吵着要离船了。原因很简单,
当他划着优美的弧线即将扎进平静的海面时,一颗子弹准确地穿进了他的脑壳。特拉维斯
吹着冒烟的枪口,遗憾地笑着说:
    “我出枪的速度可大不如从前了。”
    “玛丽娅娜”号载着满船的恐怖驶向死亡。
    受命监视“玛丽娅娜”号的“邦克山”号巡洋舰一直大睁眼睛。它的性能优越的相控
阵雷达监视屏上,这只行动可疑的商船每前进一米都被以图像形式显现出来。麦尔维尔上
校一直冷笑着注视它的表现。
    “老兄,你的表现可太不佳了。”他咕哝着,并越来越深信是这艘貌似商船的老兄即
是杀害“凯斯特勒”号的凶手。
    在美国海军舰长这个级别的军官中,麦尔维尔上校素以尊重科学技术、行为严谨、理
智果断著称。他是那种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指挥官,从未有过感情用事的记录,也从不会
被某种假象所迷惑。事实上,自从“海王”号航母特混舰队进入军事禁区,各种高科技侦
察手段证明没有什么“潜艇回波”存在后,他就很清楚这次“上帝之约”行动不是阿布索
伦或者南太平洋的现实情况所能左右得了了。
    从古至今,无数战例表明,一场战争往往是政治起因的,导火索可以任意选择。但麦
尔维尔显然看出,华盛顿这次对导火索的选择并不高明。他早就从英文版的中国报刊上知
道了那艘阿布索伦少将一直很关心的中国潜艇“海龙”号完成演习任务返回基地的消息。

    他不想向阿布索伦或者更高层人士挑明此事,是因为他发觉“海龙”号已是一个无关
紧要的话题。他们看重的是眼前的“新郑和”号和它的航母编队。
    然而,麦尔维尔相信,,他们看错了对象。“新郑和”号可不是一条好烤好吃的热带
鱼。
    并非仅仅是十五年前的那次青岛访问中国海军官兵们留给了他极为深刻的印象。深黯
世界各国海军发展史、对各类舰艇都颇有研究的麦尔维尔上校,自从“新郑和”号核动力
航空母舰下水那天起,便笃信它的性能绝不像许多军事专家说的那么简单。虽然他还无从
证明这艘不算庞大的航母到底比其他航母先进在何处,而且他也不是评估家和预言家,但
敏锐的感觉告诉他,在它那平平常常的外壳肯定深藏着中国专家们最新研制出的军事成果
。中国人有着世界公认的聪明。聪明人是可以干成任何事情的。
    几天来,他不止一次悲哀地想到:我们不会在这次行动中沾到什么便宜的。
    眼下麦尔维尔的想法倒是一点也不悲哀。他死盯着雷达监视屏幕上的“玛丽娅娜”号
,在计算着它还能在海面上活多久.他想它的末日到了。这种想法使他感到了暂时的轻松

    早已有了充分根据证明“玛丽娅娜”号闯入军事禁区有着险恶目的。它刚刚接近禁区
边缘时,“邦克山”的“宙斯盾”系统就发现了它并标明它已开始施放电子干扰,并针对
它的干扰频率、波段、功率设计出十五种反干扰方案,供麦尔维尔定夺。
    看了值班人员送来的报告,麦尔维尔哑然失笑.
    “玛丽娅娜”号的电子干扰器材属美国舰载AN/WLR系列的一种,十年前用来进行“自
卫式干扰’还算是先进的。它的功能是作战部队本身为阻止敌方截获、跟踪或攻击而施放
干扰。可那位玩女人很在行的前美国水兵特拉维尔先生不明白,其实这种设备在研制成功
的同时,美国就研制出了对付它的办法。今天,拿“邦克山”号上的抗干扰器材对付它,
可真是成年人跟小儿的游戏了。
    麦尔维尔舰长让“宙斯盾”选择了“自适应”电子对抗系统,根据“玛丽娅娜”的干
扰类型和等级,利用红外反射器,将其射来的干扰波精确地按原方向回敬过去,并对其雷
达进行模拟干扰。这个游戏的妙处在于:“玛丽娅娜”号蛮以为自己的干扰很是成功,便
可放心地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特拉维斯船长哪里知道,他的雷达早已失去了精确性
,屏幕上出现的那些舰艇十分真实,但都是麦尔维尔上校送他的儿童动画玩具。“玛丽妊
娜”号朝着这些目标发射“鱼叉”导弹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落进某条不识时务的鲨鱼肚子
里。
    因此,“玛丽娅娜’自从走进军事禁区,就走进了迷雾中,照着雷达的指引,它是朝
着东北方向“新星’号的位置前进的,事实上它驶向了西北,向着马克萨斯群岛方位的“
海王”号航母特混编队冲去。特拉维斯紧盯着的那个船船回波,不是装置着科学考察仪器
的“新星”号,而是布满了导弹、火炮的“邦克山”号,它可以把特拉维斯和他的海盗船
炸飞到北太平洋去旅游。
    麦尔维尔上校就是要“玛丽娅娜”号朝自己进攻的。一旦相控阵雷达告诉他这艘船意
欲干点有威胁于他的事,“邦克山”号的导弹垂直发射架会立即将还没实战过的最新改进
型“战斧”式巡航导弹划着优美的弧线飞向那个倒霉的家伙……
    战争的硝烟无形地在南太平洋平静的水面上愈铺愈浓,时光却没有因此而停滞。夜色
似乎凝固得慢了些,但夜幕仍旧姗姗而降。满天星辰闪烁,它们将一如既往,成为又一场
战争的最直接目睹者。天使和魔鬼都在大睁着眼睛熬夜,注视着这片辽阔水域上的所有舰
船,看它们如何吃自己最后的晚餐。
    这是12月6日的南太平洋,“上帝之约”之夜。
    特拉维斯从没读过《圣经》,憎恶那幅《最后的晚餐》名画所描述的故事,而且他也
完全忘记了自己心目中的上帝安德斯·布莱,所以他的这顿晚餐吃得格外香甜。他端坐在
长条形的豪华餐桌前,两旁分列着他的各路高级助手。显然,在座的人中间,他是最有胃
口的一个。
    “今天是个隆重的节日,我们要有一个狂欢之夜了。”白天的时间里,这句话特拉维
斯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他的确也为这个节日做了精心准备。天黑之前,他身穿油腻的工作服从这个大舱爬进
那个大舱,从驾驶台下到机舱,几乎查遍全船的所有角落,保证了各类机器的正常运行和
各类武器装备的准备就绪。他抚摸着发射架上的“鱼叉”式导弹,咧着嘴笑:“你们说,
它像不像个节日的礼花弹?你们知道吗,我买这枚礼花弹足足花了250万美元呢。当然,用
的是美国银行里的钱。”
    没有谁跟着说什么,没有谁跟着笑。
    晚餐时他把自己打扮得很精致。西装很得体地穿在健硕的身躯上,领带系得也颇为正
规。菜肴自然是他最乐意吃的,一瓶十六世纪的法国白兰地让他一人独包了,据说这是那
个世纪的最后一瓶法国白兰地了,三年前他从一艘被劫获的英国皇家邮船上得到了它。这
瓶五个世纪前的酒当时用纯金匣子包装着,而酒的价值比这金匣子高出几百倍。
    所以特拉维斯自豪地宣称:“今晚我喝得是黄金!”
    他使用的那套纯银餐具也颇有讲究,是十七世纪最有名的海盗享利·埃夫里的遗物,
据说为得到它们,那位以凶残和勇敢著称的海盗船长砍掉了一个俄国王子的两只手。此刻
,特拉维斯船长的两只手正灵巧地摆弄着它们。
    这真是一幅最后晚餐的景象。不知是谁咕哝了一句:“我看到了世界的末日。”
    “这个末日可够豪华了,不是吗?”特拉维斯哈哈大笑着说。
    末日的时光延续到午夜时分。特拉维斯这一生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从“玛丽娅娜”
号上同时发出了两枚“鱼叉”式导弹,飞向两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特拉维斯装满酒精的大脑并没出错,面对雷达扫描他得出的判断也很正确。是那些模
拟的回波欺骗了他。
    实际上,“玛丽娅娜”号离着军事禁区里的中国“新郑和”号航母编队和“新星”号
还有三百五海里,离着美国“海王”号特棍编队更是遥远,但它的雷达监视屏上却分明显
示出两个最近的回波光点只有四十五海里了。这是个十分吉祥的数字。几天前就是在这个
距离上,特拉维斯一句话便使得世界最漂亮的邮船变成丁一堆丑陋的废铁。
    于是,差一刻午夜24时,特拉维斯船长站在驾驶台的控制室里,庄严地按下了遥控导
弹发射架的键钮:几秒钟后,两枚“鱼叉”式导弹便如节日的礼花弹在凝重的南太平洋上
空开始了愉快的旅行……
    尔后,特拉维斯在全船死—般的沉默中走出驾驶台,双手卡腰站在船桥上,意欲亲眼
目睹四十五海里外的“礼花开放”。
    ……他首先听到了一种声音。他肯定这不是“鱼叉”式导弹的余韵。接着他似乎看到
了一个什么东西正朝着他急速飞来。他肯定这不是谁给他送来的节日礼物。然后他就彻底
明白了。
    他笑了笑,还来得及扭头跟身边的人说了句:“瞧,这真是个盛大的节日!”
    话音未落,“玛丽娅娜”号便腾空而起,火光如同节日的礼花开得鲜艳。那巨大的声
响穿破了特拉维斯的耳膜。在他听来,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全世界为他这个节日所送来的欢
呼声……
    应该说,特拉维斯无论在地狱或者天堂,都有自豪的资本了,这毕竟是“上帝之约”
战争的第一枚导弹。
    而且历史只要记住了2010年12月7日零时这个时间,也便记住了特拉维斯和“玛丽娅娜
”号,从古至今,哪个海盗和他的海盗船曾享受过如此殊荣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