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ing (abing), 信区: Green
标  题: 醒狮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4日09:14:4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小说名:醒狮 作者:weihua 章节:第6章 来源:不明
强龙出世
第一章 风雨中华
第6节-强龙出世
北京-中南海-王刚办公室-2006年10月24日晚
下午,在办公室王刚与总参谋长邢宗强上将、郝志刚大校一起商讨了远程突击力量的问
题。郝志刚原是王刚师中的团长,他从王刚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除了勇猛顽强,就是
能动脑筋用计谋。王刚转业前想方设法把他送入高等军事学院深造,使他在军事修养上
又提升了一大步。后来到38军的114师任师长,领导这个快速师在多次演习和训练比赛中
立功受奖,他在陆航兵团和突击力量的运用上有很深的造诣,很受上级领导的赏识。他
一直与王刚保持了密切的往来,有着深厚的情谊。王刚出任总书记和军委主席后,他内
心十分高兴,作为老部下还是经常上门看望。他与王刚的夫人林茹娟也十分熟识,她也
与直爽的郝志刚很谈得拢。
王刚开门见山地问郝志刚:“ ‘战略突击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运用’ 这篇论文你看了
后有什么想法?”
“这位冷平治中校的分析很有深度,看来也是在野战军待过的。”
“噢,他原来是54军的一位营长,去年才调到总参的战略研究所的。请接着讲。”邢总
长插话道。
“我们走精兵之路大幅度削减兵员后,如何在我国的广大地域内建立一支可以快速机动
的’铁拳’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陆航兵团已经组建多年,运用的原则还停留在实现战
役或战术目标上,作为集成兵团的一员发挥作用。这既受限于我军陆航部队的装备不足
,更主要的还是受制于战略指导思想。二次大战初期,德军的闪电战攻击大获全胜,并
不全是因为德军的坦克、飞机多麽好,最主要还是他们在战略上的大胆运用。前苏联在
大战的后期,组建了坦克军团,一次出动上千辆坦克与德军决战,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中央确定的我军战略目标,不用说是收复被占的西藏领土、南海诸岛和解放台湾,
就是要保卫现有的领土、领海,防止台湾分裂,就不是仅靠以往的那种大兵团推进的作
战方式能奏效的。
“我们必须立即着手组建一支完全以直升机为火力平台和垂直输运工具,辅之以战略空
运力量的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还必须制订运用的战略和战术以及突击队的配置。作者
的这些研究是极有见地的。在实施时,军委要下决心集中我军现有的直升机,更重要的
是大幅度增加直升机方面的投入,让更多的适用的直升机装备部队。战略突击力量的各
型直升机的配置要精心策划,而且要通过高强度的对抗演练不断改进。使之成为一支能
在全国范围机动,有能力独立完成战役目标的强有力的突击力量。”郝志刚又谈到了人
员、装备配置、训练等各方面的想法。把一篇研究论文实用化了。
王刚点点头说道“很好,你去找冷中校再深入地探讨一下,先做个初步的方案。我和邢
总长再讨论一下你提出的问题。”
晚上,王刚就与国防部长刘全政、年副总理以及老总理一起商讨快速增强军力的大问题
。商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国的核心领导层对此已有共识。
国内的经济问题已经有了起色,但是经济的上升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动军力的快速增长
。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实质增长近十倍。那么军力是否也增
长了十倍呢?显然远远不到。如何精心策划是极为关键的,对于中国军方来说,时机实
在是太紧迫了。经过紧张的调研、与前辈的磋商,一个清晰的计划在王刚的脑海中凸现
出来。除了实施高强度的军训,大幅度地提高军事科研的投入以外,那就是充分借助俄
罗斯的助力,让我军的装备水平也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中俄二国的恩恩怨怨,王刚是有很深的理解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在美国的越来
越肆无忌惮的打压下,俄国同样有极大的危机感,从波诺马廖夫总统的背景和一段时间
来的施政大势看,也将领导俄国走富国强兵的道路,他们的突出问题与我们的有所不同
,主要的是解决资金,尤其是外汇的问题。我们则在装备的技术水平上与各强国相比有
很大的差距,双方完全可以互补。然而,军事装备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必须与俄
国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共识。这是极需谈判艺术的细致工作。
“俄国的经济起飞急需一大笔启动资金,波诺马廖夫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取得。我们可以
动用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用于采购装备和引进技术。俄国不可能不动心的。我们现阶
段在稳定对外贸易,收缩对外投资,庞大的外汇储备毫无必要,应该让它们尽快转化为
强大的军力。”年副总理说道。
“的确如此,实际上我们正在全力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外贸秩序已趋正常,一
旦与俄国大力展开易货贸易,不一定会有那么大的逆差要以外汇储备去弥补。”老总理
分析道。
“老领导们为我们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我们的腰板硬多了。我们在空军方面通过大约
100亿美元的大投入,从俄国引进了苏-27(注1)、苏-30这一对战斗机的黄金搭档,
后来又引进了苏-33舰载机。这一苏-27系列机型及其生产线的引进,将我军战斗攻击
机的装备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其余的,如:海军引进了“基洛”级常规潜艇(注2)和“
现代”级重型导弹驱逐舰(注3),并引进制造技术和生产许可证。陆基航空兵部队则引
进了各型直升机,米-6、米-26重型直升机(注4),卡-50、卡-52武装直升机(注
5),随“现代”级驱逐舰也引进了卡-27反潜直升机(注6),还引进法国技术生产了
直-9(注7)、武直-10(引进著名的“虎”式武装直升机的技术)(注8)和直-11(
原法,英合作“松鼠”(单星)的国产型)(注9)。这些项目比较分散,也受到资金和政
治气候的很大影响,没有能够形成有力的拳头。
“当前我军先进的核潜艇数量不多,技术水平也有差距。陆军的突击力量已经有所提升
,各型直升机都有了一些,但是数量和质量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主战坦克与国际的先
进水平差得很远。但是想要全面得到俄国的先进技术,既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钱。我
的想法是突出二个重点,一是化大钱引进卡-50N、卡-52B(这些是改进型)这一对武
装直升机的黄金搭档,以及米-26II重型直升机,大力提升直升机的装备水平。今后陆
军的突击力量将以陆航兵团的远程垂直突击为主,我们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二是引进俄
国先进的导弹和雷达系统的装备和生产技术。当今的快速打击力量都是以导弹为主体的
,又是以谁能率先发现对方为追求的重点。导弹又是消耗量极大的武器,单靠买是不行
的,必须自己会造,导弹的研制能力我们是有基础的。这将为全军的装备水平的提升创
造条件。也许我太 ‘贪心’了。”王刚说道。
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王刚选的装备是极为精准的。卡-50“黑鲨”(西方给它取的外号是“噱头”)武装直
升机是俄国1993年向世人展示的一款重型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当年夺得了三项武装直升
机世界第一:第一采用单人座舱,第一采用同轴反转旋翼,第一装备弹射救生座椅。单
人座舱说明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极为优良;同轴双旋翼提高了稳定性,缩小了旋翼直径可
提高爬升率、缩小转弯半径。
其后卡莫夫设计局一方面改进卡-50,推出了卡-50N“灰狼”,并于1996年11月俄国展
示了卡-50的黄金搭档卡-52“短吻鳄”,它们的动力装置、短翼、尾翼、起落架、机
械武器和其他一些设备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并列式双座驾驶舱,左边为
驾驶员,右边为射击手主要实施侦察或电子对抗,在全天候条件下发现和辨认远处的目
标,可以进行目标定位和瞄准,可与地面部队和卡-50等武装直升机进行协同作战,为
他们提供类似于空中预警指挥机的作用。而且这二款直升机部分拆卸后,可以装入伊尔
-76重型运输机(注10)空运,并可以在二周内无须基地的维修,这是极为不容易的。

米-26“光环”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56吨,载重量20吨,有2台机载绞车。二十世
纪时是世界最大的直升机。正常航程800公里。它可挂4个外燃料罐,单个可装3700升燃
料。如果挂4个,航程可延长到2000公里。(相比之下,当时西方最大的直升机CH-53E
“超种马”(注11),最大起飞重量才25400公斤)
俄国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期随“现代”驱逐舰
和苏-27引进的由彩虹设计局设计3M-80(北约的编号是SS-N-22) “白蛉”超音速反
舰导弹(注12),性能优良。可有94%的命中率,估计平均1.2枚可击沉驱逐舰,1.5枚可击
沉20000吨补给舰.而其目标,正是宙斯盾级战舰,估计其在侦测到反舰飞弹,多少时间内可
发射第一发飞弹,而3M-80可在这之前冲入其防空飞弹的最小射程.虽然超音速飞弹会比次
音速飞弹早被发现(其红外线轨迹较大),但其2分钟可达到最大射程的惊人速度,仍不是西
方近程防空系统可以对付的。岸舰型也在本二十一世纪初开发出来了。其他如:SA-17
(注13)、S-300(注14)等一系列的导弹性能也相当先进。近年来俄国的导弹技术又
有了长足的进步。俄国的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和陆基雷达都有不少精品。
刘全政老部长极为感叹,这位总书记完全与部队想到一起了。实现了这些目标后,中国
的军力的远程突击力量将提高多大的一块啊。
注1:苏-27单座双发重型战机,与预警机配合能有效地进行远距离拦截或超视距空战,
兼具对地攻击能力。
飞机参数:翼展14.5米,机长20.0米,机翼面积52.50平方米;发动机推力26000公斤。最
大速度M 2.3-2.4。最大起飞总重 33吨,在正常起飞重量状况下,推重比可达1.1左
右。升限20000米。可装载燃油7000公斤,最大航程约4000公里,作战半径1500
公里。
大型水泡形座舱盖及向下倾斜的机头雷达罩,在长长的尾锥体两侧是并列的2台AF—3
1φ涡扇发动机。后掠40度的梯形中单翼,有10多个挂架,可携带10枚AA—9
、AA—10、AA—8及AA—11型空对空导弹或各种炸弹及火箭发射巢。最大载
弹量6吨。1门30毫米机炮,备弹149发。
装备边跟踪边扫描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达240千米!跟踪距离185千
米)和红外搜索/跟踪器及激光测距仪。飞行员头带头盔目标识别仪,作战自动化程度很
高。
我国1992年引进了该型战机。国产化编号为歼-11。
苏-30是在苏-27IB(加强装甲的改型)战斗机型发展起来的纵向串列式双座空中指挥
战斗机,首飞时间为1989年。翼展为14.7米,机身长度为21.94米,机高
6.84米。正常起飞重量为22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4000公斤。2台涡
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2500公里。
苏—30的特点:一是机头左侧加装受油探头,最大受油量7500千克;二是前舱飞行员负
责驾驶飞机、发射机载武器及与敌机近距格斗,后舱飞行员主要承担远距离空战和对空
监视等任务;三是采用双套操纵系统,既保证空中机动、飞行速度、攻击角和过载能力
接近设计极限,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四是增强了对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的可视化和无线电
监控能力。
驾驶舱钛合金保护层厚达17毫米,油舱和引擎等部位也有钛合金保护层,全机装甲总重
1480公斤。拥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满载航程3550公里,一次空中加油,可飞行5700
公里。
我国在1999年引进产品和生产线,国产化编号为歼-11II。
苏-33舰载战斗机改型,在机头下加装一对小小的后掠型全动鸭翼(前翼)。主翼外侧
部分可向上折叠,前轮改双轮,长长的尾锥被截短,便于从斜甲板上跃升起飞。同时加
装了着舰钩与空中加油管。
注2:基洛级柴电常规潜艇的特点是:降低辐射噪声;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生存力;优
越的航海能力;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改善居住性。
低阻水滴型,艇体分为六个耐压舱,储备浮力为30%,任一舱破损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
排水量超过三千吨,使它能够拥有大的武器载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优良的远航能力。
为降低噪声,基洛级采用了电力驱动方式,单轴六叶低噪声桨。艇上蓄电池可以提供水
下最大航速约20节或最大续航距离超过400海里的电能。艏部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除管中六枚鱼雷外,可携带12枚鱼雷备用(不带鱼雷的情况下,可载24枚水雷)。鱼雷
型号包括T3T-71M3线导鱼雷等。
配备了MTK-400艇壳声纳,具有全方位被动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动测距方式。
结构上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声纳的探测距离。
其最大特点是极其优异的安静性。作为代价,其17.5节的潜航速度甚至低于某些老式潜
艇。所有的动力机械等噪声源安装在"减振浮筏"上,与艇壳隔离,并在艇壳表面敷设了
一层特制的消声瓦,使噪声水平降到极低水平,还能有效地躲避主动声纳的探测。巡航
时已接近海洋背景噪声:95分贝。西方刊物甚至称它为海洋中的"黑洞"。
技术参数:排水量(含消声瓦):浮航:2,350吨,潜航:3,076吨.艇长:73.8米,宽:9.9米,
吃水(正常排水时):16.6米。武器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18枚鱼雷。主机:柴
油/电力推进,5,900匹轴马力,单轴六叶低噪声桨;最大潜深:300米,工作潜深:250米;
航速:潜航17.5节.
注3:"现代"级导弹驱逐舰 标准排水量6300吨、满载排水量7800吨,舰长156米,最大宽
度17.3米,吃水深度6.5米。最大航速33~35节。舰员为360~420人。主要用于执行反舰
任务,基本武装是:
-8枚超音速的SS-N-22(9M38)舰对舰导弹(马赫2.5)
-44枚(一说40枚)SA-N-7、射程为25公里的舰对空导弹
-130mm双连装最新型舰炮
-一架卡-27反潜直升机、鱼雷、水雷、等。
-四座533mm、射程20公里,45节航速,反舰/反潜两用的鱼雷,实施对舰海上攻击和中
程防空任务。
指挥舱非常宽敞,机库为伸缩式,这样在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海军还可对它进行大改良
。二部蒸气轮机作动力,出力100000匹马力,航速高过34节,以20节航速可以巡航6500
海里。
我国于1999年引进3-4艘,并购买了生产许可证。
注4:米-26是一种带尾桨的单旋翼超大型直升机。1985年投产。1982年2月
,西方取的绰号是“光环”。至少有60架在俄军服役。内载与外挂能力均20吨,相当
于C-130的运载水平,适应野外及寒地飞行,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
有一个巨型又极其流线形的机身,前部是驾驶舱,尾部有一个带跳板的货门,前三点起
落架为固定式。2台11557轴马力涡轴发动机。主旋翼为8叶,旋翼直径达32米!
是由3根钢管拼焊成主骨架的,是前所未有的。货舱尺寸为长15米,宽3.25米,高
2.95~3.17米,天花板上有2部起重能力2.5吨的吊车。外形庞大,比运-8
运输机和波音-737客机还长。全机总重56吨。该机可安排85名伞兵乘坐(最多时可
运载100名武装士兵)。其货运型为米-26T,人员运输型为米-26P,救护型为米
-26MS。
已出口印度10架,用于山地战。我国也引进了。
注5:卡-50是12吨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外号“黑鲨”(西方也称“噱头”),1993年
公开。是世界上第一款单座武装直升机。两具同轴反向旋翼,每具三叶旋翼。二台涡轴
发动机,每台功率1640千瓦。发动机前面装有防尘罩,排气口处设有向上排气的转向器
。座舱内设有头盔显示器及低光度电视屏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座舱玻璃均为防弹设计
,防弹装甲采用双层钢板,座舱上方装有宽视野后视镜。全长13.5米,旋翼直径14.5米
,最大起飞重量10800公斤,最大俯冲速度350公里/小时,垂直爬升速度600米/分钟,盘
旋升限4000米,设计最大过载3.5G。
1门30毫米机炮,与BMP-2步兵战车通用。可选穿甲弹或高爆弹,最大备弹量500发。装
备AT-9“旋风”反装甲导弹,全重60公斤,射程8-10公里,可以超音速飞行,能穿透
900毫米厚的装甲,也可攻击敌方直升机,甚至导弹快艇,至多可带16枚,挂载在短翼的
4个挂载点。也可挂载80枚S8型80毫米火箭弹。还可挂载各型导弹。后来又推出了卡-5
0N改进型,外号“灰狼”。
1996年又推出了它的黄金搭档卡-52“短吻鳄”,采用并列双座。装备了一系列的探测
仪器,在旋翼的轴瓦上方装有“阿尔巴雷特”雷达系统,装有4个液晶显示屏。可以向卡
-50的显示器传输战场情报资料,把飞行资料显示在它的飞行头盔上。在空战中还能够
为卡-50提供掩护和支援。完全称得上是一对黄金搭档。
注6:1982年卡-27服役,北约绰号是“蜗牛”。外形:长15.9米、宽5.4米,旋翼直
径15.9米。装2台2257轴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与卡-50的相同)最大平飞速度
250公里/小时。最大总重12.6吨,最大载货量4吨,机舱内可载2名飞行员及16人或作
战设备。尾撑下有扁圆柱电子支援天线罩,机身下部两侧有一对鼓包。是前苏联和俄国
主要的舰载反潜直升机。
卡-32是卡-27的民用型,由卡莫夫的接班人米赫耶夫主持研制。
注7:「武直-9」(WZ-9)于1997年公开的4吨级轻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出口型编号「
Z-9G」)。主要挂载“红箭-8”反坦克导弹,23mm航空机炮吊舱和多口径火箭发射器。
采用了类似OH-58D的顶置瞄准具。除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外,还加装了全球卫星导航定
位设备。「武直-9」不仅可以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还可运送步兵直接攻击并占领目
标,也可进行直升机空战。
直-9是引进法制“海豚”AS365N二式,1982年2月试飞成功。1992年完成国产化。它装备
两台710马力涡轮轴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315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80公里/小时。最大
爬升率7.7米/秒,最大起飞重量4100公斤,全机87%覆盖面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最高
攀升高度曾达5400米,与国外同类型直升机的3000米高度相比有大的突破。
注8: WZ-10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 1999年9月前完成试飞任务,2
000年左右量产。引进法德合作研制的「虎」(Tiger)式武装直升机的先进技术(包括采
购案),是一种5.8吨级的武装直升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
热成象仪,具有有限的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全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
3。84米,宽 (包括短翼)约4。 35米,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
;涵道式尾桨。4片全复合材料主桨叶直径约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通过
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有一定的隐形能力,也减轻了重量。
航电设备采数字化系统。座舱内前后都有平显(HUD)和3具多功能低头数显(MFD)减轻了飞
行员负荷,使他有更多时间观察周围地理和战术环境。
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短翼可挂载包括57、90毫米多管
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红箭-8反装甲导弹等对地武装,对空自卫有PL-5和 TY-90两种
空空导弹。自行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装甲导弹-「闪电-2」也接近完成。火控系统
为类似法国「星夜」(Starry Night) 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后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
准具,结合机鼻球形 FLIR,为机头下方的30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采用美国1
553B 数据总线,可挂载各类北约制式机载武器。
专门研发的「狱火96」由垂尾前后端的一组雷达警告接收器和发动机上方的激光告警接
收器与机载有源,无源干扰器自成一体,有自动保护程式,也可由手动控制。座舱前有
IFF 敌我识别器。座舱防弹玻璃可抵抗7. 62毫米弹药的侵彻,座舱下的复合装甲可抵御
12.7毫米机枪的射击。前后座舱中间有防火、防弹墙。同时,飞航,武控等主要系统的
冗度设计使得当一名驾驶中弹时,另一名驾驶可马上接管对战机的操作。有零-零弹射
座椅。
WZ-10A升级计划将包括顶置毫米波雷达,电脑升级,加装红外排气抑制装置,电子战夹
舱和舰载能力。
注9:2吨级的武直-11是由以法,英合作的AS 350松鼠型直升机为基础研制的一种用途广
泛的军用直升机。采用一台71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200公斤;最高速度278公
里/小时;航程560公里,续航时间3.7小时;使用升限5340米;旋翼直径11.69米,尾桨
直径1.86米;机宽1800毫米。显著特点是外部挂载能力突出。除可携带4枚“红箭”-8执
行反坦克任务外,还可配合专用武装型进行搜索,侦察、教练、运输、救护及通信指挥
等任务。
注10:伊尔—76运输机 1975年交付部队使用。机翼上装有增升装置,便于在恶劣
环境条件下的起落,四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2000千克。机头为驾驶室,
下部有对地观察用的玻璃罩以及雷达天线罩,机尾高矗的T形尾翼下有一个炮塔,安装
2门23毫米自卫机炮。机身中段是长宽高为20×3.40×3.46米的货舱,机
尾是左右打开的货门,下部有货桥跳板,前三点起落架可收入机头及机身两侧鼓包内,
起落架由20个低压轮胎组成,适用于简易机场。可运载150名武装士兵或120名
伞兵,也可运载40吨军用物资,能全天候飞行。
注11:CH—53E “超级种马”大型直升机,是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的,1981年6
月服役。3台3747轴马力的涡轴发动机,旋翼直径24.08米,最大航程2075公里。可载5
5名武装士兵执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也可用来垂直补给或吊挂回收损坏的飞机残骸。

机组人员为3名,主机舱有55个折叠椅,也可运7个标准的102×122厘米货盘
,腹下吊钩可外挂16.33吨货物飞行。最大总重可达22680公斤。
注12:SS-N-22“白蛉”反舰导弹参数:弹长9.385米,弹径1.30米,翼展2.10米;重
:3950公斤.战斗部质量为300千克,内含装药150千克。速率:2.34马赫(2800千米/时)
。长9385mm,巡航高度:20m,终端7m。弹径:1300mm。推进:整体式火箭+冲压引擎.射程:
120km,空射:150-250km。Su-27挂载的空射型称ASM-MM(Kh-41)总重为3100公斤左右。接
近目标时,作蛇行机动以对抗舰艇的防空火力。
注13:SA-17“灰熊”俄制新型机动防空导弹系统, 1995年服役。其作战目标为战略和
战术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驾驶飞机,最小
作战高度10米,最大作战高度24公里。由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照射和导弹制导
雷达、自行式火力单元、自行式装填发射车、(30-36吨的履带车,也有轮式的)导弹
等几部分组成。导弹团的最大移动速度为70公里/小时。
指挥车最多可跟踪60个目标,指示36个目标,控制6个发射班,反应时间为2秒。
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60公里,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火力单元车既可以作为
系统的一部分进行作战,也可单独作战,其自备雷达可进行目标搜索、跟踪和敌我识别
,并能进行目标分类和空情分析;搜索距离为120公里,。可同时搜索和跟踪10个
目标,攻击4个;车后发射装置上有4枚待发导弹。
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末段寻的导引头,惯性中段制导和数据传输弹道修正。两级固体火
箭发动机,最大速度1200米/秒。导弹长5.5米,弹径0.4米,发射重量71
0到720公斤,高爆破片战斗部重50到70公斤,采用雷达近炸和触发引信。
注14:俄制S-300PMU(SA-10B)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其性能和“爱国者”相当,198
5年装备部队。其主要特点是:
1.全天候多通道。对付作战飞机和巡航导弹等,杀伤空域大,高界27千米,低界25米,
近界5千米,远界75千米,对慢速目标可达90千米;“爱国者”的高界为24千米,低界3
00米,远界80千米。多功能照射制导雷达可同时制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优于“爱国
者”同时射击3个目标的能力。
2.系统反应迅速、机动性好。反应时间15-20秒。主要设备均为车载自行式,自带电源
,由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为5分钟,而“爱国者”为30分钟。
3.低空、超低空性能好。装备低空补盲雷达,照射制导雷达天线和低空补盲雷达的天线
,可以安装在高塔上,能对付25米高的低空来袭目标。
4.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能抗消极干扰、掩护干扰和自卫干扰。
5.系统不能对付战术弹道导弹;而爱国者经过两次改进,具有了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
,在这方面优于S-300PMU。
6.系统元器件的集成化和计算机水平都不如美国的爱国者。但俄国在这种情况下,能制
造出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可见在设计上是有独到之处的。
我国于98年引进生产线,国产化型号为“红旗-15”。其后又引进了改进型的S-300V,
拥有反弹道导弹能力。
中南海 和丰院王刚办公室10月26日10:00
王刚经与军委委员深入讨论,决定以38集团军的114师为基础,建立一支直属军委调动的
中央突击师,集中给予最优良的装备,以形成一支可在全国广大地域机动的快速打击力
量,任命郝志刚为师长,并晋升为少将。
今天王刚和刘全政部长召见了38集团军军长李强和郝志刚布置任务。
这位新任师长的“开价”可不低:师的主力陆航兵团拥有的运输直升机一次可运送全师
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员,并有足够的轻型、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打击和掩护火力,另配有足
够的侦察、救护等战勤直升机,完全可以独立地实施战役突击。组建1个强有力的电子战
团,要拥有最先进的电子战装备,以完成战术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网络战、电子伪装
,对敌人的电子干扰进行对抗,以保障部队的通讯安全,将调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
生在内的专家,平时分成各个组,研究各个潜在敌国的信息系统的特点,以积累情报,
建立对手的数据库。到战时,将集中起来实施信息战。在当今的作战环境中,离开了信
息还搞什么突击呢。1个特种兵团,3个营,每营一队100人,每个人必须是武艺出众的孤
胆英雄,可按照每个人的特长配置最有效的装备,每队可有200人作后勤支持。2个摩托
化步兵团拥有轻型坦克、装甲车,全部可以乘坐装甲运兵车,并配有机动防空导弹系统
。总之全师的总兵员在14000左右,有快速移动的能力、有令任何敌人丧胆的立体火力。

“你要的东西可真不少,胃口够大的。我和刘部长答应为你配齐就是了。不过要真正形
成战斗力,工作量可不小。东西我们可以满足你的要求,时间可不能多给你,半年后我
可要到你们师检查工作的。”王刚笑着说道。
郝志刚高兴极了,决心大干一场。
“你准备让谁当政委呢?还是叶明政吗。”看来王刚对他们的部队非常熟悉。
“不,叶政委是一把好手,都走了对李军长的压力可太大了。有他支撑,重建114师会顺
当得多。”
“我们军的损失反正是够大的了。大郝,你一定要好好干,我们军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李军长动情地说道。二双大手紧握了一下,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我在高等军事学院进修时,遇到了一个好对手叫徐学敏。同学们都戏称他‘信息战博
士’,原来是搞政工的,在班上当班长,组织能力很强。在学习中一下子迷上了电脑和
信息技术,那个钻研的劲头真让人吃惊。他一定能带好电子战团的那批博士和大学生们
。我想请他当政委。”
“哦,你的单子中的不少东西也是这位未来的政委开的吧。”刘部长笑道。
郝志刚点了点头。我军即将诞生一条陆上强龙。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上一页] [下一页]
版权 2001-2001 ? 铁血网站 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中号字体,IE5.0以上的版本浏览
 
--
              我连我自己都会笑,
              所以我很快乐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2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3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