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ing (abing), 信区: Green
标  题: 醒狮69(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27 11:48:03 2001) , 转信

马扎里沙里夫 援阿前线指挥部 7月19日 10:00 
这里是阿富汗的北方重镇,向北与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条良好的通道。产于希比尔甘地区的
天然气通过管道也是经这里送往前苏联的,当年最高年输送量达200亿立方米,以支付苏联
提供的“援助”。这也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在长达三十年的内战中马扎里沙里夫在塔利
班和北方联盟之间多次易手,遭受了严重破坏。自从4月24日阿共人民军解放了这座城市,
市面才恢复了生机。我军的“援助阿富汗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块战略要地。 

现在,阿富汗内战已到了转折点,战场态势是: 
巴基斯坦支持的塔利班势力占据着阿富汗东北部,包括喀布尔在内。伊朗军队及其支持的
“伊斯兰统一党”武装占领着西部的大片土地。而阿共的根据地为北部的兴都库什山区、
南方包括坎大哈的大片地区,中间还有一片根据地将它们连接起来。主要的南北通道是马
扎里沙里夫-拉勒-坎大哈。当前阿共解放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勤通道不能满足急速扩
大的解放区军民的需要,尤其是上千万难民的粮食和日用品压力极大。去年9月动工的明铁
盖――兰加尔公路终于在6月底通车,而5月与塔吉克签署协议喷赤河一带的土地回归我国
,7月份协议生效后,又有了几条较好的通道连接新疆和阿富汗,但这些险峻的山地公路仍
不能满足需求。于是我国从乌兹别克、土库曼等独联体国家购买了大批的粮食、肉奶制品
和日用品,通过乌兹别克到马扎里沙里夫的通道转运到各地,大大减轻了空运和中阿公路
的压力。 

马扎里沙里夫西面的希比尔甘地区的天然气田和管道系统在我国专家和工人的努力下部分
恢复了生产,天然气源源送入马扎里沙里夫的发电厂,该厂扩大了3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昼夜满负荷发电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市郊的机场已经扩建为巨大的空军基地,前指就设
在基地一角的地下深处。前指与兰州军区、总部都有多通道的宽带网络连接。 

李强是7月中受命出任新组建的“援助阿富汗军事指挥部”司令员的,王刚和刘部长向他讲
述了中央的战略部署。王刚指出,我国作为阿富汗的邻国却长期在阿富汗问题上没有什么
发言权。主要是无钱、无能力去影响那里的战局,但也与国家安全战略上不重视这块土地
有关。结果只能被动地接受塔利班训练的“东突独”恐怖份子对我新疆地区的骚扰。南疆
地区的动乱教育了我们,邻国的动乱必定会影响我国的大局。南疆的良田沃土、丰富的矿
产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对我国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我们搞的西部大开发不就
成了“中开发”、“小开发”了吗? 

前苏联挑起的阿富汗内战至今已三十余年,我们不能再置身其外了。阿共的崛起为我们提
供了机会,大幅提升的经济、军事实力更是我们行动的基础。美国人遏制我国的意图太露
骨了,竟然撮合势不两立的塔利班和伊朗联手打击阿共人民军。我们将针锋相对地支持人
民军打破这一国际围剿,绝对不是把伊朗赶走了事,那样的话也就不需要调你这员虎将出
山了。我们将通过这次行动再次砸碎美国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锁链。” 

说到这里王刚眼中神光炯炯,李强也是热血沸腾。 
“你也看到了,我们已全力拼搏了将近一年。我们不仅在军事上支持阿共的解放战争,还
帮助阿共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已有70多万我国移民进入了阿富汗,不但直接进行农牧
业、工商业、服务业的生产活动,而且在指导解放区人民提高生产水平。据农垦总局马兴
中他们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那里还有大发展的余地。这就是你们作战部队的坚强后盾,
也是就地后勤的基础。 

“你们的行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安全战略的展开。这是伊朗人给的机会,他们赤膊上阵直
接出兵阿富汗,人民军当然有权大反击,直接夺取伊朗的俾路支-锡斯坦地区,打开一条
出海通道。 ‘激流行动’ 是总参冷平治上校主持制订的,你要仔细斟酌,再根据你到前
线的观察和思考进行适当调整。要点是 

-在阿富汗西北角古勒兰-卡拉巴格一带布重兵威胁伊朗的重要产油区萨拉赫斯; 
-在西部拖住伊朗的大部队,并不断打击、消耗他们的人员、物资,但是绝对不能将他们
吓跑; 
-集中大部兵力歼灭塔利班武装,清除了巴基斯坦介入阿富汗内战的代理人。迫使他们表
态是直接出兵,还是缩手退出。 
-封锁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边界后,回师南下。向伊朗的俾路支-锡斯坦省推进,主要目
标是伊朗的恰赫巴哈尔港。 
-巴基斯坦如果直接出兵,那么同样由阿共人民军收复俾路支地区,否则将支持这一地区
的一百多万普什图尼族人的自治运动。 

如此一来,全盘皆活,将可以通过海路运送大量的物资,足以支持我国向阿富汗移民400万
。而且南疆也有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以现有的技术修建喀什-恰赫巴哈尔港的铁路并
非办不到的事。我军将能控制至关紧要的印度洋航路,非洲的矿产资源能源源运抵我国…
 
“总部给你们的时间不多,要求9月初达到目标-印度洋。” 

王刚的话在李强的内心搅起了惊涛骇浪,作为一名军人能为自己的祖国承担如此重任,那
正是梦寐以求的事啊。然而这名铁汉只是“噌”地起立,一个军礼,一句话:“保证完成
任务!” 

只是为了完成这一誓言,从那个时刻开始,李强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他在总部与冷
平治上校的项目组详细探讨了行动的各个环节,观看了电脑模拟演示,对“激流行动”计
划的思路了然于胸。冷平治他们也十分振奋,在以往的几十年中,总部的参谋人员策划了
多少精彩的行动计划呀,但是绝大多数只能尘封在保险柜内。幸运的话,还能给后人作作
参考,大多数是付之一炬。他们真是幸运了,将能看到自己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大兵团的作
战行动,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 

李强在总部完成了一切兵员、装备的调动手续后,立即与参谋部及冷平治他们几人奔赴阿
富汗前线。一到阿富汗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幸好有一个强大高效的班子在处理具体的事务
,迅速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司令部,指挥我军庞大的运输机群高负荷地运作,把兵员、装备
源源运抵各集结点。各后勤旅的车队更是全力以赴地把重型装备、弹药运往前线各处。工
程兵一点也不比前线的战士轻松,在雨季要保持山区公路、前线通道的畅通谈何容易,还
得冒雨兴建、改建规模宏大的纵深防御工事。东西两条战线都打得十分火爆。 

李强和冷平治他们听取了援阿顾问团雷辛木中将他们的报告,了解了阿富汗的政治、经济
、军事的大局。又在各战区之间穿梭飞行,有时还乘直升机深入前沿了解各战区的情况。
对阿富汗险峻的地形有了直观的感受。 

现在,再次与顾问团、参谋部人员审议了阿富汗内战的态势: 
阿共人民军建军、展开战斗仅十一个月,已经成了内战中最强大的力量,正可谓是突飞猛
进。今年4月中旬是个转折点,此前,阿共的根据地主要处于阿富汗的东北地区,总部设在
塔哈尔省首府塔卢坎,在西北部的赫拉特北面的白山(帕鲁帕米苏斯山)-班迪突厥斯坦
山的山区有一块长条形的根据地,在西南角的尼姆鲁兹省扎兰季市以西也有一小块根据地
。人民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扩展到1万2千人,其中有我军的3千人,融合得相当成功。有8千
多地方部队散布在这些根据地,他们以营为单位作战,还有2万5千游击队,分成大小不等
的队伍保卫自己的家乡。这种样式的层次形结构与我军在革命战争早期的形态有相似之处
,但实质上差别极大,首先,从各支游击队、地方部队的营到主力部队都有先进的通讯工
具与塔卢坎总部保持联系;其次,借助电动直升机、电动运输机可以机动部队、运送补给
物资。因此整个军事系统能协同动作,打击力量倍增。 

与塔利班、“伊斯兰统一党”及以往所有的阿富汗军阀不同的是,阿共是一个包含了阿富
汗各民族成员的全国性组织,他们扎根在各个地区,联系了最广泛的民众。而塔利班仅是
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族组成,北方联盟的主力伊斯兰促进会由阿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组
成,伊斯兰民族运动由乌兹别克族组成,“伊斯兰统一党”更是由哈扎拉族人(与伊朗人
是近亲)组成,他们根本无法完全控制阿富汗。王刚与阿共高层的本意是采取稳扎稳打的
办法层次式地推进根据地建设,培养大批经济、军事干部,在时机成熟时一举解放全国。
可是今年冬春季阿富汗中南部地区的特大旱灾把这一计划彻底打乱了。 

各地的情报汇总到塔卢坎总部,显示了一幅恐怖的图像:饱经战乱的塔利班和北方联盟统
治区的民众将面临大批死亡的前景,不少人涌进了根据地来避难,但地域太小容纳不了多
少人。伊朗和巴基斯坦可以出钱出力支持各派打内战,但严密封锁边境,阻止难民进入。
而且塔、伊两派武装还不断骚扰根据地,妄图闯入根据地抢掠。阿富汗人民处于危急之中
。 

4月9日阿共主席阿鲁纳率团赴京与中国高层紧急协商救灾大计。双方商定扩大人民军,消
灭地方军阀大幅度扩大解放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广大民众。总体部署: 
-人民军主力第1军扩充到1万4千人主攻南方,开辟广大的南方根据地 
-组建1万2千人的第2军,除了抽调部分地方部队外,核心是我第14集团军的3千官兵,挑
选他们的原则很有趣,一是体形有点像,二是学普什图语快。他们的任务是在北方地区扩
大根据地,以夹生的普什图语在塔吉克、乌兹别克人、哈扎拉族人的聚居地扫荡军阀,还
勉强能应付。 

-14军的另1千官兵、旅阿华人中的4千预备役军人和原来的人民军地方部队组建了80个地
方营,共4万多地方部队,组织联防保卫不断扩大的解放区。 
-阿共组织大批的工作组派驻新建的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发放我国援助的救灾物资,
组织当地人民生产自救。 

于是阿共人民军在雄伟的兴都库什山脉与阿富汗两大反动势力:北方联盟和塔利班展开了
一场生死决战。兴都库什山脉是亚洲中部高大山脉之一。大部分在阿富汗境内。由数条东
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东起帕米尔高原南缘,向西南经巴基斯坦延伸至阿富汗的赫拉
特市附近。长约1200多公里,宽约50~350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
米。山势雄伟,素有“阿富汗的脊梁”之称。最高峰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在
巴基斯坦境内)。 

兴都库什山脉东部高大雄伟,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雪线在4500~5000米之
间,发育着巨大的现代山地冰川。不少山峰超过6000米,山隘海拔3500~550
0米。西部逐渐降低,至赫拉特北面的白山(帕鲁帕米苏斯山脉)西部降低到800米。
原来我国与阿富汗的92公里边境线是在海拔5千米的无人区。今年5月我国与塔吉克签订的
边界条约极大地改善了这一情况,我国与阿富汗的边界线延长到498公里,而且有一条路况
好得多的公路通往阿富汗的东北方的伊什卡希姆市。 

人民军总部在阿鲁纳主席的主持下,在雷辛木的顾问团的支持下迅速对人民军进行了重组
,大批地方部队、游击队转入了主力军,苏迪亚仍任第1军军长,苏希利达的政委,阿卜杜
拉·乌哈尔任新组建的第2军军长,马鲁德任政委。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又吸收了大批新成员
,其中有大批的华人。纳吉卡登总书记则加紧组建工作组准备进入新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
。 

人民军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役就是解放马扎里沙里夫市,这里是北方联盟的“阿富汗政府”
的所在地,不过主要的力量还是拉多亚尼、马苏哈德领导的伊斯兰促进会(由阿第二大民
族塔吉克族组成)的领地,杜斯塔姆领导的伊斯兰民族运动(由乌兹别克族组成)和阿赫
兹·拉多领导的伊斯兰统一党(由哈扎拉族组成)也有些部队。守卫的兵力有9千多。北方
联盟的总兵力也就2万人,他们得到俄国或明或暗的支持,但内部在种族利益、派系利益的
驱使下根本无法拧成一股绳。 

第2军首战就是这样的硬仗,他们在马市的北方部署了伏击的兵力,然后就于4月21日凌晨
向马扎里沙里夫的匪军发起突击。经过1天的激战,匪徒们死伤惨重,阵营已经动摇。深夜
伊斯兰统一党的残余匪徒8百余众首先向西方的老巢逃窜,我军的歼侦-17发现了他们的行
踪,乌哈尔军长命令在他们的前途设伏,同时在北方故意制造一个“接合部”空隙。守城
主力伊斯兰促进会的4千多人,一见同伙有人开溜,自然也想逃往北方去“休整”。于是立
即从侦察到的“空隙”中向北夺路而逃,结果落入了联军的包围圈。而拉多亚尼、马苏哈
德等所谓“政府”的官员分乘2架米-24直升机企图趁乱逃出包围圈,被上空的二架歼-1
7发现立即飞扑而下以机炮和导弹将直升机摧毁,“阿富汗政府”要员悉数毙命。被甩在城
内的伊斯兰民族运动的1千多残余顿时成了无头苍蝇,最先被歼灭。 

凌晨4时,被包围在一片谷地中的伊斯兰促进会武装遭到了致命的空、地火力打击,武装直
升机的火箭弹、机炮很快就把他们的火炮打哑了。周边山头上的各型野战炮发射的都是杀
伤力巨大的空炸榴弹。侦察兵以微光夜视仪、热成象仪为武装直升机和炮兵指示目标,周
边的狙击手更是沉着地寻找目标。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当四周的电甲虫和BMD3伞兵战
车冲入包围圈时,炮火并不停息,只是全部换成了不能穿透它们装甲的榴霰弹。这些战车
在热成象仪的指引下摧毁敌军残存的战车,并以榴弹杀伤步兵。当步兵杀入战阵时炮火才
完全停息。黎明时分已经没有多少匪兵还能举手投降了。军部又调动各支突击分队,围歼
被阻截在山路上的统一党的残匪。这一战打得北方联盟土崩瓦解。第2军的4个旅,留下一
个旅帮助地方部队扫荡马苏哈德的残部。把这个北方联盟中最大的军阀基本消灭。5月下旬
就控制了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土库曼斯坦接壤的边境地区。 

王刚派遣年立青副总理作为主席特使与乌兹别克总统纳多耶斯基会商,年副总理指出我国
支持阿共人民军消灭各派军阀,平定内战,对周边国家也是有利的。我国将在乌兹别克等
独联体国家采购大批的人道主义救灾物资,借助乌兹别克的通道运送物资也有助于乌兹别
克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乌兹别克也受到阿富汗内战的影响,存在阿富汗难民涌入、反政府武装“乌兹别克
斯坦运动”的骚扰等问题,支持北方联盟也是个负担。现在既能消除这些问题,又能得到
实惠,也就同意了。只是要求阿共接收所有难民的遣返,并且只能运送民用物资。于是大
批物资借助这条便捷的通道运入阿富汗北方,再转运到各解放区。 

与塔吉克的谈判要简单得多,此时俄国不但把驻军撤走,还减少了援助。奥斯吉斯基总统
这时急需资金来恢复经济,双方一拍即合。阿共保证塔吉克的反政府武装-乌兹别克民兵
不能从阿富汗境内骚扰塔吉克;我国保证在塔吉克采购大批援阿物资。塔吉克则允许我军
借道运送物资。如此一来,极大地缓解了在阿富汗行动的部队的后勤压力。 

当时第2军的另3个旅直接沿兴都库什山脉向西追杀过去,拉多的匪军溃不成军。不断被快
速推进的机动分队围歼。最后仅剩3千多人在伊朗边境的祖勒菲卡尔、科赫桑一带苟延残喘
。到5月下旬已经基本荡平了北方联盟的武装,初步建立了北部沿兴都库什山脉的根据地。
直达阿富汗西北端的卡拉巴格和勒兰。并越过白山山脉于6月2日解放了塔利班手中的西部
重镇赫拉特。 

而第1军的任务则要艰巨得多。他们4月22日从马扎里沙里夫东南方的艾巴克南下,连克鲁
伊、赛甘、巴米扬、拉勒、塔加卜,切断了塔利班总部与西部匪军的联系。然后以第1旅的
3个营向西扫荡西部的残余塔利班武装,主力则继续全力南下。 

塔利班遭此猛击,本来已经慌乱不堪,可是此时又发生了内乱。原来巴基斯坦在美国的撮
合下5月初已经商定与伊朗联手夹击,但是美国和伊朗都要求干掉乌玛尔这个疯子,换上塔
利班的宗教事务部长哈贝特尔。巴军方原以为这是易如反掌的事,谁知5月12日的行动失败
了,乌玛尔奇迹般地逃脱了巴特种兵小组的刺杀,反而命令死党干掉了一批哈贝特尔的死
党,并宣布撤销他的职务。巴军方当然不甘心失败,4天后由白沙瓦军区司令阿恰奇中将亲
自指挥一支突击队,在卧底特工的帮助下,终于干掉了乌玛尔,还同时炸死了他的7个干将
。巴军在塔利班中的势力太强了,乌玛尔是无法对抗的。但还是有1千多乌玛尔的死党逃入
了山区,伺机为他报仇。 

哈贝特尔在巴军的扶持下成了塔利班首领,立即修改了教义,妇女不必戴面纱了,男人也
不强制留大胡子,还开放了电影院、电视台,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更是放松…。只是转变太
快,又引起了内乱,反而加强了乌玛尔死党的势力。于是两派打生打死,塔利班统治区顿
时陷入了苦难的深渊,遭旱灾、战乱双重打击的民众无不企盼人民军早日来解救。所以人
民军的大军一到如同秋风扫落叶所向披靡。为了杜绝后患,人民军在战斗中都是先把匪军
严密包围,设置多道封锁伏击线予以全歼。打击火力之猛足以令极少数漏网的匪军终身难
忘,再也不敢与人民军为敌了。 

南方的坎大哈地区原是塔利班发迹之地,实际上民众所受的苦难也最深。这里自然有重兵
把守,不过塔利班武装总共也就3万5千之众,还散布在阿富汗的大片地域,在坎大哈也就
1万2千余官兵。守将以为靠当地部落的支持一定能击败来犯的敌军。可是第1军一路南下不
但消灭了匪徒,而且后面有庞大的工作队,把各部落、村寨组织起来后,发放粮食、衣被
,并提供种子、优良的种羊,指导民众恢复生产。此类事情和消息比枪炮的威力还大,在
生命都难以为续的情况下,谁还会去为塔利班卖命呢?即使塔利班的基层士兵在无东西可
抢的情况下,生活也很苦,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呢。所以坎大哈的攻防战仅进行了三天,
就被人民军于6月7日解放了。 

6月8日阿共宣布在坎大哈成立阿富汗人民政府,坎大哈为临时首都。由阿共主席阿鲁纳出
任政府主席,苏迪亚任国防部长,德亚希任外交部长,…。第1军军长则由参谋长马扎伊夫
接任。并颁布了临时宪法,要点是: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信仰各种宗教的自由,也
有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不得干预世俗的政治、教育等事务;阿共是领导阿富汗各族人民革
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人民军受阿共的领导是人民子弟兵…。对外将与尊重阿富汗独立、
能与阿富汗平等相处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阿富汗的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当天就宣布承认阿富汗人民政府,并建立了外
交关系,雷辛木中将退役后出任大使。第二天老挝、朝鲜、柬埔寨宣布承认阿人民政府,
第三天缅甸也与之建交,塔吉克斯坦也于同一天承认阿人民政府还是引起了国际上的轰动
。那是我国下了极大的功夫才达成的结果,我国承诺采购大量的物资、并大力组织国民前
往塔吉克旅游。由于原北方联盟的“阿富汗政府”已被歼灭殆尽,塔利班政权从来就没有
为国际社会承认过。我国联合各友好国家支持阿富汗人民政府取代原“阿富汗政府”获得
联合国的席位。不少国家其后纷纷承认阿富汗人民政府。 

再说塔利班起先还想调动喀布尔周边的兵力去收复坎大哈,可是6月15日人民军从北面、西
面和南面向喀布尔发起了猛攻,并且由实力最强的第1旅切断了喀布尔东面与贾拉拉巴德的
通道,实施顽强的阻击。连续3天的打击,摧毁了塔利班仅剩的斗志,9千多守军仅有2千5
百多人向东逃到了贾拉拉巴德。这是阿共的又一重大胜利,久经战乱的阿富汗人民看到了
和平与统一的希望。大批中国的粮食和其他援助物资源源运到各地,这比什么宣传都有效
,民众都感受到只有中国是真心帮助他们的。我国大批移民进入各地,他们组织严密、工
作高效,帮助阿富汗人民着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并与他们共同组织起来保卫家园。真
是患难见真情啊。所以后来5百多万华人完全融入了阿富汗的多民族社会,在世界史上留下
了绚丽的一页。 

然而阿鲁纳、雷辛木与人民军总部分析形势后认为喀布尔的地形易攻难守,而且快速建立
的人民政权还不稳固。如果巴基斯坦直接出兵,守卫喀布尔的代价太大。于是决定暂避锋
芒,政府机构仍设在坎大哈。请来我国特种兵部队的专家,利用喀布尔戒严的时机,在市
区设立了不少隐秘的据点,在总统府、电讯局、电视台、市政府、北部的机场等战略要地
设置了一系列的秘密通道和窃听器。在北部山区修建了一系列的坑道、洞库、防空导弹阵
地,构成了一个纵深的防御体系,今后也可以作为首都的防御系统。 

到了7月上旬,形势突变。巴军方已经重组了塔利班武装,建立了第1军,共3个师2万2千多
人,尽管军长、师长是普什图人,可是拥有实权的参谋长、参谋人员都是乌尔都人,整整
掺入了1个师的巴步兵师。这次美国人通过巴军方化了大本钱,大大加强了部队的炮兵和防
空火力,装备了一批美军研制的微型相控阵雷达与双管30毫米近防炮以对付我军的电动直
升机。因为20毫米速射炮难以穿透我军武装直升机的装甲。新型“毒刺”导弹、超轻型火
炮、无声迫击炮、突击冲锋枪、各型轻型战车,还有GPS卫星定位仪、新型通讯器材…,源
源送到塔利班武装的手中。不用担心塔利班的人不会用这些玩意儿,因为其中用三分之一
是巴军的所谓“退役”人员。当然沙特和阿联酋都提供了大笔援助。美国人和巴基斯坦认
为当年对付前苏联的那套办法一定能奏效。 

第1军部署在贾拉拉巴德一线。在白沙瓦以西的边境地区巴军部署了精锐的第7步兵师作为
威慑力量。另外成立的第2军是虚张声势的,有3个旅,1万3千人,掺入的仅是巴军预备役军
人2千多人,但有3千多巴基斯坦的宗教极端份子加入其中。他们部署在坎大哈西南的边境
城市斯平布尔达克一带,作出进攻坎大哈的姿态,在巴基斯坦一侧巴军更是部署了第1装甲
师和第5步兵师作为威慑。从阿巴边界到坎大哈公路距离才1百多公里,坦克高速行进的话
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7月9日这2支塔利班武装同时发起了进攻。向坎大哈进攻的第2军第1天连连突破了地雷阵、
阻击线,以牺牲1千多人的代价推进了25公里,还算顺利。可是第2天中午时分,在离边境
35公里的一处峡谷地带遭受了人民军主力部队的阻击。这里的山地不算险峻,但是在守军
的坑道工事、远程火炮的打击下,连续2天的强攻也未能夺取峡谷两边的山头阵地。在阵地
前塔利班已经丢下了1千多具尸体,绝大多数是被守军的远程火炮的空炸榴弹击毙的。坎大
哈的军民进行的大规模动员,其实都是做给国际舆论看的,显示临时首都人民保卫胜利果
实的决心。塔利班知道没有巴基斯坦正规军的支持是难以突破人民军防线的,好在这里也
不是主战场。第2军就与人民军胶着在这里。 

他们试图绕道,以及开辟新据点的企图都失败了。这里附近的每个村寨和小山镇都是堡垒
,布设了地雷阵、街垒和通往外面的交通壕。塔利班派少量的兵的话根本就攻不动,如果
出动大军,村镇的居民就撤走,都是坚壁清野。一到夜间那些散出去的小队就会失踪。大
军的每升油料、补给品,可都是从巴基斯坦弄来的。他们等待“上面”的决定:巴第1装甲
师和第5步兵师何时参与作战? 

不过中路大军的收获比他们大得多。第1军连续3天的猛攻,以惨重的代价突破了三道防线
逼近了喀布尔。不过这里是必保的方向,所以伤亡的4千多官兵迅速得到了补充。7月13日
塔利班向喀布尔发起了猛攻,可是这次却出奇的顺利,到傍晚时分塔利班的战车冲入了空
无一人的市区。这一下塔利班的头目与他们的主子都懵了,他们想不到市民如此与他们决
绝。 

哈贝特尔自然要大吹大擂一番,拉起了一个班子,于7月14日宣布成立阿富汗政府。这次宣
布的政纲可都是经过美国人审定的,美国人自己先不忙于承认,除了巴基斯坦、沙特、阿
联酋这“老三家”外,总算有菲律宾、马来西亚、科威特,第2天居然有英国加入了承认的
行列。可惜英国也没有号召力,暂时没有人肯跟进了。最大的问题是城里没有什么居民了
,连老人、孩子算上也不过5万人。于是塔利班让原来在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的人前来喀布尔
,城内的秩序顿时大乱起来。他们的食品还得从巴基斯坦运来,否则更要出乱子了。 

再说伊朗方面,“伊斯兰统一党”武装基本被消灭后,德黑兰方面大肆叫嚣,“哈扎拉族
在阿富汗受到了迫害”、“穆斯林在阿富汗将被共产党灭绝”,“必须发动圣战解救阿富
汗的伊斯兰”…。当然他们并不只是叫叫而已,从6月上旬开始重新武装统一党的武装,他
们也不再挂“北方联盟”的牌子,干脆称为“圣教军”。此时伊朗把阿赫兹·拉多架空为
“精神领袖”,由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图哈兹·鲁甘出任圣教军总司令。居然一下子建立了
1个军、2个师号称3万人,哪里有那么多哈扎拉族能来“参军”啊,实际上里面不但有伊朗
的正规军,而且有大批的“革命卫队”的人加入其中。 

伊朗还调集了35亿美元从俄国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让波诺马廖夫总统大大地发了一笔。此
时美国也宣布放松对伊朗制裁,帮助修复和升级了一批老的装备。一时圣教军士气大振,
不过在白山的北部他们始终打不开局面,伊朗方面也觉得要从白山和班迪突厥斯坦山区的
北部反攻马扎里沙里夫,难度太大。于是大军借道伊朗在赫拉特以西地区结集,准备攻占
阿富汗西部重镇赫拉特。 

7月5日统一党的圣教军在总司令鲁甘的率领下,从边境的科赫桑向阿共人民军发动了进攻
,他们宣称将消灭阿共,与塔利班建立联合政府。可是他们的攻势遭到了重重阻截,当地
的民众刚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吃了几天的饱饭,竟然又遭到了匪徒的骚扰,无不义愤填膺
。这里的民众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首先把公路两旁大片区域的老弱妇孺迁移到远处的山
区,留下的青壮年组成民兵联防队协助主力部队阻击敌军。每天夜里圣教军都会受到Q-6
和武装直升机的打击,更要命的是他们只能占领公路两旁的一些地域,根本也不敢深入到
远处建立统治区。那些逃到伊朗或边境的难民也不是那么可靠的,弄到圣教军只得部署一
半以上的兵力来保卫后勤通道。 

直到7月13日伊统党的圣教军也未能攻占赫拉特,而塔利班已经攻占了喀布尔。德黑兰方面
急了,再拖下去他们连“汤”也喝不到了。不过也不能责怪圣教军不努力,这一周来死伤
已近9千。“革命卫队”的神职人员也报告敌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中国投入的攻击机和电动
直升机杀伤力巨大,单靠圣教军是没有可能取得重大进展的。 

于是7月14日7:00十万伊朗大军越过伊-阿边界源源开进阿富汗,在伊朗电视台的画面上
,天上是战机轰鸣,地面是战车隆隆推进,煞是壮观,伊朗赤膊上阵了。德黑兰发表声明
,鉴于中国出动大军支持阿共在阿富汗全境推行灭绝伊斯兰的恐怖政策,伊朗不得不派遣
志愿军支援阿富汗穆斯林的抗暴斗争…。伊朗的精神领袖哈鲁纳伊更是“庄严”宣告,不
把共产主义“恶魔”清除出阿富汗,伊朗决不收兵。这一蛮横的入侵理所当然地遭到阿富
汗人民和主持正义的国际舆论的谴责。 

当天9:00阿富汗人民政府发表声明,严厉谴责伊朗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指出阿富汗人民有
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号召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抗击伊朗的入侵
,并庄严宣告伊朗挑起的侵略战争,已经消除了两国的国界,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也
将不受国界的限制。呼吁国际社会的支持。不过大多数国际舆论并未重视阿共的宣告。 

我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谴责伊朗的入侵,表示我国坚决地、无保留地支持阿富汗人民的反
侵略战争。 

阿富汗人民的解放战争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李强他们到达时的阿富汗形势。
不过在这些外界看来轰轰烈烈的场面的背后,还有更加重要的变化,在李强这样的行家看
来那才是有实质意义。李强和冷平治他们是7月18日到达阿富汗西南角的恰哈尔布尔贾克基
地的,这是块荒漠中的绿洲,不过也被塔利班破坏得很厉害了。这里虽然离开印度洋不远
,但是水汽受到南边山地和萨尔哈德高原的阻挡,雨量并不多。人类的过度开发更是加速
了荒漠化的进程。阿共是去年12月就与我军的一支先遣部队从扎兰季基地出击,消灭了这
里的塔利班后建立了一块根据地。塔利班并没有力量到这里来与人民军决战,来骚扰了几
次损失了不少人马后也就罢手了。 

阿共的工作组展开了活动,成立了人民政府,组织民众进行节水型农牧业的开发。不过实
际上的主力军还是进入这里的3万多我国移民和3千多工程兵,他们很快修建了一个简易机
场。塔利班和北方联盟都没有能力阻挡我军运输机群的飞行,那些破旧的雷达和战机也就
是摆摆样子而已。我军此时的战略空运力量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这也是我军敢于在阿富
汗展开决战的基石。我军已经拥有10架载重量150-175吨的安-124“鲁斯兰”,40架载重
量46吨的运-14(电动伊尔-76),100架载重量22-25吨的运-8M,关键是这些电动运输
机的出动率高、使用费很低,极大增强了远程空运能力。 

从卫星上看下来,这里大规模地引赫尔曼德河水以管道输送,进行滴灌和喷灌,不但河滩
地铺上了绿色,而且山岗和陡坡也植上了灌木和攀藤植物。不过美国人的侦察卫星和超高
空侦察机的探地雷达却发现有很多的地下通道,都深达6-8米呢!自然连接着大量的洞库
和坑道。不过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是,地道太多了,根本搞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中国
工兵难道会在地下深处挖那么多假目标,代价可是太大了。 

美军在菲律宾吃我军假目标的苦头太大了。在当今的侦察条件下要严密地隐蔽目标相当地
困难,我军在上世纪末就投入巨大的力量建立了伪装部队,他们除了搞隐蔽工程,主要精
力还是制造假目标。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都以大量的假目标迷惑了美军和北约部队,消耗了
他们大量的导弹、炸弹保护了真目标。我军的“微波炉雷达”、各式“指挥部”让印军也
吃了不少苦头。我军比起伊拉克、南斯拉夫“搞假”条件好多了,可以用自己的侦察卫星
和高空侦察机以各种热成象仪、探地雷达、侧视雷达、多光谱摄影机等仪器进行检验,查
出破绽就可以改进。实际上伪装部队“做”一条有8米厚覆土,甚至有3米厚钢筋混凝土的
地道,并不费事。他们发明了一种泡沫复合材料能模拟土层和混凝土强烈吸收雷达波,只
要以这种材料做一个拱圈支在地上就行了,当然要注意进度别过份的快。 

美军的情报系统现在不是发愁信息太少,而是无法处理这么多的“目标”。当然如果能派
遣特种兵到当地察看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可是美军敢来同我军的特种兵较量吗?于是又
回到了面对面搏杀的场面,这可不是掌握了“高技术”的美国兵的强项。 

我56集团军和第6陆战师的先遣部队已经开赴这里,在人民军的帮助下展开侦察活动,并修
建突击基地。庞大的基地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物资和重型武器,1架“鲁斯兰”一次就可以运
送2辆重型坦克或3辆红旗-17防空导弹车。而周围的农牧场、市镇里的工商企业已经安置
了3万我国移民,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春天时周边有8万多灾民进入了这一地区,在阿共
的组织下,他们被吸收到各个生产单位工作了,这里越来越繁华。 

在恰哈尔布尔贾克的西南100公里处的拉巴提贾利市是阿富汗最西南角市镇,如同一把尖锥
插入伊朗,南距伊朗锡斯坦-俾路支省首府扎黑丹仅50多公里。它的东南边是巴基斯坦。
它的四周是荒漠,只有很少的淡水井。大多数打出来的井水都是苦咸水,所以以往人口很
少。不过现在却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城市,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秘密基地。之所以能供养
那么多人员以及农牧场用水,全赖新型的海水淡化机。那些苦咸水实际上是比海水盐分少
得多的咸水,淡化时耗能更低。傍晚李强他们就到了这里,这里还是联系伊朗和巴基斯坦
的普什图族自治组织的基地。 

李强在这里会见了伊朗的“普什图独立联盟”主席阿卜杜德尔和巴基斯坦“普什图自治同
盟”会长穆拉瓦基尔率领的代表团。俾路支地区包括了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省的南部和
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主要居民为普什图族。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就掀起了争取
民族独立和自治的运动,当时的阿富汗王国政府也呼吁巴、伊政府尊重普什图族的自治权
力,甚至发起了建立“巴克同尼斯坦”独立国家的运动。后来,由于阿富汗陷入了长期内
战,俾路支地区的普什图族人又陷入了苦难之中,但是他们反歧视、反压迫的斗争火焰始
终没有熄灭。 

去年阿共重新高举起反内战、反外国干涉的武装斗争大旗后,由南方不少部族长老的牵线
,各个普什图自治运动的组织得到了阿共的支持。他们不但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而且得
到了大量的武器、物资和财力上的支持。这二个组织是由阿共领导的,由于他们拥有大量
的资金、武器和充足的弹药供应,尤其是今年的重大灾情,他们援救了各地的部族和村镇
,所以当地大多数的普什图族民众都团结在他们周围。 

李强代表王刚主席支持他们抗击民族歧视,争取民族平等的斗争。会谈中商定了行动的方
案,主要是立即加快伊朗的萨尔哈德高原,巴基斯坦沿海的莫克兰海岸山脉和中莫克兰岭
一带根据地的建设。在伊朗的180万普什图人中将建设一支1万5千人的主力部队,6万人的
武装民兵。“普什图独立联盟”将与各区协商尽快接收5万我国的移民,以加快当地的经济
发展。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也将建立自治运动的武装。 

今天的指挥部会议决定按照“激流行动”计划,立即加速部署各支部队,为8月底、9月初
展开总攻击作好准备。我军投入的兵力是惊人的,充分体现王刚的一贯思想,对于战略的
主攻方向必须以最大的投入来保证胜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6.2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9.9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