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答辩通过,不错), 信区: Green
标  题: 醒狮608-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8 15:52:35 2003)

608-1 血战西太平洋之三-1 本章长:26335字节
发表时间:2003-7-4 12:01:00 最后修改时间:2003-7-4 12:01:00  
    
    . 第六章 中华一统
    
    . 第8节 血战西太平洋之三-1
    
    一般来说,现代战争最先交战的除了特种兵之间的隐蔽作战外,总是由空军来进行的
。即使是特种兵的交战往往也要空军的支持,例如特种兵的投送、撤离、火力支持等。空
战基本上还会覆盖整个战争的进程。美军以为研制了一些先进的战机,又接连在对格林纳
达、巴拿马、利比亚、伊拉克、南联盟这些弹丸小国的空战中大获全胜,就成了空中霸主
。甚至狂妄地认为美空军已经找不到对手,对中国空军的评价大致上与朝鲜战争初期也差
不多,认为是一支原始的空军。对距离上的差别也不认为有问题,因为美军的战机有全球
部署,空中加油机又让它们能不受距离的限制。
    
    对于前不久史古里格中队的失利,飞行员和梅里斯中将都认为是“敌人太狡猾”的缘
故。这次凭借海空军联手的优势,中国人将没有机会了。
    
    福建前指 3月21日3:30
    
    直接指挥这场台海战役的前线指挥部机构相当紧凑,刁明光上将任司令员兼政委,空
军参谋长古天力中将、海军副司令员夏志雄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任世雄、总装备部副部
长牛天星为副司令,副总参谋长金施平中将为参谋长。前指下设三个军种指挥部:空军指
挥所,由古天力任指挥;海军指挥所,由夏志雄任指挥、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唐伟民少将为
副指挥;登陆作战指挥所,由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薛宝康中将任司令,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关
德峰少将任政委,我军的海军陆战队还没有统一的指挥机关,关少将负责陆战队的培训、
组织等工作;信息战指挥部,由总参电子战室的许士虎少将任指挥。
    
    空军指挥部,不仅指挥掌握海峡上空的制空权,还要调度各型运输机完成空运任务;
海军指挥部不仅要指挥护航舰队控制海峡南部为登陆舰队护航,还要组织登陆舰队的运作
。登陆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登陆台岛的部队控制登陆场,并展开歼灭台独系部队的作战。
这些指挥部与55年前的1955年1月指挥解放一江山岛的“浙东前线指挥部”的组成有点相似
,那可是我军第一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也是张爱萍上将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那一仗打
得很漂亮,也很艰苦。
    
    信息战部则是全新的军种指挥部了,这也体现了我军的进步,他们的任务完全符合信
息战的狭义的定义: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运用军事欺骗、作战保密、心理战、电子战和
对敌方信息系统的实体摧毁,阻断敌方的信息流,并制造虚假的信息,影响和削弱敌指挥
控制能力;同时,确保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免遭敌人类似的破坏。他们也许是开战最早的
部门,他们策划的新型电子欺骗手法堪称一绝:现在尽管有光纤、有线通讯系统的支持,
但那些流动的部队仍离不开无线电通讯,包括卫星通讯。而无线通讯难以避免地被敌军侦
察到,密码可以保护传输信息的内容。但不能让敌方不知道“进行了通讯”这一事实。某
一地区通讯量的突然增加,就可以让敌方警觉有重要事件发生。
    
    我军信息战部门研制了一套系统,各个通讯节点始终在满负荷的工作,没有有效通讯
时,就发送无意义的电文。而且在各处部署了大量的伪装通讯点,其中有不少是在移动的
,它们也在不断发送无意义信息。整个系统的关键是一旦频谱资源主控计算机接到有效通
讯的要求,立即指令一些伪装通讯点停止工作。如此一来美、日、台的电子侦察部门的专
家门、电子侦察机,以及他们使用的计算机就得满负荷地工作,得努力地找出其中只占1%
的有效通讯。专家的精力是有限的,计算机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那些无意义电文也是加密
的。至少他们就没有察觉台海战役开始时福建前指的通讯流量有什么变化。
    
    在开战初期指挥部的工作十分繁忙,尽管有几十个预案,但没有一个与实际情况完全
吻合的。指挥官必须据此调整部署,参谋人员则制订新的运作方案,向各参战部队发出指
令。刚才他们漂亮地完成了一次突击抢运任务,增强了登岛先遣部队的实力。其运送的兵
力构成和装备体现了解放军陆军部队的重大进步。此前经运-6机群一波隐蔽的空运,台岛
上已有第1、第2高原山地师、第1陆战师的先遣队和一批特种部队,总共1万人;第2陆航集
团军的第4陆航师部分主力也已飞渡,有2500多人。他们控制的地域却很大,包括南部的恒
春半岛和台东直至花莲的台岛东部通道。相对台独系的包括17-19个联兵旅的近20万兵力
和十多万民防军显得十分单薄。但这次抢运的却几乎都是第1、第4、第7、第8后勤旅的先
遣部队和少量的38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及海、空军部队。
    
    解放军陆军这些年来的变化极大,很多人只看到表面上的进步,比如陆航集团军的组
建标志我军低空火力的突飞猛进,电动主战坦克的大量装备增强了地面突击力量,特种兵
的神奇业绩更是令世人属目。其实更深层次的进步是联合后勤体制的确立。没有现代化的
后勤支持,那些闪亮的装备根本就无从发挥作用。尽管电动武器极大地简化了后勤保障,
但那些直升机绝对不是一副旋翼加上几个导弹发射架,坦克也不是两条履带加1门炮。它们
都是电脑、传感器、光电设备、液压、电传、GPS…高技术产品的有机组合,没有有力的维
修、保养体制,它们就动不了。为它们供电、供油、供应弹药也非易事,油料和弹药的种
类不胜繁多,而且必须均衡地供应,否则也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以美军为例,他们
的后勤人员的总数早就超过了一线的作战部队。我军不久也将如此,不能完成这一转化,
就绝对无法推行中央制订的我国全球安全战略。
    
    这4个后勤旅的任务十分繁重,首先是接管先遣部队已经夺取的台军的11个洞库群和恒
春、南湾、台东、花莲-佳山基地的庞大仓库的管理。这些物资可以极大地缓解我军的运
输压力,尤其是重炮、坦克、战车等重型武器。如何运用好这个资源是很复杂的工作。台
军的武器系统与我军的差别很大,如何进行快速的改制以提高运用的效率也需要很好的谋
划。这些仓库还可以用来转运我军的物资,因为我军已经推行联合后勤体制,他们将为进
驻台岛的陆海空军部队提供后勤保障。更绝的是一些带空调的仓库将被改装为野战医院。
前指对前线伤员的快速救治极为重视,那是保持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国民党系的台军已经
答应在高雄划出2个医院给我军使用,我军先遣队已经接管了恒春、南湾、台东、花莲基地
的医院,还将征用台东市和花莲市的一些民用医院。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有一批被服厂工作人员已经到达了这些仓库,那些台军的作
战服都将被改制为我军的,其实有的只要换上我军的肩章和领章就可以了,那些被子、野
营装具上的台军标记也将被“八一”标志覆盖。我军后勤官的勤俭本质似乎至今未变。实
际上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服的损耗是相当大的,现代的军用被服可不是染上军绿色的普通服
装,要求耐磨、阻燃、透气、保温,甚至有防红外辐射的功能。织物的后处理工序也是相
当复杂的。
    
    突击抢运的装备,并非人们想象的都是主战坦克。这次仅运去38军114机步师的4辆08
式主战坦克算是压阵的,其余的重型武器除了红旗-9、红旗-15、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
、预警雷达、“冷眼II”被动雷达系统等防空系统外,主要就是一批由59式坦克改装的“
铁驼”重型步兵战车,它们的厚重装甲可以让步兵随同坦克推进到更接近前线的突击地域
,其30毫米机炮也可以为突击的步兵提供强劲的火力支持。“铁驼”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
就是从火线及时撤运伤员,在前二年的中南半岛、阿富汗和伊朗的战争中,它们及时从火
线撤回伤员,使伤员得到最及时的救治,大大减少了官兵的阵亡。
    
    刁明光司令他们抓住时机喝茶休息一阵,也算是非正式地碰了一下情况。开局比较顺
利,大家比较轻松。
    
    “李参谋,你让许指挥也来休息一下。”刁司令员招呼了一下。
    
    “刁司令员,有什么事吗?”许士虎少将问道。
    
    他今年45岁,在这群将军中算是年青的。尽管眼睛熬得红红的,还很兴奋,显然是惯
于熬夜的主。他不仅挂着教授的头衔,而且被一个电脑公司招聘去主持了好几个项目的研
制。进入部队后又率领一批年青干将连连攻关,在信息战领域是位领军人物。
    
    “坐下喝杯茶,别搞得太紧张了。”
    
    “紧张倒不紧张,就是太兴奋了。我们已经把台军衡指的那条重要线路旁接过来了,
能掌握台独份子的不少重要信息。”
    
    本来在衡指电讯部的地下党员林森云把衡指的一处通讯线路旁接到罗天成依靠联勤司
令陈福斌的关系搞到的一个台军终端接口上。后来第1山地师夺取了548洞库后,这条线路
又接入了洞库的终端接口,然后再转发给前指的接收机,不久从南湾港到北吕宋的阿帕里
的海底光缆也连通了。昨天夜里就在亚米岛外巡逻的菲共人民军一艘巡逻艇实际上是可以
敷设轻便海底光缆的施工船,当隐蔽结集在巴士海峡的我军直升机群突击南湾港时,它也
全速向那里进发,一面往海底放光缆。这种光缆虽然不耐用,但敷设容易,能应急使用。
于是这条线路再利用台军内部的线路接到南湾,再经阿帕里-东沙岛-海南岛就接入我军
的通讯网络了。
    
    “司令员,许少将他们真是立了大功了。那11个台军洞库的电脑都已经与我们的战术
系统接好,那些资源真正为我们掌握了。”任世雄十分感慨。
    
    “现在我们的压力大了,38军、山地师和陆战师,都在催我们加速运送兵员,他们保
证能运用台军的那些库存武器。现在南部登陆舰队中的快速舰群已经开始突击,但最早也
要上午8时许才能抵达南湾港,而机帆船队则要11时许才能到达。古参谋长,你们如果有把
握拦截美军战机的话,就可以再搞一次大规模空运了?”薛宝康中将趁机向古天力施加压
力了。
    
    这也是实情,那些搭载重型装备的登陆舰艇即使换装了电动推进系统,速度也只能提
升到20-22节,从广州北部的集结海域直奔南湾也有220多海里。而庞大的机帆船队即使是
轻装,又有侧风的助推速度也只有18节左右。而大型运输机只要20分钟左右就能越过海峡
,它们只运送轻装战士的话,一次可以送去近万名官兵呢。那些运-6的速度太慢,运量也
小,尽管比较隐蔽,也能分散风险,似乎难以满足需要。运输直升机也有这个问题。
    
    许少将的话似乎加重了压力:“李佑民他们有特殊的信息渠道,根据情报民防军正在
迅速扩充。经过初步的混乱,他们在北部的动员体制也开始发挥作用了,台独总部将把1个
联战旅裂变为2个旅。我军的先遣部队马上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现在真是一刻千金啊,刁司令员知道,登岛的特种兵和山地师部队在地下党和信息战
勇士的情报支持下又锁定了一批台独系控制的洞库群,并对花莲北部的苏澳也正准备下手
呢。不过前提是有后续部队的支持,否则危险性太大。
    
    刁司令员问道:“下一波运-6什么时候能再次抵达台岛?”
    
    那确是一支不容轻视的空运力量,经过进一步动员机群扩大到了近400架,一次可以隐
蔽地运送近万名轻装备的官兵呢?
    
    古天力回答道:“它们是从3时许开始陆续返航的,要5时许才能再次抵达台岛的各洞
库和基地。那些 ‘鲁斯兰’ 、运-14和运-8由于转运缴获的 ‘天马’ 导弹、‘霍克’
 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台军库存的M46、M50鱼雷和声纳浮标等,也是3时许返航的,它们最快
可在4时前抵达高雄、恒春、台东和花莲机场。”
    
    他看了一眼牛天星打趣道:“牛副部长这一下可发了,免费引进了那么多先进装备。

    
    那些装备在对抗美军的作战中是用不上的,自然要及早运回来研究。
    
    “对这一点,我是要谢谢你,不过你们给我们的位子也太少了。我们那些专家、技师
在台湾都忙得四脚朝天了。你能不能把我们的人多送些过去啊。”
    
    刁司令员说道:“我们不能一点险也不冒。就出动12架运-14、40架运-8抢运一轮吧
,航线分散些。那些搭载防空导弹的021型快艇也可以出一把力了。”
    
    021型导弹快艇是引进前苏联的黄蜂级大型导弹快艇,排水量210吨。原来装备“冥河
”式反舰导弹(我国仿制为“上游”式)4枚;最大航速38节。前些年把状态尚好的50多艘
作了重大改装,除了改用电动推进系统,把最大航速提高到48节,改装相控阵雷达外,最
主要的是改装了多用途导弹发射架。可搭载多款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和防空导弹。并安装
了数据链系统,有8艘安装了指挥设备和无人驾驶直升机,作为指挥艇。它们既可以根据无
人机的指示实施超视距反舰作战,也可以实施集群协同防空作战。
    
    “从厦门基地出击的4个集群24艘已经推进到澎湖以南50公里处,其中的2个集群将继
续向南湾方向推进,1个小时后就可抵达南湾以西50公里处实施防空警戒。对低空飞行的运
输机群可以提供有力的防空保障。”夏志雄汇报道。
    
    大规模运用导弹快艇进行防空作战可能还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
    
    指挥部又重新呈现忙碌的气氛。刁司令员刚要离座起身,见年副总理走了过来,于是
两人又坐了下来。
    
    “法国和以色列那头搞定了吗?”刁司令员问道。
    
    台军自己没有高精度侦察卫星,于是从以色列和法国那里购买卫星照片,他们耗资数
千万美元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可以得到大陆大片地区的实时高精度照片。我军决定不对台
岛实施导弹攻击后,这就成了一大威胁。
    
    年副总理笑了笑说道:“我军的反卫星武器震慑了他们,法国人的侦察卫星不那么多
,不愿冒被我军破坏的风险。以色列人更是精明,他们不会把宝押到台独份子身上。他们
都宣称这些资源卫星出现了故障,无法向台湾的客户发送照片。”
    
    他喝了口茶,问道:“司令部迁到台湾的哪里定了吗?”
    
    “我认为还是与国民党的指挥部保持一段距离的好,恒春空军基地的条件不错,与高
雄基地有数据光缆。而且那里肯定是抗击美军干涉的第一线,除非他们敢派陆战队登台,
我看是借个胆子给他们也不敢。恒春半岛的控制也相对容易些。”
    
    看来我军的指挥官还是保持了指挥靠前的作风。
    
    “那好,让秦副省长多带些武警部队过去,他们熟悉当地的语言。我认为总部的战略
意图很清楚,台湾今后是我们面向太平洋的重要基地,这次必须彻底铲除分裂势力。对敢
于对抗的台独系部队和民防军要坚决歼灭不留后患,武警在地方上的动作也要果断,那些
民独党和台联的头目和骨干抓捕后立即就地正法,查抄家产,家属迁到西北的开发区。一
般成员抓捕后立即押解到陕西省的监狱关押,根据他们转变的情况再作出处理…”
    
    王刚决心之大,实属惊人。此举至少涉及40-50万人,但是非如此不足以清除几十年
来在台湾岛上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台独势力。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其后的发展会走到更尖锐
地步。
    
    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是现在开始的中美大空战。
    
    在有人驾驶的战机大空战之前,就爆发了一场相当规模的猎杀无人机的空战。美军不
再相信台军的侦察系统,为了保持对战场的全天候连续监视,出动了相当数量的无人机。
美军依仗其先进的航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无人机,只是能用于这个战
场的无人机并不多。因为美军只能从航母群或冲绳基地起飞无人机,距离战区有相当的距
离。美军先后出动了24架新型的“猎人”无人机,其活动半径150-300公里,续航时间8-
12小时,能正常起降,也可伞降。最大速度近2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500米。用以在低
空侦察在巴士海峡飘浮的“银星”反射体上是否有超轻型战机或直升机埋伏。
    
    “蠓虫-Ⅰ”无人机是中情局重要的工具。机长5.7米,翼展12.8米,曾在1999年的科
索沃战争期间用于监视塞尔维亚部队集结情况。装设重52千克绰号“猞猁”的合成孔径雷
达,其分辨率达到10厘米(U-2高空侦察机拍摄的图像只能分辨出0 .3~1米的物体)。间
谍卫星的分辨率同“猞猁”差不多,但是卫星远不如飞机机动灵活。“猞猁”可昼夜透过
云雾、雨幕,在7600米高空,从距离26千米以外得到像照片一样的图像。在理想情况下,
甚至能发现留在沙滩、泥土等松软地面上的脚印。为抗干扰,其频率可调。美军这次出动
8架,以监视台岛东部和南部的情况。
    
    “海洋巡航者”舰载无人机是2002年服役的,本来是在海洋上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
预报。海军看中它收集情报的能力。它机身长4.5英尺,翼展为10英尺,没有尾翼,符合空
气动力学的特别设计,由GPS系统导航,曾经以48小时从亚洲横越太平洋飞到了美国,飞行
了8000公里。在船上发射和降落回收都很方便。配备了数字摄像机和红外线照相机可以全
天候工作。操作者可以操纵镜头扫视,或者锁定物体。特混舰队先后出动了6架,试图穿越
巴士海峡实时监视我军的登陆舰队。
    
    “捕食者”无人机是无人机中的明星,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实用升限7620米,动力
为一台63.4千瓦的活塞机,巡航速度148公里/小时,活动半径可达5558公里。装有合成孔
径雷达、光电摄像机、红外成像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惯性复合导航系统等高科技设备
,原型可挂2枚“海尔法”反装甲导弹,B型可挂8枚呢。在任务区续航时间为32小时,通常
采用常规轮式起飞和软式着陆,紧急情况下也可用降落伞回收。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和对
地(海)攻击能力。曾经在反恐作战以挂载的“海尔法”反装甲导弹摧毁一辆敌方的吉普
车。这次美军出动了8架,来监视和攻击台湾海峡的我军登陆舰队,有2架“捕食者”-B型
各挂载4枚轻型反舰导弹,准备试验其海上攻击能力。
    
    “全球猎鹰”无人间谍侦察机,每架价值2500万美元。机身长14.6米,翼展38.6米,
比波音737客机的还长,飞行高度为1.95万米。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速度650千米/小
时。机翼可装6750公斤燃油,占了飞机总重量的60%。可以从基地飞行2250公里,然后在
目标上空穿梭飞行24小时,获得雷达、红外线和黑白图象后再返回。其飞行距离与以往的
无人机相比,有革命性的提高。200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
洋飞行创举,飞行了22.5小时,全程长达1.384万公里。它的主要侦察工具则是安装在机头
里的合成孔径雷达,突出的机鼻里藏着直径达1.2米的天线。这种雷达通过特殊的方法扫描
地面目标,能获得近似光学照相效果的目标图象。雷达波能穿透云雨等障碍,在夜间和阴
雨天气照常执行任务。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
视。美军出动了2架分别监视台湾岛和台湾海峡西岸的战场情况。
    
    这些无人机深入敌区,自然需要大量的通讯信道,于是还出动1架太阳能飞翼――“太
阳神”无人机,那又是一个无人机的神话。它在2003年实现了96小时不间断飞行。76米的
翼展比波音747还大,但只重900千克,起飞时速不到50千米,最高时速160千米。飞行高度
达3万米,比绝大多数飞机都飞得高。由十几个很小的螺旋桨发动机驱动,它们每个的功率
与电吹风差不多。要5个多小时才爬升到3万米,可向100多千米的地区内提供4000路高速数
据通道。它被定点在台东市东南50千米处的高空,以支持战区的飞机和无人机的通讯。

    
    我军对打击无人机一向非常重视,在援越抗美战争期间,从1964年8月-1969年底,美
军无人机共入侵我国领空97次,被我军击落了20架。当时美军动用的无人机能在1.7-2万
米高空飞行,时速达800千米,我军飞行员照样以歼-6把它们干掉。在中印战争中又摧毁
了大批的印军无人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此类飞机大都很小,便于采取隐形措施,
所以要点是准确地预测它们可能的活动区域,再实施严密的侦察以搜索、跟踪、锁定它们
。它们的速度都不高,飞行高度大都也不高,以高速战机攻击它们难度比较大。我军总部
对美军大量使用无人机的战术非常重视,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对付的战术和装备,并组织了
专门的特别中队进行训练,以扫除这些无人机。无人机的最大弱点是自身缺乏能动性,一
般不能与对手主动作战,又极为依赖通讯链路。它们又必须深入敌区,等于是处于被动挨
打的状态。
    
    40年后我军已经拥有了对付无人机的趁手工具。双座的歼侦-17是侦察那些无人机的
最佳手段,它装备的前视红外成象仪能搜索、跟踪无人机的发动机,而“天眼通-2”的升
级产品“天眼通”-3型已经脱离了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范畴成为电子支援系统,它能搜索并
跟踪、锁定8个辐射源,那些不断与控制站交换信息和指令的无人机是相当强烈的辐射源。
歼侦-17的长航时可以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搜索目标,它自身极佳的隐形性能使那些无人机
的操纵人员几乎无法发现它们。在中印战争后期,印军为了保护越来越少的宝贵的飞行员
,更多地购买了无人机来使用,让我军飞行员得到演练技战术的机会。通常以1架歼侦-1
7搜索、跟踪目标,再指挥2-4架歼-17逐个摧毁。
    
    为了备战台海战役的无人机大战,总装备部下达指令研制打击超高空无人机的战机。
哈尔滨飞机集团欣然接下了任务,他们研制的歼-17和改进型歼-17A在实战中大显神威,
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而我军的航空电机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不仅提高了比功率,达到4千瓦/千克,而且转速范围达到了12倍的比例。美军在“太阳神
”超高空无人机上的小电动机在低空和高空的转速相差10倍,不过功率非常小。
    
    他们决定还是在歼-17A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大翼展到40米,采用高升阻比的机
翼剖面。电池和变频器均匀分布在机翼内,4台额定功率为450千瓦的变频电动机螺旋桨埋
在机翼中,驱动低噪声推进螺旋桨,机身基本借用歼侦-17的,座舱被加大了改为双座,
前座为驾驶员,后座为任务指挥官,负责操纵复杂的侦察设备,并把目标分配给战斗机。
实际上成了一架空中指挥机。巡航速度提高到380公里/小时,巡航时间14小时,最大速度
提高到750公里/小时。升限更是提高到21000米,足以对付“全球猎鹰”以及新型的U-2侦
察机。自身装备了25毫米的“雷霆”式机炮,有6管,每管15发炮弹,有相当的攻击力。由
于采用镁钠合金与碳纤维玻璃钢制成的组合材料,隐形性能仍接近歼-17A型,被赋予歼侦
-17B型号。至于那些“猎人”、“捕食者”、“蠓虫”“海洋巡航者”之类的无人机仍由
歼-17来对付。当那些三军联合军演的部队在客人面前着力表演的时候,那些反无人机的
空军部队正在艰苦的作最后的演练,我军研制的无人机落力地模拟美军的那些无人机给他
们当靶机。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美军的那些“猎人”和大名鼎鼎的“捕食者”蜂拥而来,迅即
被歼侦-17的前视红外仪探测到,它们的位置即时被发送给在各空域巡逻的歼-17。这类
小型低速的隐形战机是打击无人机的最佳武器,美军的预警机也不能在远距离发现它们,
也就不能指令无人机作规避动作。它们的速度与“猎人”、“蠓虫”、“捕食者”等也差
不多,低空飞行性能极佳,可以沉着地占位-瞄准-射击,正是一打一个准。最有趣的是
我军在花莲以东近岸处的“银星”反射体密集区的上方埋伏了一批最新型的歼-6Z,有9架
“猎人”从300米的低空逼近了这个区域,被高空的歼侦-17B发现。决定由这些歼-6Z客
串一下捕“猎”者。一般来说高速喷气战机要攻击这些低空低速飞行的小目标是相当困难
的,即使尾追速度差也太大,那些空空导弹大都是针对高速战机的特征设计的,对小小的
无人机命中率实在是不高,以我军飞行员节约的观点也觉得太浪费了。用机炮也很难,瞄
准的时间太短促,炮弹的散布稍大一些就打不上这些小东西。当年那些打击高空无人机的
歼-6飞行员实在是高手,能发现97次,击落20架真是难能可贵。
    
    不过现在的歼-6Z拥有了超低空、超低速的性能,又装备了“雷霆”式机炮,对付这
帮小东西就容易多了。根据歼侦-17B的指示,借助微光夜视仪和热成象仪很快就咬住了一
架架小“猎人”。飞行员都是第一次驾驶歼-6Z实战,大多数小心地逼近到150米的惊人近
距离才开炮的,本来“雷霆”炮的散布就极小,这一下那些小东西全都粉身碎骨了。它们
刹那间就在美军战舰上的操纵人员面前的屏幕上消失了,操纵员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故障
呢。至于那2架“环球猎鹰”就只能劳动歼侦-17B自己去攻击了,实际上歼侦-17B还不及
“环球猎鹰”重呢,只是翼展略大些,两者的任务也大不相同,后者装上6750千克燃油可
以飞行1万多千米呢,而歼侦-17B只装了1800千克的金龙电池,2名飞行员及相应装备也不
过500千克左右,在低速飞行的情况下电动螺旋桨的效率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可高多了,航程
也有4500千米呢。“环球猎鹰”尽管有遥控人员操纵也没有可能同“王牌”飞行员驾驶的
战机格斗的,“猎鹰”碰上“猎人”算是完了。
    
    台湾以东洋面 美军特混舰队 3月21日3:40
    
    特混舰队的参谋长发现,尽管无人机的损失并未导致人员伤亡,可是它们也未取得预
想的效果。他明白在未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派遣无人机意义不大,它们无法突破中国人
的拦截。看来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经验还不能随便用到中国来。但他和梅里斯一样相
信中国人绝对无法承受他的舰载机联队和空军联队的联手猛击。那些“猛禽”将彻底摧毁
中国空军的士气,即使F-15C“鹰”式的打击威力也决不是那些中国人能承受的。
    
    “报告,F-22机群将与中共的苏-27机群接触,预计汇合点在西表岛和花莲之间的空
域,目前距离110千米…”
    
    为了便于读者对这场空战的理解,对涉及的地理和两军的战略态势略微介绍一下:美
军的陆基空军都是从冲绳的嘉手纳机场出发的,那里距离巴士海峡950千米左右,距离台湾
的花莲约680千米。而花莲正东220千米处就是琉球群岛的西表岛,西表岛上有一条飞机跑
道,不过美、日都没有部署空军进驻。巴士海峡南边的亚米岛距南湾仅120千米,我军在上
面秘密部署了1部“冷眼”-II被动雷达系统和一个观通站。巴士海峡北部的兰屿岛在南湾
东面80千米处,原来是台湾的核废料堆放基地,我军控制南湾后立即出动一支突击队控制
了这个岛,并在岛上也隐蔽地部署了1部“冷眼”-II。台东市以东30千米的绿岛也被我军
控制,上面也部署了一部“冷眼”。美军特混舰队的中心在距离花莲以东约350千米的洋面
,4艘重型航母都需要一个长边为60千米的矩形海域作机动,而统一指挥的4支护卫舰队在
航母群外围约50千米处组成护卫圈。
    
    一般来说美军航母群都采用豪华型的3层防御来护卫航母,外防御层,配置在距航母1
85-450公里处,由卫星、E-2C(距航母185公里)和舰载雷达提供侦察预警,在3
25公里外有2-5架F-14担任攻势防空警戒;F/A-18和“战斧”导弹实施反
舰、对地攻击(可远达1000公里以外),S-3C(400公里以外)和岸基P-3C(100
0公里以外)担任远程反潜。水下有1艘攻击核潜艇先于编队3-4天隐蔽出航,执行探路
和驱潜任务。
    
    中间为区域防御层,配置在距航母50-185公里处,仍由E-2C和舰载雷达提供预警,防
空兵力为165公里外的F-14和F/A-18及舰载宙斯盾系统,反舰手段为机载和
舰载的“鱼叉”和反舰型“战斧”导弹。区域反潜的主力为编队前侧方100-185公里处的攻
击核潜艇,有时还在编队後方50公里处配置另1艘,以防敌潜艇尾追偷袭。在未配置潜
艇的扇面内,由距航母30-40公里处的护航舰用拖曳声纳进行概略搜索,然後引导反潜直升
机进行攻击。
    
    内层为点防御层,设在距航母50公里以内,以自卫防空反潜为主。防空主力为舰载
宙斯盾系统,北约海麻雀、“拉姆”和密集阵近防火炮及电子对抗措施,反潜主力为反潜
护航舰只及舰载反潜直升机,反潜兵器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Mk46鱼雷和水声对
抗措施。护航舰只一般呈环形配置,以确保防空网无空隙。此外,环形配置也无需因航母
收放飞机迎风转舵而调整队形。在高威胁时,可沿威胁方向前出40-50公里作前沿布置。

    
    航母群的运作是海军中最复杂的,航母的弹射和回收战机时必须迎风以30-33节的高
速航行,比方说现在是刮西北风,要弹射和回收各36架,那就要折腾将近1个小时,那么航
母就得向西北方向疾驰约60千米,为了迎接下一波的弹射和回收,就得往回行驶60千米以
回到原地。如此沉重和高速的航母要转向180度回航,再转向180度仍然对准西北风岂是容
易的事。它们的运作还会影响护航舰队以及集中在中央的补给舰、油船等辅助舰只的动作
。而由4个航母群组成的特混舰队要定点在台湾岛的外海进行作战部署其难度可想而知。

    
    梅里斯的战术部署是强行冲击我军在巴士海峡上空组成的拦截线,突破后即摧毁海峡
南部的我军登陆舰队的主力登陆舰。随后还要组织第二波打击力量摧毁正在向巴士海峡疾
进的我军2个航母群。美军的舰载机联队当然是直接突击我拦截机群,但是从嘉手纳基地升
空的陆基战机群的攻击航线就有讲究了。鉴于台岛的混乱局面,他怀疑恒春半岛和花莲基
地已有中共突击队的渗入,不敢再借助台军的支持。陆基空军联队的航线向南偏西方向穿
过花莲与西表岛的中点,侧击中共的机群。“猛禽”依仗其隐形的优势在12000米高度以1
590千米/小时的速度作超音速巡航,下面3000米高度有24架挂载了“哈姆”反辐射导弹和
其他对地攻击武器的F-16,如果台岛上有解放军的防空系统威胁联队的话,它们将毫不留
情地予以打击。为了稳操胜券,由嘉手纳基地出动了2架E-3C预警指挥机指挥空中作战,
2架“鹰眼2000”只是担负舰队的预警。当然那些RC-135、EC-130H也将进行电磁压制。

    
    他了解对手的部署,原来滞留在海丰县红海湾的“祈连山”号和“安徽”号2个航母群
从昨夜23时许开始以33节的极速向巴士海峡疾进,现在距海峡只有270千米了。它们的舰载
机联队约有70架固定翼战机,2艘所谓的航母支持舰可搭载约30架直升机和隐形小飞机,是
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是他的首要目标。中共在海峡西岸的11个一线基地都构筑了坚固
的洞库,至少可以容纳400架歼-7、歼-10一类的轻型战机。作战半径可以达到战区的12
个二线基地部署的歼-11系列、歼-8重型战机有240架。至于那些神出鬼没的“红蜂鸟”
和隐形小飞机就难以得到准确的数字了,据说前者的总装备量为600多架,后者有200多架
。那些Q-6、“飞豹”大都部署在二线基地,集结的总数在240架左右。至于中共的H-6和
少量的图-95、“逆火C”中将不认为它们能威胁特混舰队。
    
    中将已经感觉到目前的解放军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对手,尽管中国一再声称是“发展
中国家”,他们的人均GDP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很靠后,但是他们拥有有效的三位一体的核
威慑力量、有效的反卫星手段、庞大的军用卫星群,甚至拥有可以飞越美军航母群侦察的
超高空侦察机,这一点最令中将恼火。美军一贯认为自己有特权派遣侦察机到别国的领空
去侦察,并未研制超高空的截击机。现在中国研制的歼-21击落了“曙光女神”,而且由
此改装的侦察机堂而皇之地从他头顶飞过。巡洋舰上的NVHF甚高频雷达和侦察卫星能发现
它们的踪迹,但美军的战机和导弹都不可能得到制导数据,这些侦察机肯定有隐形措施,
再说也没有导弹能追上这种侦察机。好在美军还拥有巨大的优势,足以抵消这一小小的缺
憾。
    
    F/A-22“猛禽”可是一款非同小可的第四代战机,至少美国人认为那是世界上唯一正
宗的第四代战机。特征是隐形-包括雷达波和红外隐形、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优越的
整体战术性能――体现在高性能综控电脑和大功率相控阵火控雷达AN/APG77,其低截获概
率模式极具震撼力,同时跟踪目标数超过30个,并能同时攻击其中的6-8个目标。原先它
的设计是为了替代F-15,作为制空战机,后来为了得到更多的订货量,改进了它的对地(
海)攻击力,把编号都改为F/A-22强调了对地攻击能力,甚至在2002年时提出要在该型战
机的基础上发展FB-22轰炸机。每架价值2亿美元呢!由它们打前阵是理所当然的。
    
    就在梅里斯等人在战术中心静候佳音时,2个F-22中队的带队指挥官谢尔曼中校却有
点发愁。远处E-3C传送过来的信息指明与他们对阵的是24架苏-27,可是他的雷达屏幕上
却是24个模糊的光斑。他隐约地感到中国人在战机的翼尖上加装了“内斜视”干扰系统,
那是本世纪初美军率先研制成功的机载雷达干扰器,当翼尖的2个圆柱形小舱的天线接收到
来袭导弹的弹载雷达发射的脉冲时,会作出相应的增强反射,弹载雷达接收到的回波由于
“交叉极化”效应,难以对目标准确定位,弹载雷达是不可能装备复杂的反干扰装置。小
舱的前后都是相控阵发射天线,对前方和后方来的雷达制导导弹的作用最明显,对侧面的
效果会差些。F-22的火控雷达尽管功能超群,在“低截获概率”模式下也难以对这些目标
精确定位。
    
    当双方接近到80千米的时候谢尔曼发现对方没有启动火控雷达,他与E-3上的指挥官
都认为这些苏-27是在依靠A-50U预警机提供战术信息。而现在机群距那2架A-50U足有4
00千米,对方不可能发现自己的。于是他命令率先发起攻击,尽管AIM-120C型空空导弹的
最大射出已经提高到90千米以上,他怕中共飞行员故技重施来个掉头逃窜。“猛禽”最大
的问题是为了隐形就不能使用4个外挂架搭载导弹,内置弹舱只能挂6枚AIM-120C,另有小
弹舱挂了2枚“响尾蛇”格斗导弹,不过一旦要与苏-27之类的战机搞近距格斗那就不太妙
了。为了追求隐形,“猛禽”可是牺牲了不少机动性的。现在每架“猛禽”都打开弹舱射
出了2枚最新型的“阿姆拉姆”,分别扑向2架敌机,美军实施的是夹击战术以提高命中率
,说实在的要对付苏-27之类的高手,此类远处导弹的命中率实在是不高。
    
    可是中校也明白他的这一动作相当致命。一般的超视距导弹攻击时,机载雷达能探测
到远处的敌机,但无法探测敌机发射挂载的导弹,要等导弹接近到35千米左右的时候才能
探测到。可是“猛禽”却不同,它打开弹舱时RCS猛增,一般的雷达此时都能探测到它。对
方不仅能测定它的位置、航向,还能知道它发射了导弹。果然,那些苏-27开始启动机载
雷达并激烈地机动起来,不仅散开来进行蛇行机动,而且上下翻飞。谢尔曼他们被迫转换
了雷达的运行模式,那些“阿姆拉姆”在中段是被动雷达制导的必须由载机为它照射目标
,导弹上的接收机可不能按照LPI(低截获概率)模式运作。果然屏幕上目标显得清晰多了
,AN/APG77雷达的处理器确有非凡的抗干扰能力。可是谢尔曼很担心那些导弹上的弹载雷
达能否抵御此类“内斜视”干扰器。那么一直进行被动制导好了,哪可不行,中校知道他
一打开雷达的正常运作模式,所谓的雷达隐形就荡然无存,对方的被动跟踪系统就能锁定
“猛禽”。这种险是不能冒的,每架“猛禽”价值2亿美元啊。
    
    AIM-120C的速度是5马赫,发射时的距离是80千米,对方尽管在作机动,仍是向前推
进的,35秒后导弹接近到敌机的17千米处,谢尔曼他们发出指令,让阿姆拉姆启动弹载雷
达进入主动攻击状态,自己立即把火控雷达切回LPI模式。此时“猛禽”距苏-27也只有5
4千米了。令他困惑的是那些苏-27并未发射著名的AA-12导弹,他们的雷达至今也没有发
现导弹的踪影。难道那些飞行员想搞近身格斗吗?令中校沮丧的是敌机在导弹启动弹载雷
达后,都不再作规避动作,而是笔直地迎着导弹飞行,同时又在急速降低高度。只有苏-
27能作此类高机动飞行动作,就是飞机轴线不变的情况下作升降或侧飞。17千米的距离,
AIM-120C只需要飞行12秒钟,可是13秒后那24个目标还在他的雷达屏幕上闪烁,只有2个
目标似乎急速地下降了片刻。48枚导弹的命中率几乎为零(中校估计轻伤了2架敌机),他
的1/3远程打击力量完蛋了。此时他的机群与对方已经接近到40多千米了,他稳定了一下情
绪,当机立断命令再次发起导弹攻击,仍然是夹击。由于距离近了一半,2枚导弹的夹角大
多了。于是又是48枚导弹疾速地向“苏-27”机群奔去。
    
    谢尔曼中校完全搞错了。那24架敌机根本不是苏-27,而是我军的歼-6无人机。它们
的任务主要也不是攻击“猛禽”,而是要截获F-22的电子信息。台军的飞行员曾经在台湾
海峡上空上过一次当,误把歼-6无人机当作苏-27,但是他们没有向美军通报这件丑事。
不过要骗美国佬也非易事,进行电磁伪装还算是比较容易的,翼尖、机腹下安装相应的角
反射器,再经过仔细的测试调整就可以了。美军还有一套“非应答敌我识别”系统,最早
是用在F-14“雄猫”上的。它不仅根据雷达反射波的图像来辨别目标的机型,而且根据目
标飞行的动作来辨别。同样转一个湾,F-16与苏-27的动作差别就很大。那么歼-6与苏
-27的差别岂不是更大,美国佬为什么不能识别呢?原来那些歼-6无人机安装了价值不菲
的三轴变稳系统,可以模拟苏-27的不少动作。翼尖的“内斜视”干扰器是刚研制成功的
,7个挂架上不仅有干扰器、模拟苏-27的机载雷达,更主要的是几台接收机,它们接收A
N/APG77雷达在各种模式运行时的脉冲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不仅记录在磁带上,而且通过“
飞天”提供的高速数据链路发送到总部的电子战中心,供专家研究。只是翼尖下挂了2枚P
L-12D红外影像寻的格斗导弹。
    
    这些是无人机,地面操纵人员大胆地迎着“阿姆拉姆”飞了过去,他们根据挂载的雷
达跟踪到的导弹图像,仔细地调整翼尖发射器的参数,使得战机偏在干扰形成的雷达反射
面的一边。那些导弹得到的图像被极化效应放大了15倍的尺度,例如歼-6的翼展只有9米
,在阿姆拉姆的雷达图像上有130多米,导弹当然是往中心位置撞击,并有近炸引信。只要
战机不在中心,导弹就会脱靶,而且强烈的电磁干扰会令近炸引信失效。这些都在自己的
靶场上以国产导弹或缴获的美制导弹作过试验,但是实际效果如何是只能通过实战来验证
的。当然使用无人机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尽管它们的改装费用每架高达4千万元,比起真
正的歼-11可低多了,关键是飞行员不用冒风险。
    
    无人机群中有4架是特殊的,是歼-6Z型的无人机。它们不像那些歼-6改装的无人机
,而是在研制歼-6Z时同步研制的无人驾驶型编号为歼-6W,两者85%机体和装备是相同
的。后者没有驾驶舱,换装了高性能的数据链、遥控装置和BW-2型三轴变稳系统。这次它
们挂载了我军研制的最新型的微波炮WB-1吊舱,抓住机会来验证了。代价是高昂的,每架
歼-6W连同挂载的设备价值8千万元呢,电子战不仅是高科技之战,也是烧钱的比斗。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利用定向发射的高功率微波束毁坏敌方电子设备和杀伤敌方作战人
员的一种定向能武器。其辐射频率一般为1-30吉赫(GH,1吉赫=1千兆赫),功率在1吉
瓦(1百万千瓦)以上。它与激光武器的差别:它对目标的破坏是软破坏,造成破坏效应所
需的能量要小好几个数量级;它射到目标的照射区远比激光射束的光斑大,因此打击范围
大,对跟踪、瞄准的精度要求比较低;它能全天候作战,受烟尘等战场环境影响较小;此
外,微波能穿过大于它波长的缝隙,对掩体内的人员和电子元件起杀伤和破坏作用。它的
成本、使用、维护和保养费用都比激光武器低廉。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出现,把电子战推向更深层次。其特点是攻击性突出,范围更广、
并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杀伤。其作战性能与微波束的功率密度密切相关: 0.0
1-1微瓦/平方厘米功率密度的微波束,能干扰在相应频段上工作的雷达、通信设备和导航
系统,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功率密度提高1百万倍达到0.01-1瓦/平方厘米时,可导致雷达
、通信和导航设备的微波器件性能下降或失效,还会使小型计算机芯片失效或被烧坏;功
率密度为10-100瓦/平方厘米的强微波束照射目标时,其辐射形成的电磁场可在金属目标
的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天线、导线、金属开口或缝隙进入飞机、导弹、卫星、坦克等
武器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电路中。如果感应电流较大,电路功能会混乱、出现误码、中断数
据或信息传输,抹掉电脑的存储或记忆信息等。如果感应电流很大,则会烧毁电路中的元
器件、使电子装备和武器系统失效。功率密度为1千瓦-1万瓦/平方厘米时,能在瞬间摧毁
目标、引爆炸弹、导弹、核弹等武器。
    
    当强度为13毫瓦/平方厘米的微波束照射炮手、坦克和飞机驾驶员及其他重要武器操纵
人员时,他们的工作状态就可能发生变化;强度为0.5瓦/平方厘米时即开始产生热效应,
会造成人体皮肤轻度烧伤;为20瓦/平方厘米时,只要照射2秒钟,就可造成皮肤三度烧伤
;80瓦/平方厘米时,仅1秒钟就可使人丧命。在强微波照射试验中,1千米外山羊顷刻间死
亡,2千米外的山羊则完全丧失活动功能。微波武器无孔不入,只要目标的缝隙大于微波波
长,它就可进入目标内部,杀伤人员。
    
    如此诱人的性能自然吸引美、俄等国的军方。美、俄在上世纪末微波武器的研制取得
了突破,美国的劳伦兹·利弗莫尔实验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制出频率5.9吉赫、功率1
.2吉瓦的虚阴极振荡器。空军菲利浦实验室研制出轴向激励的虚阴极振荡器,频率1.17吉
赫,功率7.5吉瓦。俄国研制了火箭磁流体发电系统。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已研制出舰载防空
高功率微波武器样机,用于对付敌方的反舰导弹。美海军在研制能取代“密集阵”舰炮的
高功率微波武器。美军最先实用的是微波炸弹和防区外发射的压制敌防空系统的高功率微
波武器,它们都是一次性使用的。还在研制攻击敌通信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的微波武器。

    
    我军也及时跟踪这一技术,拿出了自己的样机。例如,WBP-1型舰载微波炮可取代近
防炮,作用距离为3千米,它也有陆基型的用于近程防空,该系统可以从战舰的供电系统中
得到巨大的电能作为脉冲功率源,以驱动高功率微波源。军事研究人员自然想把它装备到
战机上去对付那些中远程空空导弹,这些以雷达波制导的导弹是经不起微波炮的轰击的。
由砷化镓芯片组成的半导体开关,能将直流电直接变为微波信号,可大大降低微波源的重
量。等离子体辅助慢波振荡器,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率4-8吉赫,电子束转换效率高
达15-25%。因此微波武器系统本身上机已经不成问题,比如WB-1型系统全重500千克,
可以封装在一个吊舱内,两端都有定向天线,可以对付前后两个方向飞来的导弹。不过与
美俄一样,机载系统难以得到巨大的电能。系统需要在1秒钟内获得超过1.5万千瓦的电能
,即使有金龙电池,也要将近10吨的电池。
    
    WB-1装备在H-6M、H-8、Y-8M、Y-14M之类的大型电动飞机上作为防卫武器问题不
大,它们都装载了10吨以上的电池。那么歼-6之类的战斗机怎么能挂载呢?WB-1尽管需
要功率巨大的电能,但需要的供电时间非常短促。科研人员自然会想到超大功率电容器,
不幸的是,它们极为笨重,转换的效率也不高。俄国研究人员试制了火箭磁流体发电系统
,能产生大功率电能。而我军研制的新型喷气发动机也是利用磁流体发电来驱动助燃的微
波发生器以及发动机的启动电机,在DS-1、DS-2和DS-6型电动风扇喷气机上,干脆以磁
流体发电来驱动功率巨大的风扇和压气机。以歼-6Z换装的DS-6发动机为例,它的磁流体
发电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达1.5万千瓦,以此来驱动风扇和压气机。而且歼-6Z还装备了6
00千克的金龙电池以稳定供电系统的运行,那也可以提供1千千瓦的电能。这些电能足以直
接驱动WB-1系统了。
    
    问题是一旦风扇和压气机得不到电能供应,发动机就会停止运行的。经过艰苦的努力
,科研人员解决了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微波炮可以每15秒钟内取得1秒钟的电能供应,
以发射一个超高功率的攻击脉冲,而不至于影响发动机的工作。WB-1型微波炮终于可以挂
上战斗机了。在攻击演习中它可以摧毁3千米距离内的主/被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我军
的此类空空导弹也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电磁加固处理。这是它们的首次实战运用,没想到就
对上了美军的顶级战机“猛禽”。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它们根据探测到的AN/APG77雷达的
跳频工作的规律和AIM-120C的弹载雷达的跳频规律,当机载雷达和红外探测仪都确认“阿
姆拉姆”接近到3千米的距离时,WB-1接收到弹载雷达的脉冲,立即以同样频率的超高功
率微波脉冲对准导弹照射过去。“阿姆拉姆”的弹载雷达天线突然接收到被放大了几千万
倍的电磁波,刹那间电子线路冒出火花,接着强大的感应电流还破坏了弹上的其他电子设
备。导弹只能在发动机的推动下直线前进,变成了一颗炮弹。
    
    歼-6W上并没有设备能探测到“阿姆拉姆”上的这一变化,不过在攻击脉冲发射后,
战机立即开始机动。一般来说在导弹的主动段,战机是无法躲开追踪的,导弹甚至可以飞
出30G的机动,而超过9G的机动是飞行员不能承受的。歼-6W没有驾驶员,但是机体也无法
承受超过12G的机动。操纵人员看到那枚被照射过的导弹不再机动了,他们甚至能想象到在
总部的研制人员看到同步传送过去的图像时欢呼的情景。他们立即重新启动“内斜视”干
扰器,以超机动动作躲开了另一枚“阿姆拉姆”的追踪。WB-1的缺点是要15秒后才能再发
射一次。
    
    “内斜视”干扰器能在弹载雷达中形成一个放大了的图形,“阿姆拉姆”则按照质心
瞄准的原则往中心点攻击,如果没有击中的话,近炸引信则在距目标最近点引爆战斗部。
有2枚导弹偏离了中心点,又恰好偏到了歼-6无人机躲避的方位,近炸引信又没有被干扰
失效,于是让2架无人机受到轻伤。好在是1架的自封油箱的小破口被自行封堵上了,一架
的侦察吊舱被打坏了也不影响飞行。
    
    操纵人员发现了“猛禽”的第二波导弹攻击,他们改变了战术。24架无人机本来已经
降到了8000米的高度,此时猛然来了个垂直俯冲,“阿姆拉姆”要化16秒钟才能飞行23千
米接近到17千米的主动段,而目标已经降到了3000米的高度。“阿姆拉姆”继续以5马赫的
速度俯冲追杀,以9.3秒的时间飞行了14千米,目标已经降到了300米的超低空,20架改为
掠海飞行,4架歼-6W则在减速、减少角度继续向飘浮着大量“银星”的海面俯冲。那些弹
载雷达可没有那么优良的俯视性能,又受到“银星”的干扰,再遭“内斜视”干扰器的干
扰和微波炮的轰击,全部掉入了大海,只是溅起了24个水柱。
    
    谢尔曼中校无论如何也不能咽下这口气,还未出世就轰动世界的“猛禽”居然拿已经
问世近30年的“老旧”苏-27毫无办法!他尽管知道“猛禽”在低空和近距格斗时,对苏
-27并不占多少优势,还是一声令下,机群齐刷刷地向超低空的目标急速俯冲,此时双方
的距离已经拉近到28千米,到了动用格斗导弹的距离。“猛禽”携载的2枚最新型AIM-9X是
本世纪初服役的2第四代近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8千米,最大离轴发射角达80度,最
大飞行速度3马赫。当然有得一搏。就在此时他的耳机里响起了呼救声,几乎同时E-3传来
了命令,让他们拦截正在攻击下面F-16机群的敌机。
    
    24架F-16组成的攻击机群是这场“3·21”空战中最先遭到打击,也是损失最惨重的
美军中队。他们先于F-22出发,挂载的大都是“哈姆”、“小牛”和“斯拉姆”导弹和制
导炸弹等对地攻击武器,每架只挂了2枚“响尾蛇”作为自卫,当然还有被动的自卫手段,
载弹量达到6吨。一般的F-16作战半径仅为925公里。可是这些F-16的机身顶部都安装了
"保形油箱",可额外多携带3000磅燃料,增加了航程。它们在3000米高度直奔巴士海峡,
电子战吊舱在严密搜索台湾岛东岸的雷达和防空系统。中队长斯多夫少校发现台军的预警
雷达大都在正常运作,而防空系统的雷达则大都未打开。由于美军战机有台军的敌我识别
码,这些雷达都没有跟踪、锁定的动作。似乎在电磁对抗层面,这里一片详和。当接近花
莲与西表岛的中点时,高空的F-22机群已经超越到南边去了,海面上有飘浮的“银星”在
干扰F-16的机载雷达。好在海面上并没有舰艇行驶,台军的舰艇不知为什么也都呆在军港
里。
    
    “猛禽”与“苏-27”的战斗场面他们通过Link-16数据链也观察到了。Link-16可
不仅仅是提供数据传输的通道,而是一套战术数据系统。台军于2001年开始构建,透过这
一信息交换界面,来共享美军和日军的机、舰和侦察系统获得的信息。台军以“衡山指挥
所”的衡山战情系统为核心,建立自动化指管作业系统,下设三个区域作战管制中心(分
在北、中、南三处)。LINK-16能整合预警机、陆军作战中心、海军作战中心等处的信息
,由以下部分组成:
    
    TDS(战术数据系统)电脑系统是LINK-16的核心,任务是持续维持一个清晰的战术场
景图,它向网络系统的所有用户(节点)提供战术资料;从网络中的其他用户(主动节点
)取得战术资料;持续维持战术资料库最新内容,使所有入网用户分享一致的整体战术场
景图。
    
    JTIDS(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是一个“通讯、导航、识别系统”,在系统中提
供信息加密、传输加密信息、自动入网功能,还能将须中继的信息转送出去,并且提供相
对导航功能及加密的语音电路。
    
    指管处理器(C2P):又称为协定转换器。还有保密器子系统。
    
    每架F-16都是一个主动节点,自然能得到战术场景。可惜预警机也不能帮助它们躲过
灾难。我军的48架歼-6Z从恒春基地出发沿台岛东海岸向北进发,一路都是在超低空飞行
,在崖岸和“银星”的双重掩护下,E-3并未发现它们。它们到达花莲附近海面时分成了
2队,南北相距约5千米,然后在15米的超低空以130千米/小时的低速游弋。他们都严格地
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是通过数据链接收战术场景。不久,在北部的中队长柳红兵大尉看到
F-16机群接近到5千米时,立即调转机头与他们同方向飞行,并开始加速。24架F-16是以
比较密集的攻击阵形向前推进的,歼-6Z的阵形更密集,当F-16刚刚在3000米高度掠过歼
-6Z的当口,我军飞行员默契地把油门杆推到了底。DS-6发动机发出了低沉的怒吼,战机
如离弦劲箭直射上空的敌机。
    
    3秒钟后,F-16上的红外报警装置才发出尖叫,而此时我军的空中勇士也发起了第一
波攻击。对敌阵后部的6架F-16是用“雷霆-30”机炮攻击的,2根炮管中的30枚炮弹,转
瞬间越过了2500米的距离,它们是如此的密集,几乎每架F-16都被4-5枚炮弹击中,30毫
米炮弹比美军“火神”机炮的20毫米炮弹杀伤力可大多了。飞行员座椅的钛合金装甲都无
法抵御它们的打击,只有1个美军飞行员得以跳伞逃生。其余18架F-16各遭到2枚PL-9L格
斗导弹的夹击,由于距离仅为3-5千米,那些美军飞行员又都在注视“猛禽”的攻击,只
有5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听到警报就不顾一切地进行机动规避才得以摆脱导弹的追杀。13架F
-16未能逃脱空中爆燃的厄运。F-16不是都安装了高压氙灯来干扰红外寻的器的吗?
    
    这就是电子对抗的课题,美国和以色列为了抗击恐怖分子以“毒刺”、“针”式防空
导弹对低空直升机和客机的攻击,研制成功对抗这类红外寻的导弹的干扰系统。大致的原
理是,以前视红外仪根据导弹的尾焰搜索并锁定来袭导弹,以高压氙灯对准导弹发出强烈
的光束,导弹的红外接收器遭到如此强光的冲击会暂时失效。后来改进后就装备战机了,
用以对付格斗导弹相当有效。当然格斗导弹也会作相应的改进以抗击此类干扰。我军的科
研人员比较出色地解了这道难题,研制的远红外探测元件和高性能滤色片发挥了作用。氙
灯的色谱中远红外光很少,接收器件受到的冲击就少得多。当然我军的战术也绝,如此近
距离奇袭,又是2枚导弹夹击,那些干扰系统就来不及作出反应。
    
    逃脱了这波攻击的5架F-16阵形已乱,满满挂载的6吨武器一件也没有发挥作用,反而
成了机动时的累赘,很快就再次遭到我军48架歼-6Z的前后夹击,对于后面袭来的导弹还
可以释放拖曳诱饵来抵御,可是还有前面的导弹呢,结果就不用再赘述了。0:24的超级比
分,而且据F-16的几个飞行员说,敌机是机头进气的米格-21一类的“老式”战机。这一
结果令预警机和特混舰队战术中心的美军指挥官瞠目结舌,他们只能指望F-15和F-22报
仇雪恨了。
    
    当时有24架F-15在16000米的高空警戒,美军非常担心我军歼-8Z的攻顶战术。在中
东战争中,F-15曾经击落了1架黎巴嫩军的米格-25,在海湾战争中又击落了2架伊拉克的
米格-25,在对付超高空高速截击机方面是有些手段的。现在超高空的歼-8Z没有来,倒
是来了批超低空的战机,本来对付他们应该是F-16的事,可惜另外的48架F-16已经与舰
载机联队汇合去搞正面冲击了。好在F-15也有极佳的低空性能,于是12架F-15俯冲了下
来。尽管F-15C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吨,但仍有超卓的机动性,善于格斗,加减速快,爬
升、翻筋斗、小半径转弯性能都相当好,在空战中容易取得优势,因此又称为“空中优势
”战斗机。配备的高分辨率APG-70雷达搜索半径达200公里以上,能指挥空空导弹同时攻击
6个目标。还装备低空导航和夜用的红外线目标定位系统。那些飞行员认为对付那些米格-
21之类的小飞机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
    
    那边的F-22也决心拦住那些往低空“逃窜”的“苏-27”,不过只是12架俯冲了下来
。因为他们这个中队的重点任务还是攻击敌军的2架预警机,有12架还是直插巴士海峡与正
面冲击的大机群同时冲击中共的拦截线。在F-22的飞行员想来以1架2亿美元的隐形战机对
付2架4千万美元的老旧飞机绝对是不成问题的。不过俯冲到低空他们才发现有点问题,敌
机已经降到了100米甚至更低的高度,海面上的干扰物大幅度降低了机载雷达的效能,“苏
-27”居然有如此的超低空性能,真是闻所未闻。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他们至今还咬定
那些是苏-27战机。此时他们又得知后面的F-16惨遭偷袭,不由得怒火高万丈,于是不约
而同地选取“响尾蛇”导弹来攻击敌机。
    
    新型AIM-9X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其动力装置改用有推力矢量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配合以自动驾驶仪飞行控制系统,大大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和离轴发射能力,最大离轴发射
角达80度,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其末制导采用红外焦平面阵列寻的器,提高了目标跟踪与
识别能力。其最大射程为18千米,为了保险他们都是接近到17千米时打开小弹舱发射导弹
的。“响尾蛇”是射后不管的,他们则为了确保摧毁继续逼近敌机,把高度降到了1千米以
下,速度当然也得降到亚音速,在如此低空作超音速巡航是不行的了。接下来的情景令他
们终身难忘。
    
    有4架“苏-27”减速后首先在雷达视野里消失了,似乎掉到了海里,那4枚“响尾蛇
”算是完了,它们可不是“鱼叉”导弹,并没有掠海飞行能力。其余的“响尾蛇”只要最
多17秒就能击中敌机的,可惜其后预警机只能确认有1架敌机被击落。那些“猛禽”可是没
有功夫看结果了,导弹告警机发出了尖叫,对方终于发射了格斗导弹。那些导弹都是在距
他们10公里处发射的,告警机尖叫时它们已经逼近到8千米处了。“猛禽”在排气管上下了
功夫以减弱红外辐射,但是全向攻击的格斗导弹根据机体在高速飞行时的摩擦发热就能追
踪目标了。那些飞行员当然是飞行尖子,在训练场上也面对苏-27、米格-29演练过,可
惜从来没有机会驾驶“猛禽”参加实战。此时面对3-4枚导弹的夹击也就相当紧张了,他
们的高度已降到800米左右,机动受到了限制。于是个个拿出自己的绝招来逃命了,他们先
是急升、左右机动,可是那些导弹照样追了上来,看来“猛禽”的红外隐形在近距离上并
不管用。于是大量的热焰弹被投射出来,景象十分壮丽,庞大的“猛禽”似乎掠飞在节日
的焰火之上,至于隐形就谈不上了。有红外成象跟踪功能的寻的头不受影响,当接近到3-
4千米的时候,空中又闪起了高压氙灯耀眼的闪光。可惜那些导弹受到的影响似乎也不大,而且飞行员并不知道导弹的寻的头是否被破坏,他们还得躲避直飞
而来的导弹。其实真正救了他们的还是“猛禽”超卓的机动性,以及机体的抗破损安全性
。尽管如此还是有5架“猛禽”被近炸引信引爆的弹片击中,那些自封油箱、机翼被穿2个
小洞并不怕,致命的是其雷达隐形性能遭破坏了,E-3的雷达屏幕上赫然出现了这5架“猛
禽”。指挥官赶紧命令他们立即高速返航。
    
    其他7架“猛禽”的飞行员惊魂甫定,有好几个看清了在热焰弹光芒映照下的对手,不
约而同地惊呼:“米格-19!?”
    
    怎么“苏-27”不见了,变成了米格-19?他们没能看见那4架歼-6W,不然还会惊呼
“米格-21”呢。预警机上的指挥官也听到了他们的惊呼,他立即联想到中国人在把歼-
6改装成无人机的情报。自己出动2亿美元1架的“猛禽”去斗不值1百万美元的歼-6,传扬
出去定会让国际航空界笑掉大牙。要是他知道那些改装后的歼-6至少价值5、6百万美元不
知道心里会不会好受些。指挥官命令他们退出这里的战斗,还是去加强冲击巴士海峡的机
群。然后通知那些F-15要顺便干掉这些无人机。不过那12架F-15也并不好过。
    
    那些歼灭了F-16中队的歼-6Z如同涌起的巨浪,吞匿了24架飞机后一下子又沉入了海
中。F-15C的APG-70雷达可以说神通广大,不仅空战时能同时制导6枚导弹攻击不同目标,
而且能搜索/锁定陆地上的坦克、装甲车等目标予以歼灭,还能跟踪海上舰艇予以打击。可
是对贴近海面飞行的低速战机麻烦就来了,它们比舰艇可要小得没法比了,可速度又比舰
艇高得多。在高空俯视的话,受“银星”的影响根本无法锁定目标,于是以红外线目标定
位系统锁定目标发射了“响尾蛇”导弹。由于两者速度差太大,导弹要在海平面上飞出3马
赫的速度也很不容易,下面的歼-6Z以150千米的时速如同游鱼般地扭动着,大多数“响尾
蛇”都钻到海里去了。即使有几枚盯得很紧的,歼-6Z还有绝招,那就是停止向发动机喷
油,而以金龙电池提供的1千千瓦电功率驱动发动机的风扇,足以在低空滑行十几秒钟。发
动机是刹那间就被吹冷了,如此低速的飞行,机身根本就不会发热,“响尾蛇”哪里能找
到什么目标呢。
    
    F-15的最低速度就是300千米/小时,看到结果的时候就冲到了歼-6Z的前头去了。这
一下可轮到歼-6Z发威了,那些在1千米高度的F-15成了最显眼的仰攻目标,有8架歼-6
Z瞄准5架F-15开炮,他们不约而同地来了个齐射,720枚炮弹如同闪电般地飞向5架巨鹰。
有2个美军老手一看超到对方的前面去了,知道不妙赶紧作超机动飞行算是躲过了一劫。1
架F-15遭重创,只得退出战场返航,有2架轻伤的也赶紧急速上升。其他的7架F-15都遭
到了几枚格斗导弹的前后夹击,1架被2枚导弹击中顿时在空中爆炸解体,1架被重创退出战
场,2架轻伤。空中到处是F-15投射的热焰弹发出的耀眼光芒,几乎所有的F-15都弹射出
拖曳诱饵来抵挡导弹攻击。新型诱饵的拖缆长达100米能模拟飞机的雷达特征,问题是它只
能对付后方来的导弹袭击,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战机的机动。此时F-15遭到的是歼-6Z的前
后夹击,那架被击落的F-15就是因为没有及时丢弃拖曳诱饵才遭厄运的。
    
    剩下的9架F-15C都急速升空逃逸了。接连的重挫让美军的空中指挥官罗杰斯上校警觉
了,由于那些米格-21(美军飞行员都把机头进气的歼-6Z误认为是歼-7了)时而升上来
突击一下,大多数时候是在贴近飘浮着“银星”的海面上低速飞行,连号称火眼金睛的预
警机都搞不清他们的数量,只能估计有30-40架,甚至连F-15和F-22究竟击落了多架此
类飞机都无法确认。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眼前的战报,即使飞行员报上来的战果是准确
的,也不过击落了4架敌机,那不过是老掉牙的米格-21啊(他们知道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
的歼-7都改成了两侧进气的布局)!自己却损失了1架F-15C,而且有5架“猛禽”和2架
“鹰”遭重创被迫退出战场。经与梅里斯上将商讨后决定让上面的12架也参与作战一定要
干掉那群米格机,罗杰斯还告诫带队的伦斯德中校,那些米格-21肯定是作了重大改进的
,让他们小心从事。
    
    伦斯德尽管怒火万丈还是看出些端倪,本来米格-21的强项是中高空性能,那些小飞
机有如此出众的超低空性能,很可能是改装的歼-6,能以极低的速度贴近海面飞行。海面
上布满了不断漂移的“银星”干扰体,弄得大名鼎鼎的APG-70雷达都无法跟踪它们。他们
在8000米高度如同雄鹰展翅,可是那些歼-6如同在灌木丛中的野兔,令他们无从下手。那
些歼-6似乎满足了刚才的战果,并不依仗数量的绝对优势升空同他们决战,一直在下面优
哉游哉地滑行。他们可没法等待,并不全是为了争回面子。初战的失手,让自己中队的一
名飞行员掉到了海面上,前面F-16中队至少有18名跳伞飞行员得以生还,那些呼救信号和
定位信号都已经传到了他的屏幕上。他是不可能去营救的,可是那些“海鹰”也不敢来救
啊。他只得命令12架F-15以红外线目标定位系统锁定目标,当然也是以“响尾蛇”来攻击
敌机。自己率9架也降低高度到5000米掠阵。很快12架“鹰”呼啸着扑向选定的目标,中校
他们则注视着战况。
    
    伦斯德中校可不知道,他们要对付的敌机是由庞大的系统支持的。台湾的东海岸大都
是崖岸直逼大海,只有宜兰附近有较大的一片冲积平原,花莲和台东的冲积平原就非常之
小了。花莲附近有一处崖岸高达千米,耸立在岸边十分壮观,海岸山脉的主峰新港山高达
1682米,距太平洋仅13千米。控制了花莲-台东一线后,我军在崖岸的高处设立了3座“冷
眼”-II被动雷达,那些缴获的台军雷达也源源不绝地把敌机活动的情况传输到刚建立的
战术数据系统。更绝的是伪装部队利用缴获舰艇上的充气筏装上电动推进器在这一带的海
面上布设伪装物,不仅有“银星”角反射体,还有玻璃钢球体的“微波炉雷达”和红外发
光模拟装置――它们能发射出模拟尾喷管红外光谱。这些模拟装置都有指令接受装置。洞
库密布的佳山基地已经成了我空军前线指挥部,利用缴获的C-130运输机不断地充实他们
的装备。海航4师得到了24架改造过的F-16组成的兰军中队的支持,当时还不敢使用缴获
的台军的F-16和F-15。不过我军只准备以之对付台独系部队,对付美军还是使用新组建
的歼-6大队和无人机大队。师长洪杰大校一见F-15越过了5000米线命令启动海面上的模
拟装置,各歼-6小队抓住时机歼敌,要求各小队做好互相掩护。要有持久作战的准备,坚决拖住这股敌军。
    
    那些F-15的飞行员顿时陷入了困境,雷达报警机的尖叫让他们吓了一跳,而锁定目标
的周边又突然冒出了大批的“新目标”,闪烁的光点搞得他们眼花缭乱。有9个家伙赶紧发
射了“响尾蛇”然后立即开加力大迎角爬升,有3个“菜鸟”级的家伙,还在瞪大眼睛辨识
目标呢,导弹报警器又尖叫起来,屏幕上赫然显示,后前有3-4导弹追杀上来。与“响尾
蛇”性能差不多的PL-15格斗导弹的射程有17千米,歼-6Z都是在6-7千米的距离发射的
,而且又是“机多势众”,不仅有追尾攻击的,还有迎头拦射的。F-15C乃重型战机当然
有极强的自卫能力,可惜迄今还没有发明拦截空空导弹的导弹。他们弹射的拖曳诱饵仅能
吸引后方飞来的导弹,但是100米长的拖缆和诱饵又限制了战机的机动。美军装备的红外激
光干扰器的效果并不理想,PL-15的新型滤光片挡住了激光束。更要命的是F-15仅1名飞
行员既要操纵攻击系统同时攻击几个目标,又要驾驶飞机作复杂的规避动作,还要控制诱
饵的发射、红外干扰器的运作。他又不是三头六臂,稍有不慎就要完蛋。2架F-15被毁,
1架遭重创。
    
    不过歼-6Z要发起攻击也必须脱离海面上干扰物的掩护,跃入300-500米的高度,这
也给了空中掠阵的伦斯德一个机会。9架F-15都找到了目标,而且都是同时攻击2-3个目
标。按照说明书每架F-15C可同时攻击6-8个目标,可是在实战中哪里有时间同时找到那
么多称心的目标呢?这些F-15都是美空军的精锐,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动作极为熟
练,也非常果断。他们首先是对准海面上的辐射源发射了一通“哈姆”反辐射导弹,其后
尽管是以雷达锁定目标的,12-14千米的距离也适合AIM-120C弹载雷达的主动跟踪,但他
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响尾蛇”。因为前者至少要10秒钟才能击中目标,而目标以俯冲速
度只要3-5秒钟就可以钻到“银星”堆中。那时“阿姆拉姆”的主动雷达导引就会失效。
不过中校也不敢一路追踪下去,只能点到为止,赶紧拉起机头爬高。那些新型“响尾蛇”
是不用载机制导的。
    
    可惜战绩并不能令中校满意,最令他恼火的是“响尾蛇”大都去追踪敌机发射的诱饵
弹了。其实根本不能怪那些导弹,那些歼-6Z大都能沉着地降到100米高度拉平,然后等到
导弹追踪到2000米左右时突然停止喷油,以1千瓦的电功率驱动风扇,再以最低功率驱动压
气机,发动机骤然间就被冷却了,而且战机减速很慢,还能略作机动飞行。那些“响尾蛇
”尽管有红外影像功能,可是目标的影像根本就没有了,它自然就只能去追踪热焰弹了。
当然解放军也不都是神仙,4架歼-6Z被击中,此类轻型战机的生存能力比起F-15就差得
远了。好在装甲座椅和“零-零”弹射装置保住了飞行员的生命。
    
    一轮对攻下来伦斯德又遇到了问题,海面上已经又多了2个美军飞行员呼救,2架前来
执行搜救任务的“海鹰”只能在远处等待。不积极营救自己的飞行员其负面影响可太大了
,伦斯德命令立即清理跳伞飞行员周边的敌机。双方在这块低空空域展开了斗智斗勇,结
果是我军损失了17架歼-6Z,击落了10架F-15C,击伤了4架,还乘乱突袭击落了1架“海
鹰”。最大的胜利是拖住了这股敌机,俘虏了27名美军飞行员。我军的跳伞飞行员也全部
获救。当伦斯德率领残余部队返航嘉手纳的时候, 17:10的比分丝毫也不能缓解他的沮丧
心情。后来得知大机群突击的成绩比他更糟,才让他的心情略微好过些。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7.6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