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哎呀蛇蝎),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在黑暗中16 夹击(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7 15:08:08 2003), 站内信件

第16节 夹击(一) 本章长:4976字节
发表时间:2003-11-17 15:38:00 最后修改时间:2003-11-17 15:38:00    
     
    在阿吾提女士和妻子的引导下,马斯赛德成为了国家安全部在阿富汗地位最高的“代
理人”。当然,阿吾提女士并不需要他去提供阿富汗的各类情报,这些情报我们可以通过
其他渠道获得。他只需要在家里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关键的地方做关
键性的事情。而现在,在前线指挥塔吉克族军2万精锐的他,恰恰处于可以最好地为他的第
二祖国工作的阶段。

    长期以来,阿吾提女士通过其策划的“玫瑰”计划,策反了大批中亚、阿富汗的中高
级官员,阿富汗三大民族的军队、政府要员中有很多牵扯其中。她对马斯赛德曾经长期指
挥的塔吉克军第一军的军官又有特别关照,通过马斯赛德的影响力,她完全可以控制这支
部队。而控制这支部队,在阿富汗这样一个绝对的枪杆子里政权的国家,实际上就可以控
制整个塔吉克族。

    当然,塔吉克军的主力部队还有法西姆的族弟叶海亚.法西姆掌管的塔吉克第二军和法
西姆老丈人谢赫.拉赫曼指挥的第三军。但是,叶海亚.法西姆是铁杆的亲俄罗斯的塔吉克
人,它实际上他是塔吉克族上层中对联合普什图族对抗乌兹别克人最积极的一个,而谢赫
.拉赫曼指挥的第三军本身建制不齐,兵力和武器装备是三个军中最弱小的,而且这个军还
在和普什图族人的交战中损失惨重,无法对另两个军构成威胁。因此从我们动员马斯赛德
的那一刻起,法西姆的命运就此决定了。

    从后来得到的情报看,当时俄罗斯派自己的特工人员去游说叶海亚.法西姆反对自己的
族兄,此人虽然是绝对地亲俄,但是让他公开地站出来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他却拒绝了,
不过他还是表示他至少会在未来塔吉克族的纷争中保持中立。

    这就足够了,因为第一军足够对付虚弱的第三军和法西姆的亲信卫队了,当然出于维
护塔吉克人的战斗力的考虑,我们还是倾向于兵谏的手段。在法西姆来前线视察的时候,
马斯赛德的部队将扣押他们的领袖,逼迫他下达命令攻击乌兹别克人。不过,我最终无缘
见证这一过程,因为我在安排好阿吾提女士这边的事情后,接到命令要我立刻返回坎大哈


    我刚到坎大哈,就见到了刚刚从新疆前沿指挥部派来的一位信使,他奉命把江南叔叔
的命令传达到我们这里,以往命令都是通过密电传递到我们这里,而这次破天荒地派来了
信使,可见指挥部对这次任务的重视程度。命令显得很简单:我和另两位特工人员立刻赶
往哈扎拉贾特山区,会见哈扎拉族政治军事组织伊斯兰统一党首脑阿卜杜尔.卡里姆.哈利
利。

    阿富汗的哈扎拉人是蒙古族的后裔,尽管他们现在已经不会讲蒙古语,也不使用蒙古
族姓名,但他们最早的来源的确是蒙古人。今天的哈扎拉人主要居住在阿富汗的哈扎拉贾
特山区,此外,在坎大哈、赫拉特、构格哈尔、巴达赫尚等省,也散居看一些哈扎拉人。
据统计,阿富汗约有130多万哈扎拉人,是国内第三大民族。“哈扎拉”是波斯语,意为“
一千”。哈扎拉族人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一直以来与伊朗关系密切。

    继承了蒙古民族血液中英勇善战的作风,哈扎拉族人很早就在阿富汗打出了一片天下
,同时由于民族和宗教的原因,哈扎拉族与阿富汗其他民族之间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
系,他们并不关心阿富汗的主权归属,只希望没有其他民族试图侵犯他们的领地。因为哈
扎拉族的地盘位于阿富汗中北部,正好扼住乌兹别克族人的后方。如果,我们可以动员哈
扎拉族人对付乌兹别克人,那么杜斯塔姆的部队将遭遇三面围攻,必败无疑。

    这一招棋很是高明,而且实际上难度不大,因为乌兹别克人的后台是美国,而哈扎拉
人的后台伊朗则是美国不共戴天的敌手。当初,哈扎拉人之所以站在普什图族人的对立面
,主要是因为和杜斯塔姆、法西姆两家曾经一起组织北方联盟共同对付组织了塔利班的普
什图族人。现在,和伊朗关系密切的俄罗斯的代理人如果导向普什图族人,那么他们会毫
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但是,我们要想与哈扎拉族人进行联系,则必须穿越乌兹别克人的地盘,这是相当危
险的。实际上,江南叔叔当时已经通过中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安全官员与伊朗革命卫队、
情报安全部的官员们进行磋商,试图通过伊朗人的努力,说服哈扎拉人。但是,当时为了
双管齐下,我们还是必须跑一趟哈扎拉人的地盘。我研究了一下坎大哈临时政府情报部提
供的乌兹别克军布防图后,我觉得从陆路到达哈扎拉贾特山,很容易遇到乌兹别克族的地
方武装和杜斯塔姆的正规部队,于是我向新疆前沿指挥部请示,能不能给我弄一架直升飞
机。我们直接乘直升机飞到哈扎拉贾特山。

    在以往这绝对是非分之想,我们的安全官员们可没那么胆子拿国家的声誉开玩笑,万
一我们的飞机在阿富汗上空出事,世人都将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制造的飞机残骸的照片,这
简直比要我们的命还要可怕。

    不过,我的江南叔叔却没兴趣讨论这种事情,他几乎没浪费一点时间,就从兰州军区
借了一家直-13型飞机(兰州军区特种部队使用的直升机,航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以上)。
飞机在我们发出请求后的第10个小时后,出现在了坎大哈机场。我们在坎大哈机场有来自
解放军空军部队的机场后勤人员,他们很快为直-13换上了大号副油箱(我们只有3个人,
直-13可以运载12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所以飞机可以装载多一些的燃油,以满足到哈扎
拉贾特山区的耗油量),因为是特种部队使用的直升飞机,上面装有特种卫星导航装置,
对于不熟悉阿富汗地区地理环境的飞行员来说,到达目标区域并不是问题。

    上了飞机后,那位中校飞行员开玩笑说,坎大哈的天气和他们常飞的帕米尔高原一样
糟糕,这多少让我们对两位飞行员的水平产生了信心。靠马克思他老人家保佑,我们在几
个小时的飞行中一切顺利,阿富汗地广人稀,数万名乌兹别克族军人要想在坎大哈到哈扎
拉贾特山脉上数百公里的航线上部署有自己的力量并不现实,而且我们选择的航线据说是
指挥部核对侦察卫星照片后敲定的。因此既没有人向我们发射SA-16或者“毒刺”导弹,也
没有人用机枪和高射炮袭扰我们。我兴奋地欣赏着高原山脉的美丽,而我的同事们则互相
倚靠着闭目养神。

    夜晚时分,我们降落在了事先确定的一块开阔地上,那里离我们侦察到的哈扎拉族的
一支1000人左右的部队的驻地很近。为避免误会,在降落前,我的一位同事用塔吉克语在
他们的无线电频段呼叫他们(哈扎拉族人通用塔吉克语,但夹杂着蒙古语和其他民族的语
言),在得到他们的允许后,我们才降落在指定地点。我们三个人带着笨重的电子设备离
开了机舱,在我们目送我们的座机消失在大山后面的时候,哈扎拉人才乘车姗姗而至。 


    他们显示出了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好奇,但也不失蒙古人后裔的好客之风。我们见
到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阿普杜拉,尽管哈扎拉族是阿富汗的第三大民族,但是也许是因为
后台不够强大和富裕,哈扎拉族武装实力却远远不如塔吉克人和乌兹别克人,因此一个能
够指挥1000多人的“千夫长”在伊斯兰统一党的部队里就算是大官了。

    我向他表示要见哈利利主席,向他转告重要消息。他于是把我们安排在自己的指挥部
,自己跑去和顶头上司联络去了。我们在他的蒙古包里,品尝了蒙古风格的烤饼和酸奶,
最后还好好睡了一觉,直到第二天白天,我们还是没有得到来自哈利利那里的消息,我们
开始表现出一点点焦虑,只好没事找事地组装我们带来的通讯设备。不过在我们一再维护
、组装我们电台后,哈利利总算没让我们白等,一个据说是他的副官的男人率领一小队士
兵来接我们,护送我们去他们的指挥部见哈利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哈利利的指挥部,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小村落。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这个在阿富汗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却把自己的指挥部放在了
这样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各国的侦察卫星即使拍摄到了这里的照片,那些被各种复杂形
象弄得头晕脑涨的照片判读人员也不会注意到这个小村庄的惊人之处。

    哈利利的警卫部队人数似乎并不是很多,但装备还算不错,而且从那些荷枪实弹的士
兵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逼人的锐气,这在那些多年参战的普什图族老兵们的形骸中是不多
见的。不怪哈利利指挥的哈扎拉族武装虽然兵不多、将不广,但是却仍然是阿富汗国内不
容小觑的武装力量。我们没有见到哈利利本人,他似乎一直担心成为下一个马苏德(被伪
装成记者的杀手炸死),所以只是把自己的儿子派到了我们面前。

    哈利利的三儿子哈桑.拉.哈利利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年轻,他的父亲已经70多岁,而
他也已经有50多岁。此人似乎一直在他父亲周围混迹,而不像自己的其他兄弟那样在军队
和政府里掌权。不过,这位依赖父亲的男人却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他笑呵呵地用塔吉克
语热情地招呼我们,顺带问候我们的老板江南叔叔、蓝景厅长(新疆国家安全厅厅长,当
时坐镇坎大哈)。

    我们很快就让他明白了我们的来意,他很爽快地说了一大通让我们很惬意的话:乌兹
别克族人勾结美帝国主义,肆意侵犯阿富汗的主权和国家利益,哈扎拉族人已经决心脱离
与乌兹别克人的联盟。但是,他很快话锋一转,表示哈扎拉族人现在处在休养生息、发展
经济的重要阶段,哈扎拉族人不愿意继续卷入阿富汗内战,因此哈扎拉族人将在未来与乌
兹别克族、塔吉克族、普什图族之间保持平衡,不会支持任何一家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战争
。我们被他弄得有点措手不及,略微一迟疑,他就把谈判的大门关上了,让自己的卫队士
兵们送客。

    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到“千夫长”的营帐里,用加密电台给指挥部报告情况。指挥部很
爽快地要我们撤回,并通知我们直升飞机很快就到。就这样,我们又一次莫名其妙地作了
一次乘客,回到了坎大哈。我有些愧疚地出现在蓝景厅长的面前向他汇报此行的过程,他
看着我的狼狈样子笑了,告诉我总部根本没想着我此去会有什么收获,但是我们的目的已
经达到了,而我很快就会知道我的这次行动对中国在阿富汗战略的作用。

    我的疑惑更深了,我不明白蓝景的意思,但是两天后,我终于从我们的对手的动向中
嗅出了一丝味道。兰州军区和总参三部设在中阿边境地区的大型电子侦察基站发现美国部
署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部队出现了异动,数架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从基地飞出后消
失,而奉命监视乌兹别克族杜斯塔姆突击队的普什图族间谍报告说,200多名由美国三角洲
部队训练的精锐突击队员也同时消失。

    坎大哈临时政府立即下达命令,让各地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但是,此时的蓝景却
显得很是悠闲,显然他明白那200多人是去做什么的。实际上,不仅是他知道,江南叔叔和
前沿指挥部的全部要员都了解那群经过特殊训练的乌兹别克人的目标是什么。就在当时,
美国、中国的3颗侦察卫星都接受指令,出现在了哈扎拉贾特山那个僻静的小山坳的上空,
向各家指挥官反映0.1米以下级的实时行动图像。不过,美国人不知道的是,当时还有3架
携带了特殊电子仪器的中国无人侦察机出现在那里。

    凌晨2点,三架美制MH-60直升机在小山坳附近降下了第一批乌兹别克族突击队员,他
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哈扎拉族领导人哈利利的指挥部,干掉了沿途的哨兵。2点30分,数架
AH-1H武装直升飞机用70毫米火箭突袭了小村落的警卫哨位,从MH-47上机降下来的200多名
乌兹别克族突击队员蜂拥地冲向各个关键战位,用AK-74、81式自动步枪、40火箭筒扫除所
有的障碍。20分钟内,整个小村庄被彻底摧毁。当士兵们开始在蒙古包中搜寻他们的目标
哈利利的尸体时,他们一下子被周遭震天的喊杀声惊呆了。几乎与此同时,107毫米火箭炮
的呼啸声开始在山谷中飘散开来。

    在那个后来被美国人称为不可思议的突袭战斗中,恐怕只有美国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52名乌兹别克人被埋伏在周围的1100名哈扎拉族民兵和正规部队打死,其余的160多人居
然在美国人的空中火力支援下成功地突破了对手的包围圈,最后乘直升机逃离了哈扎拉贾
特山区。

    其实这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的连环计,我的江南叔叔把我派到哈扎拉贾特山的同时,
利用双面间谍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散布了哈扎拉族人将和乌兹别克人为敌的假情报。而中央
情报局的特工们在发现了哈扎拉族人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决定上演一场好戏,让一个乌
兹别克族突击队化装成普什图族人攻击哈利利的指挥部。为此,他们专门通过关系搞到了
一批中国制造的火箭弹和步兵武器,让那个突击队身着普什图族军人的军服(其实伪装成
对手是这个突击队的重要本领之一),使用中国制造的武器干掉哈利利。

    之后,他们就可以将“证据”交给哈利利的儿子们,让那些蒙受杀父之仇的人们疯狂
地找中国人报复。可惜的是,在他们发动突袭之前,我们就通过秘密渠道把这件事情告知
了哈利利。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