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汉风》7-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r  9 14:08:50 2003) , 转信

第三节 
 
    第七章两线战争

    2015年3月18日,中共中央阿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沈辰
向西北方面军全军三十万将士发布了《剿匪一号通令》。从即日起,在阿富汗的中国驻军
以喀布尔为界划分为两个军区,第一机械化集团军负责北部军区的防务,第四十二集团军
负责南部军区的防务;机动力较强的第十五数字化航空陆战集团军和第三十八数字化重装
甲集团军则集结在巴米安附近。同时,抽调第一集团军第2,4机械化步兵旅;第十五集团
军第4陆航旅,第2机降旅;第三十八集团军第8装甲步兵旅;第四十二集团军第62,65摩托
化步兵旅,第18炮兵旅,再加上治安反恐怖部队的第7武警机动师和红色特种旅,组建起了
一支44000人规模的剿匪专业化纵队,由陆水元任司令员。
    
    第一和第四十二两个集团军分别在自己的防区内化整为零,以连为单位进行分散剿匪
。由第4和第9武警机动师分别负责两个军区的治安工作。3月19日,沈辰和何岩,陆水元一
起出席了在查利卡举行的剿匪工作动员大会,沈辰严肃地指出:“剿匪工作是我们在进入
阿富汗之后所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能否顺利地完成这项工作,关系到我党,我军,我
国的战略取向,关系到我们这支部队的生死存亡。是不容轻忽的,苏联人之所以在阿富汗
饮恨而归,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在一开始剿灭阿富汗地方的零星的武装力量,从而
愈演愈烈,星星之火燎原而起,从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沈辰同时指出:
“缴费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四个字:不怕牺牲!只有我们的战士不怕牺牲和损失,我
们才能够在剿匪过程当中减小战士们牺牲生命的概率。对于游击战,最有效的反击手法就
是游击战本身;也就是说,谁的士气更高,谁的指挥员胆子更大,谁的信息更灵通,谁受
到当地民众的支持,谁就能够在这场游击战的对决中取得胜利。”。在这次大会上,出了
一个岔子,会场的西北角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和炸弹的爆炸声,在警戒部队的抵御下,参与
袭击的武装分子没能冲进会场,在西北方面军的大部队没有集结之前,向南方撤走了,20
分钟之后;当陆航旅的直升机追上他们时,看到的只是一些四散奔逃的骆驼,人到哪里去
了却不得而知!在此次交火中,有12名解放军战士牺牲,打死了7名武装分子,经过身份确
认,沈辰断定这次袭击事件是隶属于东突厥斯坦独立联盟的东突厥斯坦独立游击队所为,
但是沈辰也有些疑惑,这些人究竟是如何在眨眼之间从大沙漠里消失的呢?
    
    在西进计划制定之初,沈辰制定的仅仅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军事入侵计划。秦启风否定
了该计划。作为中国的最高决策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秦启风这个对战术问题
和兵器知识一窍不通的外行表现出了令历史学家钦佩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全面修改
了沈辰的计划。在修改后的计划中,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派遣大批党员干部到阿富汗去主
持民政工作的决定和有关在阿富汗实施确保西进“长治久安”的剿匪计划。这就是“汉风
一号”计划的初稿。
    
    秦启风看得很准,人民解放军一进入阿富汗,就面临着陷入一个新的游击战泥潭的危
险,用沈辰的话讲:“我们将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淹没!”。这个危险来的是如此的
迫切,从3月3日到3月18日,不过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阿富汗东部已是盗贼蜂起,在这15天
里,共有155名解放军战士被杀害,324人受伤,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军长冼风华将军受到刺
杀,他的座车受到一辆载有炸弹的卡车的冲撞,所幸的是,警卫战士十分尽职,在关键时
刻有身体保护了冼将军,冼风华的右臂受了轻伤,那名战士却被炸得面目全非。阿富汗经
过抵抗苏联的卫国战争,以及苏联撤军后长达十几年的内战,以及后来的反塔战争和搜捕
基地组织的行动,导致了武器大量的流向民间,2015年的阿富汗,几乎人人手中都有枪;
在这种形势下,能不能将阿富汗境内所有的武装反抗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用铁腕的手段打
下去,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得了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
不在短期内恢复整个东部的治安,把阿富汗作为向西发展的跳板将变成一句笑话。只有趁
这些零星的抵抗势力还没有来得及聚拢成拳头的时候予以各个击破,才能够保住经过查里
卡之战获得的战略果实,才能够真正开始把阿富汗建设成西进基地的历史进程。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根子下手;最困难最复杂的地方,恰恰是整个问题链条的突
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阿富汗的民心。在这一点上,秦启风再次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军事家
敏锐的战略眼光,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阿富汗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两个问题,即生产资料
所有权问题和社会安定问题。沈辰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我们对总书记的指示尚
且心存疑虑,因为阿富汗明显是一个以军事问题为主要矛盾的地方;我们没有意识到,解
决军事矛盾的钥匙,总书记从一开始就写进了计划书里。确实如此,在实地进行了几次具
体的调研后我发现,阿富汗的民族情绪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严重,对于阿富汗人民来说,
他们已经厌倦了长年累月的战争生活;只要我们能够创造出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安定的社会
环境,他们就不会反对我们,同样,只要我们能让阿富汗的大多数人在我们的统治下获得
现实的利益,我们就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从那时开始,我才开始回想起总书记2014年8月
份跟我说的一句话:‘搞一场具有阿富汗特色的土改运动!’”。
    
    由中共中央阿工委副书记,阿富汗民政委员会主任何岩所率领的中共阿富汗工作团,
就是秦启风这一宏伟战略构想的具体实施者。在工作团成员的选拔上,中共中央可谓煞费
苦心,因为如果选拔一批指挥榨骨吸髓的贪官污吏或是坐而论道的封建官僚来进行这一工
作,结果只会恰得其反,弄巧成拙。因此,这支队伍中的大多数人的行政级别并不很高,
但却都是对基层工作极为熟悉且官声政绩均佳的务实派干部,为了组成这样一支干部队伍
,国务院,中纪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并且,为了免去这些人
的后顾之忧,中央财政专门拨出了一笔可观的经费作为这批人的安家费。好在阿富汗不是
什么好地方,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大多数干部对此避之犹恐不及,更别提削尖脑袋往里边
挤了。
    
    这是一支世界战争史上最奇特的队伍,他们的工作和军事斗争风马牛不相及,却直接
影响着战争的胜败。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的产生和介入,中国乃至世界在二十一世纪的
历史恐怕都要改写了。
    
    正如中国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国家一样,阿富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业
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土地和牲畜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谁掌握了这两样东西
,就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和令人羡慕的地位。可悲的是,在这个国家里,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却恰恰掌握在极少数的社会阶层手中。阿富汗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过是一个宗教制度和西方
民主思想并行的部族社会而已。这种现实状况确实为中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契机,这个契机,就是整个阿富汗那只整个中亚问题的突破口。
    
    中共中央阿工委的政策是相当有针对性的,第一,西北方面军以绝对的铁腕削平控制
区内一切不肯屈服的反抗力量,这些力量往往是一部族联盟为依托的;包括阿富汗的政府
都是一个由各部族达成妥协而建立的联合政府。在这种情况下,阿富汗的上层建筑,成为
西北方面军斗争的主要对象,沈辰的手法其实很简单,古中国称这种手法为劫富济贫。在
新中国建立之前和建立初期,正是依靠这种政策(当时的名称叫土地改革政策)在短时间
内稳定了政权,同时打赢了一场本来绝对没可能打赢得国内战争,并且在三千里江山上和
号称天下第一的美国陆军拼了个旗鼓相当。
    
    这一政策是典型的阶级斗争时代的产物,如果用在国内,将会变成历史的大倒退,彻
底摧毁刚刚构筑起来的经济长城;但是,同样的政策用在了阿富汗,却恰好适应了阿富汗
军事斗争为主要矛盾的特殊形势。何岩的第一个试点选在了查里卡以北的多席小镇,在那
里,工作队在驻军的支持下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没收,将该地三个最具权势的部族长老
拘捕抄家,同时将其家产和控制的地产,牲畜平均分配给当地6600多名贫困农民;其实做
法非常简单和原始,但效果却出奇的明显。没用两天,当地就组织起了一支400人规模的武
装自卫队。
    
    不可否认的是,最早起来响应这种变革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而是那些对现
实怀着强烈不满的无业人员和流氓阶层,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运动(即“塔利
班”)的余孽,还有一少部分是信奉原始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激进分子,其他人则
是由于各种原因被社会所抛弃的危险分子和游手好闲的无赖。现实的变革给了他们一个千
载难逢的翻身机会,他们无牵无挂,胆大包天,也正是这些人,造成了变革过程中的某些
过火现象--------在加德兹,一个部族酋长的头被砍了下来,高悬街头示众;他全家的女
眷都遭到强暴,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被残忍地一劈两半。当然,在这之后,肇事者遭到
了军政当局的严惩。中国方面不希望因此给自己的国际形象造成被动,更重要的是,这与
工作队的目标相冲突;何岩的原话是:“我们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安定祥和的阿富汗,而
不是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的阶级斗争恐怖地狱。”
    
    当这种变革在中国占领区全面铺开之后,阿富汗的军事斗争格局为之一变。剿匪战争
由开始的寸步难行开始变得相对容易起来,那些心怀故国的阿富汗爱国人士愕然间发现,
人民并不完全站在他们一边。中国统治区的阿富汗人绝大多数都希望保有他们通过变革所
获得的利益。这种变化对于阿富汗政府军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因为从这一刻起,他们不但
要与中国军队作战,同时还要与那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拿起枪的本国人民作战。
    
    沈辰和何岩对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回避了那个让所有的政治家都头疼的宗教问题。他
们尊重了阿富汗的民族习惯,既不鼓励妇女接受教育,同样不鼓励妇女取下面纱。这对于
美国支持国际承认的阿富汗现政权来讲,是一种文明层面上的倒退,但却在伊斯兰世界内
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同时在无形中抵消了自己作为侵略方的那种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为生
产资料配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同时,在军事部署方面,沈辰同样拿到了满分。他最绝妙的一步棋就是在军事上取得
胜利之后按兵不动,对喀布尔不闻不问,围而不打,而且容许出军人和政府人员以外其他
人正常的出入喀布尔。喀布尔的阿富汗政府手中仍然有两个卫戍旅和相当可观的警察部队
,这支武装力量其实根本不足以当西北方面军一击;可是在战略层面上,一方面,沈辰不
能让中国的外交部在国际社会面前难以下台;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沈辰不希望阿
富汗各集团之间出现一种群龙无首的局面。那样的话说不定会出现新的阿富汗的民族英雄
,那将是一个新的阿富汗崛起的开始;这可不是沈辰所希望看到的。保留现政权在的目的
就是遏制这种变化的发生。喀布尔那些纸醉金迷腐朽顶透的政府高官和部族长老们是不会
容许这种威胁到他们地位的人物出现的,借这些人的手去除掉潜在的对手,这种一本万利
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只要阿富汗没有一个坚强的足以将整个民族团结起来的核心,中国
就永远也不会在这里遇到对手。
    
    实际上,中国和美国现在在中亚实际上达成了一种相对的力量平衡。两军以南部的坎
大哈为界东西对峙。由于后方起火,使得美军在进军德黑兰的问题上举棋不定,伊朗政府
趁机开始收缩兵力,加强首都的防御。美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实际上已经不可行,在这种局
势下,中亚出现了一种极为微妙的格局。
    
    “罗斯先生,我想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也希望你能够理解我现在的心情,对于阿
富汗的东突恐怖分子,我已经忍耐的太久了。这次事件,不仅我,我的同僚们和中国人民
都已经感到无法在继续容忍下去了。如果在我发出警告的时候,阿富汗政府能够做出积极
的回应和行动取缔和消灭这些组织。我的压力就会小一些,也许我们就不会采取这样一种
极端的行动。可惜的事,包括您在内,都没有把我的警告当一回事!否则的话,现在我们
也不会在电话了为了这个世界的命运苦苦协商了!”
    
    “主席先生,我想我有些了解你的处境了!不过请你告诉我,我该如何去面对美国国
会和民众?我不能把你的理由解释给他们听。我想经过这两天的思考,你和我都应当冷静
下来了,现在和65年前不同,核大国之间的战争是全世界的灾难。我想我应当庆幸,你是
冷静的,我也是冷静的!否则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可是请你告诉我,中
国这种不可容忍的做法如何才能让我不闻不问,而又不受美国人民和美国国会的唾骂?”

    
    “总统先生,我想您应当明白,你和我都在领导自己的国家进行反恐,我们的目的是
相同的---让笼罩在这个世界的天空上的恐怖主义阴霾永远散去,我想,在这个基础上,我
们有加强合作的可能和必要。我们可以继续为维拉恩将军提供后勤方面的支援,同时,你
可以继续使用修建在阿富汗领土上的军事基地,甚至可以使用我国西北部的空军基地;必
要的时候,我们的西北方面军甚至可以为你们提供最直接的行动上的帮助。我们可以帮助
你们稳定伊朗的北方或是南方某个地区,以便与你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完成现有的战略任务
。但是,总统先生,我希望你能够正视现实,现在要求我们撤出阿富汗是绝对不现实的建
议!”
    
    “主席先生!我想我必须做出让步,否则世界将充满灾难!不过,我也警告您,这是
最后一次了!如果中国再有类似的行动,我也不知道我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总统先生,我也想警告您,不客气地说,此次事件,是美国多年来企图干涉中国内
政,把中国作为潜在的敌人,试图从战略上包围中国所造成的恶果。如果美国不改变这种
邪恶的企图和不良的居心,不但中美关系难做寸进,想避免这一类事情的发生也是妄想!

    
    默默地听着这几乎是决定这世界命运的电话录音,沈辰英挺的眉毛拧在了一起,他吁
了一口长气,说道:“这最难熬的一棒子,主席替我们扛了过去!以后,恐怕就没有这么
好的运气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