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ctorzhang (我不是大夫),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十章 沉默中的爆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5 23:47:11 2003)


金涛到这村子,即决定“随波逐流”,这是基于为政第二原则做出的决定。毛伯伯曾经教
育大家,别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指手划脚,乱提意见。 
  但“随波逐流”必须是为“沉默中爆发”做准备的,否则“随波逐流”就变得毫无意
义,还不如屈原投入汨罗江,溅起点永世不息的水花来得实际。 
  如何爆发?这便要看大小环境了。 
  这大环境指的是什么?便是天下实势。1861年9月的天下实势用一句话可高度概括,即
满清差不多已成洋人的奴才政府。 
   
  圆明园已经烧了。 
  英法联军司令下令官兵可自由抢劫3天。搬不动的古铜器、名瓷器、珊瑚屏风、象牙雕
刻等,以棒击毁,必至粉碎。以“复仇”中国军队对联军的反抗。 
  联军所到处,自然房屋变成瓦砾。火烧之余,自然是毁门而入,见人就杀。使无数居
民自殒。有闭门自焚者,有全家自殉者,有被逐无处投靠自尽者,有被污羞忿捐生者。其
中不乏满清王公大臣及其眷属,致使朝衣朝冠之男尸,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血与
火中当然少不了妇女的惨叫和洋兵的淫笑……某姓女年十八矣,见邻右火发,出门探视,
被洋兵四人拉去,欲行强暴之事,女不从,被洋兵投之火中而毙;某英军印度兵轮奸某京
官之女“猥抱而哗曰:‘彼何洁白吾何黑?’淫毕,分割其肉,以两乳戮枪上摇转以为乐
。” 
  便如此,满清急切想要的还是“攘外必先安内”,迫不及待和洋鬼签定了一系列卖国
条约。 
  沙俄、清廷《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天津条约》; 
  俄美英法、清廷《天津条约》; 
  美国、清廷《中美和好条约》; 
  英国、清廷《中英天津条约》; 
  法国、清廷《中法天津条约》; 
  英国、清廷《中英北京条约》。 
  如果说这些条约清廷签订多少还有点勉强,那么下文的就主动了。 
  清廷迫不及待主动和英国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规定英国可以使用华工奴隶; 

  清廷迫不及待主动和法国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规定法国可以使用华工奴隶; 

  清廷迫不及待主动和俄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沙俄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等
。 
  上述条款签定方皆用××、清廷,而不是××、中国,那是因为金涛根本不打算承认
这些条款,甚至打算根本不承认满清政府的合法性,原因见后文。 
  满清如此听话,还真举世难寻,也算空前绝后。其思想发展极致,更作惊人之举,以
皇帝令下旨,要百官“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朝廷还不支持,那列强可
真瞎了狗眼。所以,英、美、法等当然转而开始帮助满清训练装备洋枪、洋炮的军队了,
而首用镇压的就是宣布与洋人有共同“上帝”的太平天国义军。 
   
  至于太平天国,摆上天下实势,自从洪秀全制造“天京惨案”,进而逼走石达开后已
经再也不值一提。现在似乎出现了所谓“干王中兴”,可这岂能骗得了金涛法眼。的确,
得到20多万能征善战的石达开分裂部队支持,还不“中兴”,就是草包一个了。因粮食问
题,石达开部终于被洪秀全有机可乘,用形同手纸的封“王”诏书成功策反了60几个将领
及他们麾下近30万部队,使石达开一时陷入绝境。其余部加上云南“大成国”国破后突围
投靠的3万部队也不过4万余人,眼看有被乘胜追来的湘军包了饺子,这便是上文提到的石
达开迫于形势终于决定挺进四川的缘故了。石达开至此才终于从洪秀全的天父天兄天子说
中醒悟,彻底放弃拜上帝教的宗教迷信。战斗口号转而改为极具煽动力的“驱除鞑虏,解
民于倒悬。” 
  金涛对原太平天国将领除石达开,还真找不出几个感兴趣的。那被后世一度吹得天花
乱坠的干王洪仁轩,在金涛眼里,还不如其干县长时见到的许多留洋博士,后者多少能满
口数据公式,虽然这理论公式多得“专家记不住,别人看不懂”,多少还能糊弄人,骗些
银子。可看那干王“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颁布的《资政新篇》,通篇务虚,不知所云,
比洪秀全的歪理邪说还不切太平天国实际,可能唯一价值便是替洪家消耗了些银两,为洪
家王朝的早日崩溃作了点贡献。这样的人他去投奔那绝对是活得不耐烦。 
   
  这小环境指什么?便是个人自身基础实力。1861年9月金涛拿得出手的就是骗骗人,建
立在一套迷死人太极拳和一次“活死人”医学奇迹基础上的“三丰在世传人”的虚衔了。
有这基础,定然是不会影响金涛成就一番武林传奇,可这在金涛眼里又算哪门子“爆发”
! 
  “爆发”对金涛而言,就是有所作为。 
  结合大小环境考虑,金涛自忖可有以下几种“爆发”方式: 
  或者最轻松的莫过到大城市开宗立派,好不威风?可这最多像甘风仪之父?将累世饱
受满清奴役,官僚欺诈,洋人唾弃,最后惶惶然如犬狗被八国联军、日本人趋来赶去?TM
D,这岂是金涛受得了的; 
  或者就大义凛然,学大刀王五?谭嗣同就义前用煤屑在墙上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个“两昆仑”其一指的就是
王五。谭嗣同就义后王五冒险收尸,伏尸大哭,涤血殓之。后与徒数十,狙杀洋鬼,最后
身首异处。这榜样壮则壮矣,但非金涛所爱,死得不值啊; 
  或者只好卖身清奴,也留猪尾巴?可前例可鉴,最多不过三人样子。 
  其一曾国藩是也。此公平定太平天国,对满清算得上有救命之恩。然而最后不过封侯
而已,连公都当不上,还落个虚权。他手下的湘军是满清一再裁撤对象。按理,当时一支
能征善战的军队对满清抵御洋人何等重要,可湘军结果还是被强行解散了。结论是:满清
防汉之心已重于国家社稷; 
  其二左宗堂是也。此君替满清南征北战,光复新疆,够可以了吧。可尸骨未凉,满清
就借闹的沸沸扬扬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将左宗堂提拔的官员从上到下一并废黜,只是
手脚不干净,只给这些官员免职处分却没“依法治罪”罢了。结论是:就是条狗,只要祖
先是汉人,也搞不好什么时候被满清主子一脚踢开; 
  其三李鸿章是也。此人最有出息,携洋自重,懂得里通外国赢得洋人一片“超级外交
家”赞誉,在洋人支持下,竟让满清主子都拿他没辙,算是汉人中绝顶聪明的了。光绪二
年左宗棠上奏慈禧: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收复新疆,
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沃疆拱手让人,岂不成为中华民
族的千古罪人?!反观李鸿章的上奏: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
,人烟稀少~~~依老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梨,更是不收回为好。一
问一答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鸿章如此卖力怎能不得到俄罗斯背后支持!纵
观历史,李鸿璋此人唯一不敢卖的便是关外三省。不是不想卖,是因为他深知这是满清主
子容忍他的底线,是逆鳞,别说卖,碰都不可碰,虽说满清洋务大臣在外交上有着“将在
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超级实权。结论是:此人纯属异类,学不得的。此人官场运作,已到
人臣巅峰,金涛自叹不如,想来便是曾国藩,这方面同样十个也比不上人。看李鸿章一生
,其穷极奢侈,却因曾说过“电报花费贵了”,竟有人因此以为节俭;其卖国像卖菜一般
轻松,不过在洋人面前以堂堂大臣身份吟唱了首家乡俚曲,竟有人因此以为爱国,真乃古今奇谈。李鸿章的“大肚”和“不拘小节”自然得到洋人一片赞誉还有
实实在在的政治支持。可“赞誉加政治支持”就等于“尊重”?不!洋人只会尊重这样的
弱国外交家,便是协助陆征祥在后世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毅然决然拒绝签字,以免遗臭
万年的顾维钧似的人物。正因顾维钧大义凛然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工作、灵活适时的手段
,才成功驱使日本人在弱国面前知难而退(金涛认为日本人知难而退和“五四”学生爱国
运动是一点都没关系。细细想,列强历史上什么时候怕过中国的“和平示威”?或者,日
本还巴不得“学生运动”把中国搞得越乱越好)。这才是真正的弱国外交家,真正为洋人
尊重的外交家。可正因为此,洋人又怎会莫明其妙给他公开赞誉,更不可思议给他这种人
提供政治支持!那不是洋人自找麻烦?所以,李鸿章只有一个,金涛起码还是有自知之明
的。李鸿章学不了,学不得。金涛可以腐败,甚至可以杀人放火,但首先是中国人这个大
前提还是有的。像李鸿章那样为私利可以置一切民族大义不顾,便是曾国藩也学不来。 

  所以“有章可循”,前例可鉴,金涛认为纵然卖身清奴,还是“爆发”不了。慈禧名
言,“宁与友邦,勿与家奴”。看整个清史,所谓汉大臣多是干活的事务官员,而非权利官
员。岳忠旗算大将了,然而有人造谣说他是岳飞后裔,纵然他本人竭力否认还是马上受到
审查,要是没有大小金川战争的成绩只怕他当时就不能善终。所以,该明白防汉制汉为清
朝一贯的基本国策了吧。只要这点没变,投靠满清也是自寻死路。 
   
  那好像只有贷予洋人或石达开了。呵呵,做个趾高气扬的“洋买办”也不赖。说不定
,洋主子开恩,还给发个什么绿卡什么的。不过,金涛何许人,岂是个将区区绿卡放在眼
里的人。洋鬼,金涛还正等着要他们去死,他若不能将这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算白来了。
至于石达开,还是等他过了大渡河再说吧。就凭石达开一直是满清高度关注的焦点,金涛
也不能随便将自己的大好前途丢了进去。况且,凭金涛现有条件到石达开部,又能得到什
么重用?千万别以为一个明智的将领会突然放着身边同甘共苦的兄弟不用而起用个新人,
若“新人”这样想,便是不识人情时务。若是石达开这样想,便是形势已到无可收拾地步
。这时金涛还去投奔不等同送死?况且,最要害的,石达开部口号虽变,军纪却还是沿承
“太平军”一贯那套,即没干到“王”之前,连女人都不能碰。后来制度虽有调整,“王
”以下还是严格限制一夫一妻,这叫金涛不如撞墙去好了。 
   
  所以,想来想去,即使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时代,靠别人“爆发”已无可能,要为“
江山”“折腰”,只有靠自己一途了,余者皆不可取。毕竟,他到今天,已“莫名其妙”
白得了五百孔教意义上的“弟子”。 
  立足自己,翻天覆地。这就是金涛考虑大小环境,最终拟定的“爆发”。 
  计划最终敲定时间在九月中旬。至今九月三十,确切说十月一日凌晨,沙拉族长开口
时,金涛知道拟定计划后一直等待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到来。 
  看窗外曲折越去流水,金涛一时想起自己崇拜之人,毛伯伯。一股豪情便自胸中涌起
,满腔诗意有不可不发之势。竟于深夜高声吟道: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不意外,身后两女听得痴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72.16.9.3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