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rainwashing (北冥有鱼),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方时事解读】8月24日 星期二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Aug 25 14:51:32 2004)

东方时事解读】 ,仅供参考。 


美国专家:李显龙向台、美发出台海局势濒危信息 



【凤凰卫视消息】纽约汉密尔顿大学教授李昌(Lee Chang,译音)指出,新加坡总理李显
龙前晚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不仅向台湾发出台海局势濒临危险的信息,同时也
是向美国发出相同的信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李昌昨天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台访问时指出这点。 

他强调,中国领袖相信因为美国支持台湾,这就是台湾有人继续搞台独的理由。 

他说:“李显龙在出任总理之前到台湾访问而受到中国抨击,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他认
识到台湾问题非常重要,非常危险,根据他到台湾访问同台湾领袖及会见 

当地传媒所掌握到的情况,他发现台湾领袖和台湾社会并不知道中国阻止台独的决心,因
此他要向台湾领袖发出信息。” 

他说:“当然李显龙的讲话是非常重要的,新加坡和两岸有良好的关系,但他的讲话非常
重要,台湾领袖不会喜欢他这次的谈话。” 

李昌说,李显龙表明他不想担任两岸调解人的角色,而也没有任何人可扮演这个角色,但
台海局势对新加坡非常重要,因为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有很大的贸易量。 



【时事点评】在昨天的时事点评中,东方评论员已经就李显龙突然表示“不支持台独”做
了剖析。我们认为,随着时间往年底越走越近,台湾海峡出现误判和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也
在遂渐增高。 



中美对峙,周边国家也承受了巨大压力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北京和华盛顿这两个在亚洲有着最大影响力的两大势力中心,大体上
仍然处于对峙的状态中,这无疑给周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就单个国家而言,毫无疑问,中、美两国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值得强调的
是,这种影响力并非仅指两国的政治、军事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两国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
地位是如此重要。中国全年的“进出口总额”今年就将达到“一万亿美元”的规模,不论
是和谁去比较,这都是一个庞大的贸易数字。 

单就经济实力而言,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强大到足以让美国“不敢轻言制裁”的地步。可
以想像的是,一旦这两个国家在台海真的因“台独”问题而产生任何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军
事冲突,一旦中国经济受重创,亚洲经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这种“面向全球”的“
虚拟型经济”、受到的冲击将是灾难性的。 



华盛顿两盟国纷纷表态说明了什么? 

首席评论员认为,这两天相继有两个国家就台湾问题表态,并不是什么偶然现象。在我们
看来,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都可以说是美国的盟国,国内都有美国的军事基地,支持美国应
该不成问题。但问题是,这两个国家同中国的在经济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个国
家经济赖以生存的亚洲经济环境更是和中国融合在一起。 

不论是澳大利亚、还是新加坡,更或是日本、韩国的经济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就目前而
言,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每年同中国的
贸易额也有几百亿美元,新加坡出口到中国大陆的货物量也极其巨大,如果中国的经济因
台海战争而受到影响,首当其冲、遭受损失的就是这些区域内的国家,其国内刚见起色的
经济复苏也将不复存在。 

特别是美国的盟国,还有一件头痛事,那就是得选边站。是选择“公开支持美国”、还是
选择“默不做声”。如果被扯进战火中,不仅经济上将受到沉重打击,还得承担巨大的战
争风险,这种双重风险所带来的压力,正是澳大利亚、新加坡纷纷出来“反台独”的原因
。 



新加坡的困难选择 

前些天,我们已经在强调,澳大利亚外长唐纳“不同寻常的表态”已经充分说明了台海局
势的“爆炸性”,现在,一度因访台而被中国痛批的新加坡的再度表态,更加证实了这一
点。 

在我们看来,不论是李光耀、还是吴作栋、以及现在的李显龙,都不喜欢北京,这从这三
位新加坡领导人的反华言行就可以看出。新加坡不喜欢北京是“有理由的”,从长远而言
,随着大陆进一步发展,不论是香港还是上海,都将可能取代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
,因此,配合华盛顿来遏制北京的发展就成了新加坡人一种“求生的本能”。 

事实上,也正是这种本能将李显龙送到了台湾,然而,也是这种本能让他“不得不说出台
湾海峡两岸的危险局势”。我们注意到,李显龙自己形容说,“由于台湾是本区域潜在的
最大安全问题,而身为总理,他必须作出困难的判断”,并明确地表示,“如果冲突是由
台湾方面所挑起,新加坡将不会支持台湾”。 



新加坡在这方面倒是很想美国人,也在玩“两面三刀” 

在东方评论员的记忆里,新加坡说“不支持台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近的一次就是在
几个月前,但是,说“不支持”却不影响新加坡和“台独”眉来眼去,说不支持,李显龙
也照样跑到台湾去了。在我们看来,新加坡在这方面倒是很想美国人,也在玩“两面三刀
”。 

就以这次而言,我们也注意到,就在李显龙声称“如果台湾走向独立将不符合区域的利益
,新加坡将不会予以承认,事实上,没有亚洲国家会承认,也没有欧洲国家会承认”的同
时,他也没有忘记为“先前的台湾之行“辩解,仍然坚持认为那“并没有违背或改变'一个
中国'政策”。 

还有,就是他的父亲、现任新加坡政府资政的李光耀,又在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指点点”
。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之后,我们将继续这个话题。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http://www.dongfangtime.com 



  

  

  







李光耀:香港迟早会失去其独特的贸易地位 



  【新加坡消息】据法新社报道,香港反驳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指香港的主导性经
贸中心地位时日无多的言论。 

  香港政府发言人昨天说,内地的繁荣及强大的市场潜力,令香港受惠;香港公司有优
惠的条件进入内地,这些都是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而获得的独特优势。 

  发言人也指出,一国两制对香港绝对有利 

  法新社称,李光耀上星期五在新加坡发表演讲时,指香港面对中国内地铺天盖地而来
的竞争,迟早会失去其独特的贸易地位。港府发言人是针对李光耀的讲话作出反应。 

发言人称,「作为亚洲最自由的社会之一,我们的创意和企业精神,推动香港发展。我们
可充分利用内地经济发展及庞大市场的潜力。香港特区已与内地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个
人游』计划正为香港的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香港可以拥有这些独特的优势,乃因为香
港是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 

发言人称,「一国两制」对香港发展绝对有利,而亚洲其它经济体系并没有条件占有同等
地位。「香港一向信赖自由经济,欢迎竞争。香港有相当的投资在新加坡,而新加坡亦有
大量的投资在香港。两个经济体系的繁荣将有利于两地社会发展。」 

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人更胜一筹 

  据法新社转述香港英文报《星期日南华早报》的报道,李光耀指出:“我们可以根据
400万新加坡人的利益,制定自己国家的方针,不像香港,未来的发展由中国决定,以促进
不单是700万香港人的利益,也包括13亿中国内地人的总体利益。” 

   李光耀资政上星期五在新加坡丹戎巴葛区的国庆晚宴上说:“新加坡和香港不同的是
,香港在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时,不只要考虑700万名香港人的利益,同时,还要把13亿大
陆人的利益,也考虑在内。” “在新加坡,你是400万人口中的一名,而在中国,你则是
13亿人口中的一名。” 

   法新社引述港府的文告说,作为位居前列的国际金融与商业中心,香港有优越的条件
发展成为亚洲的“世界中心”;香港的战略性位置使它能充分利用中国内地繁荣及强大市
场潜能所带给它的优势。 

  《明报》昨天刊登了一篇报道称,李光耀说,比起前途“由中国决定”的香港人,新
加坡人更胜一筹。新加坡人民只要时刻随机应变,不断变革向前迈进,人民应有信心国家
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李光耀说,新加坡人口少及开放吸纳优才,是它的主要优势。新加坡不像香港,新加坡可
以自己选择走有利于人民的路。此外,400万新加坡人也比中国人民要好,因为中国有13亿
人,要“艰苦竞争每个职位和每个晋升机会”。 





【时事点评.续上】在东方评论员眼里,新加坡李氏父子俩“如此这般”,简值是在上演“
二皮脸”、“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子俩人同台上演“这么一
出好戏”?还是那几个字:“求生本能”。 



儿子“警告台独”“向北京示好”,老子却在“挑弄中国家事” 

上面已经说了,不论是香港还是上海,都将可能取代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这可以
说是新加坡“永远的心痛”。了解到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李光耀在他儿子“警告台独”
、“向北京示好”的同时,自己却出来拿香港问题来攻击中国、攻击“一国两制”的根由
了。 

在昨天的时事解读中,东方评论员点评了台湾“行政院长”在美国“拍华盛顿的马屁”,
并试图在中美、中日之间挑拨离间,今天看来,李光耀又何尝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是
李光耀做的事情更不能令人原谅,他是在试图挑拨“中国家里人的不和”。 

首席评论员指出,不要忘记了,是谁最先挑起香港问题的,是美国,香港民主人士的大本
营也设在美国。李光耀在这个时候拨弄“香港人和中国人,香港利益和中国利益”这些问
题,其企图心是一目了然。主观上,李光耀当然是为了新加坡的自身利益着想,然而在客
观上,他的这番搬弄是非的讲话,和华盛顿摆弄香港问题的战略目的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http://www.dongfangtime.com 

北京面临“三件难事儿” 

东方评论员认为,北京现在面临三件与自己战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即朝鲜核问题、台
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凭心而论,在处理这三件大事的时候,恐怕北京开始时都只有一个愿
望,那就是希望维持现状。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却总是在“既要
改变现状,又要中国接受改变后的现实”,换句话说,总是在找中国的麻烦。 

这三件难题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每一件都发生在中国的家门口乃至家门内;第二,
每一件事在美国挑起来之后,北京都处于被动应付、且又在时间上显得刻不容缓。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三件事其实原本是一回事,都可归结到中美在亚洲的争夺主导权问
题。 



美国的手法是“让家事牵中国的主要精力” 

在我们看来,中美在亚洲主导权争夺的急速表面化上,无疑与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直
接有关。从美国挑起事端的手法上看,意图都是要让中国的这些“家务事”去影响中国内
、外政策,去影响中国和周围国家的关系。这样做能消耗中国的大量精力,不仅可以让北
京无暇应付华盛顿的布局,更可让华盛顿有机会等候中国出现战略选择上的错误。 

从战术的角度上看,在很大程度上,华盛顿这一套策略还是非常管用的。就台湾问题而言
,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布什对台独支持的半公开化,台海危机正在向导致战争风险
方向发展,就在大陆被迫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制止台独的时候”,美国又在朝核问题上
一再施展手腕,放言要军事打击朝鲜,这都在客观上给北京增加了政策判断、选择上的困
难,也加剧了周边国家对目前局势的恐惧感。 



北京的“强硬”,将华盛顿粘在“矛盾的焦点”上 

东方评论员认为,华盛顿如此刻意造成东亚的局势紧张,本质上也处于一种战略矛盾之中
。一方面,由于中国和亚洲经济高度地融合在了一起,除了台湾问题,美国手上没有任何
合适的筹码能让中国和亚洲国家都能“同时紧张”起来。在亚洲国家警惕美国势力更甚于
中国的时候,只有整个地区都紧张起来了,美国才有机可趁,才有机会在中国和亚洲国家
之间搞全面分化。 

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因素造成台湾局势的紧张,又引起了亚洲国家的普遍不满。
首席评论员指出,因为华盛顿对“台独”进行实质上的支持,北京这次态度强硬,策略上
是有意地将华盛顿推到了直接与北京“短兵相接”的第一线,这种策略令华盛顿的回旋余
地非常有限,由于自身被粘在“矛盾的焦点”上,美国欲在东亚“搅混水摸鱼”的计划遇
到了极大的困难。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http://www.dongfangtime.com 

“中美碰撞”已被北京“有意拔高”到了“冲突”的高度 

在我们看来,目前北京在抓住华盛顿这个弱点后,仍然不打算松手,仍然在不断地对“台
独”施加军事、经济高压,“不断地施放战争的信息”。 

在8月13日的《东方环球时事》中,东方评论员曾经就中国外交部高官再次提出了“中美对
话框架应该涵盖危机管理内容”,以防止两国关系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崩盘作出过详细分析
。 

在我们看来,北京重提此事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目的非常明确,即针锋相对,
将中美之间的战略碰撞也已经被北京“拔高”到“冲突”的高度,这更加剧了周围国家的
危急感。 

北京的策略是要达到三个目的 

首席评论员指出,北京的策略是,以战争危险和经济利益为大棒,达到三个目的。首先是
促进台湾内部、甚至“台独”内部的分化;其次,是促成美国内部利益集团的分化,也给
华盛顿的对外政策的“最终确定”造成困难;最后,是促成美国和亚洲盟友在对华政策上
的分化,妨碍华盛顿同其盟友之间“同盟关系的正常动转”。 

从这几天的的局势发展来看,北京的这一策略明显收到了效果。先是日本、韩国和中国一
道,有意将美国排除在“亚洲共同体”的框架之外;再就是澳大利亚外长正式表示,不会
因美国协防台湾而自动启动与美国的军事攻守同盟,并敦促美国稳定台湾局势、还要求台
湾放弃台独主张。 



新加坡被打回原形 

最后,就是新加坡新任总理李显龙,在不顾北京的反对访问台湾之后,面对中国暂停与之
“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的谈判进程、并加强武装新加坡的宿敌马来西亚之后,终于“不
得不说出台湾海峡两岸的危险局势”,也终于发现“台湾领导人并不知道中国阻止台独的
决心”。 

首席评论员则认为,与其说李显龙“访问台湾的时候”发现台湾当政者不知道中国阻止台
独的决心,倒不如说是李显龙直到访问时自己都不知道中国阻止台独的决 心。不然,李显
龙又何必出此洋相、并被打回原形。在绕了一大圈后,至少在表面上、新加坡又回到了原
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http://www.dongfangtime.com 





  

  







朝威胁退出六方会谈 韩定日程访问中日美俄 



【汉城消息】据《韩国时报》报道,为了促成第四轮六方会谈顺利进行以成功解决朝鲜核
问题,韩国正在制订日程表,计划派遣高级使者出访邻国。据韩国方面的谈判代表曹泰龙
透露,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助理李秀赫将从24日起依次访问中国和日本,以共同协商确保
多边会谈继续进行的途径。 

记者援引曹泰龙的话说:“主要代表李秀赫将于8月24至25日访问北京,随后将于8月26至
27日访问东京,就核问题进行协商。我们还正在制定日程表准备访问美国和俄罗斯。”曹
泰龙还说,尽管朝鲜表示不愿参加第四轮六方会谈,但韩国方面相信,新一轮会谈将根据
今年6月第三轮六方会谈后达成的协定如期在北京进行。据悉,参与新一轮会谈的六个国家
至今未能确定会谈和工作组会议的具体时间等细节,而李秀赫依次访问邻国则显示,韩国
对核会谈止步不前感到非常担心。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外交人士说:“我们一直在等待包括东道国中国在内的其他国
家确定会谈的日程,但现在我们再也不能采取观望态度了。”该名官员还在讲话中提到了
最近朝鲜针对美国发表的激烈言辞。 

据报道,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近日声称,美国总统布什近日在大选宣传活动中对朝鲜恶意中
伤和诽谤的行为表明,美国对朝鲜的“敌意依旧”,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工作组会议的顺
利进行。朝鲜甚至把布什称为“令希特勒相形见绌的暴君”,并重申鉴于这一情况,朝鲜
“不可能”与美国举行旨在准备新一轮六方会谈的工作组会议。 











美称对布什指责不当 坚信朝将参加六方会谈 



【法新社报道】据法新社报道,一位朝鲜外交部官员周一对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强烈的人
身攻击,美国官员称朝鲜方面的攻击是“不恰当的”,但相信平壤依然会参加六方会谈。
 

布什上周在竞选中称朝鲜领袖金正日是“暴君”,对此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进行了反击,反
过来称布什是“政治低能儿”和“暴君”,并称布什比希特勒更糟,并且警告说,美国的
敌对政策将导致朝鲜拒绝参加六国就核武器问题举行的工作级会谈。会谈原计划于8月份举
行,但目前还未能实现。 

美国国务院否认了对布什的攻击。国务院代理发言人亚当-埃雷利说:“我不认为对布什总
统的人身攻击称得上正式评论,这样的攻击当然是不恰当的,我们对之显然持否定态度,
但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说了。” 

埃雷利还表示,朝鲜以及其他五个国家在上次会谈的最后一轮曾同意今年9月底之前再次全
体出席六方会谈。他说:“这个协议依然有效,我们仍然在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合作,试
图制定计划,包括在全体出席之前召开工作组会议,目前这样的讨论正在进行。” 

参加六方会谈的除了美国和朝鲜外,还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为了结束朝鲜的
核武器计划,六方会谈已经持续了一年。埃雷利表示美国正在筹划尽快举行六方工作组会
议。 

上周三布什在竞选演讲中称,他已经让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对朝鲜施加压力,“现
在有五个国家对那个暴君说,放下武器,放下武器。”此前布什曾将朝鲜和伊拉克以及伊
朗一起列为邪恶轴心国成员。 

在反击中平壤指责布什试图推翻朝鲜的合法政府,称他是“让希特勒相形见绌的暴君”,
是“白痴、无知者、暴君和杀人犯”。 

就在朝鲜作出激烈反应之际,美国和韩国军队周一开始了为期12天的年度军事演习,测试
能否对朝鲜方面可能的攻击作出迅速反应。朝鲜称军事演习是美国试图推翻朝鲜政权的准
备行动的一部分。参加军事演习的美军达到了14500名。 

美国和朝鲜在核武器问题上僵持不下的局面开始于2002年10月,当时美国指责平壤实施一
项基于浓缩铀的秘密核武器计划,违背了1994年美国和朝鲜达成的协议。朝鲜否认正在运
行铀计划,但重新启动了一度弃之不用的核反应堆,用来提取核材料钚。美国中央情报局
预计,朝鲜至少拥有1至2枚核弹。 





【法新社报道】我们注意到,“六方会谈”韩国方面的谈判代表曹泰龙透露说,尽管朝鲜
表示不愿参加第四轮六方会谈,但韩国方面相信,新一轮会谈将根据今年6月第三轮六方会
谈后达成的协定如期在北京进行。 

对此,东方评论员有点不同看法,就在美国组织纽约“小型六方会谈”的时候,我们就认
为,由于事关各方的重大利益,朝鲜最终仍然会参加第四轮会议的,但是在时间上,一定
会另作安排。 



布什仍然在为这“最后一块遮羞布”作努力 

此外,尽管布什几日前声称要断掉“六方会谈”,但在我们看来,真让布什这样做,恐怕
他还“舍不得”。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六方会谈”如果能够维持下去,就将成为
布什外交政策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直到目前为止,不管怎样,“六方会谈”还在,也就是
说“这块遮羞布”也还依然挂在布什的身上。 

就目前而言,竞选连任的布什,将宝全部押在了保守势力一边,因此,布什在对台军售问
题上已经不可能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这样北京也就有了一百个理由拒绝去做说服金正
日的“实质性的工作”。 

事实上,直一到几天前为止,布什仍然在为这最后一块遮羞布作努力。也许大家忽略了一
个信息,那就是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访问北京之后,于上周二晚从北京就径直飞去平壤。 




澳大利亚外长唐纳为布什当说客,结果刹羽而归 

显然,唐纳此次平壤之行是替布什做说客的,目的是为布什传话,带去的自然是布什想对
金正日说的“悄悄话”。 

有消息说,唐纳的此行的最小目标是“为似乎正在陷于停滞的六方会谈注入一些活力”。
另外,据说唐纳还有意向朝鲜传递这样的信息,即11月份的美国总统大选后,无论是布什
还是克里当选,华盛顿的政策都会更加强硬。 

然而,在他逗留平壤的20个小时的过程中,金正日似乎并不想见他,而据我们了解,唐纳
主要的会谈对象最后是朝鲜外长朴南生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 


尽管唐纳称这些会谈是“富有成果的”。但是,据我们观察,唐纳这次罕见的造访朝鲜似
乎是空手而归,因为平壤方面根本就没有向唐纳表示是否参加预计于9月底或11月在北京举
行六方会谈第四轮磋商。 



金正日“怠慢唐纳”,布什终于“恼羞成怒”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布什让唐纳传递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然也就不是什
么“悄悄话”了,但是结果我们却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事实上,是就在唐纳与朝鲜官员会谈后的第二天,华盛顿时间是上周三,布什就在竞选演
讲中称金正日是“暴君”,并威胁要断掉“六方会谈”。东方评论员认为,从唐纳“一离
开平壤”、布什就“立刻做出”的强烈反应,我们不难看出,布什恐怕是在“恼羞成怒”
。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布什在竞选的演讲中称,“他已经让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对
朝鲜施加压力”。但据我们判断,布什如此说吹牛的成分恐怕不少。 



北京给一直负责“六方会谈”的王毅的“放了长假”?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围绕“六方会谈”,北京做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一
个几个月以前就曾经透露过的消息,即,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卸任副部长、将就任驻日本全
权大使一事也终于有了点眉目。几天前,北京终于正式宣布,免去王毅外交部副部长一职
,同时任命驻日本大使武大卫出任副部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普遍认为王毅将派驻日本
,但政府就是没有同时宣布王毅出任驻日本国大使一职。 

当时,在我们看来,王毅副外长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去职,虽然“已经公布于世”,但是“
却未尘埃落定”,这种形式“有如放了王毅的大假”。 

东方评论员认为,由于他是“六方会谈”的中方代表团团长,并负责“六方会谈”的具体
组织工作,北京在这个节骨眼上“让王毅休息”,恐怕是在示意北京在朝核问题上将持“
高高挂起的态度”。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http://www.dongfangtime.com 

这几天出现的怪现象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就在王毅副外长卸下副外长的这几天里,围绕着“六方会谈”,各方
不仅是动静不小,而且都衍生出一些怪现象:一方面是布什攻击朝鲜领袖金正日是“暴君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则不仅以“政治低能儿”和“暴君”来回敬布什,更是将其与希特
勒之间画等号,更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也有学者加入了这种“近乎谩骂”的行列。 

就如在昨天的《东方时事点评》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与管理》日前发表的那篇点名批判
金正日的文章“不仅罕见”,而且在时间上和说法上与布什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因此,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讲,即,那篇文章几乎可以视为根据布什的口吻“专门创作”的。 


我们认为,如果这篇幅文章能代表政府的意思的话,恐怕有太多的疑问,首先就是战略和
时间上的错误。在北京和华盛顿正为台湾问题相持不下的时候,如果按文章中所建议的那
样,公开放弃支持朝鲜,那无疑是在给布什“送政治大礼”。关键时刻自家阵营的分化,
必将自陷于战略上的全面被动。 



目前,中国应该尽可能地不要对朝鲜施加压力 

首席评论员认为,对中国而言,朝鲜半岛无核化当然符合自己的利益,但问题是能否在金
正日放弃核武器的同时给朝鲜提供一整套有效的、“高性价比”的安全保障机制。在我们
看来,这一整套机制不应该由中国一家来提供,而应该包括中、日、韩、甚至俄罗斯、以
及美国。否则,对中国而言,成本太大,日后的战略负担非常沉重,换而言之,就是“性
价比”不高。 

首席评论员指出,任何一种安全框架如果不赋予经济上的利益的话,都将是空洞和脆弱的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中国能够有效地组建起这么一个框架的话,在这个框架被各方的
经济利益牢固地支撑起来之前,就中国的策略而言,应该尽可能地不要对朝鲜施加过大的
压力,从而让自己只是站在朝鲜的身后,不要自己出面直接去接美国、日本等的招数,以
保持自己的政策弹性、和战略回旋空间。 



对于那篇文章不必太在意,视作学术上的争鸣未尝不可 

在我们看来,政府近段时间来,通过“朝核问题”的谈判过程,可以说已经争取到了日本
、韩国、俄罗斯对北京立场的默契,并一度暂时稳住了局面。由于朝鲜半岛局势和中、日
、韩国与东盟合伙筹建的“东亚共同体”的前景密切相关,因此,中、日、韩三国不会轻
易放弃目前对各方都有利、且行之有效、能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的努力的。 

在此,东方评论员想再次表示的是,对于那篇文章不必太在意,视作学术上的争鸣未尝不
可。在此前,在中日关系陷入困境的时候,在关键时刻,不也有过“对日新思维”之类的
“探讨性的文章”吗?当时也是引起一片哗然,但我们不是也没有看到政府受到过“对日
新思维”的影响吗?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48.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0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