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方时评: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9 21:51:55 2006), 转信


“叛逃特工毒杀案”阴影笼罩俄英关系 

 

  【综合报道】11月23日,俄联邦安全局前中校、流亡英国6年的利特维年科在伦敦一家
医院死亡。据英国媒体报导,利特维年科在一家日本寿司店用餐时被人暗中下毒。英国卫生
防护局11月24日下午宣布,在利特维年科尿液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 210。英国内政大臣
里德随后透露,英国调查人员在调查时也找到了这种放射性物质的残留物。自利特维年科中
毒住院以来,“毒杀案”进展和细节就成了俄英各家媒体争相报导的新闻。 

  光明日报对扑朔迷离的“利特维年科死亡案”作了深入的报道。报道说,亚历山大.利
特维年科今年44岁,曾以揭露叶利钦试图暗杀流亡英国的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而一举成名
。此后,利特维年科曾三度被关进监狱,前后长达数月。2001年,利特维年科向英国政府寻
求政治庇护。一直到上月,利特维年科才终于获得英国国籍。过去几年里,利特维年科不时
公开露面,宣称俄联邦安全局的特工制造了1999年莫斯科公寓爆炸案,目的是为发动“第二
次车臣战争”寻找藉口。 

  利特维年科案发生后,有关其凶手、中毒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说法之一,俄情报机构特种部队实施的“清除叛徒行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在
头版以“垂死间谍指控克里姆林宫特工”的醒目标题,报导利特维年科死前曾说俄驻英国大
使馆外交官维克托.基洛夫一直在监视他,而基洛夫的真实身份是俄对外情报机构驻伦敦的
总负责人。《星期日电讯报》认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干这种事非常在行,我们可能永
远找不到证据”,引述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只有'受国家支持'的机构才有能力实施如此高
难度的刺杀行动”,暗示暗杀行动受克里姆林宫操控。俄“公民联合阵线”联邦委员会成员
奥索夫绰夫认为,(指使者)除普京以外不会有别人,“缺乏接班人的克里姆林宫集团明白
,要么(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要么情况将更糟糕”。格鲁吉亚“车臣人社团大会”主席
阿尔达诺夫肯定地说:“是俄罗斯特工机构干的。” 

  说法之二,俄罗斯的敌人意图以丑闻诋毁普京,借助西方力量来向俄施加压力。俄联邦
总统助理亚斯特任布斯基11月24日说,近来几名俄反政府人士非自然死亡,与普京总统一些
外事活动日程之间存在“太多巧合”,显然是有人企图嫁祸于俄政府部门。其中,波利特科
夫卡娅被刺杀、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事件均发生在普京总统同欧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之前
。有俄国家杜马议员说,阴谋嫁祸给俄特工机构、诋毁俄国家形象的人可能是别列佐夫斯基
。俄《独立报》援引前联邦安全局长科瓦廖夫的话说,非常像别列佐夫斯基的行事风格,“
我相信没有任何情报机关会做这种事情,总统不会针对个别敌人采取行动”。《俄罗斯报》
11月25日也说:“除掉一个无足轻重的昔日同伙,完全符合别列佐夫斯基的风格,再说他还
可能掌握着对这个寡头不利的秘密”。 

  俄罗斯能源部长基里延科11月29日表示,认为钋-210来自俄罗斯的说法是一种诽谤。而
英国警方就加强了已停业的日本寿司店“ITSU”的警戒。 

  说法之三,车臣反政府武装分子“报复”。俄《独立报》 11月27日报导,联邦安全局
前有组织犯罪调查局前局长古萨克认为,车臣反政府武装分子很有可能是杀死俄中毒前特工
利特维年科的凶手。曾是利上司的古萨克透露,中毒事件与1996年1月发生在达吉斯坦的事
件有关。当年,利特维年科曾将在佩尔沃梅斯克村俘获的车臣反政府武装分子折磨致死。古
萨克由此认定,毒死利特维年科的人可能是那名死去亲人的车臣人。不过,车臣非法武装当
天发表的一份声明却称:“车臣共和国总统和政府计划以车臣人民的名义授予利特维年科最
高荣誉,以表彰他所作的贡献。” 

  此间媒体认为,俄英从政府高层到民间存在着严重的互不信任、甚至敌视。 

  在俄罗斯看来,英国政府收留别列佐夫斯基、车臣流亡“总理”扎卡耶夫以及利特维年
科绝对是“不友好举动”。 

  别列佐夫斯基曾是俄罗斯炙手可热的人物。苏联解体后,靠倒卖汽车发家的他逐渐成为
闻名全俄的金融寡头,曾被《福布斯》杂志称为“克里姆林宫教父”。在叶利钦时代,别还
当过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普京就任总统以后,别列佐夫斯基被俄检察机关以涉嫌经济诈骗
被立案调查。察觉风头不对,别列佐夫斯基偷偷溜到英国,开始流亡生涯。俄政府虽多次交
涉,无奈英内政部还是决定给予别列佐夫斯基政治避难地位。在逃亡的车臣武装头目中,最
出名的就是前车臣“总理”扎卡耶夫、“外长”阿赫马多夫,前者目前也在伦敦避难。尽管
莫斯科一再重提引渡扎卡耶夫的要求,但英国方面置若罔闻。而至于利特维年科,其整个出
逃过程更被俄方认为是由英国情报部门一手策划、实施的。 

  “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以后,英国主要媒体似乎都被注射了兴奋剂,争先恐后地报
导案情进展。未有准确的医学鉴定,英国媒体就匆忙认定利特维年科体内有剧毒为重金属元
素铊,并且“根据医疗报告”言之凿凿地声称其体内铊含量超标3 倍。随后,不知怎么回事
,突然所有的媒体都不再说重金属元素铊,而改变成了“只有国家才有资格拥有的”放射性
物质钋—210。如此一来,俄特工暗杀政治流亡者的揣测“愈发接近事实了”。英国《每日
电讯报》甚至还给文字新闻配上了普京手持手枪的照片。 

  其实,在主流、非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导下,英国社会几乎很少有人怀疑凶手受克里
姆林宫指派。甚至,就连“利特维年科案”的另一个牺牲品、伦敦“ITSU”日本寿司店也贴
出告示:“由于俄罗斯克格勃的恶行,我们暂时关门歇业,直到苏格兰场调查结束为止。”
显然,这家餐馆老板将由于关门歇业造成生意受损的怨气都发泄到俄罗斯身上了。 

  据俄对外情报局发言人伊万诺夫日前表示,“秘密情报机构早就停止使用下毒以及任何
其他暗杀手段”。 

  但人们对此半信半疑,特别是车臣“总统”扬达尔比耶夫被炸案发生后。扬达尔比耶夫
是车臣叛军的前领导人,曾参与多起大规模恐怖活动。退出车臣领导层后,扬达尔比耶夫逃
亡到卡塔尔。2004年2月13日,扬达尔比耶夫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西方
舆论认为,那起暗杀事件就是俄罗斯特工所为。5天后,俄罗斯两名特工以涉嫌谋杀罪名被
逮捕,并于当年6月被判处无期徒刑。 

  “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后,俄政府立即出面为自己撇清干系。针对有关利特维年科
因严厉批评普京而成了俄情报机构追杀物件的说法,俄总统发言人表示,“我们觉得根本无
法对此作任何评论,因为这根本是一派胡言!” 

  普京总统本人也于11月24日表示,希望英国政府不要将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之死演
变为“政治丑闻”。他说,人的死亡永远是一个悲剧,就此我向利特维年科先生的亲人和家
庭表示深切同情,“英国医生迄今为止并没有证实利特维年科系暴力致死,而缺乏这一点,
任何猜测都是没有根基的”。他强调,英国政府不应当将此扩散和夸大成没有任何根据的“
政治丑闻”,“如果有必要,俄罗斯政府以及包括俄联邦检察院等调查机关将给予英方一切
帮助”。 

  尽管怀疑之声铺天盖地,但仍旧有许多媒体认为克里姆林宫不可能是这起毒杀案的谋划
地。从实施犯罪动机与效果判断,俄政府及普京总统是这起事件的失分者。在西方媒体铺天
盖地式“克格勃式毒杀”的报导下,普京这位情报人员出身的领导被人抹黑为“冷战毒手”
,并将俄罗斯抹黑成“特工与秘密员警”至高无上的国家,使俄罗斯国际形象遭到严重损毁
。况且,根本没必要此时除掉利特维年科,因为他 “该说的全说了,该干的全干了”,身
上的“反俄价值”所剩无几。 

  据英国媒体报导,幕后凶手是克里姆林宫主人的说法来自利特维年科本人的弥留之际。
但事实上,即使在利特维年科清醒之时,其谈话内容的可靠性也大打折扣。在不久前的一次
记者招待会上,利特维年科说普京曾威胁过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卡娅,并让伊琳娜?哈卡
玛达转达。但是,向来以反普京并敢作敢为着称的右翼女政治家哈卡玛达却不愿被冤枉,“
我已经三年没有到过克里姆林宫了,更别谈转告过什么威胁的话了”。  

【时事点评】事实上,我们认为,这篇综合报道有一段文字写得非常精彩,原文如下:

别列佐夫斯基曾是俄罗斯炙手可热的人物。苏联解体后,靠倒卖汽车发家的他逐渐成为闻名
全俄的金融寡头,曾被《福布斯》杂志称为“克里姆林宫教父”。在叶利钦时代,别还当过
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普京就任总统以后,别列佐夫斯基被俄检察机关以涉嫌经济诈骗被立
案调查。察觉风头不对,别列佐夫斯基偷偷溜到英国,开始流亡生涯。俄政府虽多次交涉,
无奈英内政部还是决定给予别列佐夫斯基政治避难地位。在逃亡的车臣武装头目中,最出名
的就是前车臣“总理”扎卡耶夫、“外长”阿赫马多夫,前者目前也在伦敦避难。尽管莫斯
科一再重提引渡扎卡耶夫的要求,但英国方面置若罔闻。而至于利特维年科,其整个出逃过
程更被俄方认为是由英国情报部门一手策划、实施的。 

  “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以后,英国主要媒体似乎都被注射了兴奋剂,争先恐后地报
导案情进展。未有准确的医学鉴定,英国媒体就匆忙认定利特维年科体内有剧毒为重金属元
素铊,并且“根据医疗报告”言之凿凿地声称其体内铊含量超标3 倍。随后,不知怎么回事
,突然所有的媒体都不再说重金属元素铊,而改变成了“只有国家才有资格拥有的”放射性
物质钋—210。如此一来,俄特工暗杀政治流亡者的揣测“愈发接近事实了”。英国《每日
电讯报》甚至还给文字新闻配上了普京手持手枪的照片。 

 

●不论“作案者”是谁,可以肯定的是,其目的已初步达到了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段文字可以说非常好地概括了我们数日来对案件的“追踪焦
点”,在此,也不妨将我们之前的相关观点再简单地归纳一下:

第一,案发之后,我们认为,不论作案是谁,可以肯定的是,“作案者”的目的初步达到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国际形象已经因此而“严重受损”、普京这位情报人员出身的领导被人
抹黑为“冷战毒手”。

 

●挑选英国作为作案现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第二,我们还认为,如果哪个国家想借“这种案件”遂成针对俄罗斯的某种政治企图的话
,那么,挑选英国作为作案现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原因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英国本来就是俄罗斯叛国者、俄罗斯分裂主义分子,俄罗斯罪
犯的“收容所”;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英国人特别热衷于收容诸如别列佐夫斯基这、
扎卡耶夫、阿赫马多夫之类的“俄罗斯国家敌人”,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持不同政见者


也就是说,如果“有心人”有意组织一个反对俄罗斯的“反对政府”的话,那么,“英国收
容所”可以为之提供各方面的“人才”,包括特工。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哪个国家”、或哪种势力需要的更多的“利特维年科中毒
案”的话,那么,它将发现,它在英国的“作案机会”、“作案对象”、甚至是“作案工具
”、是随处可寻。

●普京、或者俄罗斯何以成为事件的焦点

 第三,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刚刚在朝核问题上与北京一起玩了出“围魏救赵”,在格鲁吉
亚用军事手段逼迫华盛顿不得不退让三分,并成功迫使华盛顿在俄罗斯加入世贸的文件上签
字划押、但仍然在伊核问题上起着“中游砥柱”作用、并准备与中国一起全面切入中东和平
进程的普京,之所以会成为事件的焦点,就在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锋芒毕露”;

 再加上寒冬的来临,普京手中握有的那枝能源大棒,更是令“某些人”、对摆弄能源大棒
颇具心得、且又必须在几个月内在“中东这座世界能源库”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某些
人”感到非常棘手。

●除非英国政府想法变了,当事人在“明确指证”后已经没有了翻供的机会

第四,我们认为,普京之所以如此容易意被人“抹黑”,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已经死去
的利特维年科”死在了英国;就因为“已经死去的利特维年科”死前经常对俄罗斯政府提出
批评;就因为“已经死去的利特维年科”一直在调查俄罗斯着名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在寓
所被枪杀的事件。特别是,就因为“已经死去的利特维年科”今年10月在伦敦举办的一次讨
论波利特科夫卡娅死亡的媒体俱乐部活动中曾经不作修饰地说过这样的话:“俄罗斯总统普
京害死了波利特科夫卡娅”。

尽管这位“已经死去的利特维年科”的许多说法并不可信。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反
俄的”利特维年科在弥留之际“明确指证”俄罗斯、且在指证之后“已经中毒死去”,特别
重要的是,所有“指证材料”、“调查证据”都在英国政府手中,如此一来,除了媒体知道
的内容之外,除非英国政府想法变了,否则,任何人就是想翻供也已经没有了机会。


●这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集团针对俄罗斯的“国家行为”

第五,在我们看来,这起案件虽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却是“非常确定”
的,既:这不是个普遍的“政治案件”,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集团针对俄罗斯的“
国家行为”。

●“作案的动机之一”是瞄着俄罗斯“国内的稳定”

第六,至于作案动机,我们注意到,尽管有种种猜测,但是《莫斯科时报》27日援引政治
分析人士斯坦尼斯拉夫·别尔科夫斯基的话似乎更有道理,别尔科夫斯基就认为:这起中毒
事件是俄罗斯2008年总统选举前权力斗争的一部分。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
事”只有普京的对手才能从这起事件中获利。 

事实上,一方面,由于经济好转,再加上对外政策强硬,普京在国内的声望是如日中天。尽
管普京任期到08年结束,但许多俄罗斯人希望修宪、好让普京第三次出任俄罗斯总统;

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国内又存在大量的反普京势力,而且相当多的都是有钱、甚至非常有权
势的反对势力,比如盖达尔。这些势力又与境外的俄罗斯敌对势力有种天然的联系。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作案的动机之一”恐怕是瞄着俄罗斯未来两年的“政治稳定”
,通过将“普京是冷战毒手”的海外形象“进口”到俄罗斯,交给盖达尔这类的“普京政治
对手”进行“内部操作”。

有意思的是,上面提到的盖达尔、在11月24日,即俄叛逃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的第二天
,也出事了。根据报道,盖达尔当时拟在爱尔兰都柏林为新书举行记者会,但就因为吃了点
儿水果沙拉、喝了一杯茶后就昏倒,吐血和流鼻血达35分钟,昏迷三个小时才醒过来。

●终结普京的最根本方法、是终结“普京路线”

显然,在我们看来,由于普京的在为俄罗斯的政治声望很难撼动,因此,阻止俄罗斯修宪,
阻止“俄罗斯总统可以连任两次以上”的法律通过,就是“终结普京”的唯一方式。

不过,东方评论员想指出的是,终结普京不一定能够终结“普京路线”,终结普京的最根本
方法、是终结“普京路线”;显然,“终结普京路线”的最好方式就是毁掉普京精心挑选的
接班人。

因此,我们的评估是,如果没有差错的话,那么,除了俄罗斯、普京须对此负责之外(这是
美国近期要做好的事情),这件事的责任最终会落到普京“最看好的某个政治人物”身上(
这是俄罗斯境内亲西方政治势力在一两年之内要努力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一两年内
,“这一案件”将会有持续不断的“最新进展”、而俄罗斯境内的亲西方势力需要做的,就
是接到“最新进展”,再进行“来料加工”、加工成各种炮弹,对普京可能的接班人,是见
一个打一个、特别是忠于普京路线的那个人。

●“作案动机之二”恐怕是瞄着“北约转型”努力营造“冷战气氛”

东方评论员还认为,“作案动机之二”恐怕是瞄着“北约转型”。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力
主“北约转型”的华盛顿知道,“北约转型”的高效催化剂莫过于“冷战气氛”;而营造“
冷战气氛”的最高效催化剂又莫过于在北约成员国里搞的这种“政治暗杀”。

因此,还是那句话,在一两年内,“这一案件”将会有持续不断的“最新进展”、而俄罗斯
境外的反俄势力需要做的,就是接到“最新进展”,再进行“来料加工”、加工成各种“冷
战炮弹”,在轰击前苏联继承人-俄罗斯的过程中、强化冷战气氛、为北约转型打造条件。

●或许果真是因为时间太紧,普京用了一种奇怪的方式进行了报复

 还有,毒案发生之日离布什携带“北约全球伙伴计划”参加北约峰会的日期是如此的“不
近不远”,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显然,太近了,不利于媒体炒作,不利于舆论发酵;太
远了、又容易令舆论失去焦点,特别是会给“声称与此没有关系、从而表现得受了冤屈的俄
罗斯”以时间,在北约峰会前,在美国关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报复。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或许果真是因为时间太紧,普京用了一种奇怪的方式进行了报复。

我们先来看一段新闻报道,之后将继续回到这个话题。


“希拉克寿宴”闹剧,布什不受邀普京拒出席 

  【综合外电消息】于拉脱维亚里加举行的北约峰会刚刚结束,除了能源议题受到关注外
,于会议期间上演的一场“希拉克寿宴”闹剧,亦同样的引人注目。 

  据外电报道,正于里加出席北约峰会的法国总统希拉克,28日(当地时间)突然邀请俄
罗斯总统普京29日晚参加他的74岁生日宴,而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都不在邀请之
列。消息一出,围绕着希拉克生日宴的流言、否认和拒绝不断上演。一些美国和北约官员说
,他们已经懒得愤怒了,只想看看接下来的一场好戏。 

  希拉克的邀请函刚刚发出,丝毫不给他面子的克里姆林宫当晚宣布,普京总统没法赴宴
。“很遗憾,因为难以协调三位总统的时间表,此次访问无法成行。”克宫发言人克米特里
.佩斯科夫说。 

  而就在前一天,希拉克的办公室确认普京已经接受了希拉克的邀请。巴黎的声明说:“
普京总统表达了会见总统(希拉克)以向他传递问候的愿望。因为总统正在里加参加北约峰
会,俄罗斯提议在会议结束后举行一个三方晚宴,拉脱维亚总统弗赖贝加女士负责主持。”
 

  显然,希拉克策划“俄式生日宴”,是为了满足他摆脱美国圈子,与国际舞台上另一个
重要角色保持关系的想法。峰会前夕,希拉克投稿世界37家媒体叫着要与美国争北约。而自
从2003年没有成功阻止美国为首的军队入侵伊拉克后,希拉克就开始把“媚眼”抛向普京。
这两人一向“自视甚高”,认为他们的地位高于大多数欧洲领导人。 

  既然布什受到了希拉克的“冷落”,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名字没有出现在邀请名单上,也
不足为奇了。英国首相办公室发言人28日指出,布莱尔在生日宴开始前就要离开里加。“首
相一点也不生气。”他说,“地理就是地理,航班时间就是航班时间。生日应该是私下过的
,人老了就更私密了。考虑到其他被邀请者对希拉克总统至关重要,我们没有机会选择,意
外就是意外。” 

  希拉克与布莱尔之间的龃龉始于伊拉克战争,希拉克曾当众训斥布莱尔“没有教养”。
今年7月的消息显示,布莱尔拒绝了希拉克几年来奉送的所有红酒。现在,俄罗斯叛逃特工
利特维年科刚刚中毒身亡,希拉克的邀请名单也凸显了俄罗斯与英国之间的冷淡关系。当伦
敦警察厅的侦探正在紧张地破解特工死亡之谜时,布莱尔与普京的会晤不可避免将遭遇尴尬
。 

  事实上,希拉克并非一个高调为自己庆祝生日的人。五年前,当伦敦决定为正在竞选的
希拉克举办一场生日宴会时,爱丽舍宫告诉英国:别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他的年龄。2002年
,希拉克低调度过了70岁生日。 

  这一次,早在峰会召开数周前,熟悉希拉克“为人”的北约官员就猜测,很可能于明年
离开总统宝座的他,会在此次峰会上制造点轰动。英国媒体指出,希拉克的里加派对也显示
了他试图重申其在国内权威的想法。内幕人士透露,希拉克希望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能够帮
助他保住总统位子。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新闻中的这几段文字:原文分别是:

第一,正于里加出席北约峰会的法国总统希拉克,28日(当地时间)突然邀请俄罗斯总统普
京29日晚参加他的74岁生日宴,而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都不在邀请之列。

第二,一些美国和北约官员说,他们已经懒得愤怒了,只想看看接下来的一场好戏;

第三,希拉克的邀请函刚刚发出,丝毫不给他面子的克里姆林宫当晚宣布,普京总统没法赴
宴。“很遗憾,因为难以协调三位总统的时间表,此次访问无法成行。”克宫发言人克米特
里.佩斯科夫说。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根据这份新闻,表面上看,事情就是这样“一,二,三”发展的、好像
是布什、布莱尔、普京谁都没有给希拉克面子。然而,根据我们的了解,“事实”远不这样
简单。

●希拉克策划“俄式生日宴”、冷落“两布”的动机

就在美国的部分北约领导人(就是布莱尔)声称“他们已经懒得愤怒了,只想看看接下来的
一场好戏”的背后,也有着一个“一、二、三”:

第一,希拉克的生日不是秘密。因此,真实的“第一步”就是:按东道主,也就是拉脱维亚
女总统的计划(当然参加北约峰会的领导人都知道),似乎是本着“彰显精诚团结与人文关
怀”的精神,安排了一个“午宴”,由出席会议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起为希拉克过74岁
生日、共同祝贺希拉克“生日快乐”。

第二,希拉克似乎不想要“午宴”,偏偏要在“晚宴”的情调中享受生日快乐;

至于希拉克策划“俄式生日宴”、冷落“两布”的动机,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不喜欢希拉
克的人”将其归结为是“为了满足他摆脱美国圈子,与国际舞台上另一个重要角色保持关系
的想法”。

然而,就如新闻中所说的,希拉克与“两布”之间的龃龉始于伊拉克战争,对布莱尔、希拉
克更是曾当众训斥布莱尔“没有教养”。今年7月的消息显示,布莱尔拒绝了希拉克几年来
奉送的所有红酒。现在,俄罗斯叛逃特工利特维年科刚刚中毒身亡,希拉克的邀请名单也凸
显了俄罗斯与英国之间的冷淡关系。当伦敦警察厅的侦探正在紧张地破解特工死亡之谜时,
布莱尔与普京的会晤不可避免将遭遇尴尬。 

●希拉克先是一把扯碎布什的“北约全球伙伴计划”,接着又接受了普京的“坏主意”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是在“上面第二条”的基础上,再加上希拉克“欣赏希拉克
的人们”也认为“为了满足他摆脱美国圈子,与国际舞台上另一个重要角色保持关系的想法
”,希拉克筹划了这场“冷落两布”的“俄式生日宴”,在布什准备大干一番的北约峰会上
,对美国充当领导人的北约本就不满的希拉克先、先是一把扯碎布什的“北约全球伙伴计划
”,接着又接受了普京的“坏主意”,好好地恶心了一把“两布”。于是乎,我们也就看到
了“最有意思的第三步”!

第三,东方评论员注意到,按北约的“某些领导人的消息”,说是希拉克不想请所有的北约
领导人。因此,在希拉克计划派发共享生日快乐的“英雄帖”中、根本就没有布什与布莱尔
的名字,都是与希拉克关系最近的欧洲伙伴,因此,最后有如卖茄子搭黄瓜般地“搭上了”
一个、“符合关系最近欧洲领导人之标准”的“非北约”领导人--普京。

还有小道消息说,最后可能是“愤怒的布什、布莱尔”一起向拉脱维亚女总统施加压力,不
给普京签证,所以普京才不能赴宴的。

但是,东方评论员也注意到,法国总统府是公开地推翻了北约的“上述消息”,称:“俄式
生日宴”不是希拉克的点子,根本就是普京主动出的主意,且“拒绝出席”的普京承诺要来
;另外,俄罗斯政府的说法则是“不可能协调好聚会的时间,所有决定不去”,显然,普京
是不会承认“签证问题”的。

●“两布”必须接受的教训就是,一旦普京“很生气”,后果就会“很严重”

显然,在这些真真假假的背后,东方评论员看到的就是:“非常生气”的普京与“非常不满
”的希拉克是一唱一和,希拉克不仅将布什意在“强化美国领导”的“北约全球伙伴计划”
给毁了,更是配合“生气的普京”、用一场必将载入史册的“俄式生日宴会”,将这场本就
一无所获、却弥漫着冷战气氛的“北约峰会”给搅得七零八落,狠劲儿地恶心了“两布”一
把。

对此,我们的感受就是,对日子也不好过“两布”而言,必须接受的教训就是,一旦普京“
很生气”,后果就会“很严重”,“俄式生日宴会”就是例子。显然,为了报复,既然这种
事都可以考虑,且还得到“北约内部的人”配合,那么,在其他方面呢,指不定会干出什么
呢!要知道,不论是“两布”、还是“两布”领导下的“美英”,在国内、在中东、或者其
他什么地方,哪个地方扫不出点儿“渣子”来!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0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