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IA (小风),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星期一 07年02月12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Feb 20 10:43:40 2007), 转信
普京强烈批评美国滥用武力导致别国寻求核武器
【综合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10日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强烈批评美国企图借助武力塑造单极世界,促使其它国家不得不寻求核武器自保。在会议上,普京不仅猛烈抨击美国“几乎无节制”地在世界上滥用武力,并批评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
据外电报道,普京在会议上说:“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美国,在国际关系方面逾越它的国界滥用武力,这是非常危险的,导致新一轮军备竞赛。由于无法受到国际法的庇护,其它任何国家都会感到不安。(美国的这种做法)促使小国家寻求核武器。”
普京说,什么是单极世界?无论我们如何修饰它,它都表达一个意思,单一权力中心,单一武力中心。这是与民主格格不入的。某些人天天教我们民主,而自己却不去学习什么叫民主。
路透社称,这是普京任俄罗斯总统7年以来对美国最严厉的一次批评。
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于2月9日至11日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全球危机,全球责任”,共有40多个国家的250多名高级官员参加。会议内容涉及伊朗核问题、欧洲能源安全、北约的全球扩张计划、伊拉克安全局势等重大国际安全问题。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这是普京任俄罗斯总统7年来对美国最严厉的一次批评;尽管普京对美国进行的是“点名批判”,尽管普京地“用词”上非常明确地指责美国在“穷兵渎武”,尽管“这些”都是媒体重点加以炒作新闻点,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认为普京这次讲话“极具意义”的原因。
●普京的这番强硬表演的“中心思想”在于“彰显”这样两层意思
事实上,我们认为,普京狂批美国、当然有发泄一番、吸引媒体眼球的目的,但是,普京的这番强硬表演、其“中心思想”在于“彰显”这样两层意思,即:
第一,由于无法受到国际法的庇护,其它任何国家都会感到不安。(美国的这种做法)促使小国家寻求核武器;
第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第一条”,普京在讲话中,显然也在字里行间中“摇晃着”自己心目中的“药方”;
至于普京的“药方”是什么?我们稍后再讨论。下面,先来解读“第一条”。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非常清楚的是,按普京的逻辑,由于无法受到国际法的保护,所谓被“美国的这种做法”促使着去“寻求”核武器的“小国家”,不论是“已经拥有了”核武器的朝鲜、还是被舆论认为“正试图”拥有核武器的伊朗,恰恰就是两个典型代表。
●根据普京这番讲话的逻辑:“小国家”们的“核企图”有“可理解的成分”
同样,根据普京这番讲话的逻辑:既然美国在“几乎无节制”地在世界上滥用武力,那么,象伊朗、朝鲜这些动辄就受到美国军事威胁的“小国家”、在无法得到国际法的保护下,其寻求核武器诸多因素中就有“被迫”的成分,其“核企图”也就有一丝“可理解成分”。
●再谈希拉克“失言”的背后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不难联想到,这与法国总统希拉克1月29日、在面对媒体时公开表示“伊朗在以后拥有一个或者两个核弹,并不是十分危险”的意思“非常类似”。
针对希拉克在“29日”首次抛出“伊朗拥有核弹并不是十分危险的事”,东方评论员曾经详细地讨论了其“背后”,在我们看来,整个过程就如我们之前所观察的那样:
其一,法国在1月29日离开欧盟的伊核立场后,“捅了大篓子的”的希拉克,尽管多次对媒体进行了“自我修正”,特别是在1月30日还主动招集媒体、“正式收回了”所说的话,但在伊朗“是否”可以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上,法国始终没有个“具体说法”,没有明确地回到欧盟的一惯立场,也是“中欧俄美”的共同立场。
其二,直到2月1日,也就是在华盛顿筹组的“中东四方会议”“开谈”前的最后一天,一直保持沉默的华盛顿在“紧张了”近48小时后,才“盼到”希拉克“端正”了态度,重申“法国不容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从而回到了“中欧俄美”的共同立场。
●“上述过程”恰好证明了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一组观点”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上述过程”恰好证明了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一组观点,那就是:
第一,在伊核问题上,“中欧俄美”是有“共同伊核利益”的,这就是“尽可能地”共同阻止伊朗成为一个核大国;
第二,也是最重要,在伊核问题上,“中欧俄美”的“伊核共同利益”是有一个“绝对前提”的,那就是,美国“不得”军事解决伊朗问题,否则,“中欧俄”宁可默认伊朗跨进核门槛。
●希拉克的“失言”在先,普京的“逻辑”在后,其实都在证明这一点
显然,希拉克的“失言”在先,普京的“逻辑”在后,所有这些都在向方方面面证明这么一点,那就是:与眼睁睁地看着美国通过军事威胁吓跨、或者动手打跨伊朗、颠覆伊朗政权,从而独霸中东、并经伊朗、联通阿富汗,从而牢牢占据世界的油桶--中东,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亚”这一“极端后果”相比,对“中欧俄”而言,伊朗拥有核武器、甚至整个中东陷入核军备竞赛的“后果”虽然也非常严重,但是,这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美国对“伊核问题快速朝核化”的恐惧
事后证明,希拉克之所以在2月2日华盛顿“中东四方小组”开会之前的最后一刻、才“重新端正”态度,回归欧盟的伊核立场,“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希拉克的“自我省悟”、而在于美国对“伊核问题快速朝核化”的恐惧。
●在美国学术层,早就有了一个非常一致的结论
事实上,就是在美国学术层,早就有了一个非常一致的结论,那就是,一旦“伊核问题快速朝核化(伊朗进行核试验,或者以别的方式跨入核门槛、比如说宣布自己拥有核武器)”,那么,不论布什政府最终是否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特别是,如果美军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只要“中欧俄”中的“任何一家”不肯袖手旁观,那么,美国的中东战略也好,全球战略也罢,“都”将跃上快速破产的快车道。当然了,如果“全部”不肯袖手旁观的话,那么,一旦美国上了这条快车道,其结果将会更惨,失败的速度也将更快!
●到此为止,在伊核问题上,“中欧俄”一一地表明了自己“绝不容许美国军事解决伊核”的原则立场
显然,不论是中国施展导弹打卫星的绝技、还是希拉克的“失言”,更或者是普京狂批华盛顿、“理解”“小国家”寻求核武器的企图心,无一不在证明:一旦美国军事解决伊核,“中欧俄”中没有谁准备袖手旁观。
●普京的讲话,其重要意义就是在于从形式上“完整了”“一个过程”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到此为止,在伊核问题上,可以说“中欧俄”通过各种形式、但都是最具表现力的“肢体语言”,一一地表明了自己“绝不容许美国军事解决伊核”的原则立场。
这就是说,在伊核问题上,一直在威胁使用武力解决伊核问题的华盛顿,对“中欧俄”的伊核底线,不再有任何猜测的空间,一直在期盼“国际社会”有个最后态度的伊朗、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也不再有猜测的空间。
显然,普京的讲话,其重要意义就是在于从形式上“完整了”这一过程,并在这一基础上,代表“国际社会”开出了一张解决包括伊核问题在内的、所有中东问题的“中东药方”。
至于普京的“药方”是什么?在一则相关新闻后,我们再作展开。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沙特、约旦
【利雅得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抵达利雅得,开始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两国建交近80年来(当时为苏联)俄罗斯总统首次访问沙特。
普京在访问期间将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就加强双边关系、反恐和中东局势等议题交换意见,其中伊拉克局势、巴以争端、伊朗核计划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将是讨论的重点。
沙俄两国同为世界重要产油国,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是普京此次访问的一个重点。据报道,跟随普京访问的,还有一个由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庞大的经贸代表团。
沙特是普京此次中东之行的首站,之后他还将访问卡塔尔和约旦。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普京在狂批美国霸权、理解“小国家”的核企图之后,立刻展开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之行,这使得俄罗斯的中东政策显得“非常完整”。
●沙特阿拉伯也是普京刚刚定义的“小国家”中的一个
要知道,沙特阿拉伯也是普京刚刚定义的“小国家”中的一个:尽管沙特阿拉伯重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但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也清楚,一旦华盛顿很好地解决了伊朗问题,那么,产生了本.拉登的沙特阿拉伯,就将立刻成为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首选试验田”。
有意思的是,卡塔尔、约旦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也正因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在临上飞机前的最后一分钟,狂批美国、充分“理解”得不到“国际法”保护的“小国家”、将令普京受到三个国家的“热烈欢迎”。
事实上,“警惕”伊朗在伊拉克发展什叶派势力的沙特阿拉伯,同时也是个“理解”伊朗核野心的阿拉伯国家,只是它的理解方式与俄罗斯有些许差别,其理解的基础是以色列也拥有核武器,“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在感受什叶派核威胁的同时,“伊斯兰的阿拉伯国家”也同时感到了犹太人的核威胁。
显然,在公开场合,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色彩更加浓厚一些,要求国际社会对中东核问题“一视同仁”的要求也就更加强烈一些,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中欧俄拿出一个“集体安全办法”来的呼声也就强烈一些。
●天然气储量位列排名前四的四个国家“能够一起做点儿什么”?
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卡塔尔是世界排名??花费了大量心血的伊朗(排名第二),那么,天然气储量位列排名前四的四个国家“能够一起做点儿什么”,特别是,世界第一、二、四大产油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能够一起做点什么”,也就成了普京此次海湾之行的“看点”。
事实上,伊朗在上个月向俄罗斯提议建立一个可控制天然气价格的、类似于欧佩克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而普京在此次访问之前也再次强调说:“我对此很感兴趣。”
●普京是否也带去了一份“中东集体安全路线图”?
因此,普京在抱怨没有一个可以保护“小国家”的国际法之后,带着一个“俄罗斯感兴趣”的、类似于欧佩克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的“伊朗建议”访问海湾,这本身就给人无限遐想:准备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谈“天然气输出国组织”的普京,是否也带去了一份有俄罗斯参与的、旨在帮助阿拉伯国家平衡“美以”军事威胁的“中东集体安全路线图”?
显然,如果阿拉伯国家有意建立这样一个“天然气输出国组织”的话,那么,建立一种“中东集体安全”框架来保障其安全,也就成了一种必然。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中东集体安全模式”与我们一早就在强调的“中东多边安全框架”是一个意思,与朝核六方正在谈的“东北亚安全框架”也是一个意思,特别地,它与普京抱怨的,没有一个可以保护小国家的“国际法”,也是一个意思。
不难看出,建立一个保护中东国家安全的“国际法”,既可以理解为“中东集体安全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对中东四方小组”的“改革方案”,如果美国人愿意进行改革的话。当然了,在组建“中东集体安全框架”的进程中,少不了刚刚打完卫星、从而向方方面面证实美国独霸不了世界军事话语权的中国、也少不了刚刚声称伊朗可以拥有一、二颗核弹、从而向方方面面证明“军事解决伊朗绝决不是一个选择、以色列对中东国家的核威胁必须得到某种形式的平衡的”欧洲。
--
人不一定要选择一条好走的路
但一定要走好自己所选择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58.16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