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未来的登陆战究竟怎么打?军事专家详细解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10 22:31:11 2001) , 转信

未来的登陆战究竟怎么打?军事专家详细解说
 

  ★直升机的使用,使适合登陆的海岸地带从17%提高到70% 

  ★美军的“超地平线”登陆作战设想规定,首波次登陆兵力中,三之分二应由直升机
送上去

  战争的实践表明,武器装备的改进与变革,必然导致作战方式的改进与变革。一些高
技术装备大量投放于战场必将引起登陆作战方式的变革。

  立体垂直空中化

  在只能使用排水型登陆工具时,上陆方式的限制很难达成登陆的突然性。登陆作战的
关键阶段是突击上陆,上陆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整个登陆样式的变革。随着直升机、斜
旋翼飞机、地效翼船等登陆工具的发展,特别是直升机的应用,使传统的登陆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次把直升机用于登陆作战是1956年11月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当时英法联军使用24
架直升机往返4次,在塞得和富阿港共机降了一个营的兵力450余人,成功地配合了登陆部
队夺取港口和登陆场的行动。

  这种方式一经显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军队的重视,并称之为登陆作战方式的一次革
命。这种方式的使用使世界海岸地带中适合登陆的海岸地带由17%提高到70%。直升机、斜
旋翼飞机、地效翼船等新装备的投入,使原来能作为抗登陆有效屏障的雷炮阵地、滩头障
碍、江河和湖沼,都失去或大大降低了原有的作用。

  军事家预言,随着直升机质量、数量和品种的不断提高和增加,可能取代一些传统的
水面登陆工具而成为主要的登陆工具。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将集中使用大量的集群直升飞
机,在偏转翼飞机、地表效应飞机等新型登陆工具的配合下,采取“蛙跳战术”,实施超
越登陆和超越进攻。

  现在,美军提出了“超地平线”(超海平线)登陆作战的设想,这是登陆作战理论上的
又一次重大变革。为此,在登陆作战中重点要增大垂直登陆兵力比例。以美陆战队远征部
队(约5万人)为例,首波突击上(着)陆部队总兵力为8000人,美军命令规定,其中三分之二
的兵力应搭乘直升机登陆,三分之一的兵力平面登陆。美军在一次“超地平线”登陆作战
演习中,90分钟内上陆的8246名陆战队员中,搭乘“鱼鹰式”偏转翼飞机和直升机实施垂
直登陆的有4944人,占60%,搭乘气垫登陆艇实施海上登陆的为3302人,占40%。

  从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也可以看出空降兵在作战中的比重和作用的发展变化。1983年
10月25日凌晨,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时,总兵力7000人,而空降兵多达5000人,占总兵力的
71%。由此可以推测未来的登陆作战,将是实施大规模空降,从空中着陆的兵力将大大超过
从水面登陆的兵力,使登陆作战向空中化发展。

  特遣登陆

  在这方面外军有成功的经验,英阿马岛战争,英在对马岛实施海空封锁的同时,就将
其“特别空勤团”和“特别舟艇中队”的数百名队员秘密潜上马岛。在岛上英籍居民的掩
护和协助下,不仅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比较准确可靠的情报,而且在登陆抢滩上陆过程中,
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未来登陆作战中,可以组织小规模的特种作战部(分)队,采用分散的形式预先潜入
,逐步聚集小部分作战力量,在敌人设防地区积极开展破袭活动。比如,破坏敌指挥机构
、高技术兵器、通信枢纽、后方基地等,这样有效地策应登陆兵突击上陆。

  直接抢占港口、机场

  登陆作战,由于地面部队庞大,对补给品的需求量极大,不能依靠海滩,必须得有港
口。所以,未来登陆作战,要尽可能夺占和利用敌岸的港口(包括渔港)、码头、机场,加
快突击上陆的速度,直接抢占港口、机场上(着)陆,使其成为登陆部队直接上(着)陆的基
地。战后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巴拿马时都采取了预先抢占机场上(着)陆的方式。

  未来登陆作战从港口、码头、机场上(着)陆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上陆区域范
围内,以空降部队、特种作战部队与从岸滩登陆的部队相配合,就近夺占敌港口、码头和
近岸机场,尔后组织尚未上陆的登陆部队由已占港口、码头和近岸机场上(着)陆。二是在
上陆区域附近便于夺占的港口、码头、机场,空降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配合夺取,尔后组
织后续登陆部队利用已占港口、码头和机场上(着)陆,或组织特种作战部队,预先潜入敌
岸港口、码头、机场附近,在突击上陆之前袭击敌港口、码头、机场,策应登陆部队上(着
)陆。(中国青年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61.139.116.2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