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战争能力的基石:现代国家的战争动员机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6 08:41:32 2002) , 转信
动员,作为具有确定含义的军事学术用语,始见于18世纪末法国国民公会颁布的《全
国总动员法令》。从那以后,“动员”这个词语被各国广泛使用。在具体表述上,有的叫
“战争动员”,有的叫“紧急动员”,还有的叫“国防动员”。但其实质意义相同,都是
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从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
务。动员通常包括:政治动员、武装力量动员、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民防动员和交
通运输动员等。
政治动员,有可能影响到战争的进程
政治动员是为进行战争而开展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和外交活动。政治动员的成败
,直接影响到其他动员的效果乃至战争的进程。政治动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争取民众对战争的理解和支持。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汲取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二天,美国总统即通过接受记者的采访,向美国人民表明了政府的
态度,声称“出兵符合美国的利益”,为战争做舆论准备。战争期间,美国发表了自越南
战争以来的第一个战时国情咨文,以此来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此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二是为战争胜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把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纳入政治动员之
中,争取国际支援,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动员手段。海湾战争前,美国一方面进行广泛的
舆论宣传,另一方面由政府首脑出面,开展大规模的外交游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美军
得以进驻沙特阿拉伯,并切断了伊拉克的输油管道;106个国家参与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
;39个国家出动共80多万军队组成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英、法、日、德、沙特等
国出资数百亿美元支援战争……美国得到了一个可保证其打赢战争的非常有利的国际环境
。
武装力量动员,动员的核心内容
武装力量动员,是一个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扩充和调整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所
进行的活动。
武装力量动员是动员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战争能否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各种动
员都是围绕武装力量动员进行和展开的。
夺取战略主动权要依赖武装力量动员。而战略主动权的获得往往与武装力量的快速动
员、快速反应紧密相关。争取时间就意味着胜利。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
在遭到突然袭击十分被动的情况下,依赖其完善的动员体制,成功地进行了武装力量动员
。部分以色列预备役部队在20小时内迅即开赴前线,投入战斗。战争爆发仅48小时后,以
兵力就增加了3倍。接着,以军向埃及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动员,使其在海湾地区的参战部队达到54.5万人。伊拉克通
过紧急征召预备役部队、复转军人、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35岁以下的公民,使战争初期现
役总兵力从原有的56万人增加到12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
经济动员,动员的基础
经济动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动员是对现代战争的物质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供应必须依托于整个社会经济和战时生产。
国家为保障战争的需求,不能仅仅依靠战前的物资储备,还要在战时转变经济结构,扩大
军品生产。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尽管有一定的储备,但仍然进行了经济动员,以确保急需
物资的生产。如沙漠战靴月产量从零猛增至15.7万双,沙漠迷彩服的产量在6个月内从零增
加到每个月37.6万套。
另一方面,战争的一方一旦遭到军事、经济和政治制裁,其国民经济体系和生产基地
将受到打击和破坏,战争潜力必将被削弱。例如,科索沃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
南联盟进行猛烈的轰炸,破坏了许多经济目标,使南联盟的经济至少倒退了30年,也使南
联盟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有效的经济动员,才能打破制裁,稳定
社会经济,创造支持战争的良好环境。
科学技术动员,战斗力的保障
科学技术动员,简称科技动员,是一个国家保障战争需要,统一组织和调整科技研究
机构、科技人员、科技装备、科技资料及其成果所进行的活动。科技动员旨在利用科学技
术争取战争优势。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科学技术已成为战斗力中不可忽
视的一个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英国紧急动员科技力量,利用当时先进
的机械制造和冶金技术,将汽车和拖拉机制造技术“移植”过来,研制成功坦克。就是这
些坦克,在此后打败德军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科技动员
,在1个月内就研制成功了钻地炸弹。这种炸弹成了伊拉克地下掩体的“克星”。
民防动员,防御支柱之一
民防动员,是一个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发动和组织民众防敌空袭,减少空袭损失,
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其作用主要有三:
第一,民防动员是抗敌空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民正是依赖
卓有成效的民防动员,以劣势装备抗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达78天之久,创造了“战争
奇迹”。
第二,卓有成效的民防动员可使战争潜力得以保存。人力资源是战争潜力中最重要的
因素。只有做好民防动员,才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
第三,战时社会稳定需依赖民防动员。战时维持社会稳定,是争取主动、保证持久作
战的一个关键。而民防动员能够有序地组织民众开展防空活动,达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
的目的,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等的正常进行。
交通运输动员,战争需要的保障
交通运输动员,是一个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组织和利用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施
和工具,进行人员、物资、装备输送的活动。它对保障战争需要、夺取战争胜利具有重要
影响。
首先,交通运输动员能保证军队的快速调动。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军之所以能
开赴远离本土1.3万多公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作战,即得益于交通运输动员的高效率。战争
爆发的第二天,英国就成立了继“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的第一个战时内阁,调用了大批
商船,组建南大西洋特混舰队,派往南大西洋参战,为夺取战争主动权打下了基础。
其次,交通运输动员可确保前线与后方联系的通畅。马岛战争中,英国依赖特混舰队
里的56艘商船,形成了长达1.3万公里的后方补给线,使参战部队的作战物资和生活用品都
有充分的保障。而与英军相比,阿根廷军队缺乏完善的交通运输动员措施,在英国特混舰
队到达前的28天内,他们还没有把足够的物资运往马岛,使守岛军队物资严重短缺,影响
了战斗力。
第三,军队后勤保障依赖交通运输动员。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名士兵一
天的物资消耗量为20公斤,而到了海湾战争时期,这个数字提高到250公斤。海湾战争时期
,美国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动员,先后征用了几百架民航飞机、200多艘民船和
80艘国防后备船。在战争开始前,美国就已向海湾地区运送了800多万吨物资和装备,有效
地保证了美军军事行动的需要。(波拉提)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