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20世纪作战理论的发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1日20:04:1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20世纪作战理论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作战理论与现代作战理论的分水岭
  进攻至上、决战制胜、速战速决不灵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各参战国普遍奉行
进攻至
上、决战制胜、速战速决的理论。交战双方在作战指导上都企图通过几次大的决战性战
役,迅速
击败对手,夺取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进程很快就宣告了各国战争计划的破产。由
于作战规
模空前,人员物资消耗巨大,无论哪一方都无力保持连续、高速的进攻,进攻战役在力
量耗尽时
也就随之停止,接着而来的是绵亘的战线,持久的阵地战。
  谁能经得起消耗,谁就可能赢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间不长,三个不曾预
料的事实
便呈现在各国战争指导者的面前:一是原定的作战计划全部落空;二是基本兵力和战前
的物资储
备几乎消耗殆尽;三是战场形成绵亘的阵地防御正面。之后,消耗战略成为主导理论。

  在消耗战理论的指导下,大战中的许多战役就是靠几十万、上百万士兵的伤亡和大
量武器弹
药的消耗来支撑的。
  积极防御理论出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积极防御理论的指导下,交战双方在防
御战役中
都十分注重适时使用战役预备队(包括战略预备队)采取攻势行动,以强有力的反击和
反突击,
稳定防御战线,恢复防御态势。
  大战中后期,积极防御理论出现了新的内容。1917年初,德军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
提出了
“弹性防御”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加大防御纵深;兵力部署上前轻后重,主
要兵力配
置在第二和第三道阵地上;掌握尽可能多的预备队,增强反冲击和反突击的力量;为避
免一线防
御部队遭敌炮兵突击火力的杀伤,在敌炮火准备过程中将大部人员暂时撤出,待敌人攻
占第一道
阵地后立即发起反冲击和反突击,恢复防御态势。
  合同作战理论崭露头角。1917年首次大量使用坦克的康布雷战役可以说是合同作战
理论运用
的开端,而1918年8月英法联军实施的亚眠战役则标志着大战中合同作战理论发展的最高
水平。
是役,由于步、坦、炮和航空兵互相配合,形成了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局面。因此,英法
军较好地
达成了既定的进攻目的。
  “海上总决战”理论宣告破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海军实施海战的主要理
论是实行
主力舰队决战,以夺取制海权。这一理论的基本点是:把“海上主力舰队决战”作为海
战的基本
样式,力图通过一两次大的海上交战,彻底消灭对方海军主力,一举夺得制海权。然而
,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中,“主力舰队决战” 仅发生了一次,这就是海战史上著名的日德兰
海战。
这次海上交战,并未决出胜负,对战争的进程也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海战实践表明
,以主力
舰队实行海上总决战的理论已经破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理论的鼎盛时期
  “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出尽风头”。“闪击战”理论涵盖了战略和战役两
个层次。
“闪击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进行突然打击,建立优势的兵力兵器,集中使用飞机和
坦克,不
停顿地高速进攻,对敌重兵集团实施合围聚歼,在敌人尚未实施充分的战争动员,并来
不及进行
反击之前就“闪电般”地将其粉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闪击战”理论获得了巨大
的成功。
  大纵深作战理论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进攻作战的主要理论。其内容是:
以杀伤兵
器同时压制敌人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由坦克摩托化
步兵组成
的快速突击集群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相配合,迅速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
破,达成
预定的战役目的。大战中,陆战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
从战术突
破向战役突破的转变。第二,对坦克实施防御,大纵深、多梯次积极防御理论形成。第
三,确立
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理论,尤其是空地协同的理论地位。第四,开始从线式作战理论向
非线式作
战理论转变。
  “制空权”理论大规模用于实践。大战中夺取制空权的方法基本有三种,即:以突
击对方机
场为目的的空中进攻战役;空战和空中会战;突击对方的航空工业基地和航空训练中心
。其中前
两种成为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方法。
  航空兵支援地面作战的理论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苏军的“航空兵进攻”理论
标志着大
战中的支援地面作战理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
  战略轰炸理论的形成,是美英两国对杜黑的“独立空中战争”思想进行大规模、长
时间试验
的结果。防空作战理论和空降作战理论在大战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防空战役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
义。
  海战理论大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传统海战理论向现代海战理论转变的重要时
期。海战
理论形成了以航母为中心的海上决战理论、保交破交理论和以岛制海理论三足鼎立的局
面。海上
作战理论的最大建树是对马汉海战思想的突破和发展。这些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
面:
一是突破了马汉以战列舰为主力的传统的舰队决战思想,确立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新
型的舰队
决战思想。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马汉的制海权思想,马汉的由水面舰艇实施的平面制海权思想发展成
由水面、
空中和水下力量共同实施的立体制海权思想。
三是创造了“以岛制海”海战理论,两栖作战理论也得到全面发展。诸军种联合登陆作
战理论趋
于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共进行了各种规模的登陆作战约有600次之多,其
中达到
战役规模的约有数十次。
  丰富的登陆作战实践,确立和发展了现代登陆作战理论和联合作战理论,这些理论
又反过来
对登陆作战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登陆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成功。
大战中较
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其中6 次战略性登陆战役全部获胜。
  游击战理论跃上战略层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在广袤的敌后战场发挥了重
要作用,
游击战理论得到重视和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
国军民在
抗日战争中创立和发展的游击战理论。毛泽东根据中日双方强弱悬殊的客观现实,指挥
八路军和
新四军,团结广大抗日民众,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游击战争。毛泽东在世界战争史上首次
把游击战
提升到战略地位,从战争指导上为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游击战理论指
导下,中
国人民取得了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抵御外敌入侵的伟大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
战理论成
为世界上弱小国家抵抗法西斯侵略的主要作战理论。中国的游击战理论,在战后亚非拉
等第三世
界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55年--从核战争和核威慑条件下的全面战争理论,向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

转变
  核战争理论向核威慑条件下常规作战理论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伴随着对原子弹的
恐惧而结
束。随着核武器的大量生产和装备,核战争条件下的作战理论在美苏等核大国中相继出
现。核战
争条件下的作战理论与常规作战理论的最大不同,是强调依靠核突击达成战役和战争目
的。
  为确保首次核摧毁和具有足够的核反击力量,美苏等国先后建立起空基、陆基和海
基“三位
一体”的核力量体系,战略核轰炸理论和核反击理论也应运而生。
  美苏两国在激烈的核竞赛中达到均势后,60年代中期,美苏等国被迫抛开核战争理
论,重新
回到重视常规战争的道路上来,并提出了以核武器为“盾”,以常规力量为“剑”的思
想,核战
争条件下的作战理论从此演变成为在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作战理论。
  局部战争理论取代全面战争理论。大战威胁的减弱和局部战争的实践,使局部战争
理论很快
产生并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作战理论。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产生并向“空地海天一体化作战”理论发展。70年代中期,
美军在
1976年版《作战纲要》引发的学术大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扩大的战场”和“一体
化战场”
理论。1981年,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把“扩大的战场”和“一体化战场”理论结合
在一起,
命名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被确定为美国陆军统一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作战 ”理论
第一次
在海湾战争中得到检验,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在战争中已向“空地海天一体化作战”
理论发
展。
  联合作战理论亮相军事舞台。20世纪最后10年,作战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两个主要特
点:其
一,联合作战理论成为整个作战理论发展的主干。联合作战理论在 80年代中期引起世界
各国军
队的高度重视。 其二,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概念不断涌现,军事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在
战争层
面上,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论和低强度战争理论取代了传统的全面战争理论和一
般条件下
的局部战争理论。在战役样式上,空袭和反空袭战役、海空封锁战役和登陆战役等联合
战役样式
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作战样式上,信息战、综合火力战、立体机动战和特种作战
等新的理
论不断确立和迅速发展。在作战方法上,信息战中的电磁攻击、黑客战、网络战、心理
攻击和对
敌信息系统进行的实体摧毁;综合火力战中的大规模、大纵深、高强度的联合空袭,远
程奔袭,
精确打击,超视距攻击,隐形突防和超越轰炸;立体机动战中的“蛙跳式”空中突击,
立体突
破,垂直包围;特种战中的特种侦察、特种打击和特种破坏等具体战法理论,以及陆海
空天电一
体化作战、全纵深同时打击、非线式作战、脱离接触的远战、不对称作战、大规模夜战
和“外科
手术式”打击等综合性战法理论不断涌现。在作战空间上,传统的三维作战空间理论又
向太空、
电磁和网络空间扩展,形成了超大、多维的作战空间理论。在作战指挥上,建立扁平的
指挥系统
和遂行实时近实时指挥控制的理论正在形成。在后方保障上,三军联勤、军民一体、集
约保障的
理论已在逐步确立和完善。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