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pzheng (cifs), 信区: Green
标  题: 用兵的辅助条件地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16日20:24:0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状态,如
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物是指分布于地表之上的人工或自然物体,如建筑物、
江河、森林等。
  地形是军事行动的客观基础,是关系战争胜败的重要条件。“地无兵不险,兵无地
不强”,任何军事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实施的,都要受地形的影响和制约。
无论是部队的行军、隐蔽,还是观察、射击,甚至技术兵器的使用等等,都离不开地形
条件,这已是千百年来的战争经验证明了的真理,所以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重视。如
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就指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远近,
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英国著名军事家亨利·劳埃
德说得更为深刻:“任何战役如果不和地形条件相适应,那就是毫无意义的和可笑的。
地形,这是一本伟大的、独一无二的兵书。无论何人,如果他不会读这本书,那他充其
量也只能是一名勇敢的士兵,而绝对不可能成为将军。”革命导师恩格斯则指出:“迅
速判定地形的一切利弊,根据地形特点迅速配置自己的军队,成了对指挥官的主要要求
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叶剑英元帅也认为:“地形是决定敌我作战行动的
基础。”
  历史上,因正确利用地形而取得战争胜利的战例很多,如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
仓”,实际上就是利用了汉中出入关中的地形条件。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斗,就是
我志愿军利用上甘岭地区险峻地势构筑工事,抗击美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
例。
战前的准备工作地形分析
  地形分析就是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现有地形
资料和实地考察所掌握的部分信息,针对作战地区的地形条件及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而
进行的分析研究。
  地形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㈠地形特点。这是地形分析的起点和首要任务,如作战区内地形起伏程度:是沟壑
纵横,还是基本平整;战区内江河、道路的分布,河(路)网密度及其底质,土壤、植被
和居民地及各种地物的性质及分布特点等。
  ㈡在分析研究地形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作战任务,研究战区内地形特点与执行作战
任务的关系。
  ⑴地形对部队机动的影响。在现代化战争中,装备有大量的各种新式重型武器部队
的机动,尤其是越野机动更加受制于地形条件,如地形的起伏和断绝程度、土壤的性质
、各种天然障碍物(植被、山脉 、江河、湖泊、沼泽等)及人工地物(城市居民地、人工
湖泊即水库等)的分布和特点。
  ⑵地形对军队观察、射击的影响。观察和射击要有一定的视界。视界开阔,便于观
察和判定方位,也有利于发挥火力。
  ⑶地形对军队伪装、隐蔽的影响。有些地形有一定的遮盖、掩护和伪装功能,如森
林、山沟等。合理利用它有利于保护自己、消灭敌人。
  ⑷地形对工程设施构筑的影响。地形对工程设施构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的起伏
程度、土壤和岩石的理化性质、水文状况等。
  ⑸地形对核、化、生武器袭击的影响。地形对核武器袭击的影响主要是对核冲击波
的加强或减弱,对化学和生物武器的影响主要是对毒剂的扩散和滞留作用。
  另外,地形还对军队通讯、电子干扰和抗干扰等有影响。

--
 我是一片云,有无限的天空任我驰骋。  CIFS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