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re (天马), 信区: Green
标  题: 空军指挥学院专家谈:21世纪的防空革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1:50:3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未来战争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空中,空袭与防空的较量将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较量
。空袭模式正在从工业化空袭向高技术空袭转变,防空却仍恪守着工业化的防空模式,
从而使防空陷入危机。21世纪的防空是什么样?就这个世人广泛关注的军事问题,记者
采访了空军指挥学院的部分专家教授,现将访谈纪要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
编者
  “防空危机”不断加深
  空袭与防空在对抗中走过了80余年的历程。前70年大体上是一个均衡对抗的局面,
攻防双方各有胜负。到了20世纪70年代,防空达到了极盛期,埃及、叙利亚防空部队在
第四次中东战争前期取得的辉煌战果,令人惊呼“以地制空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到
了80年代以后,空地对抗舞台上却接连上演了空袭取得胜利的“一边倒”战争,防空体
系似乎变得不堪一击。如,1985年10月,以色列空军瞬间摧毁巴解总部;1991年1月,海
湾战争“沙漠风暴”作战;1995年9月,北约在波黑的“精选力量”作战;1999年4月,
科索沃战争“联盟力量”作战等。
  专家说:当用科学的眼光审视近期的空袭与防空作战时就会发现,“一边倒”现象
,其实质存在着时代性反差。在8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中,空袭与防空对抗成为两代作
战模式的对抗。空袭的模式明显已经超越了工业化空袭的范畴,运用的是新型作战和指
挥控制手段,这种空袭具有许多全新特征:飞机———导弹一体化突击;精确打击与强
摧毁;高强度压制防空系统;主导性信息支援与对抗;集成化联合作战;全方向、全空
间、全距离作战;全天候、全时域作战等等。这种空袭模式可以称之为“高技术空袭”
。而防御所运用的防空模式仍然是70年代所定型的工业化防空模式,正是对抗模式的“
代差”,造成空袭方与防空方在预警、指挥控制、抗击和防护等诸领域的对抗中形成全
面的反差,将防空推入险境。
  显然,“一边倒”战争标示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一变革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
面是空袭出现了变革,高技术空袭登上了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则是防空发展滞缓,陷入
危机。
  有专家认为:“防空危机”是在两大背景之下出现的,一是“北强南弱”的政治背
景,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明显加剧的战略失衡;二是由工业化向信息化加速过渡的经济技
术背景。空袭的天然优势与新军事革命的结合,是造成防空危机的根本原因。军事高技
术发展的攻防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了空袭所具有的进攻优势,酿成“空袭革命”;防空
的力量、体系、手段、方法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空袭的发展,导致空地对抗态势出现有利
于空袭不利于防空的局面。这方面至少有5个反差:高技术空袭的地位与工业化防空的地
位存在反差;高技术空袭方目的与工业化防空的目的存在反差;高技术空袭的技术手段
与工业化防空的技术手段存在着反差;高技术空袭的作战方法与工业化防空的作战方法
存在反差;高技术心理对抗效力与工业化防空的心理对抗效力存在反差。从这些反差中
,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防空陷入危机。
  “空袭革命”已经发生
  有的专家谈到:20世纪末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标志着新的“空袭革命”的兴
起,也展示了21世纪的空袭模式。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空袭革命”将
继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对防空构成新的挑战。国家安全的中心任务是准备迎接21
世纪的军事挑战,而保护国家未来安全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空天能力和指挥控制。世
界各国空军,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空军,不仅保留了一支全方位作战和继续保持空中优势
能力的空中力量,而且把空军作战的空间向太空拓展,天基探测器愈加变得重要,卫星
、智能卫星、载人火箭、多功能航天飞机、高功率激光等航天武器装备的研制和运用,
使空军加速转变为空天力量。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空袭革命”首先是发生在西方
军事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高技术空袭,在世界上频频肆
虐,用他们的高技术空中力量向全球各个角落传递和强加他们的意志。他们从空袭革命
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巨大的安全利益。与此相应,防空危机首先出现在了发展中国家
,他们多年构筑的空中防线忽然变得松散和脆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损害和巨大的威
胁。应该说“空袭革命”的效应决不仅仅是在军事上造成了空防关系的严重失衡,更主
要的是在政治上造成了国家安全利益的严重损害!要确保国家的领空安全,就必须强化
“空中国土”观念,不断完善国家防空体系。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血的事实告诫爱
好和平的人们:“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面对“空袭革命”的压力,工
业化防空难当此任。因此,应该进行一场防空领域的深刻变革,必须彻底摒弃旧的防空
观念,建立适应未来空中作战需要的防空作战体系,研制开发能有效对付高技术空袭兵
器的防空武器系统,才能跟上“空袭革命”的步伐。面对“空袭革命”,必须正视,但
没有必要惊慌。历史的辩证法决定了有“矛”就必有“盾”,“矛”利则“盾”更坚。
而在“空袭”和“防空”这一对矛盾中,“矛”暂时走在了前面,其结果必定促使“盾
”尽快地赶上,当我们发现危机时,我们已经在进步了。
  “全维防空”日趋紧迫
  专家教授们坦言:21世纪前20至30年,“全维防空”应成为防空的基本模式。“全
维防空”是指为维护国家空天安全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称,即以防御为目的,综合运
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控制国家的全维空中安全环境,制止和回击敌通过航空航天空间对
己方空中和地、海面目标施加的一切侵害,维护国家的空天安全。
  提出“全维防空”与传统防空的目的相比至少在四个方面有新的扩展:一是行为与
效应一体。“全维防空”明确将空中军事斗争的终极效应确定为斗争目的的内核,这符
合空中军事斗争的本质。二是空天一体。“全维防空”将防御范围超越大气层,扩大到
外层空间,这是适应军事行动向太空扩展的必然选择。三是主权空间与非主权空间一体
。“全维防空”不仅谋求维护主权空间范围内的国家利益,而且谋求维护非主权空间范
围的国家利益。四是物质效应与精神一体。“全维防空”不仅追求国家的物质利益不受
损害,而且谋求国家的精神利益不受损害。
  “全维防空”的基本任务是控制国家空天安全环境,目标是创造无敌方空天威胁和
侵害的稳定态势,这种态势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三层。这种“全维防空”,应该树立
信息防空观,运用信息化作战手段,采取与信息化对抗规律相适应的样式和方法,夺取
防空作战的胜利。应该树立空天一体观,重视对航空航天环境的控制。应该树立攻势防
空观、联合防空观。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防空作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许多专家、教授呼吁:未来战争,防空作战伴随着反空袭作战将是首要的作战样式
,无论规模大小,防空作战的胜利,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构建21世纪防空新模式,将关系到新世纪国家的利益与荣辱。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战
略举措。(马德祖本报记者张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iri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