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Green
标  题: 人民战争与民族凝聚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2日10:20:40 星期二), 转信

  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动力之一,也是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根本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从这个意义来说,打人民战争,实际上就是打民族凝聚力。
    有人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不能在碰撞、激荡中保持自身的“精神支柱”,就等于
丧失国魂、民族之魂,即使经济搞上去了,也难免要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被打败。江
主席也强调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当增强政治敏感
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国家这个“本”,增强民族自信心,成
为祖国的坚定捍卫者。
    国不可一日无防。这种国防,是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
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即为
了适应国家的发展和安全的需要,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完整而采取的一切防御措施
的总和。而相对和平时期,一些同志国防意识和观念有所减弱,国防建设的“一盘棋”
思想立得不牢,往往认为是军队一家的事,如此下去,将来仗一旦打起来,人民战争的
整体威力就显示不出来。鉴此,我们一定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不断进行大国
防观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有组织地在全体民众中灌输国防知识,增强国防
观念和战备观念。要进行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体制、国防历史、国防体育等方面
的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可以预见,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数字化的高技术战争。面对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的
这一深刻变革,我们必须强化训练,这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就是
要认真贯彻军委科技强军、科技兴训战略,坚持战斗力标准,深化科技练兵,全面提高
“打赢”能力,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就是要积极贯彻江主席“宁可让人才等装备,
不可让装备等人才”的方针,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以适应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
争的需求。这无论是对作战部队还是对后备力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民战争与民族凝聚力
陈暄
  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动力之一,也是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根本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从这个意义来说,打人民战争,实际上就是打民族凝聚力。
    有人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不能在碰撞、激荡中保持自身的“精神支柱”,就等于
丧失国魂、民族之魂,即使经济搞上去了,也难免要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被打败。江
主席也强调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当增强政治敏感
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国家这个“本”,增强民族自信心,成
为祖国的坚定捍卫者。
    国不可一日无防。这种国防,是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
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即为
了适应国家的发展和安全的需要,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完整而采取的一切防御措施
的总和。而相对和平时期,一些同志国防意识和观念有所减弱,国防建设的“一盘棋”
思想立得不牢,往往认为是军队一家的事,如此下去,将来仗一旦打起来,人民战争的
整体威力就显示不出来。鉴此,我们一定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不断进行大国
防观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有组织地在全体民众中灌输国防知识,增强国防
观念和战备观念。要进行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体制、国防历史、国防体育等方面
的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可以预见,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数字化的高技术战争。面对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的
这一深刻变革,我们必须强化训练,这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就是
要认真贯彻军委科技强军、科技兴训战略,坚持战斗力标准,深化科技练兵,全面提高
“打赢”能力,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就是要积极贯彻江主席“宁可让人才等装备,
不可让装备等人才”的方针,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以适应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
争的需求。这无论是对作战部队还是对后备力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国防报 2001年05月31日 第3版)
    (中国国防报 2001年05月31日 第3版)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