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赶论文,少上网), 信区: Green
标  题: 《战争论》简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22 17:48:24 2003)

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参加过欧
洲反法联盟对拿破伦的战争。历任骑兵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
获少将军衔。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
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全书共8篇124章。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
三篇“战略概论”,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第八篇“战争
计划”。其基本的思想观点是: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
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
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
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
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
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
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
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
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
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
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
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
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
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
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
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
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
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
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
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
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
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
,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
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
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
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
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
。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
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
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的鼻祖。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6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