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jack (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Green
标  题: 越南军事思想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1 20:12:20 2002) , 转信

基本内容  越南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观、 人民战争思想、武装力量建设思想和
作战思想等。

战争观 越南认为,战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对抗阶级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用武装斗争形式体现出来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现代战争是敌对双方之间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全面斗争。
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越南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政
治斗争规定了战争的政治目的,政治力量是武装力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暴力革命是夺取
政权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惟一道路。在战争的分类上,越南认为,战争首先应分为正义战争
(进步、革命、反侵略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反动、反革命、侵略战争),必须拥护正义战争,
反对非正义战争。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上,越南认为,决定战争成败的是人,而不是武器。武
器是重要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和技术装备的作用明显提高,必须重视发展和改善武器装
备。核武器具有巨大的威慑作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很大,但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
因素,不可能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人民战争思想 越南认为,人民战争思想是越南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全民动员、全民武
装、全民杀敌是党指导战争的基本路线。 未来战争是现代化战争,具有规模大、空间广、
节奏快、紧张激烈,以及大量使用威力大、精度高、机动能力强的新技术兵器等特点。因
此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人民战争,以少敌多,以小胜大,发挥全民国防、全民战争
的优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人民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积极
进攻,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敌实施积极、主动、坚决、连续、全面的进攻,形成压倒敌
人的总体优势。人民战争的力量组织方式,应以群众性政治力量为基础,建立包括主力部
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在内的结构完整的武装力量。人民战争作战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地方人民战争与主力兵团的正规战相结合, 军事进攻与外交、 兵
运、政治斗争相结合,各种规模和多种作战形式相结合,以及在各个战略地域同时打击敌
人。

武装力量建设思想 越南认为,武装力量建设集中体现了党的军事路线,是党和国家的重要
任务之一。其基本原则是: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越党自建立军队以来,一直把党对军队的领导作为军队建设的基本政
治原则,强调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直接、全面领导之下。主要体现在:一切有关军队
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问题均由中央政治局决定;指挥员必须服从上级首长和本级党委的领导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通过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贯彻落实到军队工作中去;建立和巩固各级党、团组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用条令、条
例约束干部和战士的行为等。

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越南认为,这种“三结合
”体制是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发挥人民战争总体威力和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越南军队建设已由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状态,故强调平战结合,建
设一支数量适当、装备精良、机动灵活、战斗力强、总体质量高、日益现代化的正规军,
同时要继续加强民兵自卫队的数量和质量建设。

协调而有重点地发展各军种、兵种。越南认为,现代军事行动往往具有诸军种、 兵种协同
作战的性质,因此必须协调发展各军种、兵种,但由于军费有限,必须突出重点。强调合理
调整各军种、兵种比例,优先发展空军、海军,控制陆军规模,减少步兵,重点加强技术兵
种建设。

建立预备役和快速动员体制。越南认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正规军战时补充和扩编的直接来源,必须从数量和质量上建立强大的后备力
量。越南从1960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强调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单位普遍设立兵役管理、
动员和监督机构,制定预备役预编和就地补充方案,完善经济建设部队的平战转轨机制,
建立完备的快速动员体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