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jack (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Green
标  题: 富勒的军事思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1 20:15:10 2002) , 转信

英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富勒关于战争、建军和作战等问题的理性认识。

J.F.C.富勒(1878~1966),1898年桑德赫斯特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初级军官, 曾参
加英布战争。1913年在参谋学院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参战。1916年12月任坦克
部队参谋长后,根据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使用坦克的新思想。战
后继续在坦克部队任职。1923 ~ 1925年
初,在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任主任教官。1926年任帝国总参谋长助理。1929~1932年任旅
长。1930年晋升少将。1933年12月退役。1935~1939年任伦敦《每日邮报》记者。

富勒一生著述甚多,涉及军事科学、战争理论、战略战术、战史战例、国防建设、军队建
设等。已出版的专著40多部,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大战中的坦克》 、《战争的改
革 》、《论未来战争》、《装甲战》、《一位不平凡军人的回忆录》、《机械战》、《第
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西洋世界军事史》、《战争指导》。《大战中的坦克》
是其代表作,有多种文字译本。在书中,富勒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提出并论证
了主张坦克制胜的理论(见机械化战争论)。1916年以前,富勒着重研究步兵战术。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转向机械化战争理论方面的研究。退役后,以论述国际政治、国家防务
以及战争的社会后果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其研究重点又转向军事历史领域。

富勒的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有:

关于军事科学 富勒认为,军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军事科学
的发展有其复杂的历史因素与社会因素。工业革命对军事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研究
军事理论应采取科学态度,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进行分析。历史研究是先进军事理论的基
础。但是,指导战争不能因袭以往的战争经验,必须了解过去、现在并预见未来。未来战
争与以往任何一次战争都不可能相同。

关于战争 富勒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是有组织社会的产物。引起战争的主
要原因是保卫生命、维持生命和传宗接代。只要国家存在,战争就存在。战争不单是军事
问题 ,与政治 、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宗教等均有紧密联系。战争与和平没有本质
区别,和平是不打仗、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又打仗、又流血的和平。战争是政治的工具,
军备是战争的工具。战争的政治目的应该是有限的,应该是战略上能够达到的。经济因素
是战争根源之一,因而战争是经济政策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科学技术是战争的基础。工业
革命以来生产工具的机械化以及其他科技成就,促进了武器装备的发展,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战争的技术性质日益明显。同
样,战争与社会革命也有着直接联系。

关于机械化战争 富勒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胜利的取得百分之九十九在于武
器。自拿破仑战争结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
力和机动力,从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而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
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
依靠人力和畜力。而新出现的坦克是一个活动要塞,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
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据此,富勒指出
,未来战争主要是机械化战争,是陆海空战场一体化和三军联合作战的战争。未来战争中
,地面机械化与空中机械化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陆战和海战也有着广泛的联系;武器装
备的机动力得到充分发挥,战争进程进一步加快,持续时间大为缩短;进攻比防御拥有更
大优势。机械化战争主要发生在人口稠密、坦克部队较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发达地
区。任何一个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国家,都可能进行这种战争。未来战争是不宣而战
的战争,没有很长的动员时间,不可能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消耗战和堑壕战,补给
线也不像过去那样长,打击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首脑机关、重兵集团、通信和后方补给基
地。未来战争中,夺取战场主动权的斗争相当激烈,机动与时间因素格外重要。

关于战争指导 富勒认为,进行未来战争必须指导思想明确和分析问题不带偏见。战略上
,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运用包括精神、人体和物资在内的各种资源,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实现战争的政治目的。作战上,必须体现战地指挥官的意志,运用各种作战手段实现其作
战决心,达成作战行动的军事目的。为便于制定战争计划,必须有几条明确的作战原则。
他提出目标、进攻、集中、节约兵力、机动、突然性、安全和协同,后来又增加一条简明,
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依据。另外,他还提出瓦解士气、持续耐久和震慑敌人的战术三原则
,并认为“大战术”是交战的“基石”,连接战略与战术的纽带,连接步兵徒步机动与其他
重装备机动的纽带。战术的基础应建立在对武器装备的正确评估上。有效运用各种武器装
备,充分发挥其机动性能,可弥补兵力数量的不足。在机械化战争中,胜利属于技术装备
占优势的一方,其方式是在选定的方向上进行决定性战斗。进攻是机械化战争的主要样式
。大量使用坦克实施突破、包围和追击,直捣敌集团军和军、师司令部等指挥机关,将对
敌造成巨大的精神震撼。未来的防御将是攻势防御,坦克兵将是对付机械化之敌的机械化
综合体,地雷场将取代铁丝网,支撑点将取代线式堑壕体系。防御将由一系列配置有反坦克
火炮的据点构成防护力与机动力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关于军队建设 富勒强调,英国为了保持帝国的
地位,应加强防务,改组国防机构,建立国防部和联合作战机构,以实施统一领导,消除三
军分立现象。军队规模和员额应适当缩小,陆军只要拥有15万以机械化部队为主的常备军
,就能满足国防需要。武装力量建设的重点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军队的机械化程度。军队
编组要适应机械化作战的要求。由于军队小型化和高度机械化,更要加强对战争全过程,
特别是战争初期军队行动的指导,要对官兵进行更加严格的军事训练与纪律教育,使之在
战场上能够自我约束。要在战场上建立精干而又机动的参谋部,以便机智灵活地率领部队
实现战争的政治目标。

富勒的军事思想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欧美一些国家有较
大影响。有些主张尽管当时未被英国官方采纳,但却为德国等其他国家所接受,因而推动
了机械化战争论的发展。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