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坦克—前进! (附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pr 23 09:50:10 2006), 转信


H·古德里安 [德]  
[出自《坦克—前进!》]  

一、基本战术概念  
  战略——为达到战争的预期目的而使用武装力量和利用实施战争的其它诸因素的学问。  
  战役——对大兵团实施指挥,组织其向作战地域转移,并领导其在战场上的行动。  
  战术——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  
  摩托化——主要以通行力较高的装甲战斗车辆和装甲输送车辆装备军队。  
  集团军群——陆军的最大军团,组建目的是便于统一指挥军队并赋予总的战役任务。  
  集团军——由两个或数个军编成、统一指挥并拥有独立补给系统的军团。统帅部预备队部队通常配属或隶属于集团军。坦克集团军主要编有坦克和摩托化兵团。  
  统帅部预备队部队——特殊使命部队,主要装备为重武器,直接隶属于陆军总司令,用于加强给执行战役任务的集团军或军。  
  陆军军——作战指挥机构,根据当时战役需要可隶属有二个或数个师。坦克军主要编有坦克和摩托化师。  
  师——陆军中诸兵种合成的最小兵团,能独立遂行任务。根据师内各兵种的比例,师区分为坦克师、摩托化师和步兵师。  
  战斗群——为执行某项任务,临时编组、统一指挥的诸兵种分队。  
  翼部——配置在作战兵团暴露翼侧的部队。为保障兵团翼侧不致受到敌人的袭击,翼部可稍向后收拢。  
  翼侧——与左右邻无直接接触的作战兵团的一侧的地段。  
  进攻——向敌方推进的作战行动。正面进攻的目的是突破敌防御,击退或牵制其兵力。一翼包围的进攻在敌有暴露翼侧时实施,或采取由后方实施突击的方法。  
  主要突击方向——为取得决定性胜利而集中主要兵力兵器的方向。  
  进攻地带——为左右有友邻的合成兵团的进攻而划定的地带。  
  防御——为对抗进攻之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阵地防御——防御军队为扼守自己的阵地而实施的战斗。  
  阵地——有军队防守的地形。  
  防御地域(地段)——防御阵地之一部。  
  火力计划——在进攻和防御中据以组织各种火器的火力配系的计划。  
  预有准备的反冲击——防御军队由既占阵地实施的事先计划的进攻性行动,其目的是有限的,主要是收复丧失的阵地。  
  立即的反冲击——为迅速歼灭楔入防御之敌而在局部地域内进行的进攻性行动。  
  侦察——为查明情况和敌人的企图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地形勘察——为查明地形条件及其是否适于某种行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警戒——为保护军队免受敌人的地面和空中袭击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前卫——由行军中的部队派出,在主力之前行进,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分队,其任务是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保证不停顿的行军,粉碎敌军薄弱兵力的抵抗和先敌占领有利的地区。  
  后卫——部队退却时派出的分队,任务是与敌接触时进行赢得时间的战斗,以保障主力能摆脱敌人的追击或恢复战斗力。  

 
战术标号  

 
战术标号  

http://www.warstudy.com/theory/latterday_west/panzer_marsch/images/p031_s.jpg
图31:战术标号  

 
补充标号 [ 注 ]  
http://www.warstudy.com/theory/latterday_west/panzer_marsch/images/p032_s.jpg

图32:补充标号  

 
补充的字母和数字说明  
   1.轻重武器以字母区分,字母注在左上方:  
   le——轻型  
   m——中型  
   s——重型  
   2.口径以数字(单位为厘米)或字母(le、m、s)标在标号的左侧。  
   3.同一武器的数量以数字标在标号的下方。不同口径武器的数量以并列的数字标示,中间连以“+”号,最大的口径数字标在左边。  

 
附图:1943-44年坦克师的编制  

http://www.warstudy.com/theory/latterday_west/panzer_marsch/images/p033_s.jpg
图33:1943-44年坦克师的编制  

 
“豹”式T-Ⅴ型坦克营编制  
  营属连队:营部连(8辆坦克)、4个坦克连(每连17辆坦克)和1个补给连。  
  人员:  
  战斗分队——军官19人,士官269人,士兵283人;  
  后勤分队——军官5人,准尉2人,士官59人,士兵211人;  
  全营——军官24人,准尉2人,士官328人,士兵494人,合计848人。  
  车辆:共有各种车228辆,其中T-Ⅴ坦克76辆,装甲输送车5辆,吉普车31辆,卡车75辆,两轮摩托车4辆,三轮摩托车16辆,拖车一辆,牵引-输送车12辆,半履带式运输汽车8辆。  
  武器:75毫米坦克炮76门,四联装20毫米高射机关炮3门,轻机枪168挺,自动步枪127枝,手枪401枝,卡宾枪321枝。  

 
T-Ⅴ坦克连编制  
  连属单位:  
  指挥组:编2辆坦克,2辆吉普车;  
  第一排——5辆坦克;  
  第二排——5辆坦克;  
  第三排——5辆坦克;  
  第四排——为预备排,不编坦克;每连17辆坦克。  
  人员:军官3人,士官57人,士兵43人,共103人。  
  车辆:共21辆,其中坦克17辆,吉普车2辆,三轮摩托车2辆。  
  武器:75毫米坦克炮17门,机枪34挺,自动步枪18枝,手枪79枝,卡宾枪6枝。  

 
二、战前装甲兵条令的基本原则  
   1.长官应以自己的素养、要求和信念使部队服从于自己。  
  长官应与部属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应摸清部属的心理,争取他们的信任,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并经常给予关怀。只有受到部属信任和爱戴的长官才能向部属提出更高的要求。纵容姑息的态度对指挥军队危害极大。  
   2.随时准备承担责任是长官的优良品质。但是,长官不得不顾全面情况而擅自定下决心。自信判断情况正确,也不能不服从上级的调遣;机断行事不等于自行其是。  
   3.战时士兵可贵之处,除体力和军事训练好以外,还在于士气和意志。训练士兵的任务也正在于提高士气和锻炼意志。  
   4.发扬弟兄之间的互助精神,以使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团结的集体。每个士兵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战友负责。强者和能者应帮助经验不足的弱者,并率领他们去战斗。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战友之情,上下级之间和同级之间都要有这样的感情。  
   5.参战的军人应能独立思考,坚决、勇敢而合理地利用战机,并应确信,为取得胜利,各自都要出力。要求全体军人,从新兵开始,在战斗中都要付出最大的精力和体力。  
   6.永远要左右敌人。必须专门训练部队,使其具有较高的机动能力并能高速运动,包括在难以通行的地形高速运动,还要善于伪装、善于利用地形和夜暗条件、善于对敌实施突然袭击和将其诱入歧途。  
   7.战时行动坚决果断,是军人的第一诫条。不管是高级长官还是普通士兵都应懂得,疏漏和渎职的错误要比为执行命令而错误使用兵力严重得多。  

 
三、军队训练和战场指挥  
这是战时古德里安在坦克学校军官队所作的一些讲话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对装甲兵有用,也对其它兵种有用。  

 
接任指挥  
  上次大战期间,指挥军官常常要在短时间内,有时甚至是在战斗过程中接任一个新分队的指挥。有些情况下,指挥军官要接任指挥一个完全陌生的分队。还有的时候,他所接任指挥的分队是别的兵种的分队。例如,往往把坦克兵军官调到反坦克部队,或让他指挥一个完全当作步兵使用的混编连。通常,无暇对就任新职进行准备,也无法按正常手续接收分队。军官时常突然遇到一些新问题。为能掌握住分队,他必须尽快熟悉新情况并全面了解分队的状况和战斗力。为此要首先弄清以下问题。  
   1.人员  
  每个分队战时都比平时更具有独特的风格。这决定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该分队是由谁来指挥的;它的战斗经历是怎样的;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根据平时和战时的资料)以及它的现时编成。因此,军官首先要了解:  
   1)人员的平均年龄;  
   2)该分队是基干分队还是战时临时组建的;分队的军官和士官是现役的,还是由预备役征调的;  
   3)人员的籍贯和原来的职业;  
   4)人员的宗教信仰;  
   5)人员的家庭情况;谁的家庭困难最大(例如,谁的家庭遭到了轰炸,谁家有经济困难)等;  
   6)分队得到过多少奖励,什么奖励;  
   7)任命人员是否恰当,有无空缺职务。  
   2.武器装备和器材  
  战时,分队常常不能执行平时的编制。具体的战斗情况、武器装备的损失和缴获武器的使用,会明显地反映在分队的编制装备上。因此,必须弄清:  
   1)武器、车辆和其它器材的种类、状况和性能;  
   2)根据备件数量计算的修理能力;  
   3)弹药数量;  
   4)被服、给养情况。  
   3.人员身体情况  
  若分队刚刚受到重大损失,就可能出现意志消沉的现象,从而影响士气。对这些精神上的因素要特别予以重视。因此,要向医务人员问明以下问题:  
   1)近期总的伤亡情况,最后一次伤亡的时间以及哪些分队有伤亡;  
   2)当前的健康状况,有无特殊的疾病,如痢疾、黄疸病、伤寒等;  
   3)药品、医疗器材和救护车的情况。  
  指挥官弄清这些问题以后,就对分队有了初步的了解,继而可以检查分队的战术和技术训练水平。如果指挥官是在作战中接管分队的,那么只要经过一次战斗条件下的长行军或者经过一次战斗,就比平时经过长时间训练更加容易弄清分队的情况。如果指挥官是在战斗间歇时接管分队的,即使这个间歇时间不长,也要及时加以利用:可以临时动议举行演习,也可以通过检查平日的训练,来了解分队的战斗力。  
  战时,一名优秀的军官或教官,如果不善于与部属建立真正的内部联系,也不会有多少建树。在火药味很浓的战时,冠冕堂皇的讲话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与人员初次会面时,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在第一次战斗中新任长官的行为会给士兵留下怎样的印象。  
  如果指挥官接管的是坦克营,那么最好是同连长们一起先到各连在出发阵地或警戒阵地上的配置地点,共同熟悉当时的情况。一些马上就要任命的毕业学员、准备提升士官的士兵或其它军人,这时可能要来晋见营长。营长如能对他们的任职发表看法,最好先把他们调到营部充当几天勤务兵或侍卫。战争可以为尽快地了解人员的素质提供特殊的条件。  
  迅速与上级指挥官和友邻分队指挥官建立联系也有很大意义。例如,拜会师部或团部的参谋并同他们交谈,可以建立很好的联系,以后再通电话或写报告时,就可以得到关照。  

 
战斗训练  
  装甲兵部队的坦克遭到损失以后,常会有许多乘员要到补给连或修理连工作。  
  在战斗间歇时,有时整个分队都要休整。间歇期或分队被调到没有战斗的地域时,就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高战斗力。在这里除了修理车辆和设备外,首先要继续进行战斗训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要不断提高战斗技能,因为车辆武器的不足,只能用提高战斗技能的办法来补偿。  
  经验和实际情况都告诉我们,不能使士兵过于紧张,战争需要的事情才让他们去做。对坦克乘员来说,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变化了的情况下迅速定下决心和判定方位的本领。训练计划的安排要根据当前任务、季节和作战地区的地形特点而定。  
  在指挥官的训练中,应着重研练指挥、正确判断情况、定下决心和下达命令等问题。此外,每名军官还要尽量掌握其他职务的业务,比如,既能当连长,又能当营参谋长和通信主任等,以便能在必要时接替这些重要职务。  
  士官也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可以让他们参加培养排长和初级军需人员的短训班。  
  装甲兵最缺少的专业人员是炮手、驾驶员、无线电员和技师。培养这些人员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不管战争形势如何,都要不断地训练这些人员。在修理连建立一些小规模的训练组,是训练专业人员切实可行的办法。根据情况,普通士兵也要经过短期训练,特别是要让他们参加坦克歼击手训练班和卫生员训练班等。新兵通常先要在师的野战补充营经受训练。由于补充营也给师的其它部队训练新兵,士兵们也可以在这里熟悉诸兵种协同的原则。  
  部队要注意研究前次战斗的经验,甚至要利用行军休息和战斗中不长的间歇时间研究经验。必须指出,装甲兵部队常常能够迅速接收由装甲兵总监部发来的情况通报。  

 
指挥官如何执行奖惩纪律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士气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可以采用与平时不同的一些办法,因为战时同士兵们除了一起打仗以外,还要一起生活。前线指挥官只有真正同部属同甘苦、共命运才能带好部队。每辆坦克上的乘员,无论在战斗、休息和进餐时,都是一个集体。乘员们要共患难、共欢乐。此外,指挥官应完成和平时期应完成的那些繁杂的任务,只是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军人晋衔的工作也不能马马虎虎地进行,也不能象在后备部队那样进行。通常,根据军人个人素养,特别是战斗中的表现晋衔。指挥、战斗人员优先晋衔,文书和后勤等人员晋衔的间隔期要长一些。常常容易把住在医院或留在后备部队的伤员遗忘,因此必须把伤员继续编入部队序列,负责管理。如果需要由本分队调给别的部队一些优秀专业人员,要从全局出发,把真正有能力的人员调出,即使这些人员对本分队十分重要,该调也要调出。  
  关于奖励。对司令部的人员要奖励在后。坦克团的最高奖励首先要奖给车长。受奖者的功绩要通报全体人员,发奖仪式要隆重。申请奖励要严肃认真,并讲明奖励原因。  
  休假按分队指挥官规定的顺序有计划地进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适逢生日或有新生儿时,可照顾一些已婚军人优先休假。遇有家庭成员重病或家庭因轰炸而受到损失,也可破例给予军人休假。连队的副官和司务长不要与连长同时休假。  
  被服和给养根据具体情况发放。比如雨衣,如果数量不足,就不要发给文书们。皮大衣数量很少,只有哨兵才能领到;其他人只有在极需时才能领到。直接参战部队的军人可以领到更多的烟草制品和巧克力糖,可以不吃人造奶油,而吃黄油。伤病人员也要得到较好的供应(如供应牛奶等)。  
  鉴定被看成是例行的公事。鉴定书里只反映最重要的问题,不写次要问题。年轻的指挥官时常过急地说出自己对被鉴定人的看法。对不好的鉴定,特别是要在鉴定中写上德的方面的缺点时,要经过慎重的检查,并核实所有情况。鉴定的内容口头告知被鉴定人。最好不在鉴定书中作最后的结论。只有在长官已对被鉴定人形成肯定的意见以后,才能查阅其过去的鉴定。根据鉴定书也可以看出作鉴定人的水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在决定人的命运以前纠正错误。当然,赞扬一个表现不好的军人是个过错,但也不是有些过错的人就不能赞扬,因为人无完人。一个军人平时的优点不一定是战时所需要的。  
  惩罚在前线作战的较好分队中是很少见的。只有在战斗间歇时间过长时,违反纪律的现象才会增加。惩罚的实施根据情况而定。年轻指挥官的惩治权是很有限的。遇有复杂而不好定案的情况,他们通常要请示师(军)司令部的军法科(处)长。对需要给予惩罚的错误事实,即使在前线也要全面调查清楚。任何的惩罚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惩罚的时间不要一次就持续几周。因此,在机动战争的条件下,采取监禁的办法是不适当的。  
  信仰自由是合理的要求。军队的牧师要关心自己的教徒的灵魂,永远以同情心对待军人。有些牧师要随分队到战斗第一线,直到战斗结束都守护在伤员身边。指挥官常常要亲自到临时墓地致哀。  
  关心下级永远是每个指挥官经常性的、十分重要的责任。这对军队的士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师多半都建有礼堂,分配各部队使用。团、营也可以建立一些小型的休息室,最好在修理连建立休息室。组织规模不大的演出会、音乐会、做游戏、进行体育活动以及读报刊等,使官兵能在战斗后得到精神和体力上的休息,恢复平静的生活。  
  对于配属来的分队要以礼相待。配属分队应享受到在原部队一样的待遇。这样他们就不会辜负对他们的期望。配属分队到来时要热烈欢迎,分别时要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  
  以上这些措施密切了士兵之间的感情,使得军队能在五年多的战时生活中完成艰苦的作战任务。  

 
四、作战日志摘录  
这是由各种坦克部、分队的作战日志中摘录下来的。这里记载的都是些典型的情况,可以作为前面一些章节内容的补充。  

 
行军  
摘自某坦克连的作战日志,该连在二十天当中行军九百八十公里  
  方向——高加索。已进行了长途行军。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日。我们应从今天开始休息两天,但傍晚又收到翌晨继续行军的命令。  
  七月二十一日——八十五公里。  
  晨六时出发。开到师行军道路以前,行进十分迅速。九时至十三时都等在那里。随后成若干纵队继续向南行进,到达C地以北之点,并在此露营。途中村庄甚少。村庄之间数十公里一片草原,耕地十分少见。  
  七月二十二日——八十公里。  
  三时,全营继续向南行进,通过Т-Н-И-Гр.。十时来到宿营地,在此休整两昼夜。  
  七月二十三、二十四日。  
  休息两天。检查坦克。全连吃到了各种美味的食品。  
  七月二十五日——三十公里  
  八时,突然接到出发的命令。我们将渡过顿河。桥梁已被炸毁。二十时,利用舟桥渡河。道路十分泥泞,我们的轮式车辆不断陷车,即使用坦克拖也不管用。  
  七月二十六日——五十五公里。  
  三时,继续沿冲毁了的道路向К地行进。中午,再转向南。营的任务是在Н地夺占萨尔河上的桥梁。本连留在第2号牧场担任警戒。  
  七月二十七日——三十公里。  
  晨,随全营沿萨尔河向Н地出发。夜暗后渡过河流,在К地宿营。强击群向河这边发起冲击,一辆指挥车焚毁,一人阵亡。  
  七月二十八日——八十五公里。  
  二时三十分继续向南行进。起初推进很慢,因为夜间俄军向我左翼实施了突击。地形起伏。连随前卫行进,占领Г村。可惜,在此停顿下来,任务是担任警戒,防止部队受到敌人由南和东面的袭击。  
  七月二十九日——九十公里。  
  晨,先向东,后向南行进。连的任务是切断斯大林格勒通往克拉斯诺格勒的铁路。连完成了任务。在Г地共缴获:一辆吉普车、五辆卡车、九辆火车机车、一列车粮食、一列救护列车以及一列由К地向东开的、装备有电站的列车。这一仗打得很顺利。  
  七月三十日——四十五公里。  
  白天在Г地担任警戒。黄昏紧急集合。出现一列俄军装甲列车。七连先发起冲击,冲到列车前即点燃了列车。我们凌晨才返回。  
  七月三十一日——二十八公里。  
  十六时,向П地出发,黄昏前到达П地。听说,我们可以休整两天。  
  八月一日——六十五公里。  
  晨,俄军攻击П地。我连反击,全歼敌军一营,毁敌重机枪十三挺以及重迫击炮和轻型坦克若干。黄昏继续向南行进,渡过马内奇河。在С地东南停顿下来。  
  八月二日——一百零五公里。  
  七时,“L”战斗群向南开进。我连随前卫行进,超越“K”战斗群,并不停地前进,于十七时占领П地。俄军退去。不幸,燃料耗尽。连抓到俘虏若干人,缴获四门重型迫击炮以及数辆卡车。  
  八月三日。  
  因无油,原地未动。抓到俄军俘虏若干。  
  八月四日——四十五公里。  
  黄昏,继续向南行进。起初,行军路线通过平坦的草原。在很少碰到的村庄里全是果树和洋槐。在Д地以北宿营。  
  八月五日——四十公里。  
  三时,继续向В地行进。地形起初岗峦起伏,逐渐增高。又是一片草原,无一村庄。清晨已达В地。10连和营长前往向南十五公里处的地域,连在此担任警戒。  
  八月六日——十五公里。  
  晨,我连也向南行进,一方面担任警戒,一方面祝贺营长生日。这里地形美妙异常,真象丘林根,但是完全不适合打仗。四围还在与俄军交战,但俄军业已厌战。  
  八月七日——五十七公里。  
  黄昏突然接到出发的命令。我们沿坦克难以通行的道路行至山前地带,此处是库班的В-К地区。俄军飞机的偶然袭击未获战果。  
  八月八日——七十三公里。  
  六时,已作好行军准备,但十时才出发,因我连几乎排在师的队尾。师的任务是开到П地。行进起来几乎是一步一停,一直到天黑才走出去几公里。天气炎热,四周既无树木也无灌木丛。天快黑时才赶到了К地,这天夜里我连担任警戒。只遇到过小股敌军。我们和敌人的飞机都没有出现。  
  八月九日——五十二公里  
  晨,司令部和我连继续向南行进。第7连留下警戒К地。这使营的队伍拉开一百五十公里。由В地开始,我将越野先行。途遇一股俄军,被我俘获。我们绕道而行,来到守备车站的连队跟前,并在此担任警戒。由于俄军以各种武器进行射击,我三辆坦克下午奉命进至В地。负责消灭五门反坦克炮。黄昏,我放弃该地和公路,回到车站,留驻此地。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埃尔布卢斯(高加索山脉的顶峰,海拔三千六百二十八米)。  

 
先遣支队的奔袭  
这里记载的是一九四一年十月十日向М地进攻、夺占Пр.河桥梁和攻占В地东北登陆场的经过。  
  坦克团的任务。向М地派出先遣支队,由Х上尉指挥,支援“Y”摩托化团沿公路两侧的进攻。  
  先遣支队的任务。夺占河彼岸М城当面的登陆场。若情况允许即夺取该城,并进至城东北九公里之线。  
  先遣支队于七时出发。  
  编成:前方尖兵——由坦克1连的五辆T-Ⅲ坦克组成,长官是М中尉;主力——坦克3连由Р中尉指挥的四辆T-Ⅳ坦克,1连的其余排以及反坦克炮兵第2营的第3连。纵队长为Д上尉。  
  先遣支队的纵队尾部有:С中尉,带两辆T-Ⅳ坦克;И中尉,带两辆T-Ⅲ坦克;营的轻型坦克排。П司务长率几名工兵随前方尖兵跟进。  
  六时十五分,进入出发位置。下达命令时团长在场。他再次与先遣支队队长研究了执行任务的方法,并下达了最后的指示。  
  七时零一分,第一辆坦克出发(车长是Н上士)。未遇特别抵抗即夺占第一座桥梁。坦克从行进间过了桥。Н中尉率本排守卫桥梁,直待团主力到达。到处都是敌人的车辆。敌散兵出现在林缘。  
  约二、三十具喷火器突然由左右两面向前方尖兵开火。驾驶员什么也看不见,车内温度急剧升高。前方尖兵加大速度迅猛前进,整个先遣支队紧紧跟上。配置在狭窄地带内的喷火器被消灭。因火烧受到损失的只有反坦克炮的炮手。  
  高速前进的前方尖兵途中随时都能遇到俄军的辎重车辆和卡车,这些车辆企图向道路两侧逃遁。前方尖兵已抵达Т地桥梁并夺占了该桥。七时十五分,先遣支队队长报告团长,已在Т地夺占登陆场,完成了当前任务。  
  团长命令扼守既占阵地,待团主力到达。停顿下来以后,发现一辆T-Ⅳ坦克受到喷火器的伤害——散热器烧坏。这辆坦克不能参加尔后的进攻。  
  先遣支队的先头坦克对敌军的车队和有生力量进行准确射击。有些炮弹落在我们的坦克之间。  
  七时三十分,我飞机出现在上空,通报称,敌纵队正向М地东北之Пр.河渡口开进。由于炮兵火力逐渐加强,先遣支队数次请求允许继续前进。约八时三十分,接到命令:“继续前进,夺占Пр.河桥梁和登陆场。”  
  营长带第3连来到先遣支队配置地,与先遣支队队长简要协商了如何继续进攻问题。前方尖兵出发,但只过了一分钟就停顿在М城入口处的反坦克障碍物前。为进行掩护,先头排开了火。这时先遣支队队长和Пл.上士赶到障碍物前,排除了第一道铁丝网障碍物,其它车的车长和无线电员同工兵一起清出一条道路。前方尖兵继续前进。虽然有敌人用步枪和手枪射击,但没人受伤。  
  当我连通过该城时,却发现全城空无人烟,没人放枪。前方尖兵接近该城的出口时,遇到几辆吉普车和卡车,车上的人慌忙逃窜,一部被当场击毙。连纵队的队尾出了城以后即加快速度,因为只有达成突然性才能取得对先遣支队有利的胜利。队长看到了摄有Пр.河坚固筑垒的河岸的航空照片,即不断催促支队快速前进。先遣支队开始急行军,以迅速占领Пр.河桥梁。  
  这时已能看到敌军纵队。前方尖兵以高速插入敌纵队,进行猛烈射击。在桥畔占领有利阵地的一门火炮和数门反坦克炮向我第一批坦克猛烈开火,但未获战果。我坦克以火力压制这些火炮,敌炮手逃窜。  
  俄军仓惶逃散。卡车纷纷开到开阔地上,有的准备向莫斯科遁逃。我坦克急起追赶,把它们击燃或直接撞轧它们。火炮、辎重车辆、汽车和牵引车堵塞了公路。前方尖兵继续前进,因为命令要求:“不要停留,我们需要桥梁!”  
  不断在前进。迎面开来敌军纵队,我们将其全歼。已经看到桥梁了!这是一座有上下车道的木桥。桥的上下已有俄军的爆破人员在紧张地活动。  
  这时一群牛正在过桥。Н上士立即晓得该怎么做。桥梁随时都可能被炸毁。他毫不迟疑地令坦克冲入牛群。履带碾轧牛、马和马车。随之占领桥梁并继续前进。  
  所幸俄军在Пр.河北岸没有火炮。经过这次出敌不意的攻击,我们渡了河,占领了前边高地上的阵地。一个排留在桥畔,以掩护Пл.上士领导的排雷组。这次袭击,我共消灭四门反坦克炮、五门野战炮、数具喷火器、大量的机枪、卡车、牵引车和辎重车辆。  
  占领未遭损坏的桥梁,师即可沿公路向东北继续前进。我未受损失。  

 
坦克团在俄国渡过第一个冬天  
——作战日记摘录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八日。有云,天冷,夜微寒。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几场暴雨。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雨,夹杂雪花。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九日。通过深谷的道路被冲毁,增添许多麻烦。每辆汽车都要坦克牵引。  
  一九四一年十月四日。暴雨,西北狂风。卡车通过七公里的地段耗费了几乎六个小时。  
  一九四一年十月七日。午夜出现暴风雪;短时间内大地即被雪覆盖。勘察好的绕行路变成了泥沼。坦克牵引轮式车辆。先头车经二十二个小时的行军,于五时抵达奥廖尔,汽油消耗殆尽。  
  一九四一年十月八日。冰雪融化,雨。  
  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二日。小雪。  
  一九四一年十月十四日。雨。  
  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九日。阴雨连绵。进攻无限期后推。  
  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日。夹杂着暴雨的连绵阴雨使道路不能通行。用以运送补给品的道路,轮式车辆不能通行,只能通行履带式牵引车。因此,师长禁止使用这条道路。  
  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奉命只以履带式车辆实施冲击。部分坦克用于运送燃料。  
  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再下暴雨。甚至主要一条道路的某些路段也已不能通行。团长乘自己的坦克(否则寸步难行)开向后方,以便能紧急弄到油料。  
  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寒冷,无云。  
  一九四一年十月三十日。又下起雨。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三日。晴,寒冷。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日。雪融。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严寒。这几天都是由飞机运送油料,因为坦克也会陷车。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零下二十三度。地面结冰。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坦克涂以白色迷彩。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步兵已能从结冰的河上通过,坦克尚且不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一日。晴,东风凛冽。温度继续降低。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集团军司令命令以坦克乘员编成步兵营,由团长指挥。必须弄到马匹和雪橇。该营共六百七十八人。团的其它分队通过位于九十公里以外的积换所保障营的补给。  
  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修理间尽管有取暖设备,室温也在零下十八度。  
  一九四二年一月三十一日。由于雪厚,步兵营的补给十分困难。必需品用牵引车运送。最后一段路只能利用马匹通过。  

 
预备队中的坦克连  
  成员:军官二人,士官二十四人,士兵七十三人。  
  坦克:T-Ⅱ坦克一辆,T-Ⅲ坦克十三辆,T-Ⅵ坦克二辆。共有坦克十六辆。  
  连配属给配置在D地南部的“E”步兵营。八时三十分,敌以炮兵和迫击炮对村庄进行猛烈射击。经一个半小时射击以后,俄军约两个团由东南(集体农庄)发起进攻。坦克连的所有车辆在村缘占领阵地。敌以密集队形实施冲击。俄军遭受巨大损失。其先头分队开到村南的路上。敌人在此停止了冲击,开始挖掘掩体,向前调动预备队和重武器。  
  十一时四十五分,连遵照营长命令协同步兵连进行反冲击。“K”排直接配属给该步兵连,在路南向东实施反冲击。坦克连的“F”和“S”排(欠“K”排)由村庄的南部穿过公路实施突击,尔后再转向东。尽管敌人以炮兵、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枪进行了猛烈的射击,坦克连将敌击退八百米,先头车向集体农庄推进四百米。连在己方火力掩护下,特别是有重型坦克排火力的掩护,退到公路一线。C司务长和K上士阵亡。“F”排的一辆坦克退却时陷入掩体,排长令另一辆坦克将其拖出。在抢救这辆坦克时K上士阵亡。由于敌火过猛,而且该排遭受了损失,连长即令乘员先将坦克留在那里,待天黑后再拖救。但排长没有按命令办,用自己的车去拖救淤陷的坦克。拖出以后,全连即回到出发阵地,在D村南缘担任警戒。  
  人员伤亡:一名排长和两名车长阵亡;排长车的装填手负伤。  
  车辆损失:一辆T-Ⅱ坦克和两辆T-Ⅲ坦克;许多坦克的履带被反坦克炮击坏。  

 
附表:装甲车辆战术技术性能  
型号  武器  装甲厚度(毫米)  重量(吨)  速度(公里/时)  每百公里消耗油料(升)  
前部  侧部  
坦克  T-Ⅰ坦克  机枪2  15  15  5.5  20  145  
T-Ⅱ坦克  20毫米炮1,机枪1  15  15  8.9  40  200  
T-Ⅲ坦克  37或50毫米炮1,机枪2—3  30  30  21.3  32  277  
T-Ⅲ坦克(改进型)  50毫米长身管炮或75毫米短身管炮1,机枪2  50  30  24  32  318  
T-Ⅳ坦克  75毫米长身管或短身管炮1,机枪2  30  15—20  22—24  32  477  
T-Ⅴ坦克(“豹”式)  75毫米长身管炮1,机枪1—2  80—110  40—42  50  54  732  
T-ⅥA坦克(“虎”式)  88毫米炮1,机枪2  60—102  60—82  62  37  569  
T-ⅥB坦克(“虎王”)  88毫米长身管炮1,机枪1  150  80  75  34  864  
自行反坦克炮  利用38(T)坦克底盘  75毫米炮1,机枪1  60  20  17  37  320  
利用T-Ⅳ坦克底盘  75毫米炮1,机枪1  75  30  25.7  32  472  
利用T-Ⅳ坦克底盘  75毫米坦克炮1,机枪1  80  30  26.6  35  472  
利用T-Ⅴ坦克底盘的“猎豹”式  88毫米炮1,机枪1  80  40—45  51.5  35  700  
利用T-Ⅵ坦克底盘的“猎虎”式  128毫米炮1,机枪1  100  80  70  35  --  
“象”式  88毫米炮1,机枪1  102—200  82  72.7  20  1100  
突击火炮  利用T-Ⅲ坦克底盘  75毫米炮  30—50  30  25.7  35  310  
利用T-Ⅲ坦克底盘  105毫米榴炮  80  30  25.7  35  310  
利用T-Ⅳ坦克底盘  75毫米加农炮或150毫米榴炮  50—80  30  25.7  35  310  
利用“虎”式T-Ⅵ坦克底盘  380毫米臼炮  --  --  --  --  --  
自行高炮  利用T-Ⅱ坦克底盘  20毫米炮  50  30  --  40  200  
利用T-Ⅲ坦克底盘的“球状闪电”(试验型)  双管30毫米炮  --  --  --  --  --  
利用T-Ⅳ坦克底盘  37毫米炮  30  30  26.8  32  477  
装在自行炮架上的野战炮和反坦克炮  150毫米步兵重型武器  --  35  15  12.3  40  200  
“黄蜂”  105毫米榴炮  10—30  10—15  12.5  40  168  
“丸花蜂”  150毫米榴炮  10—50  10—30  24.6  40  470  
“貂”  75毫米反坦克炮  10—35  10—15  11.6  40  200  
“犀牛”  88毫米反坦克炮  10—30  10—22  26.3  40  --  
装甲输送车  轻型装甲输送车  机枪1—2,或137毫米反坦克炮1,或88毫米迫击炮,或75毫米加农炮  6—15  8  5  80  140  
中型装甲输送车  武器同于轻型装甲输送车,此外有280毫米框架式火箭炮或150毫米化学迫击炮  6—15  8  7.7  50  160  
装甲汽车  轻型装甲汽车(双轴式或半履带式)  20毫米加农炮1,机枪1  8  8  6  80  100  
重型装甲汽车(三轴式)  20毫米加农炮1,机枪1  14  8  5.75  80  90  
重型装甲汽车(四轴式)  50或75毫米加农炮  30  10  12.2  80  240  
特种坦克  喷火坦克  喷火器2,机枪1  15  15  12.6  50  200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0.1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