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各国军力——德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30 08:25:46 2002) , 转信
国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用此名)
主要统计
面积35.697万平方千米。人口8211.2万人(其中13~17岁男236.6万人,女223.1万人;
18~22岁男226.3万人,女215.7万人;23~32岁男626.5万人,女588.3万人)。国内铲总值
37000亿马克,约合19000亿美元(1999年)。国防费478亿马克,约合231亿美元(2001年国防
预算)。粗钢4404.6万吨(1998年)。原煤2.1134亿吨(1998年)。原油2900万桶(1997年)。天
然气209亿立方米(1998年)。发电量5439.72亿度(1998年)。粮食4419万吨(1999年)。海运
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1375艘、总载重量683.2万吨(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
机场40处,客运量634.23亿人千米、货运量12.57亿吨千米(1998年)。
国防政策
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后,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
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由于波兰、捷克和匈牙
利加入北约,德国的邻国除了友邻就是盟国,德国已不再面临直接的外来威胁。从内部环
境看,德国的统一使其综合国力剧增,人口在欧洲仅次于俄国,经济实力首屈一指。但德
国认为,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由于
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发生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增
加,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
忽视的潜在威胁”;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远程运载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的不
断扩散,对德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新的威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各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
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德国对国防
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其谋求目标已开始跨越“国界”,从过去的谋求生存并为最终实现
德国统一创造条件,转为着眼于承担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总的看来,德国
国防政策主要是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总目标服务。其战略是:
(1)继续依靠北约集体防御,并借助北约东扩维护自身安全。
(2)积极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并借助在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上的优势,扩大在东欧和
独联体国家的影响,最终实现东西欧融合,建立以欧盟为核心的全欧安全秩序。
(3)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跻身世界政治大国行列,力图在维护欧洲和世
界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军事战略
德国统一后,根据欧洲战略形势的变化,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来主要依
赖北约核威慑来对付欧洲的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投入常规力量同盟国一起“处理”欧洲的
局部危机和对付局部战争,特别是重视通过控制局部性冲突达到确保本国安全和欧洲稳定
的目的。其要点是:
(1)在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从过去主要针对苏联、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转为准备以
对付各种危机为主的“多方位防御”。
(2)在军事部署方面,由过去的“前沿部署体系”改为“均衡兵力部署”。
(3)在作战方针上,由过去对付可能在德国本土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转而应付在欧洲及其
边缘地区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
国防体制
德国《基本法》规定,联邦总理为战时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联邦安
全委员会,成员有联邦总理、联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
和总理府特别任务部长等,由联邦总理任主席。国防部为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
政机关。国防部长在和平时期是军队的最高首长,根据联邦总理提出的政策方针,负责领
导和管理陆、海、空三军,并通过军种监察长对部队实施指挥。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
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是全军第一军人和政府
的首席军事顾问,主要负责制定国防总体方案、建军规划等工作。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为
总监察长的办事机构,总监察长通过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对全军实施业务领导。陆、海、
空军军种监察长是本军种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本军种部队的战备训练和行政管理,参与制
定和实施国防总体方案。平时,国防部长在军队勤务方面通过军种监察长实施对部队的指
挥,在行政和专业事务方面则通过国防部各职能部门和总监察长对部队实施领导。战时,
全军指挥权由国防部长移交联邦总理。
领导人物
联邦总理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格哈德·施罗德(1998年10月上任)。联邦国防部长鲁道
夫·沙尔平(1998年10月上任)。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哈拉尔德·库雅特上将(2000年6月上
任)。陆军监察长赫尔穆特·维尔曼中将(1996年2月上任)。海军监察长汉斯·吕索夫海军
中将(1998年9月上任)。空军监察长罗尔夫·波尔茨中将(1998年4月上任)。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32.1万人。
陆军
22.11万人。编有3个军部、1个空中机动部队司令部(师级)、7个作战师、1个独立军区
司令部(师级)、22个现役旅、4个架子旅、1个特种部队司令部(旅级)、27个防区(旅级)。
主战坦克:“豹”1型1033辆、“豹”2型1782辆。
步兵战车:“黄鼠狼”A2/A3型2120辆、“小鼬鼠”型133辆。
装甲侦察车:“山猫”SPz-2型409辆、“狐”TPz-1型114辆。
装甲输送车:“狐”TPz-1型917辆、M-113型2109辆。
牵引炮:105毫米161门、155毫米192门。
自行炮:155毫米621门。
火箭炮:110毫米78门、227毫米154门。
追击炮:120毫米909门。
反坦克导弹:“米兰”型1606具、“陶”型210具、“霍特”型157具。
高炮:20毫米1145门、35毫米“猎豹”型自行高炮380门。
地空导弹:“罗兰”SP型143部。
反坦克直升机:PAH-1型204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145架、CH-53G型108架。
联络直升机:t30-105M型95架、“云雀”Ⅱ型40架。
海军
2.66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5个分舰队和1个海军航空兵师。
潜艇:206/206A级12艘、205级2艘。
驱逐舰:“吕特晏斯”级2艘。
护卫舰:“不来梅”级8艘、“布兰,登堡”级4艘。
导弹攻击快艇:“信天翁”(143)级10艘、“猎豹”(143A)级10艘、“虎”(148)级8艘
。
水雷舰艇:“哈默尔恩”(343)级10艘、“三驾马车”(351)级4艘、“林道”改装(33
1)级3艘、“弗兰肯塔尔”(332)级12艘、“弗劳恩洛布”394级5艘、无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机械化登陆艇:5艘。
各级供应补给舰45艘。
海军航空兵 4200人,装备作战飞机67架,其中“狂风”型战斗机50架,“大西洋”
型海上侦察反潜机10架;直升机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机22架,“海山猫”型舰
载直升机17架。
空军
7.33万人。编有10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
2个雷达指挥团和6个供应团。
作战飞机457架。
攻击/战斗机:F-4F型149架、“狂风”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运输机:C-160型84架、A-310型7架,图-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
7B型35架、T-38A型40架。
运输直升机: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地空导弹:“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罗兰”型89部、“爱国者”型36
部。
文职人员
13.7万人
预备役部队
34.47万人,其中陆军27.6万人、海军0.87万人、空军6万人。
准军事部队
2.465万人,其中联邦边防警察2.41万人、海岸警卫队550人。
部署
陆军主要部署在北德平原和中部地区。海军部署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区域。空军重
点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全国共有军事基地734处。
兵役制度
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10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0岁,
上校为58岁,中校为56岁,少校为54岁,尉官为52岁。
军衔
分5等24级: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
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7级(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上士、
中士、二级下士、一级下士),兵6级(五等兵、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列兵)
。
驻外兵力
驻波黑北约稳定部队2369人,驻格鲁吉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10人,驻伊拉克/
科威特联合国观察团14人,驻科索沃北约维和部队5300人。
外国驻军
比利时驻军2000人,法国驻军2700人,荷兰驻军3000人,英国驻军20600人,美国驻军
57580人。
军工生产
德国拥有现代化的富有竞争能力的军事工业,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各种常规兵器的能
力,其生产的主战坦克、常规潜艇等兵器在世界上属领先地位。今后德国在总体上仍将继
续保持较高的军事技术水平和生产潜力,在个别项目上将维持世界一流水平。德国军事工
业的研究和发展重点已放在了系统技术和尖端技术上,特别是在指挥系统和武器使用系统
方面强调应用传感技术和电子技术。德国统一后,军事工业订货日趋减少,从事军工生产
的人数下降,整个军事工业处于新的调整之中。目前,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从原20万人减
少到10万人。军工生产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
%,在加工工业总产值中平均约占3.4%,在车辆工业产值中占1-2%,在造船工业中占10
%,但在航天工业中却占了50%以上,而在其他大多数工业部门产值中所占比例均不到1%
。
军火贸易
由于历史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德国对军火输出历来持比较审慎的态度。军工产
品的80%以上行销于国内市场,即主要为本国国防建设服务。军工产品的出口在德国出口
总额中仅占1%。德国历届政府均坚持“不向局势紧张地区输出军火”这一原则规定。200
0年1月,德政府通过了新的军品出口准则。今后在决定出口军品时必须考虑军品接收国的
人权状况。同时将所有国家分为两类,对第一类国家,包括北约、欧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
、新西兰、日本和瑞典等国不作军售限制,对其他所有国家将采取比较严格的军品出口政
策。德国军工生产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军火贸易额也属世界各国前列。据美国国会研
究服务局1999年8月5日公布的年度武器销售报告,在1998年全球签署的230亿美元的军火销
售合同总额中,德国签署的对外军火销售合同额占5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字,1999年德国武器出口总值达28.44亿马克,占外贸出口总额的0
.3%,其中向北约成员国出口武器总价值为15.7亿马克,向北约以外的国家出口总价值为
12.7亿马克。
军队节日
德国的建军节为11月12日,但一般不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各军种均无自己单独的节
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