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海湾战争一触即发 军事专家详析伊军力部署(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3 10:03:37 2003) , 转信

  四、美对伊战争进程可能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

  当前,舆论对美伊战争前景判断呈一边倒趋势,认为战争初期将是美国高科技兵器的
表演秀,美军战机和导弹在伊拉克上空如入无人之境,准确无误地摧毁伊拉克的各种目标
,空袭数日之后,伊军倒戈,伊民众暴动,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总统本人或成为美国的
阶下囚,或被愤怒的伊拉克人民撤换,最不理想的局面就是萨达姆东躲西藏,美军浩浩荡
荡地开进伊拉克,完成解放伊拉克的任务。但世界不会忘记,美1991年对伊拉克及此后对
科索沃的轰炸效果并不理想,伊拉克军队仍保存了很大实力,南联盟大部分部队也几乎完
整无损地撤出了科索沃,美在索马里没能活捉艾迪德,在阿富汗没有做到本·拉登活着见
人,死了见尸。由此看来,美对伊战争进程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空袭阶段:

  1、伊防空袭措施能否继续奏效。萨达姆总统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称,评价战争胜负
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达成了战争的目标,美国没有推翻伊拉克政权,这就是伊拉克的
胜利。事实上,伊在海湾战争期间及战后与美在禁飞区的冲突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空袭经
验。有消息认为,伊能准备掌握美卫星过顶时间及轨道,并采取了隐真示假等措施,与美
周旋,争取保存最多的军事实力,与美进行对抗。如果伊防空袭措施奏效,美对伊空袭效
果会大打折扣。

  2、伊反空袭能力是否能发挥作用。两年前,伊拉克防空军司令曾公开表示,伊反空袭
技术已取得实质性进步,成功挫败了“哈姆”反辐射导弹,美在禁飞区已停止使用该类武
器;伊拉克已经找到了对付巡航导弹的方法,巡航导弹不是中途被击落,就是偏离目标,
掉在目标之外的地方。另据媒体报道,伊拉克从国外获得了反卫星制导武器技术,使美卫
星制导炸弹难以发挥作用。伊近几年还重点发展防空装备,改进老式苏制防空导弹,并建
立起多个机动防空阵地,能对美战机构成一定威胁。伊还在伊拉克与沙特边界地区向美预
警飞机发射导弹,导弹在飞机附近爆炸,美飞行员称感到了爆炸的冲击。如伊能合理运用
反空袭能力,美战机不会如入无人之境,零损失的记录也可能会改写。

  3、哈夫吉之战是否重演。海湾战争期间,伊调动精锐部队,一度占领了沙特的哈夫吉
。当美开始实施对伊军事打击后,伊不会坐以待毙。目前媒体讨论的巴士拉突围就是可能
的手段之一。伊拉克领导人日前也公开表示,一旦美对伊开战,助美攻伊的国家自动会成
为伊拉克攻击的目标。美地面部队现大部分部署在科威特,在其他国家驻军相对薄弱,伊
是否会反击始终是个谜团。

  4、伊地对地导弹能否命中攻击目标。根据安理会决议,伊拉克可以研究、开发和制造
射程150公里以内的导弹。日前,美国务卿鲍威尔已向安理会展示了伊发展导弹的证据,驻
巴格达的记者也参观了伊导弹生产工厂,数年前伊也在联合国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了多次地
对地导弹试验。在前次海湾战争中,美未能全部摧毁伊拉克的移动导弹发射架,美部署的
“爱国者”反导导弹也不能全部拦截伊拉克的导弹攻击。战争爆发后,伊如何使用这些导
弹和这些导弹能否准确攻击目标,将对战争产生一定的影响。

  5、伊是否使用非常规手段。一旦美伊战争打响,伊通过接受武器核查避免或推迟战争
的希望彻底破灭,安理会限制伊研制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决议随之会自动失效。如时
间允许,伊完全有能力恢复已相当成熟的化学武器生产,如美对伊的指责属实,伊也能在
较短时间内拥有生物武器,并可用无人飞行器等布撒这些武器,实施非常规反击。另外还
有消息称,伊有点燃油井、炸毁水坝及攻击周边国家人口密集区及石油设施的计划,这些
计划如被实施,会给整个地区带来灾难。

  地面战阶段:

  1、伊政权的支持者会不会束手就擒。伊拉克复兴党靠地下斗争起家,秘密斗争经验丰
富。长期以来,伊政权一直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国内外反对派不时制造事端,伊情治机构
在全境建立起有效的安全情报网络,这批人的命运与伊政权密切相关,海湾战争后,伊南
北发生暴乱,大批的复兴党员和伊情治部门的人员被反对派武装杀害,有的尸体还被吊在
电线杆上示众,这更巩固了伊政权支持者与政权的关系。地面战争开始后,美除面对伊40
多万的正规军外,政权支持者及其家人会成为一支重要的抗美力量,美陷入伊拉克人民战
争的可能不能排除。

  2、伊各民族、教派是否会爆发冲突。长期以来,伊主要依靠中部的穆斯林逊尼派维系
统治,库尔德民族和穆斯林什叶派信徒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库尔德在北部已基
本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南部什叶派也有同样要求,美在伊权利分配上的任何失误都会导
致库尔德与阿拉伯人冲突再起。什叶派也会继续制造事端。萨达姆30多年的统治没有解决
的问题,美在朝夕之间会予以解决的可能性较小。

  3、伊拉克各反对派能否捐弃前嫌。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人在国外成立了近百个反
对派组织,各派之间存在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差异,10年来相互拆台,没有组成过统
一战线,彼此间的矛盾斗争不亚于同萨达姆政权之间的矛盾斗争。一旦美进军巴格达,由
谁来领导亲美的伊拉克政权也是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总之,美通过军事打击推翻伊拉克政权已是既定政策,且随着大批美军不断开赴海湾
,军事打击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与日俱增,按美国的话说,伊拉克的游戏该结束了。伊对美
空袭基本上无能为力,但伊毕竟不是阿富汗,战争实力仍不可低估,长期征战的伊军队有
丰富的战争经验,伊国民也具有一定的作战常识和小型武器的使用经验。另外还应考虑到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后大力扶助部落势力,复仇意识很强,对美有血债的也大有人在,各
种因素综合起来,美伊这一仗并不轻松。

  附:

  1、伊拉克军事人物

  国防部长:苏尔坦·哈希姆·艾哈迈德上将

  1944年生于摩苏尔,逊尼派穆斯林。中学毕业后入军事学院。1966年毕业后到第5步兵
师服役,历任排长、连长、团长助理。1975年入参谋学院,毕业后任团长。两伊战争期间
因战功卓著受萨达姆赏识,任第五步兵旅旅长,后升任师长、第六军团司令、第一军团司
令、伊入侵科威特前任作战副总长,与美签订了萨夫旺停火协议。后任总参谋长、国防部
长。

  为人谦和,不喜欢出头露面,与部下关系较好。有较丰富的山地战经验。

  总参谋长:伊卜拉欣·阿卜杜·萨塔尔上将

  2000年任现职,此前曾任共和国卫队司令,萨达姆总统次子库赛任共和国卫队总监后
转任共和国卫队参谋长,协助库镇压了北部库尔德反对派,与萨达姆家族关系密切,作战
经验丰富,先后参加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

  2、伊军队驻防情况

  陆军:

  1军团驻基尔库克

  2军团驻巴库巴

  3军团驻巴士拉

  4军团驻阿马拉

  5军团驻摩苏尔

  共和国卫队:

  南部司令部驻巴格达

  北部司令部驻提克里特

  尼达装甲旅(加强旅)驻巴库巴

  汉姆拉比师驻苏韦拉

  麦地那师驻拉希迪亚(巴格达北) 

  纳布哈兹·纳斯尔师驻库特

  阿德南师驻摩苏尔

  巴格达师驻提克里特

  阿德南师驻基尔库克

  海军:

  基地和司令部均设在巴士拉

  空军:

  司令部设在巴格达。

  现7个空军基地驻有飞机:

  巴格达的拉希德空军基地

  哈巴尼亚的泰姆兹空军基地

  提克里特附近的贝克尔空军基地

  巴格达西北部的卡迪西亚空军基地

  基尔库克的侯里亚空军基地

  摩苏尔的萨达姆空军基地

  西部H3的瓦利德空军基地

  另有3个基地配有人员,没有飞机:

  纳西里亚的伊马目·阿里空军基地

  库特的阿布·欧拜德空军基地

  巴士拉的舒伊卜空军基地

  防空军:

  司令部设在巴格达

  西部司令部设在拉马迪

  中部司令部设在巴格达

  北部司令部设在摩苏尔

  南部司令部设在纳西里亚

  全境有近50个大型固定防空阵地和若干移动防空阵地。

  3、伊拉克情治机构

  特别安全局:位于巴格达曼苏尔区,由库赛领导,任务是保卫总统安全;保卫总统团
体和居住地;监督其它安全和情报部门;监督军政高官;镇压什叶派和库尔德人行动;进
口军备和技术;保护军工和重要武器研发项目。工作人员大多来自提克里特、侯韦贾和赛
马里等与政权关系十分密切的部族。成立以来在两伊战争挫败了多起自由军官的政变,19
90年挫败了贾布里部落谋害萨达姆的活动,1991年参与镇压南部什叶派叛乱,1996年参与
了捣毁厄比尔的美军情报部门的行动。

  安全总局:位于巴格达的巴拉迪亚特区,成立于1921年,成员约有8000人,多为提克
里特和逊尼派人士。其下辖一支治安警察部队,主要职责是监视伊民众的行动,建立了完
整的民情档案,打击政治犯罪、经济犯罪。内设调查部,有许多线人,技术部门负责监听
电话和广播。

  情报总局:是复兴党国家情报安全部门,约有8000人。负责国内外的情报活动。

  军事情报局:成立于1932年,约由4000至6000人组成。主要应付外军威胁,也负责军
队内部的安全及侦察敌国对伊军的渗透。

  军事安全局:1992年从军事情报局分离出来,在每个部队都派有军官,负责内部安全
和反腐败职能,调查和打击军队中的异见者,调查军队内部的腐败和贪污现象,监视所有
军事机构和部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