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外国陆军航空兵发展趋势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Oct 20 17:27:33 1999), 转信

为陆军插上翅膀
———外国陆军航空兵发展趋势
■陆杭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军旗猎猎,战车隆隆,战机呼啸,只有13年历史的我陆军
航空兵,首次编队参加世纪大阅兵的盛典,令世人瞩目。那一刻,25架国产武装和勤务
直升机,似雄鹰展翅,如天马行空,把“飞行陆军”的印记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近日,许多部队官兵来信来电,希望了解直升机和陆军航空兵的发展状况。据此,我
们特组织了《外国陆军航空兵发展趋势》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
  陆军航空兵是陆军最为年轻的兵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军用航空技术、作
战方法,以及军队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陆军航空兵的发展异常迅速。目前,已
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建了陆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空中坦克”正在把陆军发展推向新阶段,正在塑造未来“飞行陆军”的新形象。
起步:被绳子拴在地上的升空
  在飞机发明4年后,法国工程师伯雷等于1907年设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它
能从地面垂直向上腾空而起,因为试飞时震动得很厉害,只得用绳子把它拴住,以防不
测。直到1936年,德国福克教授设计了一种合理的转动关节的旋翼和机械传动装置,直
升机才可以不用绳子拴了。当飞机正在战争中出尽风头,飞速发展的时候,1939年,美
国的西柯斯基工程师设计出了更实用的直升机,终于奠定了现代直升机的基本结构:即
单旋翼、尾部加一个小旋翼。
  直升机机动灵活的特性,使其从一诞生就显示出突出的军事应用价值。美、苏、德
、英、法等军事发达国家抓住这一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新契机,开始积极发展军用直升
机,探索其军事应用的方式与方法。
  最初,军用直升机主要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装置,旋翼系统和机体采用钢木结构
,飞行时速一般在200千米/小时左右,以后逐步采用涡轮轴发动机和金属桨叶旋翼,性
能不断提高。在侵略中南半岛战争中,法国陆军首次在直升机上加装了机枪;1958年,
法国又在直升机上装备了反坦克导弹;几乎在同时,苏联也在直升机上装备了反坦克导
弹。
  美国在陆军与空军尚未分开之时,于1942年6月6日由陆军部批准建立了不同于陆军
航空军(空军前身)的陆军建制航空兵。1947年陆军航空军从陆军分离出来成立空军之
后,陆军建制航空兵实际上成为陆军的一个兵种。在编制上,当时各国一般仅建立了一
些独立的直升机分队,由较高级别的指挥机构统一掌握使用。
  从作战使用来说,当时陆军航空兵主要从事军事运输、战地救护、战场侦察等作战
保障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陆军使用直升机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遂行撤离伤
员的任务。英国还使用直升机侦察德国潜艇和为自己的船队护航。后来,英国在镇压马
来西亚游击队的战争中,使用直升机进行林中搜索、兵力投送和伤员后撤。法军在镇压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力量的战争中,首次使用直升机进行对地支援和攻击行动。朝鲜战
争是美国大规模使用陆军航空兵的第一场战争。但在战争中,美军将陆军航空兵主要用
于战场救护,从1951年1月首次进行战场救护飞行到1953年7月停战,其陆军航空兵总共
后送了21212名伤员。
崛起:缘于山岳丛林战的刺激
  越南丛林战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为直升机战争,美军于1965年建立了军事发展史上第
一个空中机动师,拥有428架直升机和6架飞机。1967年,美陆军在越南拥有近2000架各
种用途的直升机,到1968年已达到4200架,此外在美空军和海军部队中也有一定数量的
直升机。
  自1962年1月到1970年3月,美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在越南战场进行了2400万次起飞
,其中有1800万次战斗起飞,飞行900万小时。而在同一时期陆军航空兵的其它飞机仅进
行了300万次起飞,其中有120万次战斗起飞,飞行200万小时。直升机的单机月飞行小时
为50~70小时。当时美军用直升机营救了约1500名飞行员和1000名其他军事人员,甚至
从河内和海防地区救出被击落而跳伞的飞行员。登陆运输型直升机总计运送了150万军事
人员,15万吨军用物资,后撤了15万名伤病员。
  美陆军在南越除配置有轻型、中型、重型登陆运输直升机和多用途直升机外,还出
现了首次专门研制的、携带包括导弹在内强大机载武器的“休依眼镜蛇”型武装直升机
。这种武装直升机和装有武器的“依洛魁”多用途直升机,成功地用于压制敌方火力点
和消灭各种地面目标,包括运动目标。
  当时的军用直升机除动力装置普遍使用涡轮轴发动机外,旋翼设计逐步使用复合材
料,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有效载荷。武装直升机在设计上着重强化了攻击性能,挂载
第一、第二代火箭弹、反坦克导弹,以及常规炸弹等多种武器,有些则加装装甲,具有
较强的防护能力。
  从体制编制来说,原有的独立编组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编制扩大。除了美军之外
,日本在1968年建立了独立的陆军航空兵旅。法国则在1977年将一度配属至师的陆军航
空兵大队收拢,统一编成5个战斗直升机团和7个轻型直升机大队,由军和军区指挥。美
军则开始逐步向战斗部队配属,于1965年建立了第一骑兵师,以后又建立了第101空降师
,在这些师编制内,均有建制陆军航空兵部队。前苏联在70年代末建立了集团军属陆军
航空兵团和师属直升机大队。
  在作战使用上,陆军航空兵由主要遂行作战保障任务,扩大到了担负作战任务,主
要是对地支援和对地攻击。越南战争中,美国陆军航空兵遂行了大量兵力机动和对地火
力攻击任务,产生了所谓“蛙跳”和“铁锤”战术。前苏联在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中,也
广泛使用陆军航空兵执行机降战术部队、对车队进行空中掩护、攻击敌方车队、对步兵
进行空中支援和搜索救援等任务。
发展:全方位使用的特殊兵种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更加重视陆军航空兵建设,将其作为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重
要方面,从而使陆军航空兵建设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
  新一代高性能武装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第三代涡轮轴发动机,时速超过了350千
米,升力系统主旋翼桨毂形式采用柔性结构,并普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使飞行性能
、适坠性能和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此外,还加装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提高了直升机
的导航、目标识别、威胁告警和夜间飞行能力,并在驾驶舱设计上进行了智能化和功能
综合化的尝试。武装直升机装备的武器数量、种类增多,火力大大提高。
  在体制编制上,军事发达国家陆军航空兵体制编制基本定型。美军于1983年4月12日
,将陆军航空兵正式确定为陆军的一个战斗兵种。在军、师两级建立了固定的陆军航空
兵建制部队:在军一级编1个战斗航空兵旅和1个战斗航空兵团;在师一级编1个战斗航空
兵旅,根据师的种类,每个旅装备97~131架各型直升机;第101空降师作为特种机动作
战部队,其战斗航空旅装备350架各型直升机。1985年,法国对陆军航空兵进行了体制编
制改革,在每个军编1个战斗直升机团和1个轻型直升机大队,同时组建了第四空中机动
师,装备240架各型直升机。
  在作战使用上,陆军航空兵的作用,由遂行作战保障任务与作战任务大致各占一半
,进一步发展为以遂行作战任务为主,在陆军作战以至三军联合作战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如海湾战争中,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时,8架“阿帕奇”直升机深入伊拉克内地,
摧毁了伊军的早期预警雷达站;在地面进攻中,武装直升机在摧毁伊军坦克、装甲车和
坚固工事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尤其是美军第101空降突击师实施的纵深攻击作战,300
多架直升机将2个快速机动营运载到伊军纵深80公里处,并建立了一个面积达150平方公
里的前进作战基地,为向纵深发展进攻和切断伊军退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未来:备受青睐的飞行陆军
  外国陆军航空兵从本世纪末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军队建设指导上,将陆军航空兵作为陆军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发展的兵种。陆军摆
脱地面限制而向空中发展,加快陆军航空兵建设,成为军事发达国家陆军建设的革命性
思想。
  在武器装备研制方面,更加重视用军用高技术强化直升机作战功能。一是提高飞行
技能。通过开发先进引擎技术、旋翼技术等,提高直升机综合作战能力。飞行速度将由
目前的300多千米/小时提高到500多千米/小时,续航时间达到3小时左右,具有更可靠
的贴地飞行能力。二是增强全天候作战能力。通过研制更加先进的夜视系统、目标截获
和跟踪系统,使直升机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三是增强抗毁和提高生存能力。通过开发
新型复合材料、采用多余度技术、改进装甲防护和发展救生系统等措施,提高军用直升
机的抗毁能力;通过改进设计结构,使用无反射复合材料、反雷达涂料、新式桨叶,采
用红外抑制技术等措施,提高直升机的隐身性能和生存能力。四是发展新型武器系统。
重点发展反坦克、空战和信息战武器系统。在反坦克武器方面,主要通过开发毫米波技
术,研制新型火控雷达和导弹,使反坦克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性能。在空战武
器方面,主要通过改进机载火炮设计、发展新型空空火箭,提高直升机的空战能力。在
信息战手段方面,主要通过改进机载多普勒雷达和频谱传感器系统,提高直升机获取实
时信息的能力;通过完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机载信息处理系统,提高直升机分析、处理
作战信息的功能;通过提高机载被动式电子战系统的性能,强化直升机阻止敌探测和使
用战场信息的能力。五是完善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主要是,建立生存、传感、通信、攻
击、侦察、航线等多个模块式决策辅助系统,实现目标捕捉、飞行控制、导航驾驶、通
信联络、武器管理、作战决策、座舱控制等高度自动化、一体化和综合化。六是开发直
升机综合作战功能。发展具有空战能力的歼击直升机和具有固定翼飞机特点的新概念直
升机。美国正在试验的V-22“鱼鹰”式倾转旋翼直升机就是下一代直升机的代表。
  在体制编制建设上,军事发达国家的趋势是,进一步加强军、师两级的陆军航空兵
编制,使其在陆军中所占比重更大,同其他兵种的结合更加紧密。美、英、法、德、日
等国在军、师两级已编有陆军航空兵旅、团或营。为了适应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的要求
,还注重保留和加强部分集中编组的陆军航空兵部队。
  在作战使用上,将主要赋予各种对战役或战斗全局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性任务。一
是纵深突击作战。发动“垂直突击”,夺占重要地域、敌方阵地、桥梁渡口,或预先在
敌纵深建立油料和弹药补给点,保障地面部队向纵深发展进攻;实施“垂直登陆”,夺
取登陆滩头,阻击敌抗登陆兵力,保障登陆部队上岸与展开;实施“垂直包围”,夺取
敌军退却道路上的重要目标,配合地面部队围歼敌军;实施“垂直袭击”,直接打击敌
方战役布势中的重要节点,破坏敌作战体系。二是对地攻击作战。担负反坦克作战任务
时,将采取多种攻击方法:最大限度地集中摧毁,连续攻击,分阶段攻击;担负火力支
援任务时,也将采取多种方式:实施火力准备,实施近距离支援,实施进攻护卫。三是
信息作战。具体任务将包括:查明敌方雷达与通信目标,并实施“硬摧毁”;利用机载
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实时或近实时侦察、探测和处理地面与空中目标信息,并与指挥
机构和其他作战单元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利用机载雷达频率干扰系统等设备,阻止敌
侦察探测系统发现和传递信息。四是特种作战。包括非正规战、侦察与电子战、空袭战
、心理战、解救人质等。五是直升机空战。在未来战争中,进行直升机空战,将成为陆
军航空兵的又一项重要的作战任务。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