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LION), 信区: Green
标  题: 蓝光行动彻底失败 美军特种部队并不神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30日14:18:4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美军的特种作战也有失败的
记录。
1979年11月4日,几百名伊朗学生突然冲进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将大使馆人员扣作人
质。伊朗学生的行动得到了伊朗政府的支持。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进行外交斡
旋,争取人质能够得到释放,一方面秘密制订营救人质的行动计划。
11月9日,美国陆军“兰光”反恐怖特种作战部队的顾问梅多斯和他的助手奉召赶到华盛
顿,受命制订一项紧急营救人质的计划。几天后,梅多斯拟订了一个初步方案:用几架
直升机将营救队运至大使馆附近,由C-130加油机随行加油,营救对再从预定地点出发,
乘车冲进大使馆,救出人质。
根据这个计划,美军从陆、海、空三军及海军陆战队中抽调了队员,组成了一支以直升
机队、C-130机队、营救队为骨干的联合特谴队。营救队队员主要是来自“兰光”反恐怖
特种部队的队员。
在外交斡旋的同时,营救计划也在不断完善。1980年3月,谈判仍然毫无进展,再加上考
虑到季节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联合特谴队要求将作战日期定在4月24日和25日两天。卡特
总统便于4月16日下达了“同意执行的”命令。
最后完善的作战计划是,美国海军将派出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号在阿拉伯海的阿
曼近海待命;4月24日下午7:30(当地时间),8架RH-53D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空母
舰上起飞,飞往德黑兰。同时,6架负责加油和运载92名营救队员的C-130飞机从埃及开
罗的机场起飞,绕过阿拉伯半岛,途径阿曼,飞往德黑兰。
25日00:00前后,两只队伍首先到达德黑兰东南320千米处的霍腊散省卡维尔沙漠的塔巴
斯市,在一号地点会合。在这里,C-130加油机给直升机加满油,营救队员换上直升机继
续飞行,于拂晓前进入德黑兰,在该市东北部的山岳地带的二号地点放下营救队员,盖
上网罩待命。
营救队员在二号地点待命休息一天后,于25日晚分乘秘密潜入伊朗的特工人员和伊朗的
支持者事先准备好的车辆,向大使馆进发。到达大使馆后,一切切断大使馆与外界的联
系,一边冲进大使馆救出人质。
救出人质后,先将人质运到与大使馆毗邻的阿穆杰蒂艾体育场,再由直升机将人质运到
C-130飞机待命的三号地点(德黑兰以南80千米处的一个沙漠简易机场)。从一号地点起
飞的C-130飞机按回合的时间到达三号地点,载上直升机运送来的人质、营救人员和飞行
员起飞返回。如果提前到达、则打开发动机待命。直升机留在原地。结束时间定在晚上
23:00左右。
联合特遣队的总指挥官是詹姆斯陆军少将,营救队指挥官是查理-皮特曼,C-130的指挥
官是詹姆斯-凯尔空军上校。
经过5个多月的训练,联合特谴队队员们已经熟悉了美国大使馆的各个方面的情况。198
0年4月19日至23日,联合特谴队部署完毕。次日下午,各队在新的位置上准备完毕。
24日下午7:30左右,随着查理-皮特曼的一声令下,8架RH-53D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
空母舰上缓缓起飞,向1号地点飞去。夜幕降临以后,直升机进入伊朗的东南地区。他们
为了避开伊朗的雷达网,采取了低空飞行的方式。他们到达1号地点的距离是960公里。
与此同时,6架C-130飞机也从8埃及的开罗机场起飞,向1号地点飞去。
搭载营救队的直升机在伊朗东南部低空飞行了大约2个小时,6号机上的螺旋桨故障灯突
然一闪一闪地亮了起来,飞行员感到一阵紧张,两位飞行员商量一下,把直升机降落在
一块平地上。经过短暂检查,发动机确有故障。无奈,6号机的营救队队员只得挤上一起
着陆的8号机继续飞行,而6号机只能原地等待援救。
1小时后,直升机队又遇到了一阵不小的沙暴。飞行员使劲地稳住驾驶杆,拼命冲出了沙
暴。但是,编队指挥员载机1号机在沙暴中发生故障,不得不紧急着陆。指挥员立即把这
一意外情况用密语报告给基地最高指挥官。
更不幸的是,1小时后直升机编队又遇到一股更强劲的沙暴。飞行员们感到了从未有过艰
难,他们顽强地驾驶着直升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冲出去,把特遣队员送到目的地
。但是,天气实在是太糟糕了。漫天的黄沙遮天蔽月,航路上的能见度不到100米。编队
在沙暴中飞行了2个小时,闯过了沙暴,在距离1号地点90公里处的一个地方着陆。尽管
闯过了这一关,但飞行员们已经疲惫不堪,有的还失去了空间位置感。
就在刚才编队在沙暴中飞行时,5号机飞行员发现罗盘出现了异常,并发现5号机已经脱
离了编队在独自飞行。机长见此情况,只能按特殊情况处置预案处置,放弃了执行任务
的计划,在无线电导航仪引导下,飞回了“尼米兹”号航空母舰。
这时,8架直升机只有6架了而且距离应当到达的1号地点的时间已经晚了近2个小时。可
是,2号机在着陆前也发现了故障,操纵系统的滑油油路漏油,无法完成任务。
另外一支营救队伍似乎情况要好一些,但是他们在等待直升机编队时也遇到一些麻烦。
就在他们顺利降落后,当地的一辆大轿车经过这里,特遣队员截住了大轿车,扣留了乘
客,以免走漏风声。几分钟后,又有2辆汽车驶了过来,前面是一辆油罐车,后面是一辆
小型卡车。特遣队员力图拦住他们,但没有成功。只好开枪射击,油罐车中弹起火,隆
隆的烟火已经暴露了目标。
原计划最少需要8架直升机才能完成任务,但现在只剩下了5架,特遣队的指挥官们立即
讨论是否中止计划。凯尔上校主张继续进行,贝克韦斯上校则力主按紧急情况处理,立
即撤退。意见上报到联合特遣队总指挥官詹姆斯那里,詹姆斯又立即上报到华盛顿。经
过最高决策机关讨论,卡特总统同意撤回。
然而,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接到回撤的命令后,联合特遣队开始了紧张的撤退工作。
25日凌晨2时48分,为3号直升机加油的C-130飞机由于油料不足,3号直升机准备飞到公
路另一侧的另一架加油机加油。而4号直升机为了给3号机腾出位置来,连忙起飞。但在
漆黑的夜幕下,飞行员难以看清周围的东西。不幸,4号机的螺旋桨划破了C-130的机身
,两架飞机立即着火。直升机和运输机上的人员逃跑不及,3名直升机机组人员和C-130
上面的5名特遣队员当即被大火吞噬,造成了8名士兵死亡的惨重后果。
飞机上装载的弹药在大火的烘烤下发生爆炸。为了减少伤亡,必须马上撤退。按照原定
意外情况的处置计划,若在1号地点中止作战计划十,直升机将全部返回“尼米兹”号航
空母舰。但现在的情况是至少有一架直升机飞不动了,其余的直升机能否回去也很难说
。加之所剩时间不多了,指挥官不得不下令放弃直升机,全部队员转移到C-130飞机上,
立即起飞。此时的时间是3点30分。
按照常规,特种作战部队撤退时应炸毁武器设备,但由于害怕直升机爆炸可能破坏跑道
只得作罢。在撤退前,特遣队队员还人道地将扣留的大轿车上的乘客全部释放。C-130飞
机安全地飞回去了,但在伊朗的野地里却留下了5架外观完好的直升机、2架熊熊燃烧的
直升机、1架C-130运输机和8具尸体,以及一些武器和重要文件。
至此,美军营救人质的“兰光行动”宣告彻底失败。第2天,卡特总统向全世界宣布了这
一难以让人置信的消息。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