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未来三大航空飞行器揭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30 13:33:29 2002) , 转信

http://mil.21dnn.com/5051/2002-9-30/186@449093.htm

  波音公司最新款客机———“音速巡洋舰”即将问世。种种迹象表明,波音公司此举
意在放弃无谓的飞行速度之争,转而在飞行安全、乘坐舒适度、起降方便快捷、外形多样
化、制作成本经济实惠等设计理念上大下功夫。

音速巡洋舰寄托着波音公司梦想

  波音公司位于英国的 Q inetiQ实验室为未来飞行器“音速巡洋舰”进行风道试验。“
音速巡洋舰”被设计为载客200至250人的亚音速客机。

  音速巡洋舰在飞行速度上并不出色,也将不会比普遍的大型喷气式客机更便宜。对此
,美国大西洋航空公司的老板理查德·布兰珊说空中巴士“ A380”型双层客机才是未来发
展的方向和出路。在改进设计中,音速巡洋舰采用了更多高科技材料,使其重量会有所降
低,制造成本将会更经济,但如果没有其他特点的话,它未必能真正替代已经成熟的波音
767型客机。

  但波音公司老板的理想是,未来音速巡洋舰既不能像法国协和式客机那样是个“汽油
饕餮鬼(耗油量非常大)”,又不能像其它飞机那样噪音巨大,它必须是一个非常优秀的“
商务信使”和民用机型。

  作为商务型飞机,音速巡洋舰打的不是速度牌。如果说协和客机时代的人们还对跨洋
航行能否缩减一两个小时抱有兴趣的话,那么如今人们更关心飞机是否更舒适、更安全、
更方便。波音公司的音速巡洋舰号称将采用重量更轻的复合材料以及其它一些高科技材料
,打的就是这张心理牌。

蝙蝠翼军用民用互换的变革

  如果音速巡洋舰的试验失败,波音也不会放弃其设计理念。该公司已经向美国国家航
空和宇宙航空局投入大笔资金,它们出面请克兰菲尔德大学帮助设计独特的机翼———“
蝙蝠翼”。如果成功,这将是一种革命性的转变(从军用到民用)。波音公司的BWB型飞机(
即多种翼体混合型飞机),在技术上一直为人所称道。最有名的杰作当然是 B2隐形轰炸机
(也采用了“蝙蝠翼”设计)。虽在战斗机方面已有所运用,但在民用和商务方面还鲜有尝
试。蝙蝠翼飞行器在结构上和空气动力学方面上比传统的固定翼飞机更具运作效率。其标
准组件设计也使其能够在保持翼展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机舱空间。而这一切使蝙蝠拥有更大
的续航能力,更节油,更安全可靠,寿命更长,造价更低。

  波音公司的梦想家们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放在飞机的内部设计上,给乘客一个极度惊喜
。当乘客走进飞机时,他们会误以为自己走进了一家豪华宾馆的大厅或是圆形剧场,而不
是传统意义上的半圆柱型通道。蝙蝠巨大的圆形内部空间能容纳多达800名以上的乘客。

  BWB型商务机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窗户,这样乘客就会产生一种没在飞机上的感觉。为
了弥补没有窗户的遗憾,同时考虑到乘客的心理需要,飞机的外部还会安装摄像机,内部
安装闭路电视,乘客可以通过电视画面在实际飞行中看到的法国艾菲尔铁塔,以及飞机当
前的飞行高度和位置。另外按照波音公司“幻影”项目工作组的研究主任乔治·缪讷的设
计,BWB型民用商务飞机至少在现在的模型里,已经克服了传统飞机在起飞、降落和倾斜转
弯时出现的弊端,几乎不会出现颠簸和眩晕感。由于 B WB型民用商务飞机可以提供巨大的
空间供乘客自由走动,还可以避免“经济舱综合症”之类深度静脉血栓病。

  让全世界军事专家和军队官员最感兴趣的,可能是BWB型飞机可以作为战斗机的“空中
油轮”。由于BWB型飞机超乎寻常的巨型翼展,所以如果用作“空中油轮”的话,它将可以
同时给四架战斗机加油。

  蝙蝠还可作为指挥、控制、情报、侦察和搜索的平台,它具有更长巡航时间,巨大的
内部空间可满足建立战斗控制中心的各种需要,宽阔的外表面也为等角相位序列天线提供
了充足空间,使之能够在不增加信号量的基础上进行宽带通讯。

X-50A蜻蜓 X档案中的飞行器

  波音公司的第三项革命性的设计是X50-A,别号蜻蜓。这是幻想中的飞行器,它会像蝴
蝶一样悬浮,像蜜蜂一样冲刺。蜻蜓的设计结合了传统旋翼飞行器垂直起降的能力和固定
翼飞行器的灵巧及亚音速巡航能力。这样,蜻蜓被赋予了从小型舰船甲板或基地出发,执
行各种特殊任务的能力,包括侦察搜索、武装护航、通讯支持以及城市作业。不仅如此,
集成了大量新技术的蜻蜓比传统的飞机更轻,造价更低廉,驾驶和保养也十分容易。目前
的无人驾驶型蜻蜓长5.4米,高约2米,即将推出的载人版体积会更大些。

  在这个项目上,波音在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五角大楼国防高级研究项目代理处
。虽然目前还是无人驾驶的设计,载人版的蜻蜓将引起特种部队的极大兴趣———其速度
、机动性和高度的环境适应能力正为出入极端危险环境的特种部队所梦寐以求。今年9月,
蜻蜓的无人驾驶样品就将试飞,而载人版蜻蜓也将随后推出。(编辑:前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