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军为何改革后勤体制来提高物资保证能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12 15:22:38 2006), 转信


来源:《现代军事》  作者:郭剑峰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保障的要求,美军在调整全球军事战略,推动作战理论、作战样式变革的同时,也对后勤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后勤体制改革的直接推动下,美军的物资保障能力得到极犬提高,并且在近期的局部战争中有所体现。

  图1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7/11033361/20050914/images/12655652_2005091416194651115200.jpg

整合、精简、优化——美军的后勤体制改革

  改革指挥体制,保障政令畅通

   美军认为,在信自、化战争中,后勤保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勤务复杂,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如果缺乏集中统一的指挥,后勤系统就难“协调一致,会出现相互脱节、力量分散的混乱局面。只有建立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才能使整个后勤大系统有条不紊地灵活运转。

  首先是改革战略运输指挥体制,集中运用三军战略运输力量。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美军战略运输的指挥与管理由三军分别负责,陆军负责陆上运输和港口运营,海军负责战略海运,空军负责战略空运;分别由陆军军事变通管理部、海军军事海运部和空军军事空运部,具体负责陆、海、空战略运输力量的平时管理和战时指挥。实践表明,这种由各军种分别指挥和管理的战略运输体制不利于战略运输力量的有教运用。为此,美军于1987年10月正式成立了运输司令部,主要职能是战时统一指挥陆、海、空战略运输力量,遂行各项战略运输任务。1992年12月,美国防部指定运输司令部司夸统一管辖军交管理部、军事海运部和空中机动部,从而实现了运输司令部对陆海空战略运输力量的集中统一指挥。

  其次是改革战区后勤指挥体制,加强联合作战后勤集中统一指挥。为实现在联合作战中对所有军事行动(包括后勤保障)的集中统一指挥,美军于1990年在国防后勤局成立了全军国防合同管理机构,同时撤销了各军种的相应机构;于1991年成立了国防军粮局和国防财会局,实现了全军军粮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于1992年完成了全国陆、海、空三军30个仓库的合并工作,实现了把本土划分为东、中、西3个“国防分发区”,统一由国防后勤局掌管、实施划区联勤保障的设想。海湾战争后,美军对战区联合作战后勤指挥体制进行了改革,确定了由战区后勤保障部统一指挥和管理战区的全部后勤保障活动。

  再次是增大后勤指挥机构中技术人才的比重,以适应后勤指挥手段高技术化的需要。从80年代以来,美军在后勤指挥部门大量增配通信计算机、物资技术等专业人员,复合型人材走上重要岗位,人员构成日趋精干,合理。

  精简后勤力量,提高反应能力

  首先是缩小后勤规模,削减保障力量。80年代末,美军开始对后勤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大量削减后勤机构。截至1995年,美军进行了4轮的基地调整和关闭行动,共有97个大型设施被关闭,55个进行了调整。随着军事力量由“前沿部署”与“快速增援”相结合转变为“海外军事存在”与“力量投送”相结合,美军大批作战物资和后勤部、分队相继撤回本土。迄今,国防部的仓库面积由5700万米。减到3280万米。,下降了42 4%,储备能力下降了32%;次要军用品的库存减少了35%,其价值由1070亿美元减到696亿美元。经过几年的精简,美军后勤规模压缩了近1/3。1997年后的5年间,美国防部裁减了约3万人,多数是管理和保障人员,国防部后勤局也裁员近21%。通过这一系列的整编,美军的后勤摊子大大收缩。

  其次是突破传统理论,注重集约建设。在以精简后勤力量为突破口的后勤变革中,美军各军种都采取集约化措施,提高保障效率。陆军提出“聚集后勤”改革计划,建成能“跟踪和调拨包括运输途中物资在内的各种资产,能直接在军事行动的战略、战役和战术各级输送恰当编组的后勤配套物资和持续保障力量”。海军提出“灵巧后勤”改革计划,大规模精简合并基础设施,通过实施“灵巧船”、“灵巧网”等17个保障项目,显著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益。空军提出“灵敏后勤”改革计划,把以大量库存为基础的供应系统转变为以快速反应的修理和运输为基础的供应系统,以精简后勤基础设施、缩短后勤反应时间,形成紧密衔接的后勤系统。通过运用新技术和新后勤保障理论、实施新型的后勤保障方式,美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图2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7/11033361/20050914/images/12655652_2005091416194653724900.jpg

优化后勤结构,增强保障效能

  首先是组建后勤机动力量,及时保障应急作战需要。在战略态势由“前沿部署”改为“前沿存在”以后,美军建立了快速投送力量,将作战物资和保障兵力投送到预定战场以应付各种地区性危机。美军注重加强海上预置力量的建设,将其作为增强后勤机动保障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做法是把作战物资置于常年在海上游弋的舰船上,必要时迅速开往战区,为乘飞机抵达的作战部队补充装备和物资。陆军预置船队已可预置186万平方米的物资,结合其他投送能力,可以把8个作战旅迅速投送到世界上任何地区。

    其次是简化后勤实施程序,提高战时物资保障效益。美军认为,信息技术下的局部战争要求改变逐级组织保障的传统做法,尽可能越级实施及时、简便、快捷的保障。近年来,美军将后勤保障程序简化为本土、军、师三级。目前还在探索“分离式”后勤结构,以形成本土、海外作战部队两级保障环节。物资供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让供货商直接向部队用户供货。直接供货商根据合同,按照“适量、适时”的原则,直接向用户提供物资。这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最后是灵活编组后勤力量,增强综合保障能力。美军认为,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制的灵活性是应付各种新任务的必要条件;后勤单位必须模块化、易组合和灵活机动;要发展多能、可部署和可扩编的后勤系统。80年代末,美军开始整编军、师两级后勤力量,将它们所属的维修、补给、运输、卫生等单一功能营改编为多功能综合保障体。这种多功能综合保障体虽然规模比以前缩小,保障能力却大大提高。美军目前的多功能综合保障大队、前置保障营和主力保障营,具备物资补给、运输、维修、卫生勤务等多种野战保障能力,便于对作战部队实施联合保障。

  图3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7/11033361/20050914/images/12655652_2005091416194664261800.jpg

及时,灵活、充足——物资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物资预置能力得到提高

  美军的后勤改革促成了灵活高效的后勤体制,建立了快捷的投送机制,可以对作战物资的需求做出科学预测和及时反应。在这次伊拉克战争前,美军分析了对作战物资的需求,在重点地区预先进行了战略物资储备,向科威特、沙特、卡塔尔等国的军事基地投送了各种后勤物资,并在海上部署了预置船。如美军在科威特多哈军营就储备了沙漠作战所需的服装、单兵装具等1200多个品种的一般补给品、纺织品。而在战役层次,它在通向卡尔巴拉、摩苏尔等重要军事要地的沿线上开设了不同级别的物资补给站和分队,为后续作战提供了及时、充足的补给物资。另外,它还及时地按照动员法规向社会征召保障人员、征用通用物资,并且向地方公司发出物资订单。这就为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军队备好了充足的作战物资。

  物资保障信息反馈迅速

  美军通过后勤改革,理顺了后勤信息渠道、减少了机构环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使用无线电射频技术标示各种物资,使27万多个集装箱和托盘在通过40多个国家的400多处海港、机场时形成了“透明”的物资流,并通过较少的反馈节点折射到各级后勤部门。后勤指挥官就能够及时地掌握信息,指挥、协调物资保障。另外,作为后勤物资保障系统末端的一线官兵,可以将物品的消耗情况实时发回各级保障部门甚至本土基地,大大缩短了信息反馈的流程,节约了时间。比如前线士兵发现配发的作战迷彩服不适用于伊拉克战场环境后,可以及时地将信息经由计算机网络传递给后方基地;通过紧急订购,一周内新服装就送到了前线士兵的手中。

  物资保障方式灵活多样

  美军后勤组织机构的简化和集中协调,使得保障行动与作战任务能够步调一致,并且可以方便地转换保障方式、方法。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依托本土和战区的后勤基地,综合运用空中、海上、地面的军地运力,征召地方人员进行物资筹集、运输、分发,广泛征租民用运输工具,实施即时、适量的军需物资保障。美军还首次采用了直达前送的方式,以“蛙跳”方式将大量物资从后勤基地直接投送到前沿阵地;物资保障首次以模块配发式取代堆积式保障。在战术层面上,美军实行了机动伴随保障,即建制后勤部队随作战部队一同开进,随时提供补给。如美军第3机步师隶属的前置保障营,就是一支在战争中始终紧随部队前进的伴随保障部队。另外,在关键线路上的前置保障部队可随战况的需求调整规模,既可升级至旅保障基地,也可降至保障排或分队。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