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6月28日)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28 07:49:47 2006), 转信

    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战争的
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破坏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
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19世纪初,英、法、美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
革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家迫切需要原料和市
场,掠夺海外殖民地。于是地大物博、人品众多的中国就成为他们侵略的目标。由于当时
中国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国商品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英国资产阶级便把鸦片
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源源不断的鸦不仅在生理上、精神
上毒害中国人,而且使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
东查禁鸦片,并且在虎门当众销毁。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口岸",派兵侵略中国,发动战争
。两年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社会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在萨拉热窝视察军事演
习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加费格里·普林西斯刺死。受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籍此挑起战
争,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企图吞并塞尔维亚。随后支持塞尔维亚的俄国开始总动员
,随后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先后开始战争准备并互相宣战。“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签字。德国外长贝尔代表战败国一方在“协
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代表战胜国签字的一方是美、英、法、意、日等26国。
因签字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 ,故通称《凡尔赛和约》。和约的条款十分苛刻,凡尔赛条约
不仅使德国海外殖民地丧失殆尽,而且对欧洲的德国疆界也做了很大变动。德国丧失了原
有国土的 1/8,全部人口的1/10。条约禁止德国实行普通义务兵役制,限定陆军不能超过
10万人,不能拥有空军,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军只能拥有36艘军舰,禁止使用潜艇。
至于莱茵河以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由国联占领5年、10年和15年。确定德国的
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美国代表虽在和约上签字,但因同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
国国会未予批准。美国在1921年8月单独同德国签订了一项内容几乎相同的条约。 中国是
战胜国之一,但和约却将战前德国在中国的特权交给日本。当时的中国政府在人民的压力
下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为抗议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利益的行径,中国代表团以陆征祥
为首,包括代表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在内的五名与会代表,向中国政府发出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辞去代表职务的电报,并通电各参战国家,说明拒绝签约的理由
。巴黎和约在凡尔赛宫签字时,中国代表拒绝出席。

    1936年6月28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师400余人从辽宁风城以东的和尚帽子一
带出发开始西征,准备进入辽宁省西部及热河省境内,以便与关内抗日力量沟通联系,特
别是与中共中央建立直接联系。

    1940年6月28日,苏军进入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1942年6月28日,苏德开始进行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至7月24日结束。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分别发表讲话和声明,反对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和
入侵我国领土台湾。毛泽东主席严正指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将既不受帝国主义
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他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
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发表声明,强调指
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
宪章的彻底破坏”,“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
斗到底。”

    1950年6月28日,朝鲜人民军解放汉城。朝鲜人民军第一次战役结束。金日成当日发表
演说,就汉城解放向朝鲜人民、人民军官兵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号召全体人民支援人民军
部队,早日结束李承晚政府发动的“同族相残”的战争。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决定,继续南
进,迅速解放整个南朝鲜,取得祖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13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