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deadline), 信区: Green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日本签字 无条件投降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Sep  2 08:28:06 2005)

    战败国向战胜国不附带保留条件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方式。它意味着战胜
国主要受舆论与文明约束,战败国则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即一切都应遵从战胜国的指示
与命令。无条件投降的主要特征是:①不谈判。战胜国只向战败国传达单边的迫降要求和
投降的具体事宜,如时间、地点等。②不承认。战胜国不承认战败国原政府、原政治团体
、原领导人有任何政治权力。从战败国投降签字到与战胜国建立正常关系之前,战败国政
府的职能由战胜国驻军首脑机构行使。

    1943年1月24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宣布,同盟国将把对德、意、日的
战争进行到这三国“无条件投降”为止。这是这一概念首次公诸于众,此后便常被引入国际
文件(如《开罗宣言》等)中。投降方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侵略根源的存亡。无条件投降
,意在不让侵略的任何潜在因素得以保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彻底消灭发动这场战争
的德、意、日等法西斯政权及军队的前景已确定无疑,于是同盟国便一再命令德、意、日
实行无条件投降。其中,意大利最早于1943年9月29日投降,但它当时主要处于德国控制之
下,投降后盟军不能超越德军去实行有效占领,从而意大利则有一段短暂的抗德阶段。因
此有人认为意大利的投降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无条件投降,但1947年2月10日的《对意大利
和约》中则有“意大利在无条件投降后……”的用词。德国于1945年5月5~6日,派代表到
盟军统帅部,请求有选择地投降,统帅部长官D.D.艾森豪威尔坚决命令其无条件投降。于是
德军5月8日在《德国军事投降书》上签字,实行无条件投降。

    同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1945年9月2
日派代表到盟军“密苏里”号战舰上,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实行无条件投降。两个
投降书的主要内容是:宣布一切陆军、 海军、空军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其一切军队停止
一切军事行动,完全解除武装,交出武器装备;所有舰船、飞机以及各种机器、器械、军备
均不得损坏,交由同盟国处理;释放并遣返联合国家的一切战俘和被拘禁的平民。《德国
军事投降书》规定:“如遇德国最高统帅部或任何在其控制下的军队,未能依照这投降书
行动时,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及苏联最高统帅部得采取他们认为适当的惩罚或其他处理。
”《日本投降书》规定,天皇及日本国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应置于同盟国最高司令官之下
。侵华日军的投降书于1945年9月9日在南京签字。但在中国解放区内接受日军投降受到了
干扰,国民党军事当局竟然“命令”解放区抗日军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要日本军队
维持当地秩序以待接收。

    对此,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总司令朱德命令各部队,依据《波茨坦公告》,接受日军
投降,如遇抗拒,即以武力消灭之。华北战略要地张家口等一些地区的抗日军队,就是按
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接受日军投降的。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