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paper), 信区: Green
标  题: [每周话题]第8期: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经济发展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Apr 23 09:11:06 2005)

<tldj原创>


2005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各种国际政治经济的乱象分踵至来。欧盟对华
武器解禁问题夜长梦多;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问题搞得纷纷扬扬;日本进入联
合国常任理事国问题吹皱一池春水;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又让世人关注;而台
湾,各种政治势力割据,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这些大事件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关系的方针策略,
不禁让人暇思迩想,进而被表象所迷惑。这里就有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中国
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将来要到哪里去?有些人目前最需要的
认为是军事技术上的革命,以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有些人认为是政治
上的独树一帜,使中国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领军人物;有些人认为是与美国
的全面对抗,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地位……,但个人认为,这些都是针对外部
环境而采取的措施,而中国目前最应该做好的,是如何维持一个安定团结的大
好局面,如何更好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更快更有效
的强大自己。

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地却不广。而中国从整体上来讲,还处于从农
业国进入工业国家的时期,这时候的资本跟风,造成的损失是其他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又数倍于自己的损失。仅仅
从经济角度上来讲,中国不应该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令人以庆幸的是,世
界上大部分国家已经或者准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这使中国在国际
经济舞台上获得了一个极好的出发点。但市场经济国家,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终
点,中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不是浪费,也就
是说,如何在市场经济国家名义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具有计划经济特点的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然而,按照市场经济的学说,政府不应该大规模的干涉经济活动,起调控作用
的更多地应该依赖于市场本身,资本应该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行政部门对于经
济活动应该遵循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这也是国际上承认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
先决条件。这类近乎于我们古代的黄老学说,对经济活动顺其自然的学说在改
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甚嚣尘上,拥有了相当多的支持者。似乎,我们找到了高速
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事实却又是如此的无情,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理论,
在当今的中国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实施起来却又如此艰难。其实,这种学说的
拥泵们忽略了当今中国实际情况。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们往往采取一种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比
较宽松的经济政策,使他们在位期间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政治经济水平
出现飞跃性的发展。但这一切却是建立在劝课农桑,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
来的小农经济社会基础上,对于今日之中国自然没有多少借鉴意义。

至于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他们的确是小政府大市场,行政部门
对于经济活动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而它们的市场照样具有较高的效率,很低的
浪费,以及良性循环的经济秩序。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经
济秩序是建立在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的,人民拥有良好的教育水平,严
密而规范的法律制度,高效的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一切。即便如此,这种为
人所称道的经济社会秩序,也是建立在上个世纪初叶几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的经
验教训基础上的。而在经济危机爆发期间,股市崩溃,房地产市场破产,大量
工人失业,国家和社会陷入动荡不安之中,由此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闻名
遐迩的罗斯福新政。

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4月19日的一篇报道《中国经济赶超日韩尚需努力》,
文章中详细分析了中国所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历史性机遇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
要素,但却变相地批评了中国没有做到更好,至少比不上处于相同发展时期的
日本和韩国。文章分析认为,鉴于中国享有的机遇及其投资力度,中国的增长
速度本该更快。之所以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投资缺乏效率。衡量投资效率
的一个简单指标是“资本—产出增长比率”(ICOR),即投资与产出增长的比
率。ICOR越低,投入资金的效益就越大。中国ICOR的5年移动平均值现已升至5。
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日本的ICOR接近3。20世纪60年代和70
年代,韩国的ICOR在2和3之间。但同时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昙花一现。
尽管要实现快速、持续的增长,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障碍。然而,赶超的机
会也很大。中国经济快速赶超的时代也许正处于中期,而非末期。

或者是偶然或者是巧合,文章对中国的效率问题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显然,要
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能力需要加强而不是削弱,对于市场经
济应该有中国的特色而不是随波逐流甚至放任自流。

而且,以上所有的分析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国际政治格局处于和平和发展阶
段,中国的外部环境允许中国以贸易立国。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
当中国的机遇变成挑战的时候,当中国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再存在的时候,
当与中国相关的政治环境发生动荡的时候,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
的矛盾、弊端和冲突将显现出来,其破坏力将是惊人的。直到现在,8*9/6*4
风波之后的国际禁运对中国外向性经济的打击仍让人记忆犹新,而我国现在的
经济规模和由此带来的问题又远甚于从前。

纵观今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实在与上个世纪初叶的世界列强实在有
太多共同点:投机盛行,股市房地产泡沫严重,法制不健全,经济界跟风的情
况严重,企业领导素质低下,经营粗犷而不择手段……。这一切的一切,无不
构成经济危机的先决条件。但由于国际分工和所谓的全球化影响,中国经济秩
序的弊端被大量的进出口贸易所掩盖而没有被激化,但谁又能否认其间没有暗
流涌动并会在一定的条件下浮出水面造成巨大的破坏呢?

我不是学经济的,自然无法预言中国会不会以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爆发经
济危机,更无法想象,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但我却知道,
在经济界有一条著名的结论:当所有的手段都无法解决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时
候,还剩下唯一的选择——战争。即便没有战争,在经济危机或者是国民经济
的大幅度衰退的阴影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在党中央报告的报告里,多次强调,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和
谐。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工作。从字里行间里,不难看
出,我们所要着力注重的是稳定。同样的,其潜台词可以这么认为,经济本身
的健康发展也是稳定的物质保证,它具有与稳定一样重要的地位。

抚昔思今,在政治上,在经过8*9年政治风波之后,个人认为,中国不大可能
接受全盘西化和西方的政治民主观念,从民意的角度上来讲,中国不可能发生
东欧独联体国家那样的颜色革命,因此,在政治的角度上,中国处于一个安定
时期。而在国家建设上,现任的国家领导班子无不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下岗工
人的再就业问题,因此,在政权基础上,中国也没有爆发革命引起整个社会发
生剧烈动荡的基础。但令人回味的是,中央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一切为
了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
谈起。这一点就让人回味了,哪一方面将对中国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

由排除法可以知道,除了潜在的外部环境变化,在内部,无对中国稳定造成威
胁的,既不是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波动,也不是下层劳动群众的民意基础。最
可能的,恰恰是中国高速而略显畸形发展的经济状况。因为,经济上的大起大
落和动荡不安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无异于一场革命。

因此,作为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领导人,顺理成章的选择就应该是未雨绸缪防
患于未然。在历史上可以借鉴的,罗斯福新政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但对中国
更为有利的是,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国家对社会和经济的调控
能力具有先天的优势,只不过这些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而已。

胡锦涛同志今年2月发表重要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基
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我看来,这是一种
整顿金融秩序,加大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力度的表态。在法规不健全的地方和
时候,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将更加依靠行政力量,以前矫枉过正的以市场主导经
济的政策将被政府更强的宏观调控和对大型国有经济更多支持以及具有更多计
划经济特色的政策所取代,而以前认为是传统产业的农业、重工业等关系中国
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以及具有显示国家实力的国防、航空航天企业应该会被提
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