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哎呀蛇蝎), 信区: Green
标  题: 苏联“钻石”军事航天站计划始末(续2)(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8日21:27:5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 原文由 dxmxqe 所发表 】
3. 运输补给飞船

虽然切洛梅决定将返回舱从“钻石”站本身的配置中去掉了,但他却又将它纳入到运输补
给飞船的配置当中,这种大型渡船被设想为整个“钻石”站复合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如同他的许多其它项目(如弹道导弹)一样,切洛梅将研制运输补给飞船的任务委托给了
他的由第一副总设计师V·N·布盖斯基领导的菲利分局。在布盖斯基的全面指导下,菲利
分局的工程师们于1969年完成了运输补给飞船(亦称11F72产品)最初技术方案的制定。1
970年6月16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发布命令(第437-160号),正式批准运输补给飞
船的研制。命令规定,运输补给飞船作为整个“钻石”站复合体的一部分,应有助于实现
下列目标:

·各重约20吨的运输补给飞船和“钻石”站互相对接;
·向“钻石”站运送乘员组并将他们带回地面;
·向“钻石”站运送在其上进行工作所需的补给品和设备;
·向“钻石”站运送乘员组生命保障必需品;
·升高航天站的轨道;
·对整个复合体进行定向并对其进行控制以延长其飞行时间(最多可延长90天)。
·能够从轨道上自行下降。

在设计上,运输补给飞船介于切洛梅早期设计的航天器如1960年代的LK-1和LK-700月球飞
船与后来的“和平号”航天站舱段和现今的国际航天站“曙光号”功能货舱之间。运输补
给飞船由11F74返回舱(VA)和11F77功能货舱(FGB)两大部分组成。

可重复使用的返回舱,与原来设想的“钻石”站自带的乘员组返回舱几乎一模一样。

功能货舱是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大型结构,它与返回舱的底部相连接;也就是说,乘员组
可以利用位于返回舱底部中央的舱门,往返于功能货舱和返回舱之间。在功能货舱的底部
,圆柱形扩展成裙状,底部最大直径为4.15米。在圆柱形裙部的平底上,固定有一个锥顶
朝后的末端锥体。功能货舱主体的直径为2.9米,与“钻石”站上较细的舱段(生活区)相
同。运输补给飞船的对接装置位于飞船的后端。在与“钻石”站交会后,身着航天服的航
天员会在对接装置附近通过观察孔观察对接操作情况。运输补给飞船上的对接装置虽然也
采用了“针1R”交会与对接系统,但却与7K-T“联盟”载人飞船上所用的对接装置截然不
同;从软对接到硬对接所需的时间,运输补给飞船为3~4分钟,而“联盟”飞船/“礼炮”
轨道站复合体为18~20分钟。

在功能货舱外部装有主推进系统、姿控发动机和传感器,两块大型太阳能帆板像翅膀一样
固定在货舱的两边。运输补给飞船的两台主发动机(代号为KRD-442或11D442)位于功能货
舱的前端,彼此相隔180°,略微向飞船外侧倾斜,并带有防护罩以防止排气冲击飞船。这
种发动机每台推力为447公斤,系由化学机械制造设计局所生产,该局前身是伊萨耶夫第2
试验设计局,1971年以后由V·N·博戈莫洛夫领导。所用的推进剂是四氧化氮和偏二甲肼
。发动机可点火100次,工作寿命为2,600秒。功能货舱携带了3,822公斤重的轨道修正用推
进剂,这些推进剂足以使运输补给飞船的主发动机完成与自主飞行、对接和修正整个“钻
石”站复合体的轨道相关的所有动力操作。

功能货舱的姿控发动机分为4组:在货舱的两端各有2组,每2组相隔180°。每组有5台40公
斤推力发动机,其中3台在Y(左右)轴上指向三个不同方向,另2台在Z(上下)轴上指向
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这些发动机也是由原伊萨耶夫设计局生产的。装在功能货舱外部的
其它器具包括8个圆柱形主推进剂罐,它们被至少两个矩形散热器罩住。如同“钻石”站一
样,运输补给飞船的对接装置也位于功能货舱后部的末端锥体的顶上。两块总面积为40平
方米的太阳能帆板产生3000瓦的电力,另有一块面积较小的太阳能帆板覆盖在推进剂罐上


在发射架上,运输补给飞船就位后,乘员组坐在其上部。飞船的顶端装有一个能力很强的
紧急救生系统(SAS),这一3.5米长的发射逃逸系统由一个长圆柱形塔身和2组4个固体火
箭喷管组成,供在发射期间的不同阶段实施紧急救生作业之用。与“联盟”载人飞船不同
的是,在发射逃逸时,紧急救生系统仅会使返回舱同运输补给飞船分离。该救生系统会使
乘员组经受高达15g的重力加速度负荷,并会将返回舱提升到距发射台约1~1.5公里的高度


入轨之后,乘员组会打开位于返回舱底部的舱门,爬过一条短短的圆筒形通道而进入功能
货舱主体。大部分货物都会堆放在那里,其中包括用来将胶卷送回地面的11F76小型回收舱
。原始功能货舱的内部情况从未被详细介绍过,但是那里显然有大量的储存空间。在两条
主导轨之间的桁架上安装有两把航天员座椅,这两条导轨贯穿功能货舱的整个长度,其目
的是为了在运输补给飞船与“钻石”站之间搬运货物更加容易。一经乘员组完成了基本轨
道检测,他们就会来到功能货舱的后端,开始利用功能货舱后台上的控制面板,进行与“
钻石”站交会和对接操作。对接探针周围的观察孔会帮助航天员靠目视对目标进行定位,
因而无需像“联盟”飞船那样使用复杂的潜望镜和电视摄像机系统。对接之后,乘员组将
对运输补给飞船和“钻石”站两边的压力进行调整使之相等,然后打开舱门,漂浮进入航
天站。

运输补给飞船发射时总重量为21.6吨,在轨重量为17.5吨,其内部空间为49.88立方米,比
“钻石”站略大些。运输补给飞船的长度,即功能货舱加上返回舱的长度约为13米。与不
太大的“联盟”飞船相比,运输补给飞船在能力上有了质和量的飞跃(运输补给飞船主要
参数参见表4)。

整个“钻石”站复合体的主承包商和系统集成者是切洛梅设计局,该设计局自1966年起改
称机械制造中央设计局。机械制造中央设计局还负责设计“钻石”站(即载人轨道站)、
11F76胶卷回收舱和运输补给飞船的大型返回舱。切洛梅将运输补给飞船功能货舱部分的设
计工作转包给了其菲利分局(“钻石”项目各承包商和转包商一览参见表5和表6)。

表4 运输补给飞船参数

参 数 运输补给飞船 返回舱 功能货舱 
发射重量 21.62 t 7.2 t 14.42 t 
在轨重量 17.51 t 4.25 t 13.26 t 
再入重量 - 4.25 t - 
着陆重量 - 3.80 t - 
内部容积 45 m3 8.37 m3 36.63 m3 
总有用有效载荷 12.60 t 2.235 t 10.365 t 
长度 11.83 m 3.64 m 8.19 m 
自主飞行时间 7天 31小时 7天 
推进剂重量 3.822 t - - 
电力 2400 W - - 
太阳能帆板面积 40 m2 - - 
太阳能帆板翼展 13.7 m - - 




本贴由烽火于2003年12月08日14:37:16在〖鼎盛王朝〗发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