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in (handsome fox), 信区: Green
标  题: 解密大陆载人飞船档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27 15:14:41 2002) , 转信



解密大陆载人飞船档案 

  中国"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里程。"神舟
四号"、"神舟五号"也将在今明年蓄势待发,载人飞船计划凌空浮现 

  神舟三号变轨技术领先欧美,诸多年青人走上台面 

  2002年3月25日晚,当全世界的目光还集中在巴以冲突和阿富汗恐怖分子偷袭
驻阿美军的时侯,一个白色的身形流线物体从中国酒泉发射中心升空。 

  全世界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神秘的小东西,美国太空观测雷达却立刻收摄到了
这个白色神秘物体,跟踪侦测,他们知道,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三次无人飞船飞行
试验。 

  但英国权威军事刊物《简氏防务周刊》评论说,在发射成功10小时之后,美
国"空间公司"才得到神舟三号的轨道信息,"这使美国感到某种程度的失望"。报
道说,导致美国没有及时得到轨道信息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在发射数小时后进行
了变轨操作,后期轨道较之初始轨道明显变低。 

  变轨操作表明了中国大陆火箭飞船技术的水平。变轨,即由圆形轨道变为椭
圆形轨道。 

  操作者之一就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年轻科技人员、神舟三次飞行的总
调度28岁的申劲松。 

  "在航天飞船运行的时候,关键阶段有三个,上升段、入轨段(脱离火箭,进
入地球轨道)、返回段。这是我们控制人员紧张捏汗的时候?quot;申劲松对笔者
说,"我们现在做的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未来航天员的安全。这次飞船上的
模拟人的一些关键部位,都加了传感器,我们因而得到了关于飞船安全的所有数
据,包括舱内情况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等。" 

  所有数据都在一瞬间汇总而来,申劲松分门别类,有的适时处理,有的事后
处理。 

  假如宇航员的血压有变化或者是舱内温度有变化,反馈到他那里,他一定要
适时处理,人命关天。他会立刻把有关情况反映给坐等的宇航医学专家,然后再
把处理命令发给十几万公里外的飞船。 

  在神舟三号飞行的七天七夜里,这些飞船的控制者们,每天工作24小时,困
得实在受不了顶多去"小眯"一会儿。眼睛红肿难睁,就拿眼药水往眼中滴以维持
清明。 

  整个中心都进入一种特殊状态。医生24小时跟护,救护车就门口停着。做好
的好饭好菜24小时恭候光顾…… 

  神舟三号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各项军民科研项目。它比前两次更增添了
许多复杂项目和设备,特别是安装了救生逃逸系统。当大屏幕上显示,神舟三号
顺利地在墨蓝色的无垠太空中绕地运行时,大家心情舒畅,申劲松不由想起神舟
一号运行时的情况。 

  那次无人飞船返回时,他发现状态有些不对,需要立即做出处置,汇报商量
显然来不及,必须在20秒内做出反应。如果不处置,后果很难想象。他马上大胆
做决定……飞船终于恢复正常。 

  "后来回想一下很后怕,如果处置不当,责任非常大。"第一次任务完了后,
在返回舱落地后,申劲松什么感觉都没有,就是腿软,手握成拳状,汗从拳中直
往下落。 

  大概就是因为他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镇定果敢,他得以连任三届总调度。 

  这次,神舟三号飞船返回大气层后,有的地方的观测站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
一个大火球从天宇落下。火球落到内蒙古境内,中共最高领导几乎同步知道,控
制中心感到很奇怪,飞船刚落地,他们还没汇报,因为还没检查飞船是否完好,
江总书记就知道了,给他们的首长打电话表示祝贺。 

  这次飞船的发射成功,给大陆各阶层人士鼓舞很大,因为这次试验是关键性
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成功,用申劲松的话,一切都得往后推,什么
时候进行载人飞行试验就说不准了。大概因为太兴奋了,这次飞船发射成功后不
像前两次那样封锁消息,而是大加宣传,申劲松等过去的无名英雄也得以走上前
台。"如果是过去,像你这样采访我,简直不可想象!" 

  中国早期飞船战略起源于《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 

  据有关方面透露,中国大陆将在今年某时发射第四艘太空飞船。中国多次发
射飞船,目的是最终能够实现载人飞行,实现几辈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伟大时刻。 

  1970年的一个夜晚,中南海灯火通明,中国国家领导人、解放军各军兵种的
负责人、各部委的革委会负责人在某次会议结束后,聚集一堂,观看刚从海外购
得的美国纪录片《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 

  记录片是彩色的,远方月球传来的影像飘忽不定,但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
员艰难笨重的身躯扎扎实实地踩在了月球上。月尘厚厚,脚印深深,这是人类有
史以来第一次到达另一个星球。 

  相传林彪看后半晌不语,而毛泽东又重复了他早就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仅
要搞原子弹和人造卫星,我们还要有宇宙飞船! 

  毛泽东深知,要领导第三世界与美苏抗衡,不仅要有钢和粮,同时还要掌握
尖端科技──卫星和原子弹。而载人航天是所有高科技的最终综合,是从宇宙方
面威慑地球的最有力的武器。 

  经毛泽东同意,纪录片《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下发到各大军区及尖端武器
科研单位放映。能这么普遍地看到美国最新片子,这在文革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时间,全国各大军区机关、各军工研究院所都在放映《阿波罗宇宙飞船登
月》。放映时有严格的准看级别,一般家属小孩以及市民想混进放映场是很难的。 

  记者当时还是孩子,记得驻扎河南新乡的某军军部放映该片和《苏军火箭部
队》时,寒光闪闪的卫兵刺刀挡住了蜂拥的人们,无数的驻军家属和市民徘徊在
大礼堂外,企盼着能听到一点声响,甚至看到一点影像。 

  影片放映完后当晚,拷贝就被等候一旁的汽车带到附近国防科委一个专门研
究雷达的秘密研究所。两三天过后,整个军部还沉浸在一种异常的氛围中。一个
年轻参谋对我们几个小朋友感叹说:不得了,太厉害了!扰乱军心啊! 

  我知道他的意思,既感叹美国阿波罗的神奇,又叹息苏军火箭部队的凶悍。
从他以及许多我的某军首长小孩朋友的交往中,我感觉在看了这两部片子后,干
部私下里有一种普遍的想法,就是这仗没法打。 

  当时珍宝岛事件结束不久,与苏修另一场可能是更大规模的全面冲突似乎一
触即发,这时中央同意放映这两部片子不知意欲在何,是不是在告诫,就像在朝
鲜我们没有空军掩护的志愿军一样,我们现在也面临着没有太空部队掩护的局面。
宇宙飞船的优势能够马上转化为空间武器的优势,谁占有从太阳系、大气层到整
个地球上空的全方位武器优势,谁就能控制这个地球。 

  毛泽东是向来不喜欢空想的实干家,但在武器方面,他表现了少有的浪漫气
质,他畅想巡天一游的中国飞船与他畅想原子弹一样,是从小米加步枪到未来最
先进的太空时代武器的一步飞跃,他想仅跃一步,就把中国引领到世界军事强国
的境地。 

  航天计划以俄罗斯为基本模式,12名航天员全部来自空军 

  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大陆在西昌、酒泉的无数次卫星发射的成功,以及捆绑
火箭的发射成功,为大陆的领导人和科研人员积累了经验和信心。曾经在毛泽东
时代几次要付诸实践、但因经济原因不得不下马的载人航天飞行,到了90年代初
又重提到议事日程。 

  1992年1月,中央中央、中央军委做出决策,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国务
院当年发布第一号文件,即是关于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的。 

  大陆的航天工程的基本任务经过多方论证,共有四项: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
技术、从太空对地球进行观测、完成太空中的科学及技术试验、为建造大型空间
站积累经验。 

  中共领导人和中国有关专家曾多次研讨中国宇航的发展方向,以中国目前的
技术,把人发射到太空并安全返回毫无问题,但以后的发展方向到底怎样,是沿
袭美国的航天飞机式,还是俄罗斯的飞船和空间站式,大家各持己见。 

  美国的航天飞机要求技术极为复杂,研究费用非常高,这是大陆目前力所难
及的,而火箭飞船虽然本身的成本高一点,但空间站实用稳定,进行科研和居住
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大陆有关方决定先发展飞船和空间站。这个被中国航天者挂
在嘴边的"中国人的千年飞天之梦"需三步完成,第一步是发射无人飞船和有人飞
船,将航天员(大陆不叫宇航员,钱学森建议叫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并
安全返回;第二步重点是完成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即在太空行走,以及与其他飞
船和站点的对接;第三步是建造有人长年驻守的大型空间站。 

  神舟三号飞船顺利返回,中国载人飞船升空的时间也不远了,预计现在大陆
培训的航天员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共选拔了12名航天员,全都是最优秀的、飞满
十万公里的飞机驾驶员,同时又是双学士以上的学历。对他们投入之大难以想象,
说他们是亿万里挑一也不为过。他们现在还在进行基础训练、体能训练和专业训
练,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训练。另外,这些航天员非常熟悉整个飞船的情
况。他们还观看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全过程。在这三步规划以外,中国的宇
航决策者们还有更雄伟的、现在还没公开披露的计划,那就是走出地球,登上月
球。 

  决策者们确实在遵循着某种民族的利益、进行着缜远的设想,他们曾对记者
透露,登月对于中国人来说,比对别的民族更有意义,因为移居地外是解决中国
超负人口的终极出路。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号称中国的"宇航局" 

  1996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BACC)在位于北京昌平的航天城建成。这
是一片风景秀美之地,绿茵广布,林木润泽,一座米黄和白色相间、有着翼状结
构的大楼拔地而起,与对面的专门设计火箭的航天部五院大楼遥遥相对。 

  作为目前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俄罗斯宇航中心的世界第三大航天飞控中心,
在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升空时,船箭分离8分钟后,这里的科技人员就计算出了飞
船入轨的精确参数。前两次飞船试验,他们也都只用8分钟就准确计算出了轨道,
并且,计算精度优于100米。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轨道确定速度和精度,在国际上
属于一流水平。 

  记者随有关官员走进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楼,卫兵头戴钢盔目无表情地守护
着每一道关卡。陪同官员拿出磁卡在门锁上划识,门一道道打开,我们走进长长
的廊道,真感受到了好莱坞电影里的那种感觉。 

  记者和陪同官员走进宏伟的指挥大厅,感觉那里不像高科技指挥平台,更像
一座豪华的歌剧院。那大红地毯、弧形的观台、木质的护壁、舒适宽绰的皮椅,
无不透露出一种艺术气质。 

  每当有重大的发射任务,中共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就莅临这里,坐在第二层的
贵宾席上观看。1998年10月1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吴邦国、曾庆红以及军方领
导人张万年等视察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显示了中共上层对载人航天的重视--这次
神舟三号发射,被列入今年中共政治局工作规划。国家第一领导人亲临酒泉基地
等待发射,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江泽民亲临航天控制中心后第二天,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视察,第三天,
国务院总理朱基视察。 

  1999年11月21日早晨6时30分,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新型长征运
载火箭的推力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的速度和姿态,它的分离和制动,
它的一举一动,都由位于北京昌平的这个航天控制中心进行遥控。在那面从国外
进口的超大屏幕上,远在天边的"宇宙飞船"的每个细节都清晰毕现(这个超大屏
幕前景非凡,申劲松说,将来中国的宇航员在外层空间的情景也要在这上面显示
) 

  当时仅有25岁的总调度申劲松稳坐台前,从遥远的飞船,以及三大洋五大洲
的18个测量船、观测站飞汇而来的数据全都汇总于他面前。作为总调度的申劲松
重任在肩。从飞船发射场到遍布世界各地的测控站、测量船,从飞船点火升空到
返回着陆,成千上万条调度命令都要由他下达。 

  这对申劲松、对航天控制中心、对整个中国都是第一次,从毛泽东时代甚至
从北宋时代就有的中国人的航天之梦就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初步实现,当时在秘密
状态中(第一次发射飞船绝对保密)的人们激动程度都难以复加。申劲松感觉那
次发射就像打仗一样紧张,政要高官以及众多领导的眼睛都盯着他。在这个时候
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也不允许有丝毫的犹豫。 

  这位北航毕业的共产党员说,当他走下控制台时,全身都软了。 

  大陆飞船能够发射成功,全靠一帮年轻后生拼命以求 

  申劲松今年28岁,已练得心如止水,即使是中央领导在他身后气息相近,他
也能够不慌不忙,把太空环宇的信息纳于一身…… 

  整个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差不多都是像他这样由大陆自己的大学培养出来的
青年学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是靠这群拼命三郎式的年轻学子,中国大陆的
宇航事业得以初成。 

  这一切完全是从一张白纸上生发的。没有人告诉这些年轻人怎么做,也没有
人能够告诉他们怎么做,曾经上过天的俄罗斯、美国,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给予
帮助,中国的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巨匠,也都只能给予祝福而不能像
对中国的高能物理甚至是原子弹一样,给予实际的指点。中国的载人航天就靠刚
从学校出来的年轻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摸索,没有满腹经纶的专家学者的胸有成
竹的领军撑腰。 

  现已成轨道专家的曹雪勇是1995年北师大天文系硕士毕业,他刚来时,中心
也刚组建不久,从一般天文系毕业的他,一来就被要求着手飞船轨道的研究。他
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飞船也正在制造中,他设计轨
道软件所需要的关于飞船的数据不明确;二是对整个任务系统他一无所知,并且
没有任何参考方案,就连一个可运用的程序和文档也没有。 

  这时,大陆军队传统的政治鼓动起了作用。这种保密的国防科研单位的风气、
这种军人色彩很浓的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在鼓励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精神,曹雪勇确实在拚命了,他日以继夜阅读了一
切能够抓到的国外资料,希望能发现一点"漏网"线索,他从最基本的天文学原理
来发现和启发自己的思绪:星体就是星体,不管是行星还是人造卫星,飞行物体
就是飞行物体,不管是慧星还是飞船……编写程序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一
旦思路中断就很难续上。所以那段日子里,他几乎没有离开过机房,每天靠吃方
便面来填饱肚子,每天总是连续工作到第二天早晨七点多才休息。经过半年的努
力,他运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对卫星进行了确定和计算试验,从而验证了他设计的
原型软件的正确性。 

  控制软件专家欧余军是另一位拚命三郎,他黑黑瘦瘦的,南方人,1995年从
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分来。他是那种不多言语的人,很善良。比如他
看过的英文资料都"顺手"翻译成中文,以方便他人。翻译是很累的活,他完全可
以不管,但他一翻译就是十几本。 

  1998年,上司分配他负责"遥控保障应用软件"的编写工作。这是决定飞船能
否安全返回的关键性软件,其中包括对飞船发送的所有指令、指令链和注入数据。
根本没有现成资料可借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这就等于说,中国飞船能否回来,
全看这个25岁的小伙子一个人了,他感到压力太大,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可想而
知他内心的紧张。 

  整整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他寻找一切能够借鉴的资料,询问一切能够有
些许帮助的专家,没黑没白地摸索,冷落了亲朋,远离了一切私事。终于把软件
做了出来,但调试时,发现有问题,他近三年的辛苦劳动成果全被推翻了。他非
常伤心,一个人在机房里放声大哭。 

  有人说换人重做,但控制中心的领导用人不疑,懂得哀兵必胜,坚不换将。
只剩几个月了,欧余军要做出两年半的工作量。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不管什
么时侯,人们走进机房都见他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于是人们给他起了外号,
活菩萨。 

  任务终于完成,他的身体也累垮了,得了肾积水。他坐在机台前,经常疼得
满头流汗。同事把他送进医院。这时,中国第一次飞船发射开始,一切全新,谁
也不是内行,有许多软件只有他一个人会发指令,医生护士只得用担架抬着他来
到指挥大厅,护士们拿着吊瓶跟在一旁,他边输液边打键盘,在担架上坚持几天
几夜。飞船成功返回后,他才被抬回去做手术。 

  这个南方小伙子现在已是校级军官,但为了完成任务,耽误了谈恋爱,加上
保密单位的科技人员跟外面接触少,至今仍单身一人。 

  一位中国最高领导曾就飞船试验说过一句话:"社会主义能集中办大事。"航
天控制中心也为社会主义集体自豪,他们有一个口号,"一切为了任务,一切保障
任务,一切服从任务。"在航天控制中心,笔者深深感受到这种六七十年代的风格。 

  陪同笔者的官员说,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很感动,这些技术专家全是20多岁
的小伙子,在外面拿一万块钱是小意思,他们的许多同学当了大老板,有的到了
国外去混得也不错,还经常发来邀请,这是多大的诱惑啊,能做到不动心,确实
不简单! 

  但还是有一些人离开这里去挣大钱去了。中心离北京高科技园区中关村很近,
后者对许多年轻科技人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更多人留下来,继续做那个还没
做完"男孩梦"。 

  做为总调度的申劲松,每月才拿1300多元。这与他的工作重要性和付出的脑
力体力形成大反差,他基本没有双休日,有时年节就休息一两天,每天晚上九十
点以前全在工作,经常是夜里十点多一个拷机打来就又得去机房。和妻子一个星
期只能见一次面,她住在城里单位的单身宿舍里,除了自己的工作,还得代为照
看专门从吉林投奔而来的申劲松的父母。她说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如果单从挣钱角度,很多事情就干不成了。外面的诱惑确实大,但我既然干
了这个就要认认真真地干,这个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对一个人来说,一
辈子能赶上一次就非常难得了。" 

  申劲松曾经是篮球健将,在大学是校篮球队的,这是他不多的消遣之一,但
从1998年11月21日进入航天计划后就再也没打过篮球了。神舟一号从太空回来那
天,正好是他的生日,那是1999年11月21日。他在机房中待了整整一年。在这一
年中他付出的辛勤难以叙说,因为他的操劳,各种飞船控制软件第一次整合就顺
利圆满。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群风格高尚的穷小伙干成了中国的泼天大事。(张军扩善


  凤凰周刊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1.0.8.3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4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