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找工作中), 信区: Green
标  题: 1960-2005:中国飞天的前世今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Oct 20 13:49:01 2005), 转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10:35 南方周末 

 

  这是一组中国飞天历史的全景式报道。《飞船发射基地最早的秘密》,《第一
颗人造卫星飞天回放》二篇文章,对中国火箭卫星研制系统、发射系统最早的历程
做了全景式揭示。

  是当年艰辛的摸索为今天中国人真正走向太空筑就了天梯。当年的付出,为后
来包括神舟飞船以及稍后即将展开的嫦娥号探月工程和建设空间站在内的实施奠定
了基础,标志着中国受到国际封锁的尖端科技领域实现突破,象征着中华民族向着
强国富民的梦想迈出坚定的一步。

  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后,1992年9月21日,中国及时启动了“921”载人航天工
程,如今结出累累硕果;神舟飞船先后六次上天,成功地将3位中国航天员送上了太
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天门”打开了,和平开发太空在中国面前展示广阔的前
景。

  飞船发射基地最早的秘密

  1960年8月,陈士榘上将率领七一六九部队数万名官兵,经过两年零六个月艰苦
施工,完成了导弹试验靶场数千座建筑设施。1970年代后期,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
试验靶场演变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其第五试验部成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第六试
验部成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第七工区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梁东元

  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总理、彭德怀元帅召开专题会议,根据聂荣臻元帅的建
议,决定成立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五院成立后不
到一年,就在研究和仿制苏式导弹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这时五院就提出了建设导
弹试验靶场的问题,提议研制导弹和建设靶场同步进行。否则,等导弹研制出来后
,却没有一个做试验的地方。1957 年9月25日,按照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总参
谋部批准成立了“靶场筹备处”,并授予“0029部队”代号。第一军械科学试验靶
场场长张贻祥将军任靶场筹备处处长。

  “这么大的工程”

  1957年12月30日,根据中苏不久前签订的《新技术协定》,以盖杜柯夫少将为
首的专家组抵达北京,帮助进行导弹试验基地的勘选定点工作。1958年元旦刚过,
张贻祥率领勘察人员,和苏联专家组一起登上飞机,首先对东北海拉尔、索伦和华
北赤峰、二连浩特一带进行空中勘察。  飞机高度很低,不时被气流冲击得上下
颠簸。飞行中,盖杜柯夫一边透过舷窗看着机翼下冰天雪地的隆冬景色,一边问张
贻祥:“勘察靶场,首先要搞清楚要搞什么类型的。不知道你们是搞综合的还是搞
单一的?”

  张贻祥心想,鬼才懂呢。他老老实实回答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请你谈谈吧
。”

  “综合的就是地对地、空对空、地对空、岸对舰、舰对岸几种型号导弹试验的
综合性靶场。根据中国的经济技术状况,我们建议你们建设综合性靶场。”盖杜柯
夫连比带划解释了一番。

  “那么,像这样的综合性靶场,我们应该搞一个什么样子的编制呢?”

  “在我们苏联,靶场的领导和部长起码是中将、少将,处长要大校、上校,下
面的技术人员都必须是大学本科文化程度,起码需要一千人左右吧。”盖杜柯夫摸
了一把发红的鼻子,“噢,靶场还需建一个很大的机场,能容纳一百架飞机那么大
的。”

  “搞这么大的的工程,施工力量一定很大吧?”

  “是的。第一期工程大概需要两万人,后面的第二期工程也得3万人,少了不行
。”

  “这玩意我们炮兵也搞不了”

  几天后,东北、华北地区的勘察工作基本结束,张贻祥回到北京,找到炮兵陈
锡联司令员汇报勘察情况,把盖杜柯夫的话原原本本讲了一遍,末了,他长出一口
气说道:“陈司令,这么大的事,技术又那么复杂,我可是干不了。请你向军委反
映一下,怎么干,请军委考虑。”

  这天晚上,彭德怀元帅把陈锡联和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召到了他家里。陈锡
联汇报道:“东北和华北这几个地方,看来都不符合要求,下一步我们准备去西北
地区看看。”

  彭德怀放下手中的茶杯,关切地问道:“东北、华北这么大的地方,都不符合
?依据是什么?”

  “我们和苏联专家在一起研究过了,如果以索伦或二连浩特作为靶场,导弹向
西发射时,就要飞经蒙古人民共和国上空,并且,索伦是山区,二连地区又严重缺
水,还靠近包头矿区,条件不是太理想。只能看看西北的情况了。”

  末了,陈锡联略略停顿了一下说:“彭部长,张贻祥说他干不了,我看,搞导
弹这玩艺儿,我们炮兵也搞不了。”

  彭德怀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这事随后再定。你陈锡联现在主要牵头负责
勘察工作,要集中精力选好点,考虑周到一些。这可是件大事啊!”

  在彭德怀家里接受任务后,陈锡联又被周恩来总理召到了中南海。周总理叮嘱
道:“西北地域辽阔,但是各方面的情况也比较复杂。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一
个是乌兰夫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一个是赛福鼎(时任新疆自治区主席),你一
定要先和他们商量沟通。”

  陈锡联回来后先去找了乌兰夫。乌兰夫当即表示支持:“没什么好说的,既然
是这么大的国防大事,我们理应支持。试验靶场如果定在内蒙古地区,有什么困难
的话,你就来找我好了。”

  “这里很好,便于保密”

  1958年1月18日,陈锡联以及苏联盖杜柯夫专家组一行50余人,登上了一架苏制
伊尔-14飞机,腾空而去。

  志愿军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孙继先也在飞机上,他是从朝鲜被秘密召回国的。彼
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久,他本来觉得,可能是蒋介石不甘心盘踞台湾想反攻大陆
了,军委急着让他回国,十有八九是和国民党军队打仗。

  中午时分,勘察组飞抵兰州。以兰州军区司令部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们首先
进行了大规模的空中勘察。飞机每天从兰州起飞,主要目标是银川地区、甘肃民勤
地区和鼎新以北的额济纳地区。

  从空中看下去,内蒙古西端的额济纳一带地形开阔、平坦,人烟稀少。勘察组
确定将勘察的重点放在这里。勘察组又对酒泉周围的祁连山、中蒙边境、居延地区
进行了反复空勘,在研究确定了将额济纳青山头一带作为选场重点后,换乘汽车,
沿弱水河长驱几百里,将近日落时到达了青山头的绿园——这是他们后来为这个地
方起的名字。

  举目四眺,但见东南方向的狼心山拔地而起,野性十足。向西是连绵不绝的青
山群峰,寸草无生,裸露着铁灰色的躯体。南北两面,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黑戈壁
,天地间灰蒙蒙的,混沌一团。身旁的弱水河由西南而来,再折向东北,弯弯曲曲
地铺展开来。

  陈锡联笑道:“今天咱们可算是开了眼界,真正看到什么是‘平沙万里绝人烟
’了。”

  “这一带地形倒是不错,可惜就是有些太偏僻了。”孙继先坐下来,脱下鞋倒
着里边的沙子,“没有社会依托,将来靶场的困难不会小。”

  盖杜柯夫这时显得很兴奋,他抹了把脸,拍拍翻译夏铭智的肩膀说:“告诉他
们,苏联的火箭发射场也是建在这种地方的。我看这里就很好,也便于保密。”

  “为国家强大干杯”

  导弹试验靶场的场址基本确定之后,陈锡联一行又准备到新疆的南疆一带选择
弹着区。

  到了乌鲁木齐,陈锡联记起周总理的叮咛,先去拜访了赛福鼎。赛福鼎很爽快
地说:“陈司令,咱们是一家人嘛。导弹试验靶场是为了搞国防建设,我完全支持
。”

  随后,勘察组为了选择一块既不是沙漠,又不是山区的开阔地作为弹着区,连
续对南疆的库尔勒和阿克苏地区进行了勘察,并详细了解了所选弹着区的人口分布
情况,与酒泉之间的距离,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

  在这次勘察飞行中,勘察组遇上了一次险情。

  当时新疆地区还没有详细地形图,飞行员仅凭一份小比例尺地图飞行。为了找
一块合适的地方,盖杜柯夫常常指着地图上某一区域,指挥飞行员这样飞、那样飞
。陈锡联他们以为盖杜柯夫懂得这些,所以也没在意。

  有一次,盖杜柯夫在图上看着是一块平坦区域,就让飞行员飞到这个地区看看
,结果飞机却钻进了一个山谷。两侧的山峰危崖耸立,峡谷又窄又长,看不到出口
,机上的所有人员顿时全都紧张起来。这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机毁人亡。好在飞行员
技术过硬,在山谷中转了很长时间,终于脱离了险境。

  这一下,盖杜柯夫着实吓得不轻,从此再也不指挥飞行了。

  回到乌鲁木齐,赛福鼎设下酒宴,盛情款待陈锡联一行。“来,为了你们这次
西行的平安顺利,干!”赛福鼎举起杯子,热情地劝酒。

  “干!”陈锡联站了起来,以他军人的豪爽风度朗声道,“为了咱们国家的强
大,我们得连喝三杯!”

  1958年2月26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中央军委《关于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
。至此,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秘密建立。

 


--
1.健康最重要。2.珍惜身边人。3.切勿浪费时间。4.尽可能的学习知识和技能。
5.不要拒绝帮助别人。6.尊敬长辈。7.有清醒的人生规划。8.懂得机遇。
9.不后悔做过的事情。10.永远快乐积极的心。


※ 修改:·ersy 于 Oct 20 14:22:47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1.136]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9.2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