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总装备部喀什航天测控站:写在太空上的忠诚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17 16:38:17 2002) , 转信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16日电(人民日报记者贾西平新华社记者奚启新新华社通讯员刘程
)在我国航天测控网中,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端的喀什航天测控站,地位特殊,责
任十分重大。这个站组建34年来,共完成了39颗卫星、3艘飞船、7枚战略火箭的测控任务
,成功率100%,从而创造了中国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
为表彰喀什航天测控站的卓越功绩,中央军委曾颁布命令给他们记集体一等功。
无愧为中国航天“第一站”
我国发射的中低轨道航天器,大多从东南上空入轨,绕地球飞行一圈后,从西北上空
进入我国。这时,最先对航天器实施跟踪和控制的就是喀什站。因此,人们称它为中国航
天测控“第一站”。喀什站只有首先成功地捕获目标并进行有效测控,才能把测控的“第
一棒”交给后面的测控站。这犹如接力赛跑,它的丝毫闪失,都会影响航天发射的全局。
因此,从建站的第一天起,确保测控100%的成功,就是全站上下持之以恒的工作标准。
1968年,喀什站的创业者们赶着毛驴来到西部边陲,为执行我国第一颗卫星的跟踪测
量任务,在茫茫旷野中架起通向太空的“天梯”。那时,我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航天
测控技术还是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们住在地窖里,点着煤油灯,凭着坚韧的
意志,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航天测量技术。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当卫星绕地球飞
行一圈刚进入我国上空时,喀什站就迅速捕获了目标,为测控中心准确预报卫星飞经世界
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提供了精确的测量数据。那天,当太空中传来了《东方红》的乐曲
声,喀什站的许多技术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发射的任务越来越多,航天测控由单星测控变为多星
测控,由短期跟踪变为长期管理。测控手段、测控方式发生的诸多变化,对综合测控能力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喀什站把锻造一支能决战决胜的航天测控铁军,
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以试验任务为背景,把试验技术难点作为科研攻关重点,不断推
动技术进步,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一套设计寿命为10年的跟踪设备,他们经过精心维护
和改造,延长使用了35年。一套新型的测量设备,他们进行了技术创新,测量精度提高了
一倍。
1994年2月,我国发射“实践四号”卫星。这是一颗大椭圆轨道卫星,远地点高度为3
6000公里,而喀什站主要跟踪设备有效跟踪的最大距离只有1万多公里。青年工程师陶峰大
胆创新,对设备进行改造,使跟踪距离达到了4万公里以上。
今年5月1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同时将“风云一号”和“海洋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102分钟后,当两颗卫星从西北方向进入我国上空时,喀什站迅速捕获目标,实现了双星
同时测控,创造了中国航天测控的新记录。
屡创航天测控奇迹
天有不测风云,在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中更是如此。1990年9月3日,我国发射的第一
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入轨不久,星上主计算机受到空间粒子的冲击
突然失灵,导致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没有打开,无法给卫星供电。而星上蓄电池的能源
只够维持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如果不及时启动星上备份计算机,卫星因没有电源将成为
一颗“死星”。航天测控指挥中心立即向喀什站下达了紧急抢救的命令。
这时,卫星正以7.5公里/秒的速度向喀什站上空飞来,留给测控人员的有效抢救时间
只有14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必须完成目标捕获、向卫星注入指令、进行数据比
对和判断等一系列测控动作,否则卫星将飞离喀什站测控范围,星上的能源也随之耗尽。
那时,任何抢救手段都将无能为力。
危急时刻更显英雄本色。当卫星刚一出现在喀什站有效测控范围,就被跟踪设备紧紧
锁定。随之,测控人员第一次向卫星注入指令。伴随着计算机键盘快捷有序的敲击声,负
载着数据指令链的无线电波飞向了太空。
“卫星未执行,注入失败”。这时,有效时间还剩下6分钟。指挥员临危不乱,立即下
达命令:“进行第二次注入!”计算机屏幕再次显示反馈数据:“卫星未执行,注入失败
”。这时,有效时间只剩下了最后1分钟,情况万分紧急。
由于事前拟定了各种处置异常情况的预案,指挥员果断下令:“再次注入!”无线电
指令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传向卫星。瞬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指令执行”——卫星上
的备用计算机启动,太阳能电池帆板终于打开,充足的电能注入了星体。
抢救成功了。航天部门发来贺电称:“‘风云一号’卫星抢救成功是我国卫星发展史
上值得引以自豪的一件喜事,也是世界卫星史上少有的奇迹。”
临危受命,这对喀什站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卫星发射和运行期间,由于许多不可
知的因素,随时都会发生异常情况。为了提高航天测控应急处置能力,喀什站每次执行航
天测控任务都要制定几套应急处置方案;每一位参试人员对各种方案、特别是关键技术环
节都烂熟于心,保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多年来,喀什站每年要担
负多起紧急情况下的卫星抢险,仅去年就执行了25起,每次都获得成功。
献给祖国的是无限忠诚
34年来,喀什站创造了一个个航天测控的奇迹。而奇迹的背后,闪烁的是航天测控人
员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限忠诚。
今年4月14日上午,喀什站正在对“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进行跟踪。突然,驻地附近
发生地震,操作台摇晃,灯光忽明忽暗,一阵轰隆声由远而近。地震!喀什站官兵清醒地
意识到,此刻发生了什么。然而,大家没有丝毫慌乱,所有人员纹丝不动地坚守在各自岗
位上,屏气凝神地注视着屏幕上一个个跳动的数据。10分钟后,跟踪任务结束,大家才深
深地舒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事后地震台通报,这是一次5.2级的地震。而当时谁也不知道,地震有多强,持续时间
会多长。大家说,航天测控的关键时刻,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要用肩膀顶着。
这样的故事很多。1996年10月,喀什站在执行某卫星跟踪任务时,超期服役15年的一
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发射天线停止转动,使得测控指令无法注入卫星。操作手姚彦
成毫不犹豫地爬上20米高的天线平台,冒着发射机微波辐射的伤害,用人工操作1吨重的天
线沿着卫星飞行轨迹转动。强大的电波射向了太空,而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手心上的皮
全部磨掉了。
驻守边陲,生活的寂寞和清苦,长期考验着航天测控人员。喀什站的几任领导班子成
员都是老边疆,现任站领导中有6人在边疆工作了20年以上。他们率先垂范,恪尽职守,带
领全站官兵把喀什站建设成世界一流的。
喀什站的科技人员绝大多数毕业于内地高等院校,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不
为利欲所惑,甘愿扎根边陲。近3年来,有22名干部为了安心在喀什站工作,说服在内地工
作的妻子、丈夫到边疆安家落户。
有着11年军龄的老战士赵文恒,因为有一手绝活,地方一家电力公司多次以高薪想把
他挖走,都被他婉言谢绝。其实,他何尝不想挣大钱,去支撑困难重重的家。每次探家,
身体有病的妻子都流着泪求他:“别干了,回家吧。”但工作岗位需要他,他义无反顾地
留在了军营。
“我们离家很远离北京很近,离荣耀很远离责任很近,离繁华很远离明天很近……”
这就是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几代官兵的心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59毫秒